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回爐奶"事件溯源 山盟乳業董波被免職

2020-12-13 網易商業

    本報記者 左志堅

    鄭州報導

    「我已經被光明免職了。」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波打破沉默。

    此前一直拒絕與記者見面的董波6月23日透過電話告訴記者,在6月21日這天,他與光明山盟一位副總均被免職。原因是鄭州「回爐奶」風波「對光明的品牌和銷量都造成了『影響』」。

    沸沸揚揚的光明「回爐奶」事件至此終於有了一個結果,直接付出代價的是鄭州分公司的管理層,但是事情仍未結束。

    用董波的話來說:「如果我沒被解職的話,會追究責任人。相信光明派駐的新領導到位後,也會繼續追究。」

    光明乳業公關部經理龔妍奇也首度開口,她透露光明華中地區大區經理已空降鄭州。

    風波

    6月5日,河南電視臺播出了光明乳業鄭州子公司(即光明山盟)將過期奶回爐並用於銷售的消息。此後,各地媒體相繼轉載這一消息,「回爐奶」隨即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

    6月8日,光明乳業在其公司網站發表告消費者書,否認「將變質牛奶返廠加工再銷售」。隨後鄭州市質監、衛生、工商、農業、工會共同成立聯合調查組著手調查。

    6月15日,本報記者聯繫河南電視臺希望獲取詳細信息,但對方以保護記者為由拒絕披露更多信息。

    在鄭州市工商局,記者找到一位政府調查組成員,由於當時調查仍未結束,該官員稱口徑尚未統一,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同時,記者在鄭州兩次聯繫董波,對方稱自己在市政府開會,並以調查還在繼續為由,迴避了記者。對於為何調查遲遲沒有結論,他表示是因為「有的檢驗指標要10天才能出結果」。

    光明在「告消費者書」中聲稱歡迎新聞界監督。記者遂於6月16日,一路顛簸至鄭州市郊的秦嶺路,這裡正是光明山盟的廠址所在。但當記者表明身份,表達進去參觀的意願之後,該廠門衛拒不放行。在記者的再三強求下,對方乾脆將鐵門一拉。

    龔妍奇事後解釋說,這段時間內光明提供了生產、庫存數據給調查組,調查組也抽樣調查了多批次的產品,檢查程序繁瑣。調查組希望光明方面在檢查期間保持沉默。

    6月19日,鄭州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發布了市政府調查結果:「未發現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從市場上回收牛奶再利用生產。」

    光明方面則承認:「鄭州光明山盟存在嚴重的管理和用庫存產品在保質期內經檢驗合格再利用生產的問題嚴重違反光明乳業相關管理規定,是光明乳業所不能容許和不可原諒的。」

    6月21日,光明山盟總經理董波等相關責任人被免職。提起此事時,董波語氣和緩,似乎沒有什麼情緒。他自嘲說:「我現在是個遊民了。」

    併購

    董波是山盟乳業開山元老。

    2001年5月,鄭州山盟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該公司由鄭州市歐原乳品加工廠建設指揮部和鄭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合併而來。當時雙方共有國有淨資產為1864萬元。

    公司廠址為原鄭州工人牛奶站用地。鄭州歐麗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董波也於當月調任山盟乳業,擔任總經理。

    山盟乳業在董波治理下獲得不少榮譽。比如2001年度,被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質量最滿意產品」;2002年6月被鄭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鄭州市食品工業協會評為「鄭州市放心食品」。

    這種表面的風光卻無法為山盟帶來實在的利潤。記者見到該公司2003年會計報表顯示,該年度,公司虧損已達288萬元。而作為投資者的鄭州市政府,此時也不大可能再投入龐大的資金。

    這種虧損與2002年的激烈競爭不無關係。早在2002年,各路乳業巨頭就頻頻光臨河南大打價格戰,爾後伺機而動,等待兼併或合作。

    從2002年上半年開始,光明乳業就對河南市場虎視耽耽。不過起初他們看上的是當地龍頭「花花牛」。然而,對「花花牛」感興趣的還有新希望、均瑤、三鹿。王佳芬為此親赴鄭州遊說,卻因品牌、股權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最終未能如願。

    此時,在河南排名第二的山盟乳業正因資金問題撓頭。有心逐鹿中原的光明乳業隨即與山盟展開談判,並順利取得成果。

    2003年12月,雙方籤訂出資意向書。光明乳業注入現金1500萬,控制新公司60%股權,新公司改名為「光明山盟」。原山盟乳業以750萬資產佔30%股份。董波個人出資100萬,獲4%股權,另外三位原高管分別佔2%股權。

