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行之二 大洋路和十二門徒石的那些事

2021-02-13 富甲天下ApexManual

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西南部,這是一條全長320公裡,被稱為是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它沿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蜿蜒伸展,大自然鬼斧神工地在這裡造就了許多形態各異的懸崖、瀑布、石柱、拱門和拱橋景觀。但這些景觀也不是永恆不變的,也許多年後你重遊故地,它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看到的這些景觀是如何從形成到消失的呢?在海水長年衝擊下,海岸石灰巖質的根基大約以每年2釐米的速度被緩慢的侵蝕,先是形成各種洞穴,然後這些洞穴被擊穿擴大,形成拱門或拱橋,拱門拱橋崩塌,形成石柱,最後石柱也塌陷消失。岸邊的巖石在海水衝擊下又會生成新的洞穴,周而往復,形成了今天大洋路風格奇特的風景線。

     

近百年間,大洋路上名勝景點崩塌的事件就發生了好幾次。

 

先天不足的十二門徒

大洋路最著名的景點要數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實際上是岸邊突出在海面上的12塊經過海浪和海風千年洗禮的巖石,因為其形態和數量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而得名。其實早在1950年澳洲政府為十二門徒命名時,它就只剩下9塊了。

 

大洋路上著名的十二門徒石

 

門徒九又去二,僅剩其七

2005年7月3日,十二門徒石中的一塊高達45米的大巖石突然發生崩塌,數秒鐘內變成碎石落入海中,坍落的碎石足足比海平面高出了10米。當時,一名15歲的雪梨男孩和他的父母目睹了巖石崩塌的全過程,小男孩在1分鐘之內拍下了兩張截然不同的照片,還原了巖石崩塌瞬間發生的變化——一張是9點18分,另一張是9點19分,從兩張照片上可以看到,一分鐘前大巖石還矗立在那裡,一分鐘後它就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

 

                       一個小男孩拍攝到石柱崩塌前後的照片

 

2009年9月25日又一塊石柱被海水衝塌。

其實,劫後餘生的7門徒並不是住在一起的,它們分別住在東西相鄰的兩個海灣中,東邊海灣住2個,西邊海灣住5個。

 

東面海灣的2塊門徒石

 

西面海灣的5塊門徒石

 

Tom和Eva的故事 

距離十二門徒石2公裡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峽谷叫洛克阿德谷(Loch Ard Gorge)。1878年6月1日,一艘名為洛克阿德(Loch Ard)號的英國輪船在開往墨爾本的途中到達這裡,他們發現了可以靠岸的陸地,但沒有立即上岸,而是就地拋錨,喝酒狂歡慶祝。沒想到當晚狂風大作,刮斷了錨纜,輪船觸礁。帆船學徒Tom靠著身邊的救生艇飄到了峽谷岸邊,然後就昏迷過去。等他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沙灘上,並聽到不遠處有微弱的求救聲,Tom救下了一位和他同樣只有18歲的少女Eva。這次海難中全船54人,只有他們兩人倖存下來。後來Tom仍然立志於航海事業,Eav雖然很感激Tom的救命之恩,但害怕會再度失去親人,不願意和執意要繼續當海員的Tom結婚,果然Tom在幾年後死於另一次海難,Eva終身未嫁,一直活到80多歲。這個故事是Eva在一本書上提到的。後人為了紀念這次海難事件,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洛克阿德」谷,並修建了52座墳墓。

 

洛克阿德谷Lorh Ard Gorge

 

在洛克阿德谷的入海口處,原來有一個石拱門。拱門於2009年6月崩塌,現在剩下兩根互不相連的巖柱,於是人們便以那次海難中倖存的兩個的孩子Tom和Eva命名這兩根石柱。

 

Tom和Eva兩石柱

 

倫敦斷橋

沿十二門徒石北上約20公裡就是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這原來是陸地突出在海面的一塊長條巖石,巖石經海浪多年的侵蝕衝刷形成2個石洞,成為一座雙孔拱橋,所以起名為「倫敦橋」。1990年1月15日傍晚,一個與陸地連接的橋孔坍塌,變成了現在的倫敦斷橋,當時兩名遊客被困在靠海一個橋拱上,後被直升飛機所救。

 

倫敦斷橋

 

