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考察深圳廣州 第一站都去了哪?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10月24日,習近平廣東之行進入第三天,他的行程很快在媒體上披露。上午,他出現在深圳,下午,來到了廣州。作為廣東體量最大的兩座城市,習近平第一站分別去了哪裡,深受矚目。

在深圳,習近平講到了這樣一句標語

六年前,習近平登上深圳蓮花山,發出了深化改革動員令。

六年後,他來到蓮花山腳下的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

走進展廳,就如同走進了一座時間博物館。

△展覽館設計了多處復原場景,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到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這是當年的百貨商店。(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這復原的是當年在珠三角工廠忙碌的打工妹。(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這是位於深圳鹽田區沙頭角鎮的中英街,街心以界碑石為界,左側為英(港)界,右側為華界,故名「中英街」。(央視記者拍攝)

24日上午,習近平在這個展覽館停留了一個多小時。

△在這幅著名的標語面前,習近平駐足交流。(新華社記者拍攝)

1981年底,一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標語牌矗立在了蛇口工業區。據說,這句標語從誕生之日就引發廣泛爭議。1984年,小平同志視察深圳時,對「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做出了肯定。

△1984年的國慶遊行中,「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寫上了這輛反映蛇口工業區建設成就的彩車。這一口號通過電視螢屏,傳遍神州大地。(央視記者拍攝於中國改革開放蛇口博物館。「時間就是金錢」與「效率就是生命」兩則標語會交替出現。)

201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深圳發起了「深圳十大觀念」的評選,排名第一的就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也收錄了這「十大觀念」。(央視記者拍攝)

△如今,在大南山腳下的時間廣場,這個標語牌幾經風雨,依然矗立。(央視記者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12月考察廣東時,習近平動情地說:我要再一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個口號。《時政新聞眼》發現,這個口號在「深圳十大觀念」裡排在第二位。

標語、口號是每個時代人們思想、觀念的折射。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而廣東正是這一場偉大覺醒、偉大變革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

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習近平會見了多位參與和推動改革開放的代表,並做了重要講話。

△接受習近平會見的部分代表在活動結束之後合影。(央視記者寧婉婷拍攝)

總書記來到了永慶坊

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廣州考察。第一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恩寧路永慶坊。

△永慶坊入口(央視記者辛亮儀 黃東旭 廣東臺記者 唐耿澈拍攝)

這一帶原本是擠滿老房危房的老社區。2015年,廣州用修舊如舊的修繕理念保留了舊城風貌,並把創客空間、文化創意等吸引年輕人的產業引入這裡,讓歷史街區再現活力和新意。如今,永慶坊是隱藏在廣州老城中的一顆寶石。

△如今的永慶坊有現代藝術也有傳統老廣氣息 (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永慶坊保持了傳統街道的肌理結構,更多年輕人往來其間。(央視記者關舟拍攝)

△如今的永慶坊有小清新也有市井氣(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穿梭在永慶坊的小巷中(央視記者辛亮儀 黃東旭 廣東臺記者 唐耿澈拍攝)

習近平首先走進永慶坊入口處的廣州「三雕一彩一繡」展覽。

△三雕一彩一繡展覽入口處(央視記者 沈忱拍攝)

「三雕」指玉雕、牙雕和木雕,「一彩」和「一繡」分別指廣州彩瓷和廣繡。它們都是廣東傳統手工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廣州玉雕國家級傳承人高兆華正在用金絲玉雕刻《送子觀音》(央視記者 沈忱拍攝)

張民輝向總書記介紹,他的雕刻原料是用水牛的大腿骨替代了象牙,這樣既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又將中國工匠寶貴的智慧和技術一代代傳下去。

△廣州廣彩國家級傳承人譚廣輝在製作《吉祥如意》 (央視記者 王曉東拍攝)

在永慶坊,習近平還走進了一家網紅咖啡館,與服務員小夥子黎明書攀談起來。

△總書記光顧的網紅咖啡館 (央視記者 黃京輝拍攝)

大學剛畢業不久的黎明書向總書記介紹,與傳統咖啡店不一樣,他這家店的賣點是通過店面的潮流設計和咖啡口味的新奇創新來帶動年輕人消費。

△網紅店的網紅咖啡「老夫的少女心」、「夢境」 (央視記者 沈忱拍攝)

△咖啡館服務員黎明書(央視記者 沈忱拍攝)

黎明書告訴《時政新聞眼》,自己是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因為喜歡咖啡,才來這裡工作。他說總書記的到訪給了他滿滿的激勵,感覺生活總是充滿意外的驚喜,要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廣州,總書記品味「南國紅豆」

隨後,習近平來到了同在恩寧路上的粵劇藝術博物館。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嶺南傳統文化的代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博物館展覽 粵劇五大名伶 (央視記者 王萌萌拍攝)

