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做旅遊的老張今年掙了800塊

2020-11-04 YoungForYou旅行


去年,美團創始人王興在自己的飯否主頁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當時很多人覺得挺好笑的,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句話,恐怕能笑出來的人不多了。

做旅遊的老張今年掙了800塊!

昨天,做旅遊的老張把2020年的旅遊營收做了一個盤點,除去房租、辦公開支、加盟費等開支,老張今年做旅遊掙了800塊。

當問起老張的感受時,老張尷尬地笑了笑:怎麼說呢?至少咱還掙了800塊不是,比起那麼多賠了個底掉的同行來說,也不算太丟臉。

老張尷尬的笑裡充滿了無奈和自嘲,而中國還有近千萬像老張一樣的旅遊從業者,他們的境況也並不比老張好到哪裡去。

導遊小妍今年帶團的數量屈指可數,前半年旅行社根本就沒有業務,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旅行社才開始慢慢地有了業務,導遊們也才開始有了一些團帶。

根據2019年的統計,全國共有特級導遊13名;高級導遊4260名;中級導遊31422名;初級導遊663153名,全國總計698848名導遊。

近70萬的導遊有團可帶的三成都不到,加上一些小微旅行社和門店因為生意慘澹,為了節省開支,都是有團了老闆都自己上了。

80%的旅遊人收入不足往年兩成

和有些旅遊同行相比,老張和小妍的情況也許並不算太差,至少他們沒有賠錢,還有團可帶。

根據國內某數據機構的統計,今年有將近80%的旅遊企業和從業者的收入和往年相比不足兩成,而這80%的群體中有將近50%的群體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

尤其是那些經營出入境業務的旅行社和從業者來說,今年的疫情對於他們絕對是滅頂之災。

張欣自從踏入旅遊行業以來,接觸的便是出境遊,從畢業到現在一做就是10幾年,從一個旅遊顧問到擁有30多人團隊的旅行社老總,張欣的10年旅遊之路走的還不錯。

而今年的疫情的確讓他有點措手不及,年初兩三個月一直深陷在處理遊客的退款退團的焦頭爛額中,好不容易到了四月份才把這些事情處理完畢。處理這些退款和退團,張欣算了一下帳,大概賠了20多萬。

好不容易拉起的團隊,張欣也不想就這樣散了,處理完退團退款之後就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想辦法自救。嘗試了近兩個月的副業,發現根本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於是又開始把精力轉向國內遊,面對國內遊市場一沒經驗二沒資源,加上國內遊的市場也不景氣,張欣嘗試了很多辦法,但是都收效甚微。

張欣說不是我們做旅遊的不努力,而是大勢難為。雖然現在媒體都在鼓吹旅行社應該升級,做小而精的定製遊,小包團,但是真正的旅遊市場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對於旅遊企業推出的定製遊和小包團,定製遊和小包團因為成本太高,遊客們根本就不買帳。反倒是那些沒有旅遊資質的機構和個人組織的低價遊,在市場上異常火爆。

今年最慘行業排行,旅遊業奪冠

日前,國家公布了受疫情影響最大行業排行,分別為:旅遊業、電影院、餐飲業、娛樂場所、零售業、外貿行業、製造業、運輸業、酒店、房地產。

在這些行業裡,旅遊業被排在了第一位,而在整個大旅遊業裡,旅行社又是最慘的那一個。

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前幾天,文旅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其實,就算文旅部不出這個通知,就算現在開放了出境遊,又有多少人會出國旅遊呢?

