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四建」活動開展以來,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西王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堅持在「美麗宜居」上下功夫,多點發力打出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確保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環境整治全覆蓋。該鎮按照「培育點、串聯線、擴大面」的工作思路,由點到面系統化推進,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他們以南棗園村、東羅口村、橋北店村等10個重點提升村為「培育點」,輻射帶動周圍村莊,梯次推進;以兩條國道為「串聯線」,見縫植綠,打造精品路線;以嘉興社區、盛世鑫苑社區、大塘社區等新型農村社區為「擴大面」,打造符合地域特色、富含文化底蘊的人居環境。該鎮結合創建省級農村公路示範鄉鎮工作,投資250餘萬元對南張家莊村到高田莊村、北張家莊村到北棗園村的兩條鄉間公路進行重新鋪設瀝青;投資250餘萬元對西呂津村內街道進行翻新改造,全面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樣板路」。
幹部群眾齊發動。該鎮按照「鎮村聯動、部門協作、黨群合力」的工作模式,全面建立健全「鎮、村、組」三級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體系,通過大力推行「網有人管、格有人領、活有人幹」的管理制度,分包到戶、責任到人,有力激發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切實擰緊人居環境整治「責任鏈條」。截至目前,全鎮共動用機械600臺次,騰挪柴草500餘處,清運垃圾2800立方米,整治坑塘28個,修建休閒廣場3800平方米,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農村面貌大改善。該鎮將人居環境整治同產業振興、文明創建相結合,精心規劃,力促農村面貌「由表及裡」徹底改變。在振興鄉村產業上,該鎮借力今春植樹造林工程,發展中藥材杜仲種植近5000畝,種植金枝槐、海棠等觀賞性喬木千餘棵,既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又打造了「一年四季景不同」的鄉村景觀。在鄉村文明創建上,該鎮一方面通過新建公園、遊園、涼亭、公共廁所等農村基礎設施,補齊農民群眾「生活短板」;一方面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美麗庭院」創建、「愛國衛生月」等活動,滋養農民群眾的「精神之鈣」。截至目前,全鎮新建精品庭院85戶,美麗庭院450戶,鄉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劉丹華、樊加偉)
來源:衡水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