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元旦、春節「冷知識」,你知道嗎?

2020-12-19 浦東發布

今天是1月1日,

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

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

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

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那現今「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的日期,是怎麼來的呢?和小布一起去探尋~

古代「元旦」二字啥意義?

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元旦」的「元」有開始、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是一個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象徵地平線,結合起來象徵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所以,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古代的元旦十分受重視,古詩《元正》:「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的便是當時元旦的熱鬧情景。

古代「元旦」起源於何時?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元旦」,相傳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晉書》中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雖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從未改變,但由於曆法原因,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之前並不十分統一,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

夏朝時,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但之後各朝多有變更。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基本固定下來:漢武帝太初元年,鄧平等人創立「太初曆」,重定夏曆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春節」名稱的由來

1912年1月,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布曆書令》,要求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來,在中國出現了兩種曆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陽曆」,作為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等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沿用的「農曆」,服務於農時與日常生活。

1914年1月,當時政府的內務部在給大總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在批准之後,傳統農曆新年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名稱被擱在了公曆的1月1日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古代「元旦」吃什麼?

「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元旦總是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期待,古代元旦宮廷有隆重的賀歲之禮。三國時曹植《元會》詩:「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有一種說法認為,歷朝歷代類似的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源於上古社會的「蜡祭」,主要祭祀莊稼和收穫神,如農神等。在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之日,要感謝「神靈」、祖先的庇護,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此時的飲食也是豐富多彩,《荊楚歲時記》中便有明確記述。南朝時荊楚地區拜賀完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五辛盤等等。

仔細數數,其中有飲料、食品、藥物,各有寓意。古代「元旦」,人們按部就班的執行著一整套習俗,忙的不亦樂乎。

明代詩人陳獻章在《元旦試筆》中則提到:「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好似一幅「樂歲圖」,描摹的正是人們歡度傳統新年的景象。

