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傳百餘年的通背拳,被一位說著地道北京話的日本人繼承下來

2020-12-24 非羊視界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一者,向大眾揭開中國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二者,解析一些武術造假的技術和方法;三者,介紹傳統武術中一些真正實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技術。同時也探索尋找保護和發展真正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出路問題。下面刊載的是《武林揭秘》第二十七章的內容。

插圖/潘月來

1937年初夏,北平城外已是炮聲隆隆,侵華日軍豐臺駐軍清水節郎部,與守護北平外圍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吉星文部針鋒相對。戰爭一觸即發。在北平城內的一個四合院裡,卻有一人不為城外險惡動蕩的環境所動,依然每天凌晨起床,按部就班洗漱完畢,來到院內的大樹下習武。此人約莫三十歲,他上穿白色中式對襟襯衫,下穿黑色香雲紗燈籠褲,腳穿一雙中式圓口布鞋,說一口麻溜的北京口音官話,能寫一手舒展大方的書法,完全是一副北京爺們的做派行頭。

但,其實此人是個日本人。

姓武田單名熙,日本埼玉縣人,畢業於日本國士館大學。武田熙少年習武,跟隨日本劍道大師齊村五郎學習日本劍道。1924年,武田熙被日本外務省派往中國北京燕京大學留學,研究中國文化,是個名副其實的「中國通」。

只見武田熙來到大樹下站直了身體,擺好了一種類似「三體式」的拳架,掄起胳膊開始「搖臂」。這搖臂包括:前、後、左、右、交叉搖、穿插搖。「搖臂」熱身後,他又開始「排打」胸前後背的肌肉,從「單捆打」到「雙捆打」再到「前後捆打」。接著,他打出了一種以「摔、拍、穿、鑽、崩」為動作的「五行掌」。這種掌法的動作形成起於肩背,通於膀臂,達於指尖,發力脆猛速度驚人,掌法要求出手迅速,手臂出手自然放鬆,回手要快,手法發出後形成鞭打力。其兩手運行軌跡多半是一直一圈,直者直出直人,圈者圈攬撥肩,手從口中發,回來歸肋下,兩手不離心,兩肘不離肋。出手如閃電、流星、暗箭。拳架要求合肘、順肩、探臂、抖腕、彈指。

在練完基本技術後,只見武田熙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拳法組合。包括「劈山炮」、「霹靂炮」、「葉底藏花」、「雙峰貫耳」、「劈砸錘」、「天地三才」等多種組合散手,這些散手又稱「一百零八手」。最後,武田熙對著院子裡的木樁打靶、又打鐵砂袋「抄手」。這種拳法的擊拍打靶十分準確而剛猛,只見他輕鬆甩手,「啪」的一下,一塊板磚被他猶如切菜砍瓜一般劈成兩半。真是「手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 ,「勢若迅雷不及掩耳,暢如抑揚頓挫而自如」。

一個日本人怎麼會學到這種剛猛厲害的中國武術,這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武術又究竟是什麼拳種?

原來,武田熙早在1924年後就被日本外務省吸收為駐華間諜。雖然如此,但是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卻是真的。他不僅將我國的國學概論、清詩佳句翻譯為日文出版,也喜歡我國的佛頭雕塑繪畫,老想著把我國龍門石窟的佛頭搬回日本「研究」。更有甚者,武田熙還是中國北派一門攻擊型武術拳種的第五代傳人。筆者本人按照輩分還得叫他「武田師爺」。這個拳種就是——通背拳。

民國二十二年舊抄繪本----《通背拳普》一冊全

通背拳是京、津、冀、遼等地區廣為流傳的傳統武術技擊拳之一,其功能和形態最接近現代格鬥。在兩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通背拳在拳理、拳法、功法、內容、技擊等方面形成了獨立的體系。如上文所說,通背拳的系統與現代格鬥最為相似,它包括:

一,熱身運動:搖臂,拉松韌帶。

二,功法系統:站樁,吐納,深蹲。

三,抗擊打系統:排打。

四,攻擊基本拳法:摔、拍、穿、鑽、崩掌。摔掌練肺(金)、拍掌練肝(木)、穿掌練腎(水)、劈掌練心(火)、攢掌練脾(土)。

五,連續組合拳:通背拳一百零八散手(南傳通背拳為七十二散手)

