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沙烏地阿拉伯遙岑
今天是2020.03.24,大約半年前的今天,我正帶著KN95口罩,在滿是塵土的加德滿都街頭遊蕩。
在翻相冊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下面這張照片,心中很有感觸,也終於該寫寫攻略了。
我曾經說過,我特別關注在籤證上對學生黨/中國護照優待的國家,換一種說法就是,免籤&落地籤&簡單籤證的國家我優先選擇的名單內。所以我去了泰國,馬來西亞,海參崴,濟州島,高加索三國,乃至尼泊爾等。而日本,新加坡兩個發達國家對學生有辦理籤證的簡化政策,也在我當時的計劃名單內。
而半年前,我到達了這個名單第二個國家,尼泊爾。
尼泊爾也是這串國家裡,非常特別的國家之一,我在尼泊爾呆了4天3夜,期間我經常會思考,尼泊爾與印度丶中國的關係,是多麼的有趣與微妙。這些思考,和在加德滿都髒亂差的落後景象、博卡拉的壯闊的自然風景、滿地的中文商店和印度教寺廟,交相輝映,給了我至今難以忘懷的回憶。
因為篇幅有限,這篇文章將主要專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尼泊爾好玩嗎?有哪些地方和特色特別推薦?
二、如果我要去尼泊爾,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下面正文開始。
第一部分講攻略。
尼泊爾是一個內陸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之間。
這次的尼泊爾之行,我去了加德滿都跟博卡拉這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出名點的景點,比如杜巴廣場,費瓦湖是在窮遊網和馬蜂窩的景點羅列裡隨便就能找到的。事實上這些景點也是中西方遊客的必去之地。
這足以發現,現在的尼泊爾遊記是多麼的豐富,這也說明,尼泊爾這個鄰居,已經在慢慢成為中國人的主要旅行目的地。
但是對於尼泊爾旅行,我還是有一句誠懇的建議:你如果不是徒步與戶外愛好者,不建議來這裡。
這個國家,特別是首都加德滿都,嚴重的名過其實。我是不相信這是什麼幸福國度的,尼泊爾普通人民的生活在我看來並沒有外界所吹噓的非常幸福,旅行的樂趣也遠低於我去過的其他國家。
下面回歸正題:
我的行程是: 廣州—成都轉機—加德滿都 —(汽車7個小時)— 博卡拉 —(汽車7個小時)— 加德滿都 — 成都 — 廣州 。
加德滿都
到達加德滿都的第一天,天空是灰色的,抵達後我竟然覺得很熟悉——這個首都,很像我的六線小縣城。。。甚至更破舊。。
從機場出發去市區,這個首都固有的一面慢慢展現出來:道路是擁堵的,灰塵是滿天的,垃圾是滿地的,汽油味是瀰漫的,天空是灰濛濛的。
雖然是首都,這裡卻沒有首都的莊嚴感。或許是因為這裡林立的樓房過於混亂,車流過於擁擠,揚起的灰塵過於嚴重。只有街巷中的棕紅色古建築、分不清教派的廟宇,才讓人覺得這個城市原來是古老並有文化張力的。
⬆隨處可見的寺廟,與居民區混搭。
杜巴廣場
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意為皇宮廣場,在加德滿都河谷的三個古城: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中各有一個杜巴廣場,是當年三個王國的王宮廣場。尼泊爾王國的馬拉王朝鼎盛時期,在文化、建築、藝術上曾一度達到巔峰,馬拉王朝第六代國王死後,其三個兒子各據一方,自立為王,為奪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權,相互徵戰,斥巨資修建王宮廣場。它囊括了尼泊爾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間的紐瓦麗古典寺廟建築和宮殿,現在都是輝煌的世界文化遺產。
2015年4月25日,當地時間14時11分,在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的8.1級地震導致加德滿都世界文化遺產杜巴廣場上的建築大部分倒塌。
杜巴廣場是尼泊爾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最精華的結晶。最核心的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古建築被悉數震毀,相當於中國的故宮被毀滅了一半的遺憾。