巖石在海浪的長年衝擊下變成巖洞

 

巖洞在海浪的長年衝擊下變成拱門或拱

 

世間事物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這是萬物的輪迴規律。所謂「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人生是這樣,大自然也是這樣

友情連結:澳洲行之一 漫話雪梨港灣大橋

編輯:廖青



相關焦點

  • 大洋路,一戰老兵與十二門徒石
    澳洲有很多這樣平坦肥沃的土地,還有穿插美麗的小山包或者小湖泊的。不過這裡到底不比國內,也有人到澳洲不久,自己就先下地做農民了。因為請不起務工,還因為澳洲有的是禁止農場主一夜暴富的條條框框,最後,你要堅持下去,還需耐得住寂寞。一段時間後,車子才正式駛入大洋路了。這條被譽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全長300公裡左右,道路兩旁懸崖、海浪、沙灘……說風景旖旎感覺還是不夠。
  • 大洋路十二門徒石 正在消逝的風景
    其中「十二門徒」奇巖怪石景區極為壯觀,一座座巖石原先和海岸是一體的,由於海浪長期的衝擦、侵蝕而分開。千百年來,這裡的奇巖怪石與藍色大海激情相擁,在時空變換中,勾勒出大自然最神奇瑰麗的曠世傑作,成為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間仙境。
  • 我眼中的澳洲—大洋路、十二門徒
    我們去大洋路,十二門徒的時候是二月,沿路看見了真正的牧場~因為夏季炎熱乾旱,草木枯黃。隔窗望去,廣袤而金黃,成群的牛羊沒有圈棚,沒人看管,自在安詳。這些安靜的漁村小鎮,隨著大洋路的修建慢慢成了澳大利亞著名的度假地,臨海度假旅館、海邊高爾夫球場、漁家餐廳,特色鮮明、遊人如織。在這些濱海小鎮上,十五元一份的套餐,幾大塊牛肉,八個雞翅,兩個人吃都很滿足。
  • 墨爾本 | 十二門徒石
    澳大利亞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處,維多利亞州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壯麗的海岸線上,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著名地標—
  • 乘坐直升機觀光大洋路十二門徒,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市西南方,有一段澳洲最美麗的海岸,海岸邊有一條蜿蜒的公路便是「大洋路,坐落著有千萬年歷史的石灰石、沙巖和化石經海水風化而逐漸形成的12個斷壁巖石。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形成於海水對石灰巖懸崖的侵蝕。
  • 乘坐直升機觀光大洋路十二門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市西南方,有一段澳洲最美麗的海岸,海岸邊有一條蜿蜒的公路便是「大洋路」。世界上有兩條公路被人們成為一生中必去的公路,一條是美國的1號公路,另外一條就是墨爾本大名鼎鼎的大洋路了。
  • 墨爾本——大洋路十二門徒巖
    大洋路10月21日的行程,從 墨爾本 出發,驅車走行一段 大洋路 ,遊覽享有「世界八大奇蹟」之稱的【十二門徒巖】,再返回 墨爾本 。大洋路 是為紀念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修建的,參與建設的人也包括許多參戰老兵,共有3000餘築路工人為此付出了艱辛的汗水。
  • 澳洲物產豐富,風景奇秀,十二門徒石就在這裡!
    來到澳洲,這幾個景點可是不得不去的,遊覽後你才會發現其中的美。雪梨歌劇院,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不同時間和角度看歌劇院是不一樣的,在皇家植物園觀景臺可以看到歌劇院全景。劇院表面是用專制瓷磚拼接成的,夜晚的歌劇院比白天更有視覺衝擊。
  • 十二門徒石——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十二門徒石
    行走天下凌 大大洋路長達260公裡,位於墨爾本的西側。今年6月上旬,我們從市區駕車20分鐘到達海邊,然後由北向南行駛。在這條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美不勝收的景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二門徒石」,這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中心看點。
