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字」
可關注邕寧旅遊!
今年「端午節」小長假期間,為確保公眾端午節期間安全出遊,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南寧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精神,繼續堅持「預約、限流、錯峰、掃碼」等措施,聯合各方力量合力壓實責任,共同紮緊疫情防控網、守好旅遊安全防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端午小長假期間,全市文化旅遊市場井然有序,無重大旅遊投訴事件和旅遊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一、總體情況
全市共接待遊客67.35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46.89%,實現旅遊總消費4.27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44.11%。
二、全市各大景區接待情況
「端午節」假日期間,各景區活動豐富,民族性、趣味性濃,南寧市民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後,通過「預約、限流、錯峰、掃碼」前往景區觀光。景區等遊覽區域井然有序,排隊、戴口罩、保持距離等已成為遊客的習慣。各主要景區旅遊接待情況如下:
青秀山風景區接待遊客1.12萬人次,同比下降55.56%,營業總收入25.9萬元,同比下降55.56%;方特東協神畫樂園接待遊客1.3萬人次,同比下降24%,營業總收入193萬元,同比下降48%;南寧萬達茂接待遊客18.6萬人次,同比下降23.55%,營業總收入22.99萬元,同比下降68.2%;動物園接待遊客1.3萬人次,同比下降38.6%,旅遊總收入38.45萬元,同比下降31.37%;鳳嶺兒童公園接待遊客0.56萬人次,同比下降20%,營業總收入8.58萬元,同比下降58.5%;人民公園接待遊客4.84萬人次,同比下降50%;崑崙關旅遊風景區接待遊客0.05萬人次,同比下降78.08%,營業總收入0.34萬元,同比下降63.53%;大明山風景區接待遊客0.07萬人次,同比下降2.4%,營業總收入6.72萬元,同比下降67.63%;園博園接待遊客0.26萬人次,同比下降84%,營業總收入6.07萬元,同比下降82%;龍門水都景區接待遊客0.34萬人次,同比下降85.02%,營業總收入9.64萬元,同比下降82.35%;南寧融晟極地海洋世界景區接待遊客0.47萬人次,營業總收入33萬元;高峰森林公園接待遊客0.78萬人次,營業總收入5.58萬元;南寧博物館接待遊客0.18萬人次,同比下降89.44%。
圖片來源:南寧動物園
圖片來源:南寧方特東協神畫
圖片來源:南寧博物館
三、假日文化旅遊市場特點
(一)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端午節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少景區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眾生活增添了文化氛圍。例如,南寧博物館推出「大巧有工」榫卯體驗課、線上小課堂——端午知多少、濃情端午進社區等活動。青秀山旅遊公司舉辦聞香識植物、古風香囊製作等科普活動。南寧崑崙關旅遊風景區展出茉莉系列抱枕、圓枕、腰枕、銅鼓香包等民俗手工製品,手工藝人現場教學,吸引大批遊客參與體驗。
圖片來源:南寧孔廟博物館
圖片來源:南寧崑崙關旅遊風景區
(二)夜間文旅激發消費新動能。隨著夜間經濟不斷發展,文旅產業探索夜間模式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端午節前夕,2020年「廣西夜間文化旅遊品牌」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讓「文化夜市」「夜遊景區」「美食夜市」等隨之進入大眾的視野,成為了端午假日廣大市民和遊客在邕享受「夜生活」的打卡新勝地,激發文化旅遊市場復甦,提振文旅消費信心,滿足人們夜間經濟消費需求。例如,南寧方特東協神畫樂園推出無人機星空表演、東協美人奇畫展、東南亞花車大巡遊、夜遊東南亞等活動,讓遊客盡情暢玩,打卡十國夜景。民生旅遊碼頭·邕江夜遊船航線邀請遊客品嘗廣西各地各具特色的粽子,贈送遊客具有驅邪迎吉作用的五彩繩,在遊船上有天琴表演和觀眾互動環節,讓遊客在觀看邕城夜景的同時,感受壯族風情。南寧市李寧體育園舉辦「2020年南寧市李寧體育園生活好物集市」活動,集結多種業態(原創手作類、藝術創作類、植物類、書報類、生活類),實現玩樂購遊一站式休閒體驗,點亮「地攤經濟」,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創建文明城市,規範幫助疫情後更多市民利用業餘時間擺攤,又充分挖掘夜間文旅經濟資源優勢和消費潛力,豐富「夜生活」,吸引大量觀光遊客,加快促進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圖片來源:南寧方特東協神畫