出境遊恢復徹底無望,周邊遊多以自駕遊為主,國內遊市場低迷,旅行社的「最慘行業」可謂實至名歸。

隨著2020年的餘額越來越少,加上天氣的逐漸轉冷,旅遊市場的大淡季也隨之而來,旅遊人的2020年也已提前被宣告結束。

即將到來的冬天,對於中國四萬多家旅行社,和千萬旅遊從業者來說註定又是一個寒冷無比的寒冬。

微光初現,旅行業的希望在路上

從一個寒冬穿越到另一個寒冬,旅行社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

這是當前懸在所有旅遊從業者心中的一個疑問,回答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恐怕就是疫苗的最終問世。

好在微光已經出現,近日,浙江多地不僅公布了疫苗的預約、接種的政策細節,還明確了疫苗的價格。

預約方式上,紹興需要先預約,義烏則不接受預約,現場排隊,先到先打,打完即止。在價格上,紹興、義烏、嘉興緊急接種新冠疫苗的價格均為200元/支(瓶),2劑次共400元。同樣收取每劑次28元的接種服務費,兩劑次共56元。如果有本地醫保,56元的接種服務費可以由醫保帳戶覆蓋。

隨著疫苗的上市並應用,旅遊業的春天或許真的要來了!


相關焦點

  • 網店老闆:去年掙30萬,今年倒虧10萬,生意太難做了!
    網店老闆:去年掙30萬,今年倒虧10萬,生意太難做了!如今很多做實體的老闆,都誤以為開網店就是隨便往上邊掛個產品圖片就行了,並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做運營,於是大家也都想到網際網路裡邊來撈一杯羹,可事實上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 旅遊人的年終總結:今年做旅遊太難了!
    我只想說:今年做旅遊太難了!但是,1月份也是今年賠的最慘的月份,因為1月24號,疫情突然爆發,那5個出境團全部遭遇了遊客集體退團,這5個團讓公司賠了10幾萬。2月2月就不說了吧,旅行社業務全部都被暫停了,做旅遊的集體被失業。
  • 農村50歲老木匠,一天能掙800,一年能存幾個錢
    這其中有一種農民工,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叫做技術工人,他們掙的錢可比一般的體力勞動者要多得多,按目前的情況來說,一般在省會城市或者是比較發達的大城市,這類技術工一天掙幾百塊那是根本不稀奇的
  • 雲南再現疫情,今年做旅遊真的太難了
    事情發生後,不少遊客紛紛詢問匣子哥,怎麼辦,今年還能去雲南嗎?會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旅遊開放?但匣子哥第一個想到的,其實還是咱們這一群做雲南產品的旅遊人,真的太難了!好不容易守的雲開見月明,終於能迎來一波「旺季」出行,緩解一下上半年的顆粒無收,卻又出現這種「噩耗」...
  • 老張和他的「光陰」咖啡館
      老張今年30歲,大名張靜濤,2007年吉林大學法學碩士畢業。開店,對他絕不是「賺幾個錢」那麼簡單。    老張有時也動手製作:兩個舊黃木櫃橫拼起來,鋪塊老棉布,便成了一張咖啡桌;一根鐵絲螺旋盤幾道彎,糊張素白的紙,便成為一個簡樸的燈罩……「最樸實的東西,最能感動他人;最簡單的東西,才最有力量。這,正是我要傳達的理念。」老張說。     為了傳達這一理念,老張三次開店。2001年,讀大二的老張就和幾個同學合夥開了間「這裡酒吧」,因內部意見有分歧,3個月後黯然歇業。
  • 老張麵館
    他的麵館在附近一直很受歡迎,每天食客絡繹不絕,店不大,開在街角,只有左邊是一家小賣部,右邊和前邊便是街道。店的門口頭頂掛著一塊尺寸剛合適的門頭,上面寫著「老張麵館」,風吹日曬裡它顯得有些褪色,可在城市裡的流光溢彩之下,它反倒是顯得讓人更安心。很少人記得這家店是什麼時候開起來的,只是知道它一直在那,當你需要一碗麵時。
