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財報
最近一段時間,海南免稅店的盛況又刷爆了網絡。根據三亞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2020年 12月29日晚的報導,為進一步落實離島免稅政策、增強市場競爭、使消費者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海南通過各類方式積極引入市場主體,繼中國中免之後,先後有海發控、海旅、深免、中服四家企業獲得免稅牌照。
這意味著海南免稅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擴容,同時也表明了行業正處於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
消費回流,空間廣闊,擴張加快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始終處於貨物貿易順差而服務貿易逆差的狀態,2019年,我國出口金額2.50萬億美元,進口金額2.08萬億美元,貿易順差 4210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差額佔GDP的比重為2.97%,服務貿易差額佔GDP的比重為-1.82%。
中國居民的境外消費排世界第一,根據要客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中國人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為1527億美元,其中近70%在境外消費,消費回流空間巨大。從全球視野出發,中國海外市場消費體量巨大,民眾普遍對旅遊消費投入較高,佔人均收入比重高。而在旅遊消費中,購物佔據超25%的份額,海外購物消費達到 762美元,遠超非中國遊客486美元的境外購物,是非中國遊客的1.56倍,對海外及亞太地區免稅業務推動效應明顯。
據文化與旅遊部不完全統計,我國2019年出境旅遊人次達到1.55億人次,同比增長3.53%,入境旅遊1.45億人次,同比增長2.69%。出入境旅遊人群數量龐大,消費需求也不斷增長,為機場免稅、市內免稅業務發展提供客流量支撐。
免稅行業本質是國家通過財稅補貼消費者,鼓勵消費者將消費留在國內,從而刺激經濟內生循環。根據我國的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稅率,護膚品、香水、彩妝、菸酒的免稅價格比起國內市場價基本都低20%以上,部分商品甚至便宜40%至50%,免稅商品價格優勢明顯。
在「內循環」的政策指引下,消費需求正在回流國內,而免稅行業的產品定位消費升級的同時,其目標客戶精準定位為出入境人群。在今年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境外旅遊和消費基本停滯,原本的海外消費在很大程度上被動的轉移到國內,免稅行業因此成為了引導消費回流的最直接手段。
海南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2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含有稅)315.8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免稅銷售265.9億元,同比增長 102%。按照日均1.2億的銷售額預計,全年海南離島免稅店的總銷售有望超過325億元,同比增長125%。
從 Moodie 的免稅報告來看,2011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免稅商品銷售額從 460億美元增加到82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為 7.50%。回溯國內免稅行業過去十年的發展狀況,基本呈現穩步的擴張趨勢,而且由於起步晚,所以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2010年—2015 年,國內離島免稅政策出臺,國內免稅跟隨整體消費自然增長,5 年的複合增速為22.2%。2015 年,「十三五」規劃提出引導消費回流,緊接著國家在2016 年將出入境免稅購買限額從5000元調整至8000元,國內政策放開力度加大,行業供給增加,5年複合增速為 20.7%。
根據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今年7月1日起,海南省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隨著購買限額的大幅放開,國內免稅行業勢必將加快擴張步伐。
中國中免一家獨大
中國中免是國內免稅行業的絕對龍頭企業,也是唯一以免稅業務作為主業的上市公司。2008年,國旅集團(與港中旅重組後更名為中國旅遊集團)以旅行社和免稅業務相關資產整體重組改制,聯合華僑城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了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並於2009年在上交所A股上市。為了突出免稅主業,2020年6月,公司更名為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已經先後中標中國香港機場菸酒段、首都機場、白雲機場、澳門機場、上海機場免稅以及國內其他機場口岸免稅店,意味著中國免稅行業在供給側整合,從而呈現出中免系一家獨大的格局。
2019年,中國中免的免稅商品銷售額達到458.18億人民幣,佔整個中國境內免稅銷售市場的約 89%,其餘份額由中出服、珠免、深免等其他免稅商品經銷企業共享,中國中免在國內免稅市場中具備不可撼動的地位。
在重啟重點城市市內免稅店後,中國中免實現了「離島+機場+市內」的完善業務布局。公司官網的信息顯示,中免公司在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包含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以及柬埔寨設立了涵蓋機場、機上、邊境、外輪供應、客運站、火車站、外交人員、郵輪和市內九大類型的240多家免稅店。
從近5年的年報中可以得知,公司長期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突出,其中營業收入的平均增長率為20.9%,毛利率從20%提升至近50%,與此同時,淨現比達到113%,淨利潤現金含量頗高。
根據中國中免公布的2020年的三季報,公司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58.29億元,同比增長38.97%;歸母淨利潤22.34億元,同比增長141.90%。財報稱,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受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的影響,公司離島免稅業務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毛利率較高的奢侈品箱包、腕錶和貴重珠寶的銷售同比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中免的資金實力雄厚,截止到2020年Q3,公司帳上的貨幣資金高達146.2億元,而同期的短期借款只有4.2億元,並無長期借款。而且公司的應付款項不斷增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文章開頭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過,海南區域內將會有新的競爭對手營業,未來海南免稅將走向多元運營主體的免稅格局。對於中國中免來說,適度的競爭與分流在一定程度或許將不可避免,但有壓力才有進步的動力,競爭的適度加劇或許更能凸顯龍頭企業的實力。
很多投資者擔憂未來有陷入激烈價格競爭的潛在可能,但考慮大盤中高端奢侈品品牌商對價格的最終影響力和把控力較強,而且新進入者目前處於培育發展期,實力和中免差距較大。而且中國中免有供應體系的護城河,在沒有規模優勢和議價權之前,即使其他玩家入場,也很難保證靠自身力量迅速獲得盈利,短期內大概率不會出現價格競爭風險。因此,對於中國中免來說,迎來了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