這座博物館於2012年動工,2016年對外開放。來到這裡,就仿佛走進了一副工筆畫。

△粵劇藝術博物館的仿古建築群 (央視記者辛亮儀 黃東旭 廣東臺記者 唐耿澈拍攝)

△庭院入口處的浮雕 (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粵劇藝術博物館建築上的劇目浮雕 (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博物館分南北兩岸。南岸主要是仿古園林建築,北岸為文物修復、粵劇傳承與保護的相關展覽。

△粵劇表演樂器和表演戲服(央視記者 王萌萌拍攝)

△戲臺上的表演 (央視記者 黃東旭拍攝)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習近平詳細了解粵劇藝術傳承和保護情況。去年6月,他在視察香港西九文化區時,兩名香港兒童為他演唱了粵劇選段。習近平稱讚他們唱得很有味道。他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下去,看到孩子們就看到了希望。

在深圳、廣州,習近平還考察了哪些地方?廣東之行接下來還有什麼樣的安排?《時政新聞眼》將繼續為您關注。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考察深圳廣州,第一站分別去了哪兒?
    10月24日,習近平廣東之行進入第三天,他的行程很快在媒體上披露。上午,他出現在深圳,下午,來到了廣州。作為廣東體量最大的兩座城市,習近平第一站分別去了哪裡,深受矚目。總書記來到了永慶坊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廣州考察。第一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恩寧路永慶坊。
  • 習近平考察深圳廣州 第一站分別去了哪兒?
    10月24日,習近平廣東之行進入第三天,他的行程很快在媒體上披露。上午,他出現在深圳,下午,來到了廣州。作為廣東體量最大的兩座城市,習近平第一站分別去了哪裡,深受矚目。在深圳,習近平講到了這樣一句標語六年前,習近平登上深圳蓮花山,發出了深化改革動員令。
  • 習近平深圳考察正式用車僅2輛中巴 全程自助餐
    也許,人們壓根兒沒有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就坐在這支悄然行進的車隊中巴上。  如果不算新聞媒體和工作人員乘坐的一輛中巴以及一輛備用中巴,習近平此次考察深圳正式用車只有2輛中巴。  約12時10分,車抵五洲賓館,省市人員迎候的環節也免了,習近平直接上樓進入房間,稍事休息,隨即前往自助餐廳用餐。
  • 廣深典型商業購物中心項目考察報告__考察分析-商業調研-廣州深圳
    廣深典型商業購物中心項目考察報告__考察分析-房地產商業調研-廣州深圳第一章廣州太古廣場第二章廣州維多利廣場第三章深圳京基100>第四章深圳萬象城第五章深圳海岸城第六章深圳中信廣場第七章深圳COCOPARK第八章深圳金光華延伸閱讀:
  • 習近平深圳住普通酒店套房 吃飯無宴請選擇自助餐
    4年前,習近平來過深圳。那是2008年7月,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期間也專程到深圳調研。  此次,在深圳的兩天行程裡,習近平考察了前海合作區,騰訊總部,再到漁民村和蓮花山公園。  隨後,習近平又到珠海、順德、廣州,視察路線與鄧小平1992年的南巡路線相似。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赴河南考察,第一站為何來到這個縣
    繼2016年4月赴安徽省金寨縣考察之後,習近平為何再訪大別山區?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選擇到此有什麼深意?    △習近平在河南考察調研  01  大別山的革命火種,被這樣一群人保存下來>>   在新縣,習近平踏訪的第一站是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
  • 【圖集】習近平浙江考察全紀錄
    5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省長李強陪同下,來到舟山和杭州,深入企業、社區、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等考察調研,就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進行指導。並於26日到浙江省軍區機關,親切接見駐浙部隊師以上領導幹部和建制團單位主官。
  • 這是習近平...
    【習近平在廣州考察調研】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築修繕保護情況,並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了解粵劇藝術傳承和保護情況。這是習近平廣東之行的第四站。此前,他先後考察了珠海、英德和深圳。
  • 深圳最老火車站,沒有大城市的感覺,如今是很多人到深圳的第一站
    如今深圳火車站地處深圳繁華地段,每天約有近50對列車從這裡開向全國各大城市,可以說是很多人到深圳的第一站。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深圳並不缺歷史,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此代代生息繁衍,記得八十年代第一次到深圳,出站後,看到深圳火車站的第一印象是:與我們老家的一個縣城火車站一樣。二層結構的簡陋樓房,黃白色的牆壁顯得很破舊。站前也是亂轟轟的,只有兩路到東門或其它什麼地方(不記得了)的公共汽車;到處橫七豎八停著一些等人的公共小巴和載客摩託車,確實沒有一點大城市的感覺。
  • 習近平浙江考察,這6個細節釋放出什麼信號?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程瑤  【學習進行時】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這次考察有哪些看點?釋放了怎樣的信號?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
  • 王永紅率隊赴廣州、深圳招商考察