圖片來源:邕江夜遊
(三)近郊休閒備受熱捧。「端午節」假日期間,群眾出遊仍以區內遊、短期遊為主,穩妥依然是當下廣大群眾散心的關鍵詞。大量遊客選擇攜家帶口,自駕自助,來一次鄉村旅、短線遊。假期家庭出遊和親子出遊的需求旺盛,市區周邊景區(點)、鄉村旅遊區、農家樂成為了短途出遊主要目的地。在一些農家樂、鄉村旅遊景區,遊客興致勃勃地以採摘各色水果、品嘗農家菜等形式深入體驗農家生活、品味農家樂趣,各鄉村旅遊區和農家樂也紛紛推出民俗節慶活動和農事體驗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四、假日文化旅遊工作的組織情況
(一)開展文旅市場檢查,規範市場秩序。一是局領導帶隊深入42家文旅企業、6家公共文化場館開展指導檢查,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實地督查整改,推動創城工作落實落細落地;二是結合淨化社會文化環境、文化和旅遊行業專項整治等行動,進一步加大文旅行業的監管力度和密度,重點加強對網吧、娛樂場所的執法檢查力度,整治校園周邊文化市場,嚴厲查處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經營行為。6月12日以來,全市各級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713人次,共檢查各類經營單位402家次。有力保障了文化和旅遊市場的穩定,確保假日期間文化廣電和旅遊市場平穩有序。
(二)守好安全防線,嚴防人員瞬間聚集。充分利用各媒體平臺加強對「預約出遊」的宣傳,持續加強文明旅遊引導。繼續完善南寧旅遊景區線上預約入園系統,A級景區預約量、入園量已實現通過數據對接實時推送至上級主管部門。國家、自治區、市三級均可同時監測到各A級景區的預約和核銷入園統計情況。改進了多次掃碼入園手續繁瑣的問題,各A級景區在嚴格執行預約入園制度的前提下,遊客僅需掃邕易碼入園即可,無需再掃其他碼,實現了遊客便利入園。加強調度,積極溝通協調公安交警部門和交通部門,加強景區外部遊客疏導,在通往景區的高速路口、主要交通要道等地提前對遊客車輛進行疏導分流,避免遊客在景區入口區域形成聚集。同時,按照分區分級原則,市縣文廣旅局靠前指揮,指導景區通過實施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遊覽,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遊覽,在景區出入口、重要參觀點(線)和核心觀景平臺等容易瞬間聚集區域加強疏導和管控,避免出現人員聚集擁堵現象。
(三)嚴格規範運行,倡導文明旅遊新風尚。督促各景區景點壓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好「無預約不出行、安全旅遊、文明旅遊」等假日旅遊市場疫情防控等工作。一是實行旅遊景區風險排查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零報告」制度,企業每日如實反饋轄區內接待遊客量是否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和當日風險排查、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二是抓好重點區域和重要節點客流管控,在景區出入口、健康篩查點、重要遊覽點、觀景平臺、交通接駁點、狹窄通道、購物餐飲點等容易形成遊客擁堵或聚集的區域,配備專人加強遊客疏導,加強巡視巡查,堅決嚴防人員瞬時聚集現象的發生。文化娛樂場所嚴格確保場所上座率不超過容量50%,通過聯動公安等部門加強綜合監管,統籌做好文化經營場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牢牢把住疫情防控關。三是加強應急演練,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尤其是汛期涉水項目的安全檢查,查漏補缺、及時改進,切實做到防患於未然。繼續推動景區、網吧數位化建設,按照文旅部的標準不斷完善布點設置監控設備,確保安全、可控、有序。加大對景區內垃圾分類不亂扔等文明旅遊行為的宣傳和引導,營造濃厚的文明遊玩氛圍。
(四) 嚴格執行值班制度,抓好疫情信息零報告。端午假日期間,局領導帶班和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嚴格執行節日值班零報告制度,保證通信暢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送信息。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值班人員24小時備勤,保障節日期間文化旅遊市場正常有序運行。
文章來源: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