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沼澤地生態養殖技術
沼澤地指長期受積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濘地區。土壤剖面上部為腐泥沼澤土或泥炭沼澤土,下部為潛育層。有機質含量高,持水性強,透水性弱,乾燥時體積收縮。沼澤地一般水位較淺,雨水的豐歉變化較大。
一、條件要求
①無工業汙染、生活汙水和農田農藥徑流水。
②沒有大的噪聲汙染,遠離工廠、高速公路、高鐵等。
③ 水位變化不大,水深在30釐米以上。
④有一定的清潔水水源補充。
二、養殖區域的建設
1.大小
沼澤地一般是不規則的低洼地,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一般單塊養殖水域以10~50畝為好。
2.堤壩
』沼澤地一般處,於某地的低洼處,水源主要靠積水形成,如果遇到 乾旱季節,很容易乾枯,因此首要的任務就是築壩蓄水。堤壩一般高80~100釐米,寬50釐米,夯實使其不漏水、不滲水即可。
3.防澇溝渠的建設
一般在最低處開挖一條排澇溝,溝渠最好能夠通向更低處,以免陰雨或暴雨季節形成澇災漫池或決堤造成小龍蝦的逃逸。
4.池內建設
(1)蝦溝的建設 蝦溝的設置還是採用「回」字溝、「十」字溝、 「井」字溝的設置,向下開挖50~ 80釐米,溝面寬1,米。也可採用文尾書籍圖7-6中池塘底部的布置方式布置。
(2)蝦島、蝦洞的設置 可以參考稻田養殖中的蝦島、蝦溝布置。
(3)植物的栽培 沼澤地的植物品種多、生長茂盛,一般不需要專門種植,只需要對原有的水生植物進行適當的保護和整治即可。比如連片生長的藁草,由於覆蓋了大量的水面,要進行適當的清理;浮萍如果覆蓋了大部分水面,也應該進行打撈,並用竹竿圍成框,把浮萍固定在框內。總之,水生植物的覆蓋面積不能超過40%,且不能連片生長。如果需要栽培,可以根據選擇的放養模式和放養季節選擇水生植物的種類,參考本章關於水生植物的介紹。
(4)防逃設施的建設 防逃設施主要包括池塘四周的防逃網和進排水口的防逃欄柵,可以參考前面的介紹。
小龍蝦沼澤地的布局可以參考池塘養殖中舊池改造布局,因勢利導地保留一些土堆用作蝦島,保留一些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作為養殖池的植被布置.小龍蝦沼澤地養殖的實景圖見文尾書籍。
三、除野
沼澤地內的水生生物較為複雜,各種生物都有。在進行小龍蝦養殖之前,要進行除野,』清除對小龍蝦有害的生物。對小龍蝦有害的生物主要包括兇猛性魚類、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鳥、少數水生昆蟲等,具體的殺滅方法在稻蝦共生模式中有介紹。
四、放養前的準備
放養前的準備與前面介紹的相同,主要為清塘,殺滅致病菌;投放底肥,培育餌料生物;投放螺螄、蚌、水蚯蚓等,讓其繁殖,增加餌料生物的密度。尤其是水蚯蚓的投人,對小龍蝦的養殖意義重大。水蚯蚓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餌料生物,是小龍蝦最喜歡攝取的餌料生物之一。沼澤地一般底質有機質豐富,持水性強,透水性弱,適合水蚯蚓的生長。水蚯蚓的大量生長,可以給小龍蝦提供豐富的餌料,利於小龍蝦的生長。
五、養殖模式的選擇
沼澤地養殖小龍蝦,在養殖模式上選擇性更強,可以根據當時蝦種供應情況進行選擇。養殖時間上可以以1 年為一個生產周期,也可以進行連續養殖。池塘養殖中的四种放養模式都可以用於沼澤地的養殖,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種進行放養。
六、蝦種的放養
沼澤地養殖小龍蝦屬於一種粗獷式的生態養殖方式,養殖密度不能過大,根據池塘養殖介紹的四种放養模式中的放養量,減少1/3 即可。也可以直接按照這四种放養模式的放養要求進行放養,但在實際餵養中要按照池塘養殖的要求進行餵養。
七、飼養管理
參照池塘養殖中的飼養管理進行。沼澤地餌料生物一般比較豐富,可以進行有效的利用。採取圖6-20介紹的紅外線捕蛾器可以在夜間捕殺大量的飛蛾和昆蟲,增加小龍蝦的生物餌料供應;也可採用室外蠅蛆培育方法培育蠅蛆補充小龍蝦的蛋白餌料。
八、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可以參考池塘養殖小龍蝦的日常管理方法。但沼澤地又有它的不同之處。沼澤地環境複雜,各種敵害比較多,因此要加強巡查,清除敵害,提高小龍蝦的成活率。
九、水位管理
要根據沼澤地的水位特點,保證小龍蝦的養殖水位。一般來講,沼澤地沒有固定水源,也不能經常更換新水,在養殖過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乾枯現象的發生。。同時在陰雨連綿季節和暴雨易發季節,要做好防澇準備,及時排掉多餘水量,但必須保證小龍蝦養殖的有效水位。
十、捕撈
小龍蝦放養2個月以後就可以進行捕撈,採取捕大留小的方式,捕撈達到上市規格的個體進行銷售,沒有達到上市規格的回塘繼續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