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綜述

2020-12-14 河青新聞網

11月27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主題媒體見面會暨現場採訪活動,對我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進行了發布。

「淨土保衛戰」是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河北省「淨土行動」之「土五十條」,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紮實工作,我市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完善土壤汙染防治政策體系

土壤環境質量關係百姓民生福祉,關係國土生態安全,關係國家可持續發展大計。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凝聚共識,強力推動,先後出臺了《衡水市「淨土行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衡水市淨土保衛戰工作落實方案(2019-2020年)》,對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進行了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籤訂了《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各縣(市、區)各部門責任,確保省下達和全市確定的土壤汙染防治任務落地見效。

加強農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

「你看,這一片原來都是汙染嚴重的土坑和溝渠,現在修復改造成了41畝良田。汙染源化工廠也被關閉,取而代之的是生產高純甜菊糖及其生產線設計安裝為主業的綠色公司。」近日,在冀州區南午村鎮吳呂村東地頭,村黨支部書記馮金海講述著眼前一片地的歷史。汙染區域位於原冀州市第二化工廠所在地,外排汙水流經農田和溝渠坑塘,治理前散發著刺鼻惡臭氣味,對附近農田造成較大汙染,嚴重影響了百姓生活。這塊地的汙染問題,曾是困擾村民20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也是人們反映最強烈、最期盼解決的問題。2008年,因為汙染嚴重,當地政府將化工廠關閉,但土地汙染問題卻成為遺留問題。

2016年,當地土壤汙染防治和土壤環境保護工作正式啟動,鑑於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工作的複雜性,冀州積極爭取了中央資金3000萬元來開展此項工作。2018年1月,吳呂村被汙染地塊的治理和修復工作也正式開啟。經過調查,確定了主要汙染物為氯化物。汙染物去除難度較大,修復公司主要通過水泥窯焚燒和原地異位化學氧化處理後回填。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這塊汙染地變為良田,種上了各種農作物,惠及周邊1200多人口,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稱讚。

在市生態環境局冀州區分局土壤科負責人李茜看來,吳呂村這幾十畝地的問題被如此重視,並不惜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予解決,不僅僅是因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更反映出當地政府和幹部對於綠色發展的深刻認識以及對民生的關注。這種轉變,不僅僅在冀州,在全市都成為一種共識和常態。

近年來,我市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施策、治用結合,圍繞畜禽糞汙、農作物秸稈、廢棄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工作,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綠色農業;著力整治農業面源汙染,繼續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和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5.3%,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2020年,全市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20萬畝次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2%,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達到了40%以上,小麥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小麥病蟲草防控項目區病蟲統防統治達5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廢棄農膜回收率預計達到82%以上,農田殘膜「白色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全市13個縣(市、區)耕地全部劃分為優先保護類。依託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在優先保護類耕地分區域、按年度、按計劃推進了高標準農田建設。

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

制定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是保障人民群眾「住得安心」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我市著力加強汙染地塊環境監管,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製度,列入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同時建立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制定印發《衡水市汙染地塊土壤環境聯動監管程序》,強化汙染地塊準入管理和土地徵收、收回、收購重點環節風險管控,明確各部門相應監督管理職責。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汙染調查報告的專家評審和國土空間規劃的技術審查,嚴格落實「淨地」供應制度,堅決杜絕「毒地」開發利用。

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今年,我市將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列入20項民生實事項目。為高質高效推進治理工作,我市印發了《2020年衡水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專項推進方案》,將年度治理管控任務分配至各縣市區,明確了目標任務、重點工作、保障措施等。堅持抓好典型示範,積極推廣武邑縣「農村廁汙處理一體化模式」、故城縣「廁汙並治、黑灰兼治、分散收集、集中治理、綜合利用」模式和棗強縣「戶收集、村轉運、鄉處理」模式,督促各縣市區在學習其它地區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選擇創新適合的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武邑縣「農村廁汙處理一體化模式」被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遴選為農村廁所糞汙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之一。在此基礎上,我市對各縣市區重點項目和工作進展情況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向進展較慢的縣市區政府及時印發督辦函,加快工作開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1210個村莊的生活汙水治理和3782個村莊的生活汙水管控,提前完成治理管控任務。

大力開展國土綠化

植一棵樹、造一片林、增一抹綠。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構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功能定位,堅守生態、發展和民生三條底線,實施「綠色崛起、生態振興」發展戰略,先後印發了《衡水市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衡水市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衡水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等實施方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原則,以城市綠化、衡水湖綠化、綠美廊道建設、林業園區建設、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131.34萬畝,佔省下達任務(77萬畝)的170.6%,佔市下達任務(110萬畝)的119.4%,超額完成省市下達造林任務。

立足京津冀重要節點城市發展定位,我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為載體,堅持「量質齊升」發展方式,大力實施「森林進城、森林圍城」戰略;按照衡水湖環湖綠化規劃,依法依規開展環湖林帶建設、生態節點打造和遷村還綠工程,建設生態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按照「立體綠化、彩色綠化、多樹種綠化」的要求,優化廊道綠化樹種結構和空間布局;按照「高效集中、生態集約、興林富民」的原則,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以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鄉村為引領,建設森林鄉村示範區,積極推進環村林建設及住宅庭院、道路街巷、溝渠隙地和廣場遊園等綠化;以提升生態防護功能為目標,按照「有路有渠就有樹」的原則,以改造退化防護林為基礎,不斷提高農田防護林建設成效。

