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防空利器,光柏林就建造3座,盟軍沒有戰機敢靠近

2020-12-16 硬拳大衛君

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工業實力處於全球領先水平,製造出許多領先時代的武器,並且險些完全佔據了整個歐洲大陸。德軍在二戰中後期局面不利的情況下,漸漸處於了防守姿態。為了防禦同盟國大量戰機的轟炸,德國在眾多主要城市建造了不少防空設施,其中最有效的莫過於是防空高塔。

這一防禦工事是希特勒在二戰後期親自督造的,鋼筋混凝土製成外牆厚度超過了三米,樓板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米以上,在面對戰機轟炸時可以有效減輕殺傷。為了對盟軍戰機造成殺傷,防空高塔內部裝備了大量128毫米高射炮和37毫米口徑機關炮,其中128毫米的高射炮有效攻擊距離甚至達到一萬兩千米,當時沒有多少飛機可以在這樣的高射炮攻擊下存活。

除了優秀的防空能力,防空高塔的內部空間也非常大,分為地上六層和地下一層,每一層的高度都比民居高得多,普遍高度超過了七十米。位於柏林的一座高塔,據資料統計可以容納一萬五千多人,並且在底下還擁有交通補給線。而對於其防禦性能,德國的軍官曾坦言,如果各種戰略物資一直充足的話,即便整個城市完全被攻佔,身處其中的德國人也能堅守一年以上。不僅如此,高塔內還能隨時廣播希特勒等人的講話,提升德國軍隊的士氣。

德國許多城市建好這種防空高塔後,讓盟軍大量戰機極為忌憚,沒有飛行員敢於私自靠近防空高塔駐守的區域。而在柏林,希特勒下令在整個城市三個方位都建造防空高塔,希望阻止美國空軍進行轟炸,當時也確實對盟軍空軍造成很大威脅。