    至此,光明在鄭州擁有了一家控股子公司,山盟乳業佔地百餘畝的養牛場和銷售網絡盡為光明掌控,河南30%的保鮮奶市場也一併歸入囊中。另一方面,缺乏資金的山盟獲得新生,並對光明的管理經驗充滿期待。

    龔妍奇表示,為管理層留出的那10%股份是順應時代潮流,激勵著這班創業元老開創新局面。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場教科書式的併購案。投資機構紛紛為光明調高評級。

    整合

    收購之後是整合。據龔妍奇介紹,光明的整合是有章可循的。在收購一家公司之後,光明一般會先派出管理人員,再派生產技術、質量控制方面的人員,然後是將光明在奶源、檢測、工藝、流程方面的標準體系推至子公司。

    接下來是生產車間的布局和改造。2004年1月,光明完成對山盟的收購,此後又花了整整一年時間進行改造,在這期間光明山盟沒有展開運營。

    在硬體改造期間,山盟方面的廠長、質量經理、生產經理乃至董波等管理層都曾多次到上海參加培訓。光明的品控經理也在鄭州呆了一年,直到今年5月24號才回上海。

    然而就是在他離開之後,光明便曝出回爐奶事件。

    龔妍奇的說法是,由於2005年1月光明山盟正式運營之後,市場成績不錯,所以生產任務比較重,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產銷不平衡導致庫存增多。而此時倉庫還在建,因此處理不規範。龔也承認,這不是犯錯的理由,倉庫沒建好可以去租倉庫的。

    實際上,可能由於山盟乳業「鄭州市放心食品」的光環,記者在光明山盟的公司章程中,沒有看到光明就生產這一環節專門做出規定。而奶源、銷售、品牌這三個環節,均有專門章節做了詳細規定。

    可以看到的條款是,光明「對使用光明商標的產品及生產過程有權進行監督檢查並提出改正意見,直至制止不合格產品使用商標。」

    不過龔妍奇也強調,光明的品控人員在鄭州幫助山盟建立了30個質量標準文件,光明的品控部也下發了光明的標準,其中有些指標還高於國家標準。但是這種質量標準的整合現在看來非常失敗。

    本土化實驗

    再好的標準也需要人去執行,在整合被收購公司時,人事安排往往是第一項。按照光明過去的風格,光明會向新的子公司派去總經理或生產、質量方面的負責人。

    在光明山盟這個案例中,龔妍奇聲稱是光明乳業對管理本土化的第一次嘗試。這種嘗試的結果是,儘管董事會由光明控制,但是管理層都是山盟方面出任。總經理董波留任,自然人股東中的兩位副總也繼續留任。

    這樣,既是股東,又是管理層的原鄭州山盟一方依然牢牢控制著合資公司。而光明原先派駐在鄭州的法定代表人、光明副總裁張華富卻並未長駐鄭州。龔妍奇解釋說,這是因為光明採用的是總經理負責制。

    這種治理結構下,光明留給原山盟幾位管理層的任務卻是比較重的。

    董波等人不僅要負責合資公司的奶源,另外,在河南市場上,公司還同時銷售「光明」、「山盟」這兩個品牌的產品。

    此時,正值乳業整合大戲的高潮。光明已經付出了高昂的併購成本,並在整合品牌方面付出不菲的營銷成本,因此成本的壓力空前高漲。

    這種壓力自然也會間接轉嫁給新設立的合資公司。在光明與山盟籤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記者發現如下的條款:「合資公司應有償使用『光明』商標。商標使用費將根據合同的規定按使用該商標的產品淨銷售額的X%提取。」

    董波等人必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些管理層原先對光明有所期待的原因並非光是注入資金,還包括輸入管理經驗。

    但是光明卻聲稱要進行本土化管理的試驗。等到後來光明回爐奶曝光之後,光明方面才承認說,光明的管理體制存在缺陷。不過光明聲稱,光明山盟是光明乳業在其全國收購的20多家企業中唯一沒派駐管理層的公司。

    在那些具體而詳細的質量標準下達至鄭州後,顯然缺乏到位的執行。在輿論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當下,「回爐奶」事件被迅速傳播放大。