六,打靶:打狗皮樁等固定和移動的打靶訓練。

七,硬功:鐵砂掌、鐵頭功、鐵布衫、抄手、打鐵沙袋、劈磚、劈鵝卵石等。

八,運動醫學療傷系統:包括接骨、護骨、跌打損傷治療等。

通背拳是一種至剛至陽的拳種,主要體現在技擊格鬥之中的剛勁之勢,顯示出了一種剛勁之美。

通背拳實際初創和興起於清朝道光年間,最著名的就是祁信的「祁門通背」。後祁信之子祁太昌繼承父業,收徒傳藝,使「通背拳」廣泛流傳。以祁信為代表的老派通背練法剛多柔少,如大劈山、吊帶、中拳、腿法等,多顯示了實用功底。以祁太昌為代表的少派通背拳練法,動作細膩,柔多剛少,如摔掌、拍掌、撲鼠、迎面掌以及腿法等,顯示了柔軟靈活之妙。

祁太昌繼承發展了老祁派通背拳,形成了一種以柔為主、剛柔相濟、以背力為法、放長擊遠先發制人的特殊練法的拳法。因練法、擊法獨特,變化靈活快捷,以摔、拍、穿、劈、攢五掌為主,又附會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法,因此又稱為「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採用人體科學合理的鍛鍊法則,力發腰背達於掌尖,全身上下、內外貫通、剛柔相濟,正確運用心法、身法、氣力,使之成為武林中特殊練法的拳種。

通背拳第四代傳人中以劉智、劉月亭

到了民國初年,通背拳第四代傳人中以劉智、劉月亭、賈文、修劍痴、許讓、張策等為傑出代表人物,其中劉月亭、修劍痴兩人影響最大,在繼承、推廣、發展等方面做出較大貢獻。

但是,直到1937年,在北京、河北、遼寧流傳的通背拳卻沒有一本正規系統的理論教學書籍。直到日本人武田熙出現……

日本人武田熙

武田熙1903年出生,少年時代在日本學習劍道、柔道、空手道,畢業於日本國士館大學。1921年,武田熙第一次來華考察。1924年,武田熙被日本徵召為特工,派往中國北京大學留學(舊燕京大學)。在此期間,武田熙積極學習漢語,在北京結交文化、武術界人士。他結識了北平國術館副館長許禹生等武術名流。又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等中國武術名派名地,名為「雲遊訪學」,實為刺探情報。在求學期間,喜歡東亞武術的武田認識了北京祁門通背拳的第四代傳人賀福元,拜其為師學習通背拳。平時由賀福元的徒弟白樂民系統教習通背拳。在十年間,由於通背拳本身的攻擊性加上武田熙的勤奮好學,武田熙參加了北京地區的一些武術賽事,逐漸博得了「鐵胳膊」的外號。

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武田熙也是當時通背拳拳師中不可多得的知識分子,於是他將通背拳所學整理為我國第一本現代武術教學課本——北京商務出版社1937年出版的武田熙著《通背拳》一書,成為了中國通背拳理論中的承上啟下之作。

如武田自己在書中序言中說:

「通背拳法,乃融阻各種武術的精華,冶於一爐。著者負笈北平,對此道極感興趣,抑且雅慕精於斯拳者。從師以來,忽忽數載,朝夕練習,雖有所得,詳加詮釋,並附圖解,以公同好。」「世界拳法,全沒有中國拳法的高妙,東亞各民族,應從此毅然決然的恪守著我們東方文化的老家的遺產。再也不要東張西望見異思遷的欣羨什麼西方文化或歐美文明了」。

當然這些序言中不免有為當時日本軍閥政府做政治宣傳和拉攏說教「中日親善」的假話,但是,武田熙個人對通背拳的熱愛卻是真實的。而同在這一時期,也有一位著名的通背拳武術家悄然南下上海。

