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2020-12-25 丘比學堂

衛星定位導航,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衛星定位導航。送外賣叫外賣要衛星定位,開車出行要衛星導航,很多人離開了衛星定位導航可能就無法正常工作,出行。甚至軍事打擊行動也離不開衛星定位。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

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至此,我們的科學家正式開始第一代衛星導航的研製。

2000年10月31日,這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發射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在31日的00:02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首顆北鬥導航實驗衛星升空。在第一顆試驗衛星發射50天後,第二顆試驗衛星也被長三甲火箭送上同步軌道。

2003年5月25日,00:34分我國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作為備份星,跟前兩顆衛星組成了中國完整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這就是北鬥一號。

2004年,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啟動。2009年北鬥導航衛星迎來了的高密度發射期,2011年建設完成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的基本系統,具備向中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能力。

2012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16顆衛星全部發射成功。12月27號,國務院新聞辦召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們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和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兼容共用的。北鬥還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這是三步走戰略第二部,北鬥二號系統工程。

2017年11月5日,北鬥三號第一顆和第二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的大幕。2009年12月,北鬥三號工程立項,在2017年陸續發射了數顆衛星。

2018年的一年,北鬥導航系統發射了18顆衛星,北鬥刷新了衛星研製生產的中國速度。而2018年2月12日發射的北鬥三號第五課和第六顆衛星,更是完成了100%國產化。

2018年9月19日,北鬥增加了國際搜救系統和全球短報文等等新功能,標誌著北鬥導航正式走向世界。

2018年11月,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現役功能最強的導航衛星。18年11月19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18年12月27號,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一帶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2019年5月17日,北鬥二號系統最後一顆備份衛星升空到位,標誌著二號工程圓滿收官。

2019年12月16日15時22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第52和第53顆北鬥導航衛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上半年,中國計劃再發射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到時候,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03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載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系統,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北鬥高質量發展。

整整19年,中國人已經成功的發射了超過五十顆北鬥衛星。從60年代建議立項,從無到有,背後是我們的幾代航空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中國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歷經40年崢嶸歲月,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獨特道路。就是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更是一流的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相關焦點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圖為2020年6月6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進行轉場。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講座紀實
    曾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北鬥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副主任設計師、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中方代表等。曾獲得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優秀青年論文獎,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
  • 55顆北鬥衛星,20年發射歷程,看看真正的中國速度!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其實,整個北鬥導航系統的發展需要往前追溯到1983年。2000年開始的20年發射歷程中,我們克服了資金短缺、技術研發困難、地面數字高程圖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儲備缺乏以及衛星自身工程化無法實現等重重困難,實現了北鬥系統包括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的建設,同時也宣告著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北鬥「三步走」,為何是55顆?
  • 2018年中國(南京)北鬥衛星導航應用博覽會
    「十三五」期間,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支持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北鬥衛星導航產業及應用是當前國家經濟轉型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南京位於長江下遊,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亞太門戶城市,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長江經濟帶交匯的節點。南京為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擁有眾多的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科研院校和廠商企業,上下遊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產業發展輻射全國。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中國精度」到「中國速度」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今天(23日)中國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屆時北鬥三號的全球星座部署將正式完成。30年時間裡,北鬥人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套全面自主可控、技術一流、服務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英文名稱:Compass定義:由中國自主研製和建立的用於導航和定位的衛星系統。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國正在實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交大力量!
    他與團隊成員研究制定了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的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規範,論證、擬制北鬥導航系統研製總要求、發展規劃以及系統運行、資源調配、設備使用等管理規章規範,為中央決策北鬥開放民用、產業與政策調整、中長期發展目標規劃提供依據。
  • 衛星導航原理,北鬥導航到底如何?
    ①1994年,中國決定啟動北鬥一號工程,進行試驗探索,該階段以2000年成功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結束。北鬥一號也稱為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採用的是比較落後的有源區域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在進行定位解算時需要用戶發送請求給衛星,然後由地面控制中心完成全部的計算任務,將用戶需要的數據傳回給用戶。北鬥一號共4顆衛星。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常見問題解答
    該系統已經於2001年底開通運行,並為中國經濟發展服務。   據中國運載火箭型號總指揮黃春平介紹,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服務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及東南海域所有地域,屬區域性系統。目前該系統發射三顆星的投資較少,適合中國當前經濟能力和有關方面的需求。
  • 北鬥衛星導航
    北鬥衛星導航 地圖導航 大小: 36.93MB
  •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2020-11-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民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路線圖正式發布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今天(13日)舉行的中國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民航局日前正式發布《中國民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路線圖》,提出要大力推進系統應用。積極構建以北鬥為核心、兼容多個星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技術應用體系。
  •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北鬥地圖APP並非北鬥官方地圖軟體
    日前,有媒體消息稱北鬥地圖APP將於5月1日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對此,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全德教授回應稱:「北鬥地圖APP」並非北鬥官方地圖軟體。張全德表示,北鬥地圖APP是一種電子地圖,電子地圖軟體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來儲存和傳送地圖數據,跟北鬥衛星導航技術即有區別又有聯繫。區別在於電子地圖是地圖的一種呈現形式,有沒有北鬥導航,電子地圖它已經是客觀存在的。聯繫在於如果電子地圖應用了北鬥衛星導航技術,則電子地圖的導航精度能夠達到米級。不過要特別聲明的是,「北鬥地圖APP」並非北鬥官方地圖軟體。
  • 2018年望成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跨越式發展的一年
    2018年有望成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迎來跨越式發展的一年,也是其向海外走出去的關鍵一年。  3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聚焦北鬥產業 匯投北鬥亮相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
    9月10日,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八屆年會暨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鄭州開幕。作為擁抱「北鬥+智慧城市」、「北鬥+產業數據」融合創新發展理念探索者、先行者,匯投北鬥攜部分北鬥高精度核心部件、移動終端及系列「北鬥+」行業領域應用解決方案亮相年會,引起與會嘉賓及專家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 我國第46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北鬥導航三步走:預計明年完成...
    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第二十一顆組網衛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後,衛星將於此前發射的二十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運行,適時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北鬥系統的覆蓋能力和服務性能。這次發射的北鬥三號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7次飛行。
  • 經濟日報萬字長文: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紀略
    它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設施,是大國地位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此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 民航局發布《中國民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路線圖》
    民航局日前正式發布《中國民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提出要大力推進北鬥系統應用,積極構建以北鬥為核心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技術應用體系,推動以星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空中航行系統建設與運行,按照「從易到難,從便攜到機載,從監視到導航,通用運輸統籌推進」的總體實施路徑,促進民航高質量發展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本報記者 林珂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全世界僅有的能夠提供全球導航定位的四大衛星系統之一。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
  • 北鬥導航衛星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
    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鬥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在邊遠臺站和海島,氣象實測數據最先通過北鬥導航系統試驗衛星傳到中心預報服務部門。早在北鬥導航衛星系統建設之初,在中國北鬥第二代導航衛星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的領導下,中國氣象局就開展了基於北鬥MEO試驗衛星的北京上空大氣水汽探測試驗,參與了奧運氣象保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