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重走中國路,我有一路故事連載21:比幹廟,姜太公廟,周武王廟
2020年8月17日 晴
線路:比幹廟——姜太公廟——周武王廟——韓愈墓
距離:200公裡
昨天我去了紂王墓,今天來參觀比幹廟,比幹是紂王的叔叔,輔佐過紂王的父皇和紂王兩代皇帝。
昨晚住在比幹廟的外面,這裡的停車場不大,也不是活動場所,所以昨晚是最安靜的一晚。
比幹是紂王的大臣,但紂王墓和比幹廟的規模和建築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紂王墓孤苦伶仃的立在荒郊野外,在公路小河邊,連一個圍牆都沒有。
比幹廟和比幹墓合為一體,被稱為是中國第一廟,比幹廟的大門金碧輝煌,規格也遠遠超過了很多的皇帝。
不是帝王勝似帝王!
門衛師傅告訴老張是比幹墓今天的第一個遊人,房車旅行的好處就是我可以住在景區的大門口,只要開門,老張就可以溜達進去,而且我也最喜歡景區裡面沒有遊人的時候,一個人可以慢慢的走,靜靜的想,不用擔心別人在我的風景裡。
走進比幹廟是一個寬闊的大廣場,正對大門的是比幹的塑像,
接著又是一個巨大的牌坊,園區只有維護綠化的園丁,老張信步由韁慢慢的遊覽。
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紂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牧野(今河南衛輝)人,因封於比地,故稱比幹,也稱王子比幹,幼年聰慧,勤奮好學。授以少師,輔佐商王帝乙。接受託孤之重,輔佐商紂王帝辛,歷經兩朝,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從政40多年,主張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成為「亙古忠臣」。帝辛二十九年,因為諫言,被商紂王挖心而死,終年六十四歲。唐太宗時期,追贈太師,諡號忠烈。被譽為中國第一忠臣。
這才是比幹廟真正的山門,比幹廟位於河南省衛輝市城北七公裡。比幹墓從周武王克殷而封,迄今已有三千餘年,廟建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廟,在中國古代名人遺留至今的著名古廟中,有孔廟、嶽飛廟,但廟主的歷史均比不上比幹廟,比孔廟早500多年。自唐朝以來歷代英明皇帝加以封諡和維修,眾多文人雅士以詩詞的形式,高度評價了這位亙古忠臣,並立碑紀念,使比幹廟成為碑碣林立,古文化色彩濃鬱的文物寶庫。
佔地四萬四千平方米,主體建築有照壁、山門、二門、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鱗次櫛比,各具特色,
四周朱牆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在比幹廟正南方有比幹石雕像、神道、牌坊、環境幽深,是天下遊和比幹後裔林姓兒女祭謁的聖地。比幹廟院內碑碣林立,有百餘幢。特別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吊比幹文」碑,1963年列為省重點文物。
比幹廟的後部小山就是比幹墓,蒼松翠柏,樹木茂密,
比幹墓前的一塊石碑號稱是世界第一碑,是春秋時代孔子攜弟子來此,用劍寫下的「殷比幹莫」四個字,這也是目前世上遺留下來孔子的唯一真跡!孔子寫的是莫字而不是墓,意喻碑下的土就是,有故事說後代的文人自以為聖人寫了錯別字,於是添加上一個土字,但後來被雷批掉了。
比幹的墓也號稱天下第一墓,因為它是第一座史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還被稱為是天葬墓,
傳說當年,比幹被商紂王挖心後,其忠誠感動了上天,玉皇派姜子牙下來幫助比幹起死回生,姜子牙告訴比幹,騎馬到70公裡外的」心「鄉,(現在的新鄉)找回心臟,但一路都不能說話,比幹騎馬來到衛輝的時候,路見菜地裡面的空心菜,就問老農,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如何?老農回答,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必死,因為比乾沒有按照姜子牙所說,一路不可以講話,結果就死在了衛輝,天降大風,飛沙走石,卷土將比乾屍骨埋於此處,故稱其墓穴為天葬墓。
輔佐兩代君王的比乾死在了自己的侄皇帝之手,商紂王的昏庸暴虐,尤其是對忠臣比幹的罪惡,加速了他自己的滅亡,後又周武王號令結盟聚齊八百諸侯,會師在獲嘉縣的一個小土崗,一舉滅掉的商州,紂王也自焚在他殺害比幹的摘星臺,周武王念比幹因諫而死,為國守忠,其氣節為周人敬佩,就大力的宣揚比幹為國之精神,追封國神,後來歷代君王均對比幹進行加封厚待,所以比幹的廟和墓3000年依舊大放異彩,他的老闆商紂王則孤立荒野,不過商紂王也是一代梟雄,他對中國東南部疆域的統治也成就 了一番千秋大業,比幹的忠誠,剛直不阿,不過是觸犯了老闆的權威,難免不會有這樣的下場,自古君王又有幾個不昏庸無道,暴虐冷酷的?伴君如伴虎,世事難料,時刻而已為好!
告別比幹廟,我也要去70公裡外的」心「鄉,去赴一場約會偶遇!去見一位老張的知音讀者,我們網上聯繫很久,也一直都在路上旅行的朋友,我們的偶遇地點就是姜太公廟!可以順路求姜太公給老張指明一條」新「路!
走進新鄉,沒有想到姜太公廟深藏小巷之中,看來現在姜太公的生意也不好了,老張甘當魚兒,但找不到姜子牙的家!導航一如既往的亂導一氣,最後老張果斷把大房車停在了,馬路邊上,徒步走進的狹窄忙亂的小巷之中,才發現我真的是高,姜子牙廟的停車場根本就放不下老張的房車,進來難出去會更難!