  • 1日走過3000年前的一段歷史,「心「鄉偶遇老張的知音讀者
    老人家在下面又把樓上的大殿門給老張打開了,所以匆匆忙忙中,老張把姜太公廟遊覽了一遍。臨出門我還叫人家阿姨,突然想起來,遊走20多年的老張現在也不小了哦,應該叫大姐才對,於是趕緊改口說我該叫你大姐吧,這回大姐高興了,趕緊自己告訴我她今年61,確實是大姐!老張今年已經50有3了!
  • 老闆改擺地攤翻身,一晚上掙1000多塊
    這些對於一個想創業自己做生意的朋友來說,擺攤算是一個機會。其實國家推薦擺攤的初衷,應該是鼓勵那些失業人員和沒有辦法找到工作的人,提供一種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經濟來源的一個渠道;但是這一個鼓勵,導致了很多有工作的上班族,盲目的加入擺攤行業,有的人甚至辭職去擺攤。
  • 走南闖北的老張竟然在石佛堂山頂迷路了
    過了周末後,這個景區基本就沒有遊人, 距離我停車的地方前面有個小村莊,裡面有幾戶人家,還有幾位住在這裡休假的朋友,他們白天的時候散步來到老張的房車停車場過來聊天,住在村子裡的當地人也過來告訴我,可以去他們的村子裡,有塊平地,還有衛生間,路邊也有水龍頭可以補水。實在是感謝,老張出門旅行總是會遇到善良的人們。
  • 復工後的導遊:期待國慶旅遊爆發,一周掙回三個月工資
    期待國慶旅遊爆發,一周掙回三個月工資不少導遊聽此消息也是很擔心,就看到不少人都開始做副業或者轉行了,希望先熬過這段時間再說。好在疫情比我們消失的速度要快一些,影響也是越來越小了,大家都開始放心去旅遊了。雖說國外疫情嚴重我們不敢出國也沒法出國,但是國內遊以及周邊遊卻開始火了起來。
  • 雨過天晴老張轉正了
    大家好,我是老張,今天是個大人小孩都開森的日子,六一兒童節這天,老張收到了百家號提前轉正的通知,雖然粉絲不多,不過老張還是很開心的。為了慶祝這一天,老張激動的穿上了珍藏多年的王者套裝!如果還沒開始,那麼抓緊買頭盔呀,老張相信下一個要火的神器就是「頭盔」。不過老張早已不是初入江湖的懵懂少年,老張的座駕也早已從兩輪升級到了四輪,至於安全帶嘛,老張是必戴的。老張雖然辭職回到農村,不過也要做一個高大上的農民!於是老張決定豪橫一下,六一兒童節為自己配個強化+15的吊墜。
  • 老張終於榮升董事長
    老張是真的老了,所謂老,是職場上老了。這麼多年來,倍加小心,無怨無悔,爭當企業的老黃牛,加班、幹活都在所謂的團隊裡是第一名,但輪到一位嚴格得更加嚴格的女領導後,老張沒頂住,光榮的裸辭了。老張儘管工作幾十年,但還是太嫩了,這個時候居然裸辭了。社會自然會教訓一下這個職場的淘汰者——在家趴了三個月後,如果能掙點錢成了老張最大的心病。老張的姐姐做了個小買賣,收益還挺好,自然覺得這個路數是不錯的。老張自己雖然對做買賣有著天生的恐懼感,但在姐姐無償提供一個靠街的門市後,好像也沒什麼退路再待著了。
  • 滴滴代駕一單就能掙上百塊,那他們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
    滴滴代駕一單就能夠掙上百塊,他們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在大家看來代駕實在是太貴了,賺的錢也太黑了吧,那麼這些代駕員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呢。一位幹過代駕的朋友就說不太掙錢的,一般也就是出來補貼家用而已,想全職還是比較難的,目前他一個月也就是四五千塊的收入而已。其實他是有工作的,平時在寫字樓當白領,下班後騎著共享單車出來等待代駕的訂單。
  • 體驗職業打假:一天走訪倆超市掙1500元