相關焦點

  • 光明回奶事件追蹤:回爐牛奶可能變身調味奶
    發送GP到6666 隨時隨地查行情   廣州大廠商稱按需生產,退貨很少,沒可能「回爐再造」  新快報記者 任慧良  光明是否將過期變質的牛奶做原料,回爐加工最後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儘管光明一直強調大公司不會有這種操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危機對光明造成了直接的品牌和銷售影響。但到昨晚截稿時為止,光明乳業仍未對記者的疑問作出正面回應。  廣州是否會受到「回奶」的侵襲?廣東本地的奶企和有關專家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奶源緊張,市場需求大,廣東奶企一般按照訂單生產,也即是根據消費需求生產,連需求都無法滿足,哪裡還會有退貨?所以「回爐再造」的可能性則更小了。
  • 光明事件追蹤:「回爐牛奶」最可能變身調味奶
    任慧良  光明是否將過期變質的牛奶做原料,回爐加工最後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儘管光明一直強調大公司不會有這種操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危機對光明造成了直接的品牌和銷售影響。但到昨晚截稿時為止,光明乳業仍未對記者的疑問作出正面回應。  廣州是否會受到「回奶」的侵襲?廣東本地的奶企和有關專家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奶源緊張,市場需求大,廣東奶企一般按照訂單生產,也即是根據消費需求生產,連需求都無法滿足,哪裡還會有退貨?所以「回爐再造」的可能性則更小了。
  • 光明「問題奶」危機公關:狡辯+否認=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事件回放:(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上海證券報、每日經濟新聞、第一財經日報、京華時報等)  6月5日,河南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曝出驚天黑幕: 光明乳業過期牛奶回爐再包裝後重新進入市場銷售。該報導批露,記者裝扮散工,進入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下屬的牛奶回收車間工作,發現大量過期牛奶露天堆放在車間,很多奶袋子上沾著腐爛物和蠕動的蛆,拆開後發出惡臭。
  • 光明不承認回爐奶 鄭州相關部門全面調查
    有些散工告訴暗訪的記者,露天堆放的光明牛奶都是過期沒有人要而退回廠的。劃奶工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拆箱,把過期品重新送往原料區。緊接著,好奶與大量過期變質奶被混合在一起,繼而產出新品,再被送往當地的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
  • 光明牛奶回爐事件曝光續:黑幕為何由記者戳穿
    大名鼎鼎的光明奶背後,竟然也黑幕重重。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以過期變質的回爐奶生產新品的過程,日前被河南電視臺的記者曝光:發臭生蛆的牛奶經過喬裝打扮「變臉」後,重新以「新品」的面目流向市場。  筆者在想,戳穿如此「光明的黑幕」存在很大的難度嗎?記者為何能馬到成功?
  • 光明乳業:收錢不送貨事件溫州再現
    光明牛奶收錢不送貨的事件在瑞安還沒有平息,現又在樂清重演。
  • 光明牛奶回爐事件曝光續:8成網民稱將不再購買
    本報訊(記者楊濱)  光明牛奶的聲譽因為河南鄭州「變質奶返廠再加工」以及浙江杭州「早產奶」事件,正迅速受到「腐蝕」。在北京市場,儘管銷售的光明奶多是北京本地生產加工的,但銷量依然受到影響。記者今天上午從家樂福、超市發等超市證實,光明奶原先在北京市場的銷售就不佔優勢,現在更是雪上加霜,目前銷量已下降一成多,仍在繼續呈現下跌趨勢。
  • 持續動蕩的光明乳業 懸而未決的莫斯利安
    目前光明乳業主營業務分別為乳製品、液態奶、其他乳製品和牧業產品,2019年4大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88%、41.25%、14.51%和7.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業3大主營產品毛利率還在進一步下滑。據wind數據顯示,2015-2019年,光明乳業乳製品毛利率下滑6%,由38.87%降至32.88%,液態奶毛利率下滑2.5%,由43.85%降至41.25%,其他乳製品下滑1%,由15.78%降至14.51%。
  • 日本明治乳業轉戰高價液態奶 將與光明旗下優倍對標
    原標題:日本明治乳業轉戰高價液態奶  日本明治乳業近期在中國的一系列舉動極具戲劇性。先是宣布退出中國奶粉市場,不到一個月,又攜鮮奶及酸奶新品強勢回歸。  明治乳業方面表示,計劃12月開始全面進入上海周邊鮮奶、酸奶市場。其中,鮮奶產品將與光明乳業旗下高端鮮奶優倍對標,但價格貴約30%。
  • 鉤沉|從可的牛奶公司到光明乳業
    > 對很多上海人來說,「光明乳業」這個名字可謂耳熟能詳。
