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地方」,是深圳人曾經的青春

2020-12-11 深圳攻略大全

年過40的深圳正青春,而曾經闖蕩深圳的人,已經老了。

在沒有導航定位的年代,那些日夜擁攬城市繁華的地標,成為了深圳人的「老地方見」。相比今天科技感滿滿的高樓大廈,樸實年華裡獨有一份浪漫。

只是,這份浪漫,大多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老深圳人終將逝去的青春……

01

工人文化宮

始建於1953年的工人文化宮,在物質生活貧瘠的年代,填補了人們休閒娛樂的生活空缺。

這個離深圳墟不遠的場所,是當地居民逢年過節必須到的地方,賞花、猜燈謎、跳交誼舞……為老深圳人留下許多難忘的春節記憶。

改革開放後初期,工人文化宮仍然扮演著大家文化休閒的主陣地,許多人在這裡實現了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遊泳、第一次溜冰……那時候,它就是深圳孩子的樂園,各種動物雕像、小火車、轉轉馬等玩樂項目十分受歡迎。

除了日常舉辦展覽和文化活動,小學生和初中生也會在這裡舉行「開學儀式」,在舞臺上領獎和表演。

「還記得嗎,每次開會前,我們都要集體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02

深圳戲院

深圳戲院,上世紀六十年代寶安縣城的標誌性建築。這家座落在東門步行街口,始建於1958年的戲院,是深圳第一家文化藝術場館,也是最早的粵港澳地區文化宣傳陣地。

改革開放前的東門還叫「深圳墟」,在特區創立後,創業者和外商們紛紛來這裡開設商鋪,東門市場也逐漸繁榮起來。而深圳戲院作為當時最「高大上」的地標性建築,也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

那時候,香港、澳門和內地的同胞都會專門跑來戲院看戲,看表演,這裡也經常有國內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來演出。特別是八九十年代,粵劇在深圳特別流行。

1983年的一個晚上,能容納1000多名觀眾的深圳戲院座無虛席。隨著帷幕徐徐拉開,年輕的男女模特穿著新款時裝走到臺上。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時裝表演會,也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後的首場時裝秀。

對於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對於特區的這群年輕人來說,一個時代的文化欣賞特點也在發生著變化。

03

香蜜湖中國娛樂城

建於1981年的香蜜湖度假村,是當年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休閒娛樂場所。

1985年7月10日,位於香蜜湖北區的中國娛樂城對外營業。當年,它是我國最大的遊樂園、第一個「迪斯尼」式遊樂中心。那時候,這座娛樂城的遊樂設施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有落差高達35米的雙環過山車、全長超過5公裡的水上過山車、和亞洲最高的摩天輪,全高46米。

1991年,香蜜湖度假村迎來了全國首個賽馬運動俱樂部,可容納2000多名觀眾;2007年,首次登陸深圳的寰宇繽紛嘉年華「流動遊樂園」,也給年輕人帶了更加刺激的娛樂方式。

對於深圳人來說,這裡不僅僅是童年的樂園,香蜜湖美食街更是大家味蕾上多年的習慣。

只不過,它終究在2018年收到了一紙公告,畫下了休止符。

04

大家樂舞臺

1986年7月9日,一個用磚頭、水泥砌成的簡易露天大舞臺在紅嶺路和紅荔路交界處搭建成功。說是大舞臺,其實就是一個「土臺子」。

由於當年第一場演出,預約好的樂隊因故沒來,舞臺負責人決定讓臺下的觀眾朋友參與表演。就這樣,這裡成為了老百姓們真正的「大家樂」舞臺。

「自願、自薦、自費、自演、自娛、同樂」,是觀眾參與的形式。大家在臺下觀看演出不用錢,但是上臺表演要5毛錢,儘管如此,自薦上臺的仍經常飽滿。

那時候,外來務工者一下班就會聚集在此,能上去表演的話就更加開心了。伴奏一起,燈光一打,自己就是舞臺上最靚的明星。對於早期來深的建設者和打工族來說,這是真正屬於「大家」的舞臺,甚至成為異鄉人一起過年的地方。

2012年,大家樂舞臺拆除重建,深圳市青少年宮拔地而起。

05

華強北嘉華市場

「要知道今年什麼最流行,來嘉華轉一圈就知道了。」

建於1997年的華強北嘉華市場,號稱「淘寶的鼻祖」。這是一個用鋼筋、塑料棚搭建起來的簡陋的市場。據說,它的前身是深圳第一家三來一補印刷企業,隨著公司的遷移,留下了老廠房。

