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資料圖
網絡資料圖
「花花牛」早產奶(網絡視頻截圖)
花花牛「脹氣奶」 網絡資料圖
中新河南網鄭州1月6日電(闞力田甜)被喻為中原乳企航母的花花牛乳業頻現質量問題,卻以種種藉口推卸企業責任,屢遭媒體曝光。在食品質量方面,花花牛乳業被曝出的質量問題包括「脹氣奶」、「早產奶」,涉及到發現異物、牛奶異味、致人腹瀉等不一而足,品牌形象嚴重受損。
媒體眼中的花花牛乳業
2012年2月29日,大河網報導顯示,大河網友「浪子彥青」28日在大河網大河論壇發帖稱,「早上購買的一包花花牛奶,奇怪的是生產日期為2012年2月29日,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早產奶?」29日上午,河南花花牛乳業有限公司回應稱,「沒有接到投訴,不便作出解釋。」
2012年4月16日,環球網發表了《鄭州花花牛再被曝售「早產奶」官方表示不知情》的報導。報導顯示,2012年4月7日,有巡警發現河南鄭州花花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將6號生產的酸奶打成7號,將生產日期提前,消費者戲稱其為「早產奶」。
2012年8月20日,中原網發表了《鄭州花花牛酸奶一袋倆生產日期或為回收奶》為題的報導:「在保質期內的花花牛益生菌發酵乳包裝袋上竟然有兩個生產日期,其中有一個被明顯塗改,這是不是回收的過期奶進行二次銷售?」網友「selinafeng」向媒體爆料。河南花花牛乳業有限公司市場部一位負責人雖認定產品是公司出產,但她表示「公司絕對不可能添改日期。」
2011年6月21日,《大河報》發表了「喝過酸奶後孩子上吐下瀉花花牛表示不是質量問題」的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反響。報導顯示:鄭州市民6月19日上午在鄭州市富田太陽城附近一商店買了箱酸奶,孩子喝後竟上吐下瀉,並發現剩餘的11袋酸奶竟然有9袋脹袋。
事實上,雖然花花牛提出「質量就是生命,但生命只要一次」口號,但產品品質並未讓普通消費者感到放心。《河南商報》亦曾在2008年6月份對鄭州一名孕婦在食用花花牛袋裝酸奶時出現了豆腐渣狀物和噁心的腥臭味。
而《大河報》曾在2009年4月、5月份對發生在河南鄭州、開封兩地發生的兩起分別因使用大紅棗酸奶和U12純牛奶而引起的質量問題進行報導。
網友眼中的花花牛乳業
在網絡上能夠搜索到不少關於花花牛質量問題的帖子。網友眼中的花花牛乳業究竟如何呢?讓我們傾聽一下網友的聲音吧。
2012年4月17日,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信息稱:生產日期為2012年4月9號的花花牛酸奶,今天當午餐喝,剛喝了一口就吐出來了。覺得味道特別噁心,然後我就去倒出來看看究竟,結果發現這些。那一坨坨的裡面全是紙!(via@張小蓓兒)
2012年6月7日,親貝網消息,李女士日前在某超市買的一箱兩天前生產的花花牛益生菌酸奶,這是一袋200克的原味花花牛益生菌發酵乳,生產日期為2012年4月28日,保質期21天,在生產日期後還印有「合格」二字。不料,裡面出現了這樣一袋「脹氣」奶,似乎隨時都有把包裝撐爆的可能。李女士表示:「這樣的奶估計已經變質,不能再喝了。」
一個叫「自由的飛鳥遊魚」的河南南陽籍網友在百度裡發帖求助,稱購置了一批在保質期內的酸奶卻出現質量問題,「但花花牛經銷商卻敷衍我,我該怎麼辦?」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才能打造百年品牌。花花牛乳業作為河南的知名品牌,質量如果不能保證,必將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