2019年的6月,我來到這裡,四年過去,這裡是恢復了往日的嘈雜,但是古蹟還是處於重建階段。
杜巴廣告是一個城市廣場,是城市中心,和城市道路肌理無縫融合的城市公共區間,有N條市政道路能夠進入到這個廣場,這廣場上有賣菜的,燒香的,發呆的形形色色人種,這個廣場沒有,也不可能有門。因為神廟和居民區混在一起,早就已經分不清哪裡是神廟哪裡是民房。
神廟下面竟然是一排又一排個體戶,這真的是神聖的寺廟嗎。。
這個廣場對外國人是真的情有獨鍾,一旦發現非本國人,就會有便衣上前去要求買門票。
門票費用也是比較幽默和可笑,門票價格在地震前是750盧比,現在漲到了1000盧比,多出的250盧比說是古蹟重建費。
然而,被毀了已毫無風景的地方為何比毀前還要貴呢?這個邏輯我始終想不通。
而更讓我懵逼的是,2015年地震後,重建工作是中國政府全力資助並主導的。。。
博達哈大佛塔
下面講講位於加德滿都東面大約6公裡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也是我國藏傳佛教徒主要的朝聖地之一。它也是中國援建海外所建的第一個大佛塔。
這邊可以說是加德滿都為數不多乾淨的地方了,在廟裡我沒有看到亂扔垃圾的現象。
我一直非常熱衷於登高看全景,這裡剛好可以滿足我。U1S1,景色一般,堪比國內八線密集型城鎮。
博卡拉
加德滿都去博卡拉的車每天早上6-7點發車,可以當天起早去車站買票,下午3點左右到博卡拉,總共9個小時,路途顛簸,中間會停車吃午餐。
⬆途中吃的這頓餐真的是一言難盡。。。。必須帶好止瀉藥。
費瓦湖
費瓦湖是尼泊爾皇家度假勝地,緊鄰湖南岸就是 尼泊爾國王的行宮。是尼泊爾的第二大湖泊,面積約有6平方公裡。它是博卡拉最迷人的旅遊境地。
⬆博卡拉最喜歡的一張相片 ,傍晚在湖邊散步,我的心情獲得了這幾天沒有的平靜。
湖畔很多餐廳和酒吧,傍晚時分,在湖畔餐廳點上一杯飲料,對著湖水發呆,靜靜地等待太陽慢慢的變成一個鹹蛋黃,平靜的湖水,開始變得五光十色起來,泛著太陽的金黃色,如一面巨大的鏡子,而那藍色的小船,竟將湖面點綴的如此美妙,岸邊休憩的情侶,讓空氣中都充滿甜滋滋的氣息。
滑翔傘,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在博卡拉中心街道,有很多提供旅遊體驗服務的店,可以滑翔,徒步,高山自行車,高山瑜伽,直升飛機等等。滑翔傘人均600左右。
⬆這是滑翔傘的教練,土生土長的博卡拉居民,滑翔花招非常豐富。
在風中翱翔的感覺,是無法形容的自由感和放鬆感。
腳下是費瓦湖和博卡拉全城,背後是喜馬拉雅山。除了能見度稍微差了點點,一切都是完美的。(因為圖片太醜沒保存。。。)
致徒步愛好者: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我非常徒步愛好者過來這邊玩,給有需要的朋友科普一下徒步線路,博卡拉大大小小很多旅行社/淘寶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A 安娜普爾納大環線(Annapurna Circuit Trek, 簡稱ACT)
尼泊爾的徒步線路主要集中在安納普爾娜(Annapurna)地區,傳說有70多條徒步線路。
不過徒步線路走得最多的最有名氣的幾條線路分別是Poon hill小環線( 布恩 山小環線),ABC小環線(Annapurna Base Camp 安納普爾娜大本營小環線)、ACT大環線(Annapurna Circuit Trekking 安娜普爾納大環線),和EBC(Everest Base Camp珠峰大本營徒步線路)。
在世界十大徒步路線中, 尼泊爾 的安娜普爾納大環(ACT)徒步線路榮登榜首,在全球徒步線路中綜合排名第一!在 尼泊爾 所有徒步線路中,安娜普爾納大環沿途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最為豐富,配套設施也最為完善。
從海拔800米左右的Pokhara一步步上升到海拔5416的Thorung La Pass,再一步步回到Pokhara,海撥落差很大,一路上的植被地貌種類非常的豐富,從平原的闊葉森林到高海撥的高山草甸,再到寸草不生的埡口,美豔絕倫的雪山,還有那藍得令人目眩的高山湖泊以及線路西段的荒漠和乾熱河谷,幾乎能將尼泊爾 各種地貌都走個遍,還有一路上許多各具特色的小村子和各個民族的居民。
垂直高度的變化帶來絕美的風景體驗——森林、草甸、田園、雪山、湖泊;從安娜普爾納山脈東坡繞著大圈走到西坡,安娜普爾納的秀色山峰或荒 漠河 谷,都成為途中變化的風景,每天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B 布恩山(Poon Hill)小環線