它的黃金路段也吸引了商家們的入駐,從此野蠻生長,成為服裝、首飾、影像製品的潮流聚集地。物美價廉貨,吸引了南來北往客。

2014年,在喊了多次拆遷的「狼來了」之後,這個不起眼但生活氣息濃厚的地方,迎來了自己遷拆的命運。

06

展鵬蓮花山球場

2014年8月31日晚上,福田區福中一路的展鵬蓮花山足球場如往常般爆滿。然而,在激情揮灑汗水的同時,一場關於球場的「悼念」也正在進行,一朵朵黃色的菊花被人們插在足球場的鐵網圍牆上。

「永別了,我們的蓮花山足球場!」,球場大門口,一副白底黑字的橫幅十分搶眼。9月1日凌晨,這個深圳最大的業餘球場蓮花山展鵬球場關閉。

在這之前,一個「反對拆蓮花山球場建高樓之全民大籤名」帖子出現在微信朋友圈,有2萬多深圳人參與了投票,反對拆遷率高達94%。

曾經,這座陪伴深圳人十幾年的球場,活躍著300多支草根球隊,許多球隊把這裡視為自己的主場。而隨著它的消逝,再也沒有那句脫口而出的相約:「走,展鵬蓮花山,x號場。」

07

東湖公園遊樂場

看過星爺《美人魚》的深圳人大概都知道,號稱自己最會「做雞」的美人魚姍姍帶男主劉軒吃烤雞的地方,取景地正是東湖公園中的遊樂場。

這個在深圳長大的本土「迪士尼」,1995年開園,是深圳最早的遊樂場之一,也是陪伴一代又一代深圳孩子成長的地方。

碰碰車、海盜船、摩天輪、搖滾飛毯……當年50塊錢就能玩七八個項目,對老羅湖的孩子們來說,樂此不疲。

2017年9月26日,這個陪伴深圳人20多年的遊樂園租約到期,「閉門謝客」。那一天,不少深圳人專門過去拍照留念,遊樂園的籤名板上也寫滿了不舍的留言:

「摩天輪上我親她,如今她是我老婆。」

「第一次來這是6歲,現在帶著1歲的寶寶來啦,很多不舍,不想說再見。」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裡是童話,也是童年。

08

愛國路迎春花市

沒有逛過愛國路的迎春花市,不足以談年味。

深圳的迎春花市早在1982年就有了,而從1998年開始,羅湖的愛國路成為了每年花市的固定地點。

對於深圳人來說,逛花市不一定只為買花。它已然成為一年一度的儀式感,那種鬧騰擁擠的感覺,那段和家人小聚的時光,是這座沒有鞭炮的城市難得的煙火氣。

也正因為人流過多,存在安全隱患等原因,2016年,愛國路停辦了花市。儘管闊別三年後,花市以各區自行舉辦的方式重啟,不過深圳人還是習慣性地懷念只屬於愛國路的花市。

那些年,「我在上海賓館等你」,是許多深圳人的口頭禪;在地王大廈、明華輪遊輪、海上世界沙灘的留影,是最有深圳形象的標誌;南國影院、鳳凰劇院、東門麥當勞,是深圳人約會相聚的地理坐標。

還有新華書店、新安酒家、二輕商店、深圳水庫、羅湖火車站......那些如電影般畫面的細節,都刻在了深圳人的記憶裡。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城市變得更新、更酷、更高科技,娛樂場所也更大、更多,基礎措施更安全、更先進,這些都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每個年代有屬於每個年代的美好,所以有時候,只需要拿出來,回味一下那些真切發生在自己青春裡的故事,讓新深圳人知悉曾經這座城市的另一面,也便足矣。

