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圖為2020年6月6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進行轉場。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從2000年10月至今,我國共組織44次北鬥發射任務,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功率達100%。圖為星空下靜靜矗立的發射塔架,正等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收官之星的到來。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20年風雨兼程,20年春華秋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關於衛星導航與定位的研究。1994年,我國正式啟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圖為2008年5月,北鬥系統在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軍報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20多年來,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圖為2013年10月,為保證北鬥系統終端滿足入網工作要求,技術人員在微波暗室裡對關鍵器件進行反覆測試、調試。王安民 攝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圖為2020年6月10日,遠望6號測量船在太平洋上執行北鬥衛星發射測控任務。倪棟梁 攝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2014年10月,河北省首批裝有北鬥衛星導航監控系統的60輛校車在秦皇島投入使用。「北鬥」校車能夠隨時確定位置,當有車輛超速、偏離路線等情況出現時,系統會自動報警提醒司機。同時,系統的實時監控設施還能對車內情況、人數和溫度等指標進行監測,預防人為事故發生。 新華社發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持續推動系統兼容共用。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數以上的國家使用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隨著全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朋友圈」將持續擴大。圖為2020年6月上旬,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前進行總檢查。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2018年4月,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通過北鬥導航信號基站定位,實現拖拉機自動駕駛播種、起壟、接行等田間作業。新華社發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
  • 55顆北鬥衛星,20年發射歷程,看看真正的中國速度!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其實,整個北鬥導航系統的發展需要往前追溯到1983年。1983年,我國著名無線電電子學家陳芳允先生提出了「雙星定位」衛星導航系統的構想。在這個構想下,我國的導航系統只需要「主控站+兩顆衛星+用戶站」即可實現導航定位的功能,並可以同時實現短報文功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優於20m,授時精度優於100ns。2012年12月27日,北鬥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鬥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交大力量!
    吳海濤擔任組織委員會秘書長的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十年來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聚合全球衛星導航智慧和資源,在支持衛星導航領域學術交流,促進衛星導航技術進步、系統建設、應用推廣、人才培養和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年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主題契合北鬥系統發展進程,洞察時代科技變化。 成為了「北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牧」星 在九天之上——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保障北鬥導航系統建設...
    20年來,「牧星人」們身居鬥室之中,遙測衛星於九天之上,用智慧和堅毅守護著太空中的「北鬥」,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精度」。盡責 只為平安的「北鬥」研究員李恆年依然記得十幾年前談判桌上那場較量。2007年,我國計劃發射第4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
  • 經濟日報萬字長文: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紀略
    編者按 中國北鬥,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鬥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2020年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此開啟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講座紀實
    曾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北鬥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副主任設計師、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中方代表等。曾獲得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優秀青年論文獎,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
  • 全球有一半國家在使用它,那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現在什麼水平?
    著實感嘆祖科技日新月異,而北鬥系統的傲人成績讓人興奮不已,就連一向喜歡挑刺的外媒也對北鬥系統刮目相看。在過去的20年間,我國自2000年發射首顆北鬥——1A實驗衛星,到2020年6月完滿部署完成北鬥3號導航衛星系統中的最後一顆衛星,期間成功發射了4顆北鬥導航實驗衛星,以及一共55顆鬥2號和北鬥3號網絡衛星。
  • 矚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西安交通大學」力量!
    吳海濤擔任組織委員會秘書長的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十年來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聚合全球衛星導航智慧和資源,在支持衛星導航領域學術交流,促進衛星導航技術進步、系統建設、應用推廣、人才培養和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年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主題契合北鬥系統發展進程,洞察時代科技變化。成為了「北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常見問題解答
    關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自建成以來,在廣大軍迷中引起強烈反響。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部分網友對北鬥系統還不是很了解,因此也產生了一些誤會。這裡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行簡要介紹,並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詳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獨立自主、穩定覆蓋全球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11年12月27日起提供連續導航定位與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三部分組成。空間端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端由北鬥用戶終端以及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歐盟「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組成。
  • 中國北鬥導航系統 2020 年前再發射 12 顆衛星:完成全面建設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成及提供全球服務情況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於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 解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關「3」的三把「鑰匙」
    中新社西昌12月16日電 題:解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關「3」的三把「鑰匙」  作者 郭超凱  12月16日,中國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記者提取有關「3」的三把「鑰匙」,解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 2018年望成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跨越式發展的一年
    2018年有望成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迎來跨越式發展的一年,也是其向海外走出去的關鍵一年。  3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2012年12月27日國新辦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等方面...
    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解決了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有無問題;第二步,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形成區域覆蓋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是國家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所以經費投入是由中國政府重大專項來支持,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走過兩步包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試驗系統的建設,包括今天要發布的提供區域服務的建設,總經費是幾百億。整個經費來看和其他衛星導航相比我們還是具有經費優勢,比其他系統經費要略低一點。後續十年左右我們要建全球性的計劃,預計要投入的經費要更多一些,大概四五百億以上。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向全球提供服務
    《瞭望》:公開的「北鬥」導航衛星秘密   北鬥系統已進入了衛星發射布網的高峰期。按計劃,到2020年,北鬥將與美國GPS一樣,成為一個向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第7顆北鬥導航衛星於2010年12月18日成功發射。
  • 新書推薦|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原理與應用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原理與應用》教材,伴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也亦付梓出版。本教材的出版將為我國北鬥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為高校北鬥課程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為北鬥三號衛星組網順利收官獻上一份賀禮。 在教材付梓之際,江蘇萊特對參與編寫的魏浩翰、沈飛、桑文剛等老師,以及東南大學出版社曹勝枚編輯等人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向所有執著的北鬥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開始啟動研發,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到今天北鬥三號的全面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終於不用再遭受雪銀河號的恥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建設的,在2018年年底,完成19顆衛星發射組網,完成基本系統建設,向全球提供服務,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組網入軌,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部署。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