    縣委書記王永紅(前排左二)在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考察縣委書記王永紅(前排左二)在深圳有棵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縣委書記王永紅(前排右二)在大參林醫藥集團考察縣委書記王永紅(前排右一)在優象文化有限公司考察縣委書記王永紅在深圳中技物流有限公司考察並座談隆回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永紅)4月22日至24日,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率隊前往廣州、深圳開展招商考察活動,共考察了六個項目。
  • 廣東高鐵站最多的城市,擁有9個高鐵站,不是廣州深圳而是它!
    廣東高鐵站最多的城市,擁有9個高鐵站,不是廣州深圳而是它!那麼大家知道廣東高鐵最發達的城市是哪座嗎?廣東省GDP總量持續保持全國第一,經濟非常的發達,一線城市就有兩座,廣州和深圳,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財富。雖然廣州和深圳的城市已經非常的發達,但卻不是廣東省高鐵最發達的城市,反而是一座很「低調」的城市,惠州。
  • 第一觀察|這條大河,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內考察四次
    8日下午,正在寧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市城區段,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這是總書記一年內第4次考察黃河——去年8月21日,黃河上遊,甘肅。2020年5月12日,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黃河流經9個省區。去年在內蒙古、甘肅、河南考察,今年在陝西、山西、寧夏考察,一年內,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已經走遍了黃河流域的6個省區。
  • 格勒高商(中國)博士校友會深圳、廣州學習考察活動圓滿成功
    11月20日,由格勒高商(中國)博士校友會秘書長周鴻曉帶隊,組織上海、重慶兩地校友前往深圳、廣州學習考察,同時就校友會換屆移交等事宜徵求廣州地區校友的意見和建議。校友會會長葛培健、執行會長鄧華因工作原因參加了部分行程,副會長徐銘、楊虎、王凱、副秘書長趙全澤,何柳博士、謝開驥博士、張貽青博士隨同參加此次活動,副會長劉桓銘、宋波全程陪同,宋霆博士、莊磊博士陪同部分行程。
  • 習近平視察廣東住普通酒店套房 花20分鐘吃自助餐
    閩南網12月13日訊 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考察工作。這是他任職總書記後首次地方視察。  4年前,習近平來過深圳。那是2008年7月,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期間也專程到深圳調研。
  • 「四都坪鄉」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
    紅網時刻張家界9月28日訊(通訊員 彭凱)9月27日,永定區四都坪鄉召開全鄉幹部大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基層代表座談會上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區領導幹部會議精神,全面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 中國高鐵站 | 廣州南站
    、上海、深圳、武漢和香港的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與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組成全國鐵路四大鐵路客運樞紐(京滬穗漢)之一--廣州鐵路客運樞紐。車站開通站內便捷換乘服務,已購聯程火車票的旅客到站後不必向下出站,可通過指引、經由南端的便捷換乘通道(A區)向上返回三樓候車室以換乘接續列車。廣州南站經停車次位列全國第一,超越上海虹橋站及北京南站,在客流尖峰時段平均每分鐘發出1.2列動車組列車。
  • 習近平考察北京提出兩項重要任務
    23日下午,習近平考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北京新機場位於北京市南部,規劃遠期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8萬架次,已於2014年開工建設,2019年將建成並投入運營。習近平首先考察了新機場安置房建設情況。在工程項目部,他察看整體徵地搬遷規劃,了解安置房小區規劃、建設進度、建築標準。在安置房內,他察看戶型和配套設施,詳細詢問工程質量和回遷群眾入住流程。
  • 深圳第一站去哪?世界之窗在召喚你,帶你感受微縮的世界奇觀
    #90後旅行#深圳第一站去哪世界之窗在召喚你,帶你感受微縮的世界奇觀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要為大家安利的是一處奇觀,我們都知道深圳是一處經濟發達的城市了,而世界之窗就坐落在深圳之中,它位於廣東深圳灣畔,這裡集結了世界上所有的奇觀以及歷史遺蹟,屬於隱身在世界之窗附近獨有的歐洲印象,相信只要你走進去,就瞬間會被各式各樣的歐式式建築所包圍,如果不來必定後悔了。
  • 改革開放新地標(前海篇):深圳前海 特在哪裡
    核心閱讀 自「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獲國務院批覆以來,「前海」概念,連同周邊金融、地產,成為深圳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地標。前海,在哪?特區中的特區,特在哪?只是概念股嗎? 前海,在哪? 「當年讓我來當局長時,我都不知道它在哪。」1月26日,站在工地的棧橋上,滿頭銀髮卻精神抖擻的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傑笑著對記者說。2010年前,前海正如當年的蛇口小漁村,寂寂無名;如今,她是改革開放新地標。 特在「時空」 處在「黃金走廊」軸心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15平方公裡的前海均是填海造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