然而到了戰爭末期,德軍在盟軍海陸空三軍圍攻之下,什麼防禦工事都形同虛設,根本難以阻擋盟軍大部隊持續向柏林推進。最終,發起不義戰爭的德國終究難逃失敗,宣布投降。即便如此,防空高塔優秀的防守能力仍然讓盟軍大開眼界,在德國戰敗後,蘇聯士兵曾用203mm的榴彈炮向高塔進攻,但卻發現完全突破不了其防禦。當時,進入柏林的盟軍士兵一心想要將這種防空高塔拆除,為此動用了各種炸藥,甚至發動了戰機轟炸,在最後一次爆破行動中塞了足足三十五噸炸藥,終於在幾個月後才將柏林的一座防空塔徹底摧毀。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最美的高射炮,射程高達2萬米,盟軍戰機都無處可逃
    在地空飛彈問世之前,高射炮是防空作戰的主力武器。二戰期間,德國來應急金屬公司就研製出了經典的Flak 40型128毫米重型高射炮,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優美的防空武器。由於當時盟軍裝備的重型轟炸機飛行高度普遍在1萬米之內,而Flak 40除了擁有高射速(炮彈初速780米/秒)優勢之外,其射高達到了2萬米,在整個二戰時期足以對所有戰機造成威脅。甚至,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空軍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也在Flak 40的火力覆蓋範圍內。此外,Flak 40的炮彈還採用了機械時間引信,可以進一步擴大殺傷範圍。
  • 二戰德軍防空炮塔:被英軍打出400個爆破孔,動用26噸炸藥炸不倒
    文/一軒軍事二戰德軍防空炮塔:被英軍打出400個爆破孔,動用26噸炸藥炸不倒二戰德軍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科技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以至於一度將盟軍打得連連退卻,侵佔了歐洲的很多地區不過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德軍被盟軍反攻,戰事上的失利讓德軍不得不開始收縮陣地,最後被趕回了柏林。德軍在面臨盟軍最後的圍攻階段時,希特勒依舊命令部隊殊死抵抗,盟軍進攻過來的時候,希特勒為了守住最後的陣線,命令德軍在柏林街頭巷尾修築防禦工事,幾乎每一條街道出口都被德軍築起了防禦工事,並且部署了密集火力嚴密封鎖。
  • 二戰奇葩戰俘營:盟軍與德軍和睦相處,還踢足球賽!
    二戰之初,愛爾蘭嚴守中立,但擋不住交戰方人員「意外」入侵。為表一視同仁,愛爾蘭人在卡勒開設「國際戰俘營」,營地最盛時「關押」了140名德軍戰俘,還有100名盟軍戰俘。波蘭人、加拿大人、英國人、紐西蘭人、美國人,應有盡有,營地門前則是站著哨兵,但槍裡是空包彈,戰俘可以請假外出,家屬可以探視,交戰雙方的戰俘還在一起生活。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時期盟軍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將近300萬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從而拉開了盟軍在西線戰場上的大反攻序幕。諾曼第登陸前夕,德軍在西線戰場上共布置了58個師,其中有10個裝甲師。而盟軍因為登陸艦艇數量有限,第一批抵達的僅有6個師,第二批的6個師則要在一星期後才能送到。因此在盟軍最初抵達諾曼第時,如果德軍反應足夠迅速,那麼完全有時間將盟軍趕下海去。
  • 兩千名二戰德軍潛伏南極?戰敗仍不投降:被盟軍秘密行動毀滅
    二戰雖已結束多年,但仍舊存在不少謎團。比如德國南極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根據英國新公開的紀錄文件,有研究者認為,二戰德國戰敗後,部分德國殘兵的確來到了南美和南極,建立了基地。其擁有一些新式武器,比如處於試驗狀態的飛碟。在南極盤踞的德軍可能有2000人。
  • 血戰萊茵河,二戰末期德軍走向覆滅,27萬德軍被俘
    按照盟軍的作戰計劃,第21集團軍負責主要進攻,第12集團軍從另一方向進攻,其他部隊輔助進攻,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上將沒有做過多的等待,決定立即發起進攻,一舉摧毀魯爾區的德軍防線,與蘇軍會合攻入柏林。在進攻發起之前先派出了戰機對魯爾地區施行了猛烈的轟炸。
  • 「永久關閉」 英國公布二戰納粹德軍最後一條密電
    這封告別信件的作者是孔克爾中尉,他是盟軍逼近德國北部庫克斯港時最後撤退的納粹德軍情報員。二戰歐洲戰事臨近尾聲之際,英軍士兵從西側發起進攻,而孔克爾中尉和德國「BROWN」網絡控制中心的其他人員就是在此時撤退到這座沿海城鎮的。這位納粹軍官似乎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英軍近在咫尺,以及英軍的進軍速度。在1945年5月6日12時23分,他被問到「英國兵到了嗎?」
  • 一仗摧毀盟軍戰機800架,二戰德國空軍的輝煌勝利卻被友軍打敗
    (阿登戰役中的德軍地面部隊) 1944年聖誕節前夕,歐洲前線,幾個盟軍的師正在休整。因為天氣奇差無比,德軍空軍沒有出動,只有一部分德軍運輸機進行傘兵空投行動。17日,天氣仍然很差,德國空軍開始活躍起來,但這期間德軍損失了不少飛行員。12月24日,天氣開始好轉,盟軍對德軍機場開始空襲,到聖誕節當天,德軍至少丟了60多名飛行員的命。此時德國陸軍已經失去戰役初期的優勢,形勢極其不利。
  • 二戰最成功的一次攻心戰,盟軍只用一條謠言,瓦解了數萬德軍
    是不是有點摸不著頭腦?「馬鈴薯」跟「德軍」能扯上什麼關係?又如何能靠它打敗強大的德軍呢?就在這拉鋸的時刻,盟軍截獲了一條重要情報:由於德國海軍過冬的糧食供應甚是緊張,德國後勤部隊正在將數千噸馬鈴薯運往挪威海軍基地進行冷藏儲存,以備以後食用。 可是問題又來了:儘管這條情報很重要,但又該如何加以利用呢?想要去直接摧毀德軍的糧食基地幾乎是不可能的,暫且不談德國人所裝備的完善的防空系統和密不透風的海上防線,單單是來回的航程就已經是莫大的難題了。