相關焦點

  • 南京藏武堂國學館:八極拳與通背拳教學基地
    位於南京市漢中路108號金輪大廈9c2室的南京藏武堂國學館,是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南京培訓中心,通背拳南京教學基地,江蘇省武術協會會員單位,南京市秦淮武術協會指定教學點,榮耀八極團社團本部,南京藏武堂大槍對抗訓練基地,仇寶龍八極拳江蘇研習基地,旨在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愛上國學和國術
  • 五猴通背拳的內容特點和技擊要求
    剛柔相濟的五猴通背拳(文:南僕)通臂拳是中華武術的一個優秀長拳拳種,其拳技和拳理幾百年來一直在不斷發展豐富。五猴通背是通臂拳種的重要流派,它既保持著通臂拳的基本特點,但在實用的健身、技擊方面又有新的發展,風格也已不完全同於通臂拳。
  • 【文化】《洪洞通背拳概覽》首發式在臨汾萬安舉行,為他點讚……
    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考古隊隊長何駑與高江濤博士在萬安實地考察,結合我省考古隊對萬安考古的結論說道:舜耕歷山應該在萬安,歷山是一個天象觀測點。得此結論,2017年夏至當天,我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堯文化網站負責人藺長旺,用兩天的時間,實測了日出與日落,證實了何駑的說法。而洪洞 通背拳自有文字記載來,最早是清乾隆年間。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陳長興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多部武學著作,將太極拳從理論到實踐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陳王廷之後的百餘年間,太極拳始終是陳氏家拳,不傳外姓,即使本姓也是傳男不傳女,這樣的封閉傳承制度制約了太極拳的推廣與發展。而陳長興眼界開闊,不墨守成規,在「陳家拳不外傳」的大背景下,摒棄門戶之見,將拳術傳授給河北人楊露禪。
  • 綿延三百餘年的武術精魂:地上飛龍少林狗拳--地術拳
    少林地上飛龍地術拳是中國南方稀有拳種,又稱狗拳。2011年,「西園地術拳」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地術拳」的學員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白蓮庵也未能倖免,「四月神尼」避難於陳家,陳家收留關照,「四月神尼」感其恩德,悉數傳授於陳家,並嚴辭訓誡外傳,陳家知此拳乃武林絕技,視為奇珍。地術拳流傳至今,很少以文字的形式記載下來,展現在現在的只是一些殘缺不全的拳譜或秘笈,對拳理、拳法、招式也只是籠統地概述,沒有一招一式地闡述,套路也只是由手把手地一代一代相傳,相傳過程也主要是靠口述來進行。
  • 探秘|潛藏德州百餘年的宮廷八卦掌
    圓明園堪稱萬園之園,就連洋人都說「夢幻藝術之崇高典範」。儘管如此,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時,還是洗劫了圓明園,大量宮廷侍衛被殺害,數不盡的文物被劫掠……然而,戰火紛飛中,一位老喇嘛死裡逃生,帶著諸多典籍逃到了雍和宮,後來遇到帶刀侍衛宮向廷,圓明園裡的文化典籍才得以存留。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源遠流長內家拳 有人說,陳家溝的歷史,就是中國太極拳半部發展史。在陳家溝,太極拳的每一步發展都清晰可見。 陳家溝陳氏家族一世祖陳卜精通陳家祖傳的一百單八勢通臂長拳,通臂長拳傳至第九世陳王廷時發揚光大。陳王廷幼時極聰慧,深得家傳武功精髓,又熟讀詩書,「文事武略,皆卓越於時」。
  • 透過泛著醬菜香的芝麻胡同,看北京人生活,網友們都說太地道了
    這部劇的年代大概發生在1930年,那個時候在北京的芝麻胡同裡的一個四合院裡所發生的家長裡短的故事,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無聊,但是我卻覺得這恰恰就是那個年代的魅力。首先,我之所以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視劇。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拍攝這部電視劇的劇組人員,從導演到各個演員以前都曾經拍攝過很多,像這樣題材的老北京的生活的電視劇,有過過很多的成功作品。
  • 日本萬元紙幣上印的是誰?為何他說的一句話,讓日本人蔑視中國百餘年?
    相信有不少的人都有見過不同國家的紙幣,而這些人都會發現:這些紙幣上印的頭像基本都是他們的國家的有名人物。很多國家的紙幣上印的都是他們國家的領導人物,但是日本的紙幣卻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紙幣上印的人物不是日本天皇,而是他們明治維新時期出現的文學家、思想家等。就比如他們的一萬元紙幣上印的是福澤諭吉,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日本京都與奈良能夠保存下來的古建築,要「感謝」中國的一位人物
    當時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的先輩經過浴血奮戰才有我們今天的好生活!可以說當時的日本給我們的國家還有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當時的法西斯帝國,野心極大!就說日本這個國家,它當時不只是侵略中國,甚至在太平洋一帶他們也發起了戰爭!後來聯盟國決定反抗法西斯。美國這個當時國力強盛的國家,就做出了轟炸日本本土與當時中國大陸日軍佔領區的決定!而這就引起了這次蛙蛙要向大家訴說的一段歷史。