  • 澳洲最美大洋路,不容錯過的十二門徒:大洋路一日遊體驗全紀錄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家經濟蕭條,政府安排5萬名澳洲士兵來這裡開荒修路,以此來提供就業安置。英語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Great War」,為了紀念一戰士兵修的這條路,就命名為「Great Ocean Road」。在大洋路入口也能看到修路士兵的雕塑。這條路上還能看到十二門徒巖。從墨爾本市區出發到大洋路入口大約2小時。推薦遊玩方式是自駕或報團。
  • 大洋路十二門徒海岸線獨特風景的暢想
    大洋路十二門徒暢想世界的海岸各有其美,有的以清轍透底的水為美,有的以飛翔其間的鳥為美,有的以懸崖絕壁的險為美,有的以礁石林立的壑為美,有的以海風椰林的韻為美,有的以浪擊岸礁的濤為美。大自然造就了種種海岸的神奇美。
  • 我的大洋路之旅:訂錯機票飛錯機場,十二門徒「短斤缺兩」
    本著價低者得的原則,沒有多想就在手機上選擇了飛墨爾本愛華隆機場的航班,準備期待已久的大洋路之旅。墨爾本是澳洲第二大城市。飛機抵達愛華隆機場的時候才發現,這個號稱墨爾本第二繁忙的機場小得可憐。看了一下航班告示牌,整個上午就只有幾個航班。稍一遲疑,上午最後一班機場巴士也已經開走了。整個機場的工作人員除了兩個保安都走光了。坐飛機飛錯了機場還是頭一遭。
  • 十二門徒石曾經有個非常雷人的名字......
    澳洲墨爾本以西的大洋路綿延數百裡,其間奇景無數,而十二門徒石可能是其中名氣最響亮的。
  • 自駕暢遊澳洲大洋路
    可惜的是,沒有拍到南半球美麗的星空、燦爛的銀河…… 第2天坐直升機俯瞰十二門徒國家公園第二天起來,我們收拾行裝,繼續往東,繼續我們的大洋路之旅。從坎貝爾鎮往東,第一個景點是Lorch Ard Gorge。這個海峽,由於地形險峻、複雜,當年來到澳洲的很多船隻,都在這裡擱淺、沉沒,充滿了悽慘、神秘的感覺。
  • 澳洲有名的三大!大堡礁、大石頭和大洋路!
    念想著,有一日,有一日一定要去那些地方,讓那些被無數人讚美過的景致清晰的倒映在我的眸子裡。澳洲有名的三大!大堡礁、大石頭和大洋路!綿延彎曲的一條路代表當時開礦工人的艱辛,大風呼呼而過,在風口可能連腰都直不了,但站在風中才能體會到自然的力量!不要門票,性價比槓槓的。不愧是墨爾本甚是維多利亞州乃至整個澳洲最壯觀景象之一。
  • 十二門徒石,且動且靜,夢境又在第幾層?
    大洋路,一條因一戰退伍老兵修建的公路,卻在半個世紀後成了一處澳洲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這條全長近300公裡的沿海公路,因蜿蜒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而在每個峰迴路轉處驚現絕美景致,那些海天、山石等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東西一齊在這裡組成了最難以名狀的風景。而大洋路上最精華的景點是位於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十二門徒巖」。
  • 【開心果澳洲自駕】之大洋路(5)十二門徒巖,奇特的海蝕柱
    澳洲大洋路,是全世界最壯觀的自駕路線之一。在前往Poyt Campbell 國家公園欣賞石灰巖奇觀的途中,緊貼懸崖的海岸線、綠寶石色的雨林,迷人的海濱村莊和本地特產的時令美食隨處可見,等待您來探索。這個五一,我們一家三人單車自駕,開啟了嚮往已久的大洋路3日自駕之旅。
  • 澳洲|| 大洋路的風請為我停留
    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他憨厚的笑容和帶有磁性的聲音。哈哈,人家趙胖可是經常給大型活動做男主持呢~俊哥哥那時在盤算國慶長假去哪兒旅行。我提議:「不如一起去澳洲吧!叫上鳳儀,我們來趟閨蜜行。」於是,這趟澳洲之旅算是敲定了。作為極度旅行愛好者和重度大自然探索者,大洋路自駕、凱恩斯坐飛機、大堡礁潛水都列入了必做之事。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再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這片飽經風霜的崎嶇海岸線更使人心潮澎湃了!神聖的十二使徒巖昂首矗立,風吹日曬,年復一年經受著大自然的洗禮,十二塊巨巖被自然之力雕鑿得酷似十二張表情各異的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