乾隆皇帝常來的地兒!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一新重新開放

2020-12-13 京報網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喬健/北晚新視覺供圖 |北海公園 資料圖

「每天都來北海鍛鍊身體,今天看到裡面開放了,趕緊來逛逛,很好奇裡面什麼樣兒。」今天上午,畫舫齋一開放,賈大爺就迫不及待地進來拍照。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今年我們圍繞古建築保養及院落環境整治進行綜合提升,比如粉刷院牆、搶修外閃宇牆,完成院落排水及地面磚修補等。」北海公園副園長胡峂介紹,最重要的是,公園利用這個機會增設展陳空間,搭建文化展示與交流平臺。

記者看到,「觀妙室」被布置成畫舫齋歷史文化展展室,集中展現景區的歷史沿革、乾隆與畫舫齋等內容。「鏡香室」裡採用清宮傳統棚壁方式進行裱糊,新增了家具、陳設、貼落,進行保護性展示,遊客在殿外可一睹清代風格陳設的「風採」。如今,「春雨林塘」殿、「畫舫齋」殿也已經布置完畢。「我們將兩座建築闢為書畫展室,增加展覽面積約200平方米,明年春天將在此舉辦書畫展,屆時也將對市民開放。」胡峂透露。

其實,畫舫齋與書畫的淵源較深,可謂中國書畫藝術近代搖籃。歷史上,乾隆皇帝經常來此遊玩,光緒曾在此居住,慈禧也常來這裡遊宴、聽書。1954年美術家協會曾在此舉辦書畫展覽。張伯駒、潘素夫婦等名家,幾乎所有近代書畫家都在此舉辦過書畫展。

同樣作為北京市的民生實事項目,北海公園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已經在今年10月向遊客開放。濠濮間景區緊鄰畫舫齋,據記載在清代曾是用於休憩遊玩、讀書賞景、觀看曲藝表演或進行投壺等遊戲活動的場所。今年公園除了對景區古建進行修繕,還對室內展陳進行復原,完善提升了導覽導視系統。閱古樓則是一座集我國歷代著名書法之大成的傑出建築,保存我國著名的石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495方。「我們在不幹預石刻文物本體的前提下,對閱古樓二樓展廳的展覽設施和導覽系統進行了提升,現在市民可在閱古樓欣賞到精美的書法。」

記者了解到,隨著畫舫齋的開放,北海公園今天的3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同時,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打造開放10處市屬公園精品展覽及高品質文化空間」工作也進入尾聲,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3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原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一新重新開放 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三處文化空間全面完成升級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任珊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常來的地兒!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一新重新開放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來源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 正式對外開放
    原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海畫舫齋整修一新重開放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資料圖 武亦彬 she「每天都來北海鍛鍊身體,今天看到裡面開放了,趕緊來逛逛,很好奇裡面什麼樣兒。」今天上午,畫舫齋一開放,賈大爺就迫不及待地進來拍照。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 正式對外開放
    原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 王斌)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 王斌)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 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 不知北海公園畫舫齋,您被OUT了
    不知北海公園畫舫齋,您被OUT了李茂林 媒體披露自8月23日起,北海公園畫舫齋以「常態化對公眾開放」。畫舫齋是我少年時經常去的地方。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總舉辦各種書畫展,幾乎每一次書畫展我都沒有錯過。昨天下午,乘暇前來,本以為遊人會很多,鬧不好要排隊等候,因為聽說公園要控制承載量,限流參觀——園內最多不能超出80人,沒想到今來此一看,遊人寥寥無幾,可喜乎?可悲乎?不得而知也。 有人評價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年輕時研讀文徵明的《西苑詩》書法,就對北海深感興趣。其《瓊華島》一詩中寫道: 海上三山擁翠鬟。
  • 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 北海公園畫舫齋景區8月23日起開放
    8月23日,位於北海公園東岸的畫舫齋面向市民遊客開放,使公園遊覽面積增添了6000餘平方米。記者了解到,畫舫齋曾是清朝皇帝檢閱射箭的場所,既有北方皇家宮苑特色,又再現了江南園林情調。畫舫齋景區的開放,標誌著北海公園三個「園中園」景區已全部與市民遊客見面,成為今秋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 8月23日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
    北海公園畫舫齋8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  由於歷史原因,畫舫齋之前一直因空間狹小隻用於專業展覽。目前試開放將延續靜心齋、快雪堂等景區博物館限流參觀的方式,為遊客增加了一處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畫舫齋建於乾隆22年(1757年),它東面靠著浴蠶河,南接濠濮間,北鄰先蠶壇,四面環山,院牆隨山就勢,連綿起伏,宛如波浪。整個畫舫齋掩映在松柏綠蔭之中。畫舫齋原是清朝的行宮,清朝皇帝經常到此檢閱射箭。  江南園林意境  由於畫舫齋是行宮,所以它的主體建築群保持了嚴整的中軸對稱的布局和金碧輝煌的色彩。
  • 北海公園畫舫齋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
  • 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
  • 北京北海公園遊玩攻略
    ▲圖:北京北海公園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一處古代帝王宮苑。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圖:北海公園白塔乾隆時除在瓊華島四面建亭榭樓臺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蠶壇;闡福寺、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澂觀堂、靜心齋等,在東岸修建濠濮問、畫舫齋等,具臺了今天北海的規模。
  • 北海公園的園中園 ----畫舫齋遊覽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從一扇窗望去就是片風景!!!自由自在的魚兒在享受閒暇時光畫舫齋重新開放
  • 北京:北海公園漪瀾堂首次亮「真身」
    (記者 浦峰 攝)  經過近一年的修繕改造,北海公園漪瀾堂今起正式對外開放設展。此前,這裡曾被仿膳飯莊佔用57年。據北海公園黨委書記呂新傑介紹,此次展覽主要展出漪瀾堂歷史文化展和乾隆皇帝文化生活展。  58年前仿膳飯莊遷至漪瀾堂  漪瀾堂古建築群位於北海公園瓊華島北麓,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仿照江蘇鎮江金山寺所建造,包括漪瀾堂、碧照樓、道寧齋、遠帆閣、晴欄花韻、戲臺等建築院落,總佔地面積6783平米。  其中,漪瀾堂為乾隆皇帝讀書之處,乾隆也常在此賜宴。
  • 北京北海公園遊玩攻略
    ▲圖:北京北海公園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一處古代帝王宮苑。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圖:北海公園白塔乾隆時除在瓊華島四面建亭榭樓臺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蠶壇;闡福寺、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澂觀堂、靜心齋等,在東岸修建濠濮問、畫舫齋等,具臺了今天北海的規模。
  • 視點 北海公園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
    經過3個月的環境展示提升及試運營,北海公園畫舫齋於12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同時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包括北海公園畫舫齋在內,市屬公園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三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 頤和園耕織圖、北海畫舫齋……北京新開10處公園文化空間
    今年以來,不少市屬公園的遊覽空間,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記者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市公園管理中心已完成今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升級開放頤和園耕織圖、北海公園畫舫齋等10處全新文化空間,通過文物展陳、小微展覽、科普活動、民俗體驗等互動活動,在展示北京園林文物建築和歷史名園文化內涵的同時,讓更多市民遊客體驗古都創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