  • 光明乳業擺脫莫斯利安「依賴症」 低溫鮮奶競爭慘烈
    光明乳業的濮氏新政正在獲得成效。24日,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實現收入121.5億元,同比增長9.52%,淨利潤跌幅也明顯收窄。在業內看來,在新任董事長濮韶華上任2年來,光明乳業通過「低溫+高端」產品多元化戰略等一系列改革,已經擺脫了莫斯利安「依賴症」。
  • 光明牛奶被曝變質遭調查 自稱事件已處理完畢
    光明稱,初步分析原因是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後集中存放於大冷庫,為滿足當天早上送奶上門服務,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部分產品發生酸敗。  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昨天下午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共接到該產品投訴952人次,截至昨日,事件已全部處理好,投訴人數並未上升。
  • 光明乳業澄清:未推出「光明...
    光明乳業澄清:未推出「光明新零售」產品近日,微博、微信以及網購平臺等網絡渠道出現了一種「光明新零售」產品,以及打著「光明」字樣及logo的「膳纖飲」、「清清飲」、「亞麻籽膳食粉」等宣傳內容及產品。針對這些疑似光明旗下產品,9月15日,光明乳業在其官方微信上發表聲明稱,公司及各子(分)公司未推出過「光明新零售」「膳纖飲」等此類產品,也未與該產品的生產商、銷售商建立合作關係。公開資料顯示,這場「碰瓷」背後是一家名為「光明新零售有限公司」的企業。
  • 光明乳業介入咖啡調製乳領域 覬覦細分市場
    網易財經8月10日訊 網易財經今日從光明乳業獲悉,光明乳業正在介入咖啡專用調製乳(俗稱打泡牛奶)領域,並已布局專門渠道,光明乳業開始進入日常飲用奶以外的細分市場。
  • 濮韶華親自揭幕光明乳業首家烘焙店「光明悠焙」
    9月10日,光明乳業首家烘焙麵包店——「光明悠焙」在武定路1052號隆重開業,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與光明乳業牛奶棚食品總經理何為共同為光明悠焙揭幕,揭開滬上麵包界新勢力的神秘面紗。在開業現場,有不少光明乳業的粉絲聞訊而來,搶先嘗鮮,也有不少路過的市民被濃濃的奶香和麥香吸引,百年老字號的又一網紅實體店誕生。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麵包店並不罕見,但是用光明優倍鮮奶來和面,用傳統窯爐來直烤的麵包店還真是頭一家!
  • 傾聽來自光明乳業一隻娟姍牛的自述
    一直以來,光明乳業都堅持著「好種育好牛,好牛產好奶」的宗旨,旗下光明育種中心,擁有45年不間斷的奶牛育種經驗,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國際動物記錄委員會(畜牧界最高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單位、國際荷斯坦協會和美國國家動物育種者協會(NAAB)會員、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獲得GAP認證的牧業公司,尤其是旗下高端鮮奶娟姍牛鮮牛奶的推出,將光明牛奶的鮮活營養品質提上一個新臺階。
  • 燕塘牛奶收預付款不送奶事件 燕塘乳業稱是假的
    近期廣州不少城區湧現了一波「燕塘牛奶送奶上門訂奶促銷」熱潮,隨後不少消費者投訴稱預付奶款後即送奶中斷、失去聯繫。對此,昨日燕塘乳業書面回複本報稱:其為假冒團夥,已向公安機關等部門反映。目前燕塘乳業於廣州地區的送奶到戶服務不預收訂奶款,採用「先飲用,後付款」形式。
  • 光明乳業首家烘焙店「光明悠焙」開業,「鮮奶+窯爐」重新定義...
    在開業現場,有不少光明乳業的粉絲聞訊而來,搶先嘗鮮,也有不少路過的市民被濃濃的奶香和麥香吸引,百年老字號的又一網紅實體店誕生。鮮奶撕著吃,酸奶做泡芙,美味背後有光明秘密在光明悠焙,讓市民大排長龍的主打產品是「優倍鮮奶麵包系列」。
  • 光明乳業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
    2015、2016年光明乳業連續兩年發布了食品安全的白皮書,今年是第三年光明乳業在行業中發布食品安全白皮書,既是對光明乳業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控模式的系統總結,也是光明乳業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今年光明乳業在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指導下,實施了「國家優質乳工程」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在奶源品質、加工工藝、冷鏈管控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各項巴氏奶產品指標均優於國家優質乳的最高標準,讓消費者享受到優質乳帶來的更新鮮、更營養、更健康。所以,今天能夠受邀擔任主持人,見證這些激動人心的時刻,我覺得非常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