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講個故事,故事從我想你開始,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
因為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三毛背著行囊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因為她筆下的文字,人們對撒哈拉充滿了嚮往。
在這裡有綿延的沙粒,單峰行走的駱駝,浩瀚無垠的金黃色,還有那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撒哈拉吧。
浩瀚「疆土」
撒哈拉(Sahara),世界第一大沙漠的名字,源於阿拉伯語,其意義就是「沙漠」,位於非洲北部。
非洲所能見到的黃色部分,都屬於「撒哈拉」
從紅海西岸的埃及、蘇丹,到大西洋岸邊的摩洛哥、西撒哈拉;從阿特拉斯山脈以南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到南部的茅利塔尼亞、馬裡、尼日、查德,都是它浩瀚的「疆土」。它幾乎佔了三分之一的非洲大陸,面積和美國差不多大。
神秘變化
環境的秘密
撒哈拉沙漠形成於大約250萬年前,在西周時期這裡還是一片綠色。據沙漠中的壁畫描繪,曾經的撒哈拉有河流、綠洲、動物等。
如今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除了熱沙,幾乎一無所有。
但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地方,卻誕生了赫赫有名的古埃及文明。這個地方留下了無數令當今世界學者們困惑的謎題,也正是這些真實的和充滿幻想的神秘感,令無數遊人遐想翩翩、趨之若鶩。
生物的秘密
20世紀初,科學家們在炎熱的沙漠中發現古代鯨魚的遺骸以及滅絕的史前魚類、蛇、海龜、鱷魚和海牛的化石。
鯨魚谷
除此之外,恐龍也曾在這裡遊蕩。年齡將近一億歲,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在這裡被發現。它們屬於食草蜥腳類動物,被稱為「PARALITITAN STROMERI(潮汐龍)」。潮汐龍的肱骨長達1.69米,比任何已知白堊紀的蜥腳類恐龍還長。
圖源@Ridddle
2018年,在廣袤的沙漠中發現了另一種未知恐龍的骨骼——曼蘇拉龍(Mansourasaurus)。這一新發現的物種,體長可達8至10米,體重可與一頭達6噸半的非洲公象相當。
圖源@ ANDREW MCAFEE
特色景點
目前,撒哈拉大沙漠的某些部分是禁止旅客入內的,但是另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景點仍可以得以參觀,特別是在地處摩洛哥、突尼西亞和埃及境內的部分。
摩洛哥
摩洛哥東南部,是最容易親近撒哈拉大沙漠的。這裡能夠直接到達且安全,很容易組織國內獨立駱駝騎行的旅行。三毛和荷西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就在摩洛哥的拉雍小城。
梅爾祖卡被稱為「撒哈拉沙漠之門」,是大部分人去摩洛哥最重要的目的地,體驗「在沙漠看星星」,欣賞黃昏時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南部雕刻出了撒哈拉最有名的角落。《星球大戰》和《英國病人》的拍攝便是取景於此。
主要的2個門戶城市是託澤爾和杜茲。託澤爾靠近一個巨大的鹽湖,也是《星球大戰》的拍攝地。而杜茲則是前往世界上最大沙海的路途上最後一個可以逗留的地方。
埃及
埃及以西的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十分誘人的角落,這裡有著一連串的綠洲。從北部的西瓦出發,這裡有一個中世紀要塞,以及一個歷史可以追溯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寺廟。往更加偏遠的地方走,還有以《英國病人》拍攝地而知名的Gilf Kebir 高原。
撒哈拉最美的地方無疑是在沙漠的深處。遺憾的是,目前,由於政治衝突等不穩定性,這些位於沙漠深處的國家仍然禁止旅客入內。
旅遊小攻略
1
旅遊時間
去撒哈拉大沙漠旅行最好是在十月間或者四五月初。當進入冬天的時候(尤其是十二月和一月),夜晚的溫度可能會低至零點。一月到五月期間,很可能會刮沙塵暴。六月到九月的撒哈拉沙漠如火爐般炎熱。
2
住宿
在撒哈拉住宿,除了帳篷,其實還有許多酒店。
3
交通
到達撒哈拉沙漠有兩種方式:包車(團)或拼(團)、租車自駕。到達沙漠內部,對沙漠行人來說,駱駝是最好的夥伴。
4
語言
撒哈拉地區地廣人稀,以阿拉伯人為主,大部分地區使用阿拉伯語。南部非洲,英語能解決基本交流問題,北部非洲法語、阿拉伯語能解決相應問題。
5
特別提醒
一定要提前制定好路線,帶好裝備。對於沙漠而言,水是珍貴而必要的,在沙漠中行走較為艱難,且日間溫度較高,所以在旅途中要適當補充水分。沙漠早晚溫差大,要注意防曬、保暖及防風沙。
在撒哈拉沙漠上,你能相遇的,除了天地萬物,即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