相關焦點

  • 深圳這些老建築,曾是情侶約會的「老地方」
    這些散落在深圳各區(新區)的老建築是深圳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符號,也是凝固在城市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坐標。 在上世紀 80 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全面進行,一批代表著深圳"雄心壯志"的地標建築在這座城市拔地而起,上海賓館、深圳體育館、南海酒店等是這批建築中的"佼佼者"。她們大都由中方投資建造,在那個年代摸著石頭前行,過往種種之事,如今已成傳奇。
  • 別了,陪了深圳人36年的東湖賓館!這些消失的老地方你還記得嗎?
    由於環保原因,緊鄰深圳水庫、地處一級水源保護區的東湖賓館7月12日全面停業。這個陪伴了深圳人36年、與雅園、竹園賓館齊名的深圳最早的涉外三星級酒店和大家正式說再見了!市民惜別,員工不舍東湖賓館承載了許多深圳人的記憶。
  • 貴溪縣這些已經消失的老地方,卻是我曾經最熟悉的地方
    沒有什麼會比青春更令人懷念的了,無論這樣的青春有著什麼樣的時代背景,無論這樣的青春經歷過怎樣的人與事。下圖80年代信江上打魚的漁民。以前的魚是真的多,別說這種江裡,特別是小溪流裡。很多老一輩人都有從這裡走過,現在應該早就沒在了吧?下圖90年代的西門外渡口。當時人和單車過江都靠這種渡船,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在這裡坐過渡船。下圖90年代的老燈光球場。這裡舉行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活動,你知道圖中正在舉行什麼活動嗎?
  • 老照片:80年代的湖南株洲,這些老地方株洲人還記得嗎?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株洲,通過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曾經的株洲的樣子。圖為80年代剛剛建成的株洲一橋,株洲一橋是株洲地區建橋時間最早的一座湘江大橋,1988年建成通車。 80年代的株洲深圳商店。深圳商店位於新華西路,是株洲的一家老商店了,很多株洲人都有在這裡的購物記憶。
  • 深圳網紅打卡地,去這些地方就夠了
    直到某天,某網紅小姐姐上傳了幾組非常漂亮的照片,或者幾段「精美絕倫」的視頻,這些視頻被點讚、被轉載、被詢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循著網紅的腳步,去往該地,將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景點,帶到普通大眾視野。而這種操作所帶來的效果屢試不爽,深圳的一些地方,也沿用了這種方式,且效果非常不錯。
  • 下雨天,在江門釜山公園,回憶曾經的青春往事
    很多朋友問,青春到底是什麼?當我們不再年輕時,就會開始回憶我們逝去的青春。青春充滿了回憶,有暖暖的初戀,有不務正業的年華,有熬夜遊戲的激情。青春裡的愛情都是甜酸苦辣,很多年輕人問我,兩個人分手之後,還能不能做朋友?我說,這得看情況。
  • 重慶三峽廣場青春圖鑑:這些地方,是否也有你青春的足跡
    上個月GO妹做了一篇關於楊家坪地下商場的回憶激起了很多人塵封已久的回憶燥點還有很多人表示他們的青春在另一個地下商場對於很多方向感不是很好的人來說可能不管去多少次沙坪垻地下商場都是對腦力和腳力的雙重考驗工作久了,每每想起青春時期的記憶都會感慨得雞皮疙瘩直冒
  • 沈慶即將回歸母校開個唱 回老地方再唱青春
    6月18日,曾經以一首《青春》引發上世紀90年代校園民謠的沈慶,將回到闊別23年的母校——中國農大東校區體育館,舉辦名為「聖牧相約畢業季·詩與歌的青春」演唱會。
  • 支持擺地攤了,深圳沙井曾經熱鬧的夜市,打工者還記得嗎?
    深圳,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裝載了多少人的愛恨情仇,見過了多少人的悲歡離合,多少人對它趨之若鶩,又有多少人對它心碎傷神。深圳沙井,這個以前沒有開發的地方,也因為外來打工者的湧入變得熱鬧非凡。這地方也是工廠多,各種電子廠,機械廠,服裝廠,鞋廠等等,多少人的青春都留在了那些流水線上
  • 這些曾經火爆的景點 新廣人們知曉嗎?