  • 二戰德國的巨型建築:納粹的防空碉堡的堅固程度,世界一流!
    希特勒於1940年下令建造防空碉堡,總計建造8座,3座位於柏林,2座位於漢堡,另外3座位於維也納。這些碉堡的防空能力極強,迫使皇家空軍選擇「繞行」。此外,它們也對陸軍構成威脅,就連蘇軍的榴彈炮也無法將其攻克。防空碉堡之所以擁有出色防禦能力,並不僅僅歸功於厚度驚人的牆壁,同時也歸功於德軍在碉堡內儲存大量彈藥和食品。
  • 二戰時期的德國最安全的地方在哪裡
    可能很多人不回去考慮這個問題,二戰時期的德國炮火連天,還能找到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麼?畢竟每一寸土地都有可能被盟軍的轟炸機光顧,無論是法蘭克福的鄉下還是黑森林亦或者是阿爾卑斯山,都不敢說是安全的,而且在這些開闊無掩體的地方一旦被盟軍判定為敵人,那就插翅也難飛了。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只是他們在二戰中表現都全部局限於地中海地區掩護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與英軍主力的決戰,如果沒有義大利強大的艦隊在地中海牽制英國海軍,恐怕就沒有後來的隆美爾北非軍團進入北非參戰了。每一艘的標準排水量為230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29000噸,分別建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10年到1915年,1933年開始進行現代化改裝,其改裝後艦載裝備火力如下,3座三聯裝及2座雙聯裝305毫米/46倍口徑主炮;18門120毫米/50倍口徑副炮;22門76毫米口徑炮;3門45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其裝甲平均厚度在78到248.92毫米之間,該型戰列艦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常規戰列艦其火力是非常強大
  • 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式到底有多強?
    噴火戰鬥機是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以當時英國現役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技戰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戰鬥機。是二戰期間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之一,位列二戰時世界十大名機之一。從第一架噴火戰機誕生起,各型的噴火式戰鬥機共計生產了約22907架,直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英國的各型噴火戰鬥機才陸續基本退役。
  • 西西里島戰役,盟軍為什麼不先進攻墨西拿?沒有抗衡德軍的實力
    其次,就目前德軍的實力來看,根本不需要動用蘇德戰場上的一兵一卒,就可以輕鬆地在法國北部集結至少44個師的兵力,而盟軍並不具備與德軍抗衡,尤其是登陸與反登陸的作戰能力,應當積蓄實力後
  • 突破《戰機世界》二次元 穿越二戰找「機」友
    她是英國海航的第一種單翼飛機、第一架在二戰中擊落德國戰機的英國飛機,還是二戰中盟軍第一架擊沉敵軍巡洋艦的戰機!賊鷗在《戰機世界》中屬於3級重型戰鬥機,遊戲將這款「無名」戰機重新拉回玩家的眼中。數據上對比同級戰機,賊鷗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面都非常優秀,並且裝有尾部機槍,這無疑讓它具備了團隊混戰能力。此外,賊鷗還可以攜帶炸彈,這些炸彈在關鍵時刻還能瞬間為本隊帶來制空權。
  • 1944年義大利中部戰役古塔斯夫防線德軍14裝甲軍司令部保衛戰
    51山地軍側翼,隨著德國第51山地軍的撤退,德軍的古塔斯夫防線,正式被盟軍突破。,並沒有等來德軍第51山地軍,等來卻是波蘭第二軍的迂迴突擊部隊,他們比德軍第51山地軍快了一步,這支波蘭軍隊,番號是第二機械化突擊營,他們的目標原本是炸橋,截斷德軍第51山地軍的退路,卻陰差陽錯的向第14集團軍司令部的身後快速靠近,當時德軍第14裝甲集團軍司令部的後面,只有一個村莊有德軍一個摩託化防空連在駐守,該連直屬第14集團軍司令部單位,並不是一線作戰部隊,而是擔任第14集團軍司令部周圍的低空防禦任務
  • 圖解二戰德軍奇葩武器:九管防空火箭筒
    圖解二戰德軍奇葩武器:九管防空火箭筒
  • 二戰日本曾將德國戰機奉若神明,德軍:猴子學人
    德軍王牌飛行員弗裡茨和日軍一資深飛行員在BF109前合影然而日本從德國獲得的絕不止是這些,二戰中德國兩種世界知名的主力戰機也都曾被日本直接引入。早在西班牙內戰時期初出茅廬的德國梅塞施密特BF109就引發了日本的關注,到1939年日本陸軍和德國展開了訂購洽談,但由於專利、價格及德軍自身需求等因素,談判一時沒有進展。
  • 揭秘盟軍在二戰火炬行動中情報戰與欺騙戰得失
    這種密碼主要為地中海艦隻使用,使盟軍了解了有關義大利海軍部隊及其意圖的情報。義大利在二戰結束前還一直使用這種密碼。此外,義大利空軍高級「書」密碼也在火炬行動之前被盟軍破譯,盟軍獲得義大利空軍作戰飛機部署的信息。實際上,義大利空軍在火炬行動之前和之中並未發揮較大作用,只有在盟軍登陸後,義大利空軍才增援突尼西亞的德軍。其它特殊情報來源包括破譯軸心國和維希政府的外交密碼。
  • 二戰盟軍野戰機場老照片:士兵光著膀子為P-40戰機換航發
    在二戰期間,盟軍由於作戰需要,開闢了很多的野戰機場。這些機場不僅具備有戰機駐紮和起降能力,同時還能展開野外維修和保障作業。圖中這一幕,就是盟軍在澳大利亞巴布亞島嶼上的多波杜拉(Dobodura)野戰機場,更換美式P-40「戰鷹」系列戰鬥機新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