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兩棲攻擊艦起火可能殉爆,殃及附近8艘艦,3艘瀕海戰鬥艦正發抖

2020-12-21 騰訊網

美國海軍"好人理察"號(Bonhomme Richard,LHD-6)兩棲攻擊艦火勢難以控制,為防局勢變得更糟,美軍已經將停靠在該艦周邊最近的2艘驅逐艦緊急調離現在的停靠位置。

■著火的"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旁邊停靠有多艘大型艦船,其中最近的NO.1和NO.2是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拉賽爾"號和"費茲傑羅"號,它們已經受命轉移泊位。NO.3和NO.4是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NO.5也是1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NO.6是1艘大型支援艦船。

根據海軍地面部隊司令部的報告,鑑於"好人理察"號上的火勢肆虐,如果燃料庫被點燃引發殉爆,恐波及周邊停靠的多艘艦船。原先停泊在"好人理察"號旁邊最近的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拉賽爾"號(Russell,DDG-59)和"費茲傑羅"號(Fitzgerald,DDG-62)已經接到命令緊急起錨轉移泊位,遠離燃燒中的兩棲攻擊艦。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拉賽爾"號(DDG-59),滿載排水量9000噸。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費茲傑羅"號(DDG-62),滿載排水量9000噸

美國海軍作戰部司令官麥可·吉爾迪上將(Adm. Michael Gilday)在他的Twitter帳戶上分享了以下內容:"我們感謝'好人理察'號艦上和當地、以及基地的消防員們的迅速反應。我們的思念和家人在一起,我們祈禱救援人員能夠順利撲滅大火。"

■圖下方紅圈中是一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它的後方(最右紅圈)是一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圖中靠近燃燒著的"好人理察"號的是一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最左邊的紅圈內還有一艘不知名的大型艦船,在圖中只露出了船首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火勢繼續難以控制,"好人理察"號周邊的所有艦船都將轉移到遠處,以躲避這場近在咫尺的災難。