從大運河畔到滹沱河兩岸,從衡水湖周邊到冀中平原腹地,從繁華城市到美麗鄉村,衡水大地處處被綠色渲染,生態宜居的圖景如畫卷般清晰呈現,也繪就了全面小康的生態底色……

本報記者 周春旺

相關焦點

  • 圖解丨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衡水市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圖解丨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衡水市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長城網 2020-11-27 1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商南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今年以來,商南縣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確保全縣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深化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完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補充設置土壤環境質量省控監測點位,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鎮辦全覆蓋。深入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 民樂: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民樂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每日甘肅網11月24日訊據張掖日報民樂報導(記者王曉涇)今年以來,民樂縣統籌謀劃、攻堅克難,抓實抓細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建築施工場地「六個百分百」抑塵措施,嚴禁柴油貨車尾氣超標排放,全面實施生活面源汙染「網格化」管理,加強炕煙爐煙汙染治理。結合全縣生態宜居搬遷工程,對搬遷戶土炕採取淘汰拆除或去功能化方式同步完成本年度農村炕煙爐煙汙染治理工作。
  • 阿里地區紮實推進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綜述
    阿里地區紮實推進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綜述:勠力同心走好鄉村振興路一排排民居整齊排列,平坦寬闊的道路乾淨整潔,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各家屋頂迎風飄揚……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在藏西大地漸次展開。
  • 讓藍天碧水淨土常在——玉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綜述
    近年來,玉林市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山水綠色美麗玉林建設取得紮實進展。生態保護出實招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玉林市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全市上下持之以恆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群策群力護綠添綠,推動綠色生態持續好轉。
  • 興隆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點擊【承德生態環境發布】關注我們興隆縣作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立足京津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功能定位,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積極加強環境監管整治,堅決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三大保衛戰。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旌德縣高標準抓好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高質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2020年,旌德縣地表水考核斷面及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白沙水庫水質類別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100%。」旌德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劉文英說。
  • 雲南省全力打好「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雲南省全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全力打好「淨土保衛戰」。隨著土壤汙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地生效,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 保護土壤環境 打好淨土保衛戰——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土壤汙染...
    為進一步增強公民的土壤環境保護意識,防止土壤汙染,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活動,8月14日,市生態環境局在中海景區開展以「珍愛土壤環境,防治土壤汙染」為主題的普法宣傳和衛生清掃環保志願活動,融入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熱潮。
  • 衡水市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召開
    趙革講話 吳曉華主持11月24日,衡水市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暨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召開。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吹響衝鋒號,敲響奮進鼓,發出動員令,凝衡水市之智、舉衡水市之力,堅決完成好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兩大重點任務,奮力開創衡水市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市長吳曉華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邸義、副市長劉玉華出席會議。
  • 丹鳳縣全力打好四大保衛戰
    今年以來,丹鳳縣深化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打好四大保衛戰,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丹鳳縣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和《年度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緊盯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汙染防治,繼續強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措施,深入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暨秋冬季大氣專項強化行動。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 西安航天基地:綠色築底 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國際在線陝西消息:2020年以來,西安航天基地堅持生態發展立區的建設理念,紮實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努力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2020年4月24日,西安航天基地黨工委、管委會印發了《關於成立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通知》,統籌推進「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各項工作。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西安航天基地多部門聯合協作、嚴格管控、創新工作方法,讓轄區群眾享受更多好天氣帶來的幸福感。以空氣品質改善為目標,西安航天基地努力開展大氣汙染防治,為西安市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 高坪:加強土壤汙染防治,打好「淨土保衛戰」
    高坪區深入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堅持風險防控原則,因地制宜採取源頭防控、治理修復等措施,土壤汙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近日,記者來到四川品信汽車銷售中心,一棟近百平方米,專門存放汽車廢棄物的環保危廢收儲中心已投入使用。
  • 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12月10日上午,全市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問題整改推進會在市政府會議廳召開。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希剛出席會議,市政府副市長趙迎春主持會議。 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推進中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持「責任制+清單制+銷號制」,實行領導掛包整改、工作專班推進,做到整改問題和整改質量「兩手抓、兩手硬」,確保按時交帳、圓滿交帳。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問題導向,壓實監管責任,拿出務實管用措施,加大宣傳、管控、監督、處罰力度,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 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奮力推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奮力推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治汙力度大 三晉氣象新    「十三五」期間,我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聯動協同效應,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堅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法治手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全面有效實施,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奮力推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 如何依法打好淨土保衛戰
    &nbsp&nbsp&nbsp&nbsp保護土壤環境,推進淨土保衛戰,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9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 周德睿赴澧縣督導生態環保工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水汙染防治,加快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臺階,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 常德市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幀)昨日,記者從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我市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8個百分點。13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沅澧兩水水質穩定在II類以上。耕地保護數量、質量居全省第一,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經驗全國推介。
  • ...培訓班在韶舉辦:持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堅決打贏淨土保衛戰
    全國土壤汙染防治管理培訓班在韶舉辦:持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堅決打贏淨土保衛戰 2020-11-19 2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記者16日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緊緊圍繞打造「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按照「突破水、鞏固氣、治理土」的總體思路,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治等多種手段,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