    問題:過期口香糖價格涉欺詐上午8點50分,老李有了「收穫」,他連忙打電話給老張,讓他過來幫忙。記者上前觀察,老李手中的「益達藍莓五片裝口香糖」側面標註的生產日期是2015年6月3日,保質期是9個月。「這麼算,到今年3月3日就到期了,今天是3月11日,已經過期了。」老李邊說邊用手機拍攝自己從貨架取走口香糖的過程。
  • 老張老劉去旅遊:中原之旅(一)巾幗英雄-花木蘭
    2020年10月25日,彭城老張和老婆老劉夫妻二人從徐州出發,開著房車去旅遊。老劉已經退休多年,平時的任務就是在家做做家務、買菜做飯,然後就是和鄰居姐妹們一起跳跳廣場舞。老張我呢還有兩年半才能退休。房車買了兩年了,B型車短軸中頂,比小轎車尺寸大不了多少,也挺好開,平時就作為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上班時中午還可以在車上午休。
  • 隱居熱帶雨林森處的臺灣老張和他的水果
    臺灣老張,在種植蓮霧裡面的農夫人群裡,老張的園子聲名遠播。據說老張的蓮霧種的特別好吃。於是,姚曉明帶上我,我帶上懂瓊海的人,去了東紅農場老張的園子。一進門,就是一顆爬滿蘭科植物的龍眼樹。在瓊海,降水充沛,樹體潮溼,這樣表面溝壑縱橫的樹體更是容易儲存水分,讓爬藤植物生長。
  • 中師同學老張,是我生命中的貴人,20年來,時常想起他
    有個職工把我推倒了,老張過來跟他理論,為我拔瘡。我跟老張是飯友。那個時代,飲食條件不好,「飯不夠,粥來湊」是他的口頭禪。相對於我的粗糙,他對飲食的要求精細些,但局限於環境,他倒也能接受。用剩菜加開水衝的「自製神仙湯」,他也喝的津津有味。我從沒吃過驢肉火燒,有次去滄州汽車站坐車,他花1塊5給我買了個吃。
  • 拉薩最受遊客歡迎的人力三輪車,800元租車600元租房,日掙100元
    拉薩是無數人心中的旅遊聖地,也是整個西藏最發達、最時尚的城市,拉薩雖然很小,但可以遊覽的地方卻很多,在這裡,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旅遊交通工具,叫人力三輪車,相信幾乎每一個遊客都體驗過。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種工作:人力三輪車司機,他們大多是周邊省市過來的打工者,比如甘肅、蘭州等城市,這些人把老婆孩子留在家鄉,隻身來到高原缺氧的拉薩,花800
  • 房車露營在停業的AAAA旅遊景區紫雲山,老張獨自探秘迷魂洞
    ,這樣無人的景區才是老張最喜歡轉的。老張是一個要做就必須做到底的人,苦點累點那都不是事!繼續爬,走走停停,基本是走幾步就歇一歇。老張走在漆黑的洞裡,膽量 可真的不是一般人所敢為,洞內好像煙霧很大,塵土飛揚,可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但是蝙蝠確實太多了,在老張的周圍上下翻飛,前擁後堵,有點喘氣的總歸是好事,如果沒有蝙蝠,老張那才會害怕。
  • 普通律師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聽聽他怎麼說
    很多人都質疑一名律師真能掙那麼多的錢嗎?普通律師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聽聽他怎麼說律師到底掙不掙錢,那肯定是可以掙錢的,每一行做到了極致都可以掙錢,關鍵在於想做到極致,在律師這一行是比較難的。一般來說那些還沒有拿到執業證的律師都沒有獨立工作的資格,都是做律師的助手。工資可就低了,一般只發給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有一些表現好的就會高一些,可以拿到正常四五千塊的工資,勉強可以生活下去。但是更多的還是拿著兩三千塊的工資,看著也是挺可憐的。當然如果你拿到執業證後就可以獨立接單子,可以按單子的價值來拿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