  • 太極大師30秒被KO,中國武術到底行不行?日本人:這兩種武術最強
    中國的武術到底行不行?這一點,長期與我國隔海為鄰的日本有話要說,日本人認為,有兩種武術是最強的。馬保國的自吹自擂與打臉在這場比賽開打之前,馬保國一直都是圈內的大師級人物。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在2015年的時候,還找來了一位MMA的冠軍,在地下車庫中跟這位MMA的冠軍打了一段實戰,痛擊對手。後來這個MMA的冠軍表示,當時他是假打的。對此,馬保國也沒有反駁,而是借著這位MMA冠軍的話繼續吹捧自己,揚言說,如果是真打的話,這位冠軍已經沒命了,可惜的是,這位外國人聽不懂中國話。
  •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中的瑕疵,新加坡人的英語哪有這麼地道的啊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早已上映,相信大家已經觀看完成,但看完這部動漫電影以後,小妹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如同一顆絕世珍珠裡面慘有瑕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說到《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中的瑕疵,就不得不提起「新加坡」當地的文化及特色,首先第一個瑕疵是「光天化日之下在濱海灣約架的富二代」,而這是為什呢?其實這是因為新加坡「食閣」是個半開放區域,人口流動量很大,裡面基本不會出現「小混混」之類的人員。
  • 《拳願奧米迦》對抗賽全員集結,八代牙出場,煉獄方兩名中國風
    多日沒更新的《拳願奧米迦》本周末一口氣更新了三話,到第75話,隨著上一部《拳願阿修羅》的主角十鬼蛇王馬,重要角色吳雷庵的回歸,把故事推進了下一個階段。13人陣容。另外還剩的一個席位,則是由巖美重工派出的鬥技者,不過很「可惜」,並不是之前漫畫裡和東鄉登麻裡通電話的「福利哥」穆特巴,而是德國的「怪獸」尤裡烏斯。
  • 鎖龍井流傳下來的靈異,小日本也被嚇,北京地鐵遇它都繞道
    爺爺告訴我,曾經中日大戰的時候,那個時候,小日本為禍一方,在中國的地盤上犯下了很多的罪惡,每次說到這裡的,我爺爺都非常的激動,讓我一定要勿忘國恥,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但是看爺爺的表情,我知道,那個時候肯定非常的慘
  • 太極拳人物
    他在繼承發展太極拳術的同時,還根據自己的實踐所得,發展了陳氏太極拳理論,其流傳下來的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這些結合實踐的理論著作,進一步豐富了太極拳理論,將太極拳從實踐到理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陳長興的另一卓越貢獻,便是敢於打破門規戒律,收外姓人楊露禪為徒,使太極拳走出了陳家溝,並且衍變出新的諸多流派。
  • 3名日本戰犯,為何一位臨死背《孟子》,一位年輕時讀《史記》?
    日本侵華時期,日本陸軍裡面不但有專門搜集中國情報的部門,還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中國通」,日本一些侵華人物有豐厚的漢學功底,被處決的七名甲級戰犯中,就有三名是「中國通」。他們並沒有因為了解熟悉中國,就熱愛這片土地,而是因為了解中國,產生了對中國的侵略念頭,成為侵略中國的急先鋒。
  • 說山東話愛大蔥餃子:他是日本人,也是老八路
    不熟悉小林寬澄的讀者可能會好奇,一個日本人,怎會獲得如此禮遇?這位96歲高齡的日本同志可不尋常,他滿口山東話,愛吃帶大蔥味的餃子。1941年6月20日,八路軍在牟平縣伏擊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小林。從這一天起,小林漸漸地理解了日本的侵略本性,加入反戰隊伍,從此他從鬼變成了人。抗戰時期,小林寬澄曾冒著生命危險向日軍炮樓喊話勸降,連日軍上層都感到惶恐不安。
  • 盤點北京地道的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又稱「和食」,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中國人吃一道魚香肉絲,炒好了往盤裡一盛就行了,但日本人吃一道菜,就要擺放得精緻美感,從「形」上就帶給食客愉悅的感覺。  北京常見的日本料理多是生魚片、壽司、日式燒肉等,最具代表性的懷石料理反而不多見,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懷石料理「悠閒、細緻、淨心」的緩慢步調不適合北京這樣快節奏的城市吧。  京探網友和百度貼吧網友共同盤點北京地道的日本料理店,是日料控們的絕佳去處。  將太無二  將太無二是京城一家源自加拿大帶有北美血統的新派日本料理店。
  • 中國抗日老兵,戰後迎娶日本女戰俘,40年後意外繼承上億財產
    1945年,曠日持久的日本侵華戰爭以日本徹底戰敗落下帷幕,很多日本部隊被中國俘獲,當時的中國遵循著人道主義精神,寬待戰俘,並且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並送回日本。而這其中,有一位中國抗日老兵,因為日久生情,在戰後迎娶了一位日本的女戰俘,40年後卻意外繼承了上億的財產,但雙方卻依然選擇放棄手中的財富,回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