布恩 山(Poon Hill)小環線(也有一種說法,把poon hill也稱ABC小環線);
時間:4-5天
難度:★☆☆☆☆
亮點:這條線路基本上是 尼泊爾 徒步線路的入門款了,只要是身體健康,正常人都可以輕鬆的走完這條路線,這條線路的特點就是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山地環線,而且可以非常輕鬆的遠觀安娜普爾納群山。
C 安娜普爾納大本營線(Annapurna Base Camp,簡稱ABC,也稱為大本營)
時間:7-10天
難度:★★★☆☆
亮點:這條路線如此知名的原因在於,可以非常近距離地觀賞安娜普爾納峰,也可以看到它對面的 尼泊爾 神山魚尾峰,也是是國人最為熟悉也是最受國人歡迎的徒步線路。
D 珠峰大本營線(Everest Base CampTrek,簡稱EBC)
時間:12-17天
難度:★★★★★
亮點:這條線路除了可以近距離接觸世界之巔 珠穆朗瑪峰 之外,還可以結合珠峰旁邊很多6000米級別的初級雪山攀登來玩,受到很多登山愛好者的歡迎,珠峰大本營線是從珠峰腳下的小城 盧卡拉 ,到珠峰大本營的長距離徒步線,每年都有很多人慕珠峰的 大名 而來,經過一周左右的跋涉可以到達珠峰大本營腳下。
NEXT
從我的個人體驗來說,尼泊爾確實不是一個值得我們小年輕去的國家,但如果有朋友執意想去的話,接下來我會說說第二個點:如果真的要去尼泊爾,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口罩必備
不想GG就一定要準備口罩,加德滿都的空氣是我見過最難忍的…走路上塵土飛揚,汽車後面排的黑氣,我在路上走一個小時,回到旅店發現滿臉的沙子+手機屏幕一層灰,中國同胞在這裡呆多幾天肺都得出事。
⬆這樣的路在首都是常態
換幣
千千萬萬不能在機場換大量尼泊爾盧比,在機場匯率幾乎是1:15的水平,而在市區的中國餐館(比如成都飯店,蘭州麵館等都能換到1:16)。一輪下來可以省很多錢,而且換完幣還可以坐下來 吃一頓久違的中國餐。
⬆成都飯店的午餐,老闆中國人,廚師是尼泊爾人,沒有中國的味道,油膩哭了
對街邊人的主動搭訕需要謹慎
在這裡呆了4天總的體會就是尼泊爾人知道中國人有錢而且還非常想賺中國人的錢,但是即使你不給他們錢賺,如果你遇到問題了他們還是會熱心的幫助你。當然出門在外還是得多留心,街上主動搭話的本地人大概率是要做你旅遊產品生意的,總之都是在覬覦你的荷包。
這個尼泊爾大哥,在街上主動找我搭訕,一直強調要通過免費給我導遊來學習自己的英語,最後跟我說:「我沒有錢,但是我有信仰,我不要你的錢,可是我家孩子需要奶粉和米。你能不能買奶粉和米送給我?「
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個套路,不過我還是幫他買了他所需的(花了50人仔)。畢竟也算是付出了勞動,帶著我走街串巷,跟我推心置腹聊了一個小時,而且英語跟我還挺互通。
估計是接待的中國遊客太多了。。
抱歉,篇幅所限,本篇在這裡就要結束了。尼泊爾最吸引我的,其實並不是博卡拉的美景,是它作為中印夾縫間的小國家,那裡的人民如今是如何看待中國和印度的?在和幾個普通市民的交流裡,我還是能聽到一些不同的表述與答案,至今仍然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上文講到的老哥,一個印度教信徒,表示中尼是朋友,印尼是兄弟。尼泊爾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是進口印度,而中國跟尼泊爾的合作項目,則為千千萬萬尼泊爾人提供了就業。而從遊客來看,中國遊客更大方,友善,講究衛生,印度遊客更自大傲慢。
這個農業國家(幾乎無工業,很多製品全靠進口印度),經常斷水斷電沒有紅綠燈,有些地方還能一妻多夫,一年節日過個沒完,哪有多少時間工作,都忙著過節呢,但是怎麼說呢,他們有信仰,信仰這個東西別說靈不靈,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寄託,甚至有些國家靠這個就可以治理國家。如果要真的說尼泊爾當地人民幸福,我覺得是因為他們容易滿足,還沒見過外面的世界,或者有些見過了也還是覺得那裡好,發展緩慢,沒什麼壓力。
中尼人民友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