    在發展的過程中,這些景點、街區由於一些原因逐漸沒落,被人們所遺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曾經火爆的景點,大家都知曉麼?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在廣州有一處媲美各大步行街的地方——廣州狀元坊,這兒可是見證大部分80後、90後青春的地方。據廣州本地的朋友說,狀元坊曾經被戲稱為撞人坊,200多米的街道並不寬闊,但是兩側商鋪林立,售賣的物品多為當年新款的服裝、小飾品和特色小吃,加上相對於其他地方這兒的價格更加便宜和可以享受砍價的快感,對於10多歲的小夥伴來說真是充滿新鮮感的地方。
  • 告別師大路 西安還有這些老校區街區可找尋青春記憶
    近日,位於西安市長安南路的師大路二層違建商鋪即將拆除的消息席捲朋友圈,這條並不起眼的梧桐小道,有著無數人的青春記憶。拆去建築,千萬不要拆除記憶。曾經在西安讀大學,如今散落在全球各地的同學們,就曾在老校區周邊學習生活,那些你們魂牽夢繞的一條條街道,一家家小店,如今還好嗎?記者兵分幾路前去探訪。
  • 深漂12年,青春依舊再向前:寫在深圳40周年生日當天
    今天看來,這些企業都抓住了那個時代的「風口」,他們以火箭一般的速度,成為了深圳企業的代表,也成為了中國許多領域的標杆。之所以他們能有今天,和深圳賦予這些企業家的「敢闖」的精神,有著莫大的關係。
  • 清明節沒錢也能逛遍深圳商業街,小編有言在先,最好避開這些地方
    ,最好避開這些地方因為……怕你捨不得回家!海上世界4.華僑城酒吧街華僑城酒吧街給人的感覺是青春和個性匯集地,聽說那裡的酒吧老闆大多都是很年輕的新人類,營造的酒吧氣氛不論是熱烈還是沉靜,都讓人從中找到年輕的感覺。
  • 實拍深圳:走在寶安24區的深巷,感覺青春已老
    在日新月異的深圳,24區也面臨拆遷,旁邊的25區早被挖得只剩下圍牆了。上圖中這道鐵門依然,進去就是24區的世界。跨過鐵門,迎面就是這條窄窄的小街了。感覺人沒有以前多,但也許是上午,人們都上班去了吧。窄窄的街道兩旁還有人擺賣蔬菜,城中村看起來不衛生,但這就是社會生活。路邊的小吃店很多,行人匆匆也顧不上看一眼。這條街肉食蔬菜小店很多,因為村裡住的人多,不愁沒有買。
  • 一頓夜宵背後,是深圳人曾經的熱血
    香港與深圳之間有一條河,而河口最窄的地方,就是羅湖。1950年,大陸和香港的連通口岸在羅湖落定,河的這邊山嶺遍布、溝壑縱橫;河的另一邊,則是燈紅酒綠、夜夜笙歌。很多人為了第二天通關,會拎著大包小包在羅湖口岸大樓門口的廣場上席地而睡,這些大包小包裡,裝著的都是生意。
  • 知青文化:探訪老知青許大姐曾經插隊的地方
    許大姐來電邀請我和他們一家及她的朋友們去盱眙看看她曾經插隊的地方,也是她的婆家。我欣然答應,許大姐夫婦我曾見過,大姐當年響應號召插隊農村時和宋大哥相戀,最終衝破各方阻力走到了一起,今天,他們雖然定居在南京,但談起當年的青春歲月,大姐依然有著濃厚的眷念和心動。
  • 在深圳這些地方你一定要去看看才算是深圳人
    說起深圳,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騰訊,華為等等這些大企業,可是卻說不出深圳的著名景點。其實深圳雖然是從小漁村發展而來,可是深圳也是個海邊城市,有著非常美麗的海岸線;並且這兒地處亞熱帶,因此四季皆有花草樹木,公園隨處可見,也是一個非常合適旅行的城市。那麼,深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
  • 6年了,藏著青春記憶的老下關,不曾被遺忘!
    走過鹽倉橋,南至三汊河、西到江邊、北到金陵船廠,都是曾經的老下關。熱河路廣場的渡江勝利紀念碑,是下關地標性的存在,以前約人碰面都會習慣性地說一句「紀念碑那塊見」。現在紀念碑雖然被圍起來,但遠遠望去,還是像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艦」般矗立著。
  • 《致青春》是一首永遠不會被人遺忘的歌
    心疼6年前的自己 每次聽都情不自禁去想之前的事 世間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無法抗拒的無可奈何致無悔的青春,青春再見。願我們能一直聽暮鼓晨鐘再見,青春!再見啦!那個單純,傻傻呼呼的我們!致青春,致我們的青春!青春,留給我們很多的回憶!再見了,在也回不去的青春。樹葉黃了,最後飄落,可青春逝去,還會在重來嗎?
  • 讀花季雨季,回憶曾經的青春歲月
    一.懷念青春,懷念那時候的陽光。讀書時恰是青春少年,那時的陽光,就好像書中謝欣然說的那樣,太陽總是欣欣然的,每一次的朝陽升起,每一次的夕陽落下,都有無可抵擋的力量。陽光很暖,同學們的笑容也很暖,不大的教室裡,老師們的講課聲依稀還在耳邊響著,曾經一位政治老師,慈眉善目,說話慢條斯理。曾經一位歷史老師,戴著厚厚的眼鏡,曾經一位語文老師,是個急脾氣,曾經的那位數學老師,身材不高,卻最有耐心。想著想著,就有些難過。二.青春時候的日記本,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