但是更意外的是,這裡因為疫情原因關閉,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開放,走在路上的老張本來就沒有時間概念,還是算陰曆的,老張掰著手指算半天,今天的魚不是上鉤時間,姜太公的門都進不去的。
話說咱命好!守著大門,掰著手指算時間的時候,一位阿姨騎車來到大門前,問我幹什麼的?哪裡來的?
老張回答完,她老人家掏出鑰匙把門打開了,一邊進去一邊告訴我說你命好啊!進來看看吧,
老張來到河南遇到的都是好人,就這樣老張走進了,姜太公的廟,不僅僅是進來了,老人家HIA告訴我,可以去樓上大堂自己看看,門上的鎖自己開,參觀完再掛上就行,我是遇到真菩薩了,
穩坐釣魚臺的姜太公在上,到處遊蕩的老張來拜見您了!
老人家在下面又把樓上的大殿門給老張打開了,所以匆匆忙忙中,老張把姜太公廟遊覽了一遍。臨出門我還叫人家阿姨,突然想起來,遊走20多年的老張現在也不小了哦,應該叫大姐才對,於是趕緊改口說我該叫你大姐吧,這回大姐高興了,趕緊自己告訴我她今年61,確實是大姐!老張今年已經50有3了!愉快的和大姐告別,回到車前才發現我是停在輔路的路邊了,但是輔路的路口竟然停著一輛真正的貨車,還沒停好,停在了白線外面,前方出不去,當時就暈了,仔細來回走了幾趟,倒車回去太難了,路邊都是車,而且人多車多,只能想辦法掉頭逆行出去,一位觀察我很久的兄弟,過來幫助我指揮掉頭,總算解放了自己!
本來約好見面地點是姜太公廟,但是這裡不開門還無法停車,於是改在了一個可以停車吃飯的地方,見到了老張的知音讀者小夏一家三口,他們剛剛完成半個中國的環遊,老張很興奮,但也惴惴不安,多年來在路上遊蕩的同時,寫下了幾百萬字的圖文遊記,每每在路上遇上老張的讀者,我都在想,我會佔用了人家多少可以幹正事的時間啊?!
這位兄弟老張遊記的熟悉程度更讓我吃驚,他竟然把老張多年的遊記完完整整的,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2遍!
很多錯別字都會告訴老張!讓我很是惶恐,第一次見面,但也是神交很久了,無話不說,因為老張多年的足跡他都知道,一下就聊了3個多小時,還請老張吃了一頓大餐,這是這次出發老張吃的最好的一頓大餐!
下午3點多,送別他們一家三口出發,返回江蘇常州的家。
老張就又出發上路了,下一個目的地是商紂王最後要討伐的國家周,商紂王殺死忠臣比幹,本來就暴虐剛愎自用,殺忠臣又失去了民心,周武王獲嘉土臺結盟800諸侯,共同討伐商紂王,一舉滅掉了殷商,開始了周王朝的時代,老張的房車就來到了周武王廟!
不過導航到這裡就只見到這個周武王的雕像,走進牌樓100多米,都是居民人家,怎麼看也沒有廟的感覺,於是退了出來,問大樹下一群看風景的老人,大家還是先問我從哪裡來,來幹什麼?難道這是河南人民的問候語嗎?最後告訴老張進牌樓一直走,一直走就行。
走到路的盡頭,是一個大鐵門,鐵門的後面就是一個小土臺,就看到這樣的建築,周武王廟的山門,這裡不收門票,也沒有遊人,看來老張去的都是不是一般人喜歡看的地方!我是不是哪裡有點不對頭了?
為什麼這麼好的地方,這麼有故事的地方就沒有遊人呢?
從昨天到現在,老張走過的是3000年前中國的一段歷史,我走過的地方都和這段故事有關。比幹,商紂王,周武王,沒有比幹的輔佐,商不會有最後的強大,滅掉很多東南小國,沒有商紂王的驍勇善戰也沒有歷史偉業,沒有周武王,就沒人能滅掉商紂王,沒有周武王對比幹的加封厚葬,就沒有後來君王知道的比幹,也就沒有今天的比幹廟了,傳說中的姜太公和這個故事有點瓜葛,但是那都是童話故事!
走進周武王廟,這裡都是老建築,灰頭土臉的感覺,裡面坐著的都是當地的村民,維繫著這裡的香火。
武王廟自周末始建,後經歷代修葺,頗具規模,元末毀於兵火,明初重建。現存山門、二門、拜殿、武王大殿、東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聖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諸侯飲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歷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宮、鐘鼓樓、太公校閱臺、夷齊叩馬處、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遺蹟,
古建築群佔地68,000平方米,格局嚴謹,氣勢恢弘。武王廟四周,分布著伐紂軍的謀士營(今彥當村)、儀仗營(今東西彰義村)、兵甲倉糧倉(今東西倉村)、伯夷叔齊廟等遺 址。
這裡就是結盟臺,也叫同盟山,傳說3000年前,周武王率討伐大軍來到這裡,有一個20多米高的土臺,這裡是討伐商紂王的必經之地,也是軍事重地,在這裡聚齊了800諸侯,結成同盟,一舉殲滅的紂王,後人為紀念周武王在這裡建造了武王廟,豎立了功德牌坊,把他發布軍令的地方叫「武王點將臺」,操練兵馬的地方叫「演武場」。
遊覽完周武廟,結盟臺下露營是不可能的,因為路面上方無數的小彩旗,比我的車低,所以老張要繼續出發,再次流浪去找可以露營地 地方,目的地設在了韓愈墓,傍晚時分來到了公路邊上的韓園牌樓,和周武王廟的感覺一樣,不過這裡真的是有一塊可以停下十多輛車的停車場,雖然是在村子的裡面,但是晚上很安靜,於是老張就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做了一夜鄰居,晚上依舊是下起了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