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團創始人王興在自己的飯否主頁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當時很多人覺得挺好笑的,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句話,恐怕能笑出來的人不多了。
做旅遊的老張今年掙了800塊!
昨天,做旅遊的老張把2020年的旅遊營收做了一個盤點,除去房租、辦公開支、加盟費等開支,老張今年做旅遊掙了800塊。
當問起老張的感受時,老張尷尬地笑了笑:怎麼說呢?至少咱還掙了800塊不是,比起那麼多賠了個底掉的同行來說,也不算太丟臉。
老張尷尬的笑裡充滿了無奈和自嘲,而中國還有近千萬像老張一樣的旅遊從業者,他們的境況也並不比老張好到哪裡去。
導遊小妍今年帶團的數量屈指可數,前半年旅行社根本就沒有業務,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旅行社才開始慢慢地有了業務,導遊們也才開始有了一些團帶。
根據2019年的統計,全國共有特級導遊13名;高級導遊4260名;中級導遊31422名;初級導遊663153名,全國總計698848名導遊。
近70萬的導遊有團可帶的三成都不到,加上一些小微旅行社和門店因為生意慘澹,為了節省開支,都是有團了老闆都自己上了。
80%的旅遊人收入不足往年兩成
和有些旅遊同行相比,老張和小妍的情況也許並不算太差,至少他們沒有賠錢,還有團可帶。
根據國內某數據機構的統計,今年有將近80%的旅遊企業和從業者的收入和往年相比不足兩成,而這80%的群體中有將近50%的群體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
尤其是那些經營出入境業務的旅行社和從業者來說,今年的疫情對於他們絕對是滅頂之災。
張欣自從踏入旅遊行業以來,接觸的便是出境遊,從畢業到現在一做就是10幾年,從一個旅遊顧問到擁有30多人團隊的旅行社老總,張欣的10年旅遊之路走的還不錯。
而今年的疫情的確讓他有點措手不及,年初兩三個月一直深陷在處理遊客的退款退團的焦頭爛額中,好不容易到了四月份才把這些事情處理完畢。處理這些退款和退團,張欣算了一下帳,大概賠了20多萬。
好不容易拉起的團隊,張欣也不想就這樣散了,處理完退團退款之後就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想辦法自救。嘗試了近兩個月的副業,發現根本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於是又開始把精力轉向國內遊,面對國內遊市場一沒經驗二沒資源,加上國內遊的市場也不景氣,張欣嘗試了很多辦法,但是都收效甚微。
張欣說不是我們做旅遊的不努力,而是大勢難為。雖然現在媒體都在鼓吹旅行社應該升級,做小而精的定製遊,小包團,但是真正的旅遊市場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對於旅遊企業推出的定製遊和小包團,定製遊和小包團因為成本太高,遊客們根本就不買帳。反倒是那些沒有旅遊資質的機構和個人組織的低價遊,在市場上異常火爆。
今年最慘行業排行,旅遊業奪冠
日前,國家公布了受疫情影響最大行業排行,分別為:旅遊業、電影院、餐飲業、娛樂場所、零售業、外貿行業、製造業、運輸業、酒店、房地產。
在這些行業裡,旅遊業被排在了第一位,而在整個大旅遊業裡,旅行社又是最慘的那一個。
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前幾天,文旅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其實,就算文旅部不出這個通知,就算現在開放了出境遊,又有多少人會出國旅遊呢?
出境遊恢復徹底無望,周邊遊多以自駕遊為主,國內遊市場低迷,旅行社的「最慘行業」可謂實至名歸。
隨著2020年的餘額越來越少,加上天氣的逐漸轉冷,旅遊市場的大淡季也隨之而來,旅遊人的2020年也已提前被宣告結束。
即將到來的冬天,對於中國四萬多家旅行社,和千萬旅遊從業者來說註定又是一個寒冷無比的寒冬。
微光初現,旅行業的希望在路上
從一個寒冬穿越到另一個寒冬,旅行社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
這是當前懸在所有旅遊從業者心中的一個疑問,回答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恐怕就是疫苗的最終問世。
好在微光已經出現,近日,浙江多地不僅公布了疫苗的預約、接種的政策細節,還明確了疫苗的價格。
預約方式上,紹興需要先預約,義烏則不接受預約,現場排隊,先到先打,打完即止。在價格上,紹興、義烏、嘉興緊急接種新冠疫苗的價格均為200元/支(瓶),2劑次共400元。同樣收取每劑次28元的接種服務費,兩劑次共56元。如果有本地醫保,56元的接種服務費可以由醫保帳戶覆蓋。
隨著疫苗的上市並應用,旅遊業的春天或許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