相關焦點

  • 兩棲攻擊艦來了,瀕海戰鬥艦來了,F-35B也來了,南海熱鬧了
    1月25日,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3月10日,美國海軍「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領海。3月13日,美國海軍「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和「吉佛茲」號瀕海戰鬥艦闖入中國南海海域並開展聯合訓練。期間,「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還出動了F-35B艦載戰鬥機。2020年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是連續三次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兩棲攻擊艦來了,瀕海戰鬥艦來了,F-35B也來了。
  • 這艘美艦本月兩次穿越臺海如今又侵我西沙領海
    另外美軍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已竄入南海南部海域,在臺灣省東側的菲律賓海域,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在活動。 根據我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的消息,4月28日,美國海軍「巴裡」號飛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我西沙領海。我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跟蹤監視、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 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差距這麼大?
    差距對比: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此次交付的國產馬來短劍級瀕海任務艦,是該級艦的第一艘,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訂購了4艘,該級艦主要武器是一門30毫米遙控艦炮,還有12.7毫米機槍,滿載排水量也只有700噸,續航裡程可達2000海裡,最大航速僅有22節,這樣的數據加上「瀕海」這個名字
  • 中國為大馬造的第二艘瀕海艦下水:每艘4.4億元,需造18艘
    按照計劃,馬來西亞將淘汰型號繁多的老艦,集中採購和製造五個級別的新型軍艦,包括:瀕海任務艦(LMS)、多功能支援艦(MRSS)、瀕海戰鬥艦(LCS)、新型巡邏艦(GPV)、潛艇(S)。其中「瀕海任務艦」共計劃訂購18艘,第一批四艘由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開發和製造。
  • 計劃建造55艘,美瀕海戰鬥艦開啟下餃子模式,靠什麼取代護衛艦?
    在現代海軍艦船序列中,戰列艦和巡洋艦已經成為歷史,而護衛艦和驅逐艦兩款小型軍艦,卻成為當下海軍主流裝備。尤其是護衛艦,可謂是海軍中的多面手,比如我國的056級護衛艦,就先後建造30餘艘。無論數量還是戲份都不輸驅逐艦。
  • 「好人理察號」燃燒後,美海軍第二艘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入列
    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的黎波裡」號來了。「的黎波裡」號在今年2月份就有負責建造的英格爾斯造船公司直接交付給美國海軍。美國海軍計劃在年底將「的黎波裡」號轉交給美國西海岸聖地牙哥基地,但是「好人理察」兩棲攻擊艦突然爆發的火災,美國海軍的部署全部被打亂。
  • 美驗收第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專家:實為「護衛艦」
    這就不免讓人產生疑惑,在此情況下,美海軍為什麼還要大力發展同型號的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瀕海戰鬥艦入役後將發揮什麼作用?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為您深入解析。美自由級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進行驗收試航(美國海軍新聞網站) 據報導,美國海軍最新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是自由級的第10艘、也是美國海軍第24艘瀕海戰鬥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副總裁喬·德彼得羅指出,該艦入列將使美瀕海戰鬥艦的數量和能力實現同步提升。
  • 美驗收第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數量和戰力同步提升
    報導稱,未來的「聖路易斯」號瀕海戰鬥艦是自由級的第10艘、也是第24艘瀕海戰鬥艦。這艘於2017年5月開始建造的新戰艦將於明年初入列服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副總裁喬·德彼得羅說:「瀕海戰鬥艦的數量和能力都在上升,『聖路易斯』號完成驗收試驗意味著海軍很快就會擁有10艘自由級快速艦。」
  • 不消停,美軍兩棲攻擊艦火情仍未撲滅,又來南沙宣揚「自由航行」
    美海軍「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爆炸起火燃燒已經進入第三天,聖地牙哥當地聯邦消防部門和美國海軍艦隊仍然在努力撲滅火情以拯救這艘戰艦。「好人裡查德」原搭載的HSC-3已經進行了1200多次的直升機空中灑水滅火作業,以冷卻艦島和飛行甲板,便於消防隊員進入艦體內部滅火。
  • 第8艘071兩棲艦命名為祁連山艦 075兩棲艦海試畫面曝光
    解放軍海軍第8艘071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最新消息曝光。同時,在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剛剛海試的背景下,外界關是否還會繼續建造071艦。
  • 不到半年,我國075兩棲攻擊艦第二艘開始首航了,第三艘即將下水
    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在12月22日的時候,我國第二艘075兩棲攻擊艦正式啟動了首次試航任務,朝著東海某海域駛去。對於這個消息,國內軍迷們都非常亢奮,並表示: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真給力,居然在8個月內,就完成了075型二號艦的舾裝工作,開始了首航,這比一號艦節省了2個多月的時間。
  • 美軍另一艘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山」號著火
    美軍另一艘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山」號著火】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另一艘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山」號在諾福克基地進行日常維護時突然著火,目前火已被撲滅。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周六表示,事故起因是焊接時產生的火花落在了附近的塑料材料上,火情監測系統發現這一情況,隨後火被迅速撲滅,目前已對其他維護中的船隻下達了停止工作命令。
  • 中國出口馬來西亞瀕海任務艦開工,靈活好用還是白菜價要造18艘
    7月31日,馬來西亞海軍瀕海任務艦(LMS)首艦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開工,這是中國首次向馬來西亞出口主戰艦艇。這種戰艦排水量雖然不算大,但使用場景很豐富,比起美國海軍昂貴無比的瀕海戰鬥艦(LCS),LMS可謂是白菜價,馬來西亞海軍最終有望獲得18艘這種戰艦。
  • 美海軍「查爾斯頓」號瀕海戰鬥艦服役
    新華社華盛頓3月2日電(記者劉陽 徐劍梅)美國海軍2日在東部南卡羅來納州為瀕海戰鬥艦「查爾斯頓」號舉行服役儀式,至此美軍共有16艘瀕海戰鬥艦服役。美國海軍部長斯潘塞在此前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查爾斯頓」號可以幫助美軍維護航道並應對不穩定局勢。
  • 瀕海戰鬥艦徹底失敗,新艦遙遙無期,問題出在哪兒
    美國海軍決定退役4艘麻煩的LCS瀕海戰鬥艦。其中一艘艦齡只有6年,最老的一艘才服役了12年。美國人的LCS艦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少數問題純屬表面現象。比如在2015年初,美國海軍決定將LCS艦重新歸類為護衛艦,因為在尺寸和功能上,LCS艦與護衛艦非常相似。
  • 臺灣海軍「民國範」計劃:自造2艘航母、20艘神盾艦
    據香港《亞洲周刊》稱,臺灣2014年制定了未來15年發展計劃,在自造軍艦方面竟赫然列出了近20艘「神盾」驅護艦和2艘平直甲板兩棲攻擊艦/輕型航母。常聽人說「民國傳統在臺灣」,這次的臺灣海軍造艦計劃頗有1945年中華民國海軍部長陳紹寬至今令人「震撼」不已的12艘航母大海軍方案的風採。
  • 美國航母在南海大玩「攤煎餅」 還與兩棲攻擊艦組隊大搞訓練
    【大軍事消息】這幾天,美國海軍航母、瀕海戰鬥艦、間諜船、兩棲攻擊艦、兩棲船塢登陸艦等等,在南海「鬧得歡」。 綜合美國軍方公布的圖片和消息:
  • 俄專家:美國明年封存4艘瀕海戰鬥艦 隨後可能低價賣給東南亞國家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6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軍事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當天表示,美國明年首批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可能將被轉交至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例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報導稱,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發布消息稱美軍首批4艘瀕海戰鬥艦明年將於2021年3月退役,這些艦艇將進入封存狀態。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對此表示,首批4艘瀕海戰鬥艦為了節省建造開支,功能嚴重受限。據他稱,這些戰鬥艦最初是為在封閉戰場中進行軍事行動作業而製造的,例如在東南亞、波斯灣和地中海。
  • 中國向馬來西亞交付首艘瀕海任務艦「KERIS」,首批共4艘
    (觀察者網訊)2019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皇家海軍(RMN)發布聲明顯示,中國為其建造的瀕海任務艦(LMS)首艦「KERIS」(名為:短劍,舷號111),已在江蘇啟東交付使用。 短劍是馬來西亞向中國首批採購的四艘瀕海任務艦的第一艘,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旗下的武船集團建造,該艘船艦於2018年7月開工,於2019年4月首次下水。
  • 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差距為何這麼大?
    差距對比:國產瀕海任務艦22節,美國瀕海戰鬥艦50節 此次交付的國產馬來短劍級瀕海任務艦,是該級艦的第一艘,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訂購了4艘,該級艦主要武器是一門30毫米遙控艦炮,還有12.7毫米機槍,滿載排水量也只有700噸,續航裡程可達2000海裡,最大航速僅有22節,這樣的數據加上「瀕海」這個名字,讓俊赫君想起了另一種著名的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