編輯:朱軼鍇

來源:中國新聞網

郵箱:pdxinwenchu@163.com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元旦、春節「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 古代「元旦」二字啥意義?
  • 元旦、春節「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 古代「元旦」二字啥意義?
  • 衝繩「LAWSON」冷知識
    你知道衝繩的LAWSON與日本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嗎?衝繩縣民最愛的LAWSON商品是什麼?這次就要特別介紹衝繩地區的「LAWSON」,挖掘更多你所不知道的有趣內幕,還有分享衝繩必買的限定商品!▋不可不知的「LAWSON」五大冷知識冷知識① LAWSON招牌上的牛奶罐是?
  • 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你知道嗎?
    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你知道嗎?「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 這裡的「元正」說的就是春節 也就是說唐朝春節放七天假 跟現在的春節假期時間一樣
  • 有關春節的冷知識,你了解幾個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每逢過年,家家張燈結彩,年味總是讓人念念不忘,無論多遠,多久,都要回家過年。過了這麼多年的春節,你對春節了解多少呢?又知道多少春節的冷知識呢?1.在古代,正月初一才是元旦。1912年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宣布陽曆1月1日為新年,然而民間根本不買帳,到了1914年,經袁世凱決定,讓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年首為春節,形成了雙節並存的局面。所以我們過的春節,其實只有103年的歷史。2.壓歲錢不是錢,歲音同祟,是壓住邪祟的意思。3.年獸是杜撰的傳說。
  • 10個你不知道的「日本京都冷知識」!金閣銀閣,還有「銅閣」?
    身為資深京都旅人的你,是京都通嗎?西元794年日本第五十代天皇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自此京都成為京都人自慢的千年古都。小編這次要來告訴你連日本人都不太清楚的「裡京都」,趕快來看看「京都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京都塔誕生前,京都最具代表性地標是東寺的五重塔!
  • 13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 你未必都知道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特別的。這些專屬於春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 10個「東京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是東京通嗎?東京這座大城市,不但是日本最繁華、人口密度最高的世界級都會,不過在華麗外表下還藏有許多秘密?!這次要來揭開東京的神秘面紗,來看看「東京的10個冷知識」有哪幾個讓你瞠目結舌!分別為「東海道」(今東京—京都)、「中山道」(今東京—滋賀草津)、「日光街道」(今東京—櫪木日光)、「奧州街道」(今東京—福島白河)、「甲州街道」(今東京—長野諏訪)。1972年日本政府將五街道指定為「國道」,並且在日本橋的中央設置了「道路元標」。
  • 10個你不知道的「日本京都冷知識」!金閣銀閣,還有「銅閣」?
    身為資深京都旅人的你,是京都通嗎?西元794年日本第五十代天皇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自此京都成為京都人自慢的千年古都。小編這次要來告訴你連日本人都不太清楚的「裡京都」,趕快來看看「京都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京都塔誕生前,京都最具代表性地標是東寺的五重塔!
  • 你不知道的春節歷史冷知識
    你不知道的春節歷史冷知識現代泥塑再現宋朝小販挑擔叫賣場景,攝於河北唐山麻龍灣《清明上河圖》泥塑園。陸遊詩云:扶持又度改年時,耄齒侵尋敢自期。中夕祭餘分餺飥,黎明即起換鍾馗。大年初一那天早上,如果門神貼晚了,這些乞丐會扮成鬼,到你家裡要錢。掏過錢,趕緊把門神貼上,其他乞丐再經過時,就不會再來討錢了,這是他們的職業規矩。《夢粱錄》記載:街市有貧者,三五人一隊,裝神鬼判官、鍾馗小妹等形,敲鑼擊鼓,沿門乞錢,謂之「打夜胡」。
  • 「樂活博覽」及「亞洲素食展」2月1至3日載譽歸來
    「樂活博覽」及「亞洲素食展」2月1至3日載譽歸來   環球天然有機食品及用品、素食 + 全新活動 推動綠色生活   (2018年1月29日 – 香港)第7屆「樂活博覽」及第4屆「亞洲素食展」在2月1-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F及5G舉行。
  • 日本購物:「LAWSON」品牌冷知識!衝繩Style商品清單
    你知道衝繩的LAWSON與日本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衝繩縣民最愛的LAWSON商品是什麼?這次就要特別前往衝繩,介紹衝繩地區的「LAWSON」,挖掘更多你所不知道的有趣內幕,還要分享衝繩必買的限定商品!LAWSON國際通牧志店外觀。
  • 【薦讀】13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特別的。這些專屬於春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2.
  • 日本購物:「LAWSON」品牌冷知識!衝繩Style商品清單
    你知道衝繩的LAWSON與日本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衝繩縣民最愛的LAWSON商品是什麼?這次就要特別前往衝繩,介紹衝繩地區的「LAWSON」,挖掘更多你所不知道的有趣內幕,還要分享衝繩必買的限定商品!LAWSON國際通牧志店外觀。
  • 你知道嗎?5個有關臺灣的「冷知識」
    請刷新試試「豫見臺灣 同根同源」2020年河南「網絡涉臺知識大賽」拉開帷幕,推出系列首個短視頻——5個有關臺灣的「冷知識」。你對臺灣了解多少?下面的5個「冷知識」,你知道嗎?3、在臺灣,其實沒有阿里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範圍包含著數十個山峰。4、1948年,中華民國上海全國運動會召開,臺灣以中國臺灣省代表隊的身份參賽。那次大賽上,他們狂攬11項冠軍,成為了最大贏家。5、在臺灣,當地人玩耍更愛去七星潭,但七星潭不是潭,而是海灣。
  • 目的地冷知識 | 你知道東南亞唯一未被殖民的國家是哪個嗎
    你的旅朋友新欄目:目的地冷知識目的地冷知識出國呢,光吃光玩光拍照可不行,隨波逐流的走馬觀花可一點都不酷。了解一些目的地的相關知識,既可以加深旅行中對當地風土人情的了解,強化旅途中的感受,也可以讓你成為朋友眼裡真正的「旅遊達人」呢!
  • 15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你未必都知道
    01 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 長知識系列 | 8個你不知道的生蠔冷知識
    不同產地的生蠔質感、海水的鹹味都各有不同,世上未必有最好的生蠔,只有最符合你口味的蠔美食,以下有關生蠔的8個冷知識,你又知道嗎?如何形容蠔的味道不要只說好鮮味,好有蠔味來形容生蠔了,用「甜」代替鹹,「Melon」代替鮮味,「Creamy」形容質感,「Fresh Biscuit」形容「沒有強的海水味道」,「銅味」形容蠔的礦物
  • 長知識|關於春節的13個冷知識
    來源丨詩詞世界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是被中國人民強烈抵制後以失敗告終。2「春節」從前不是節日中國歷史上的「春節」一詞,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漢書·楊震傳》中有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徵也。」到南北朝時,「春節」是泛指整個春季。3春節有狹義、廣義之分現今狹義的春節一般指中國農曆年的歲首,即農曆正月初一。
  • 12個春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春節以前不叫春節。在古代正月初一不是陳姐而是元旦。辛亥革命後使用陽曆,所以1月1日是元旦,正月初一是春節。國民黨曾經想要取消春節,被人們強烈反對後放棄了這個想法。春節在古代不是節日。歷史上記載的春節指立春,在南北朝的時候春節指春天。春節的狹義、廣義。狹義的春節是正月初一,廣義的春節一般是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