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工業實力處於全球領先水平,製造出許多領先時代的武器,並且險些完全佔據了整個歐洲大陸。德軍在二戰中後期局面不利的情況下,漸漸處於了防守姿態。為了防禦同盟國大量戰機的轟炸,德國在眾多主要城市建造了不少防空設施,其中最有效的莫過於是防空高塔。
這一防禦工事是希特勒在二戰後期親自督造的,鋼筋混凝土製成外牆厚度超過了三米,樓板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米以上,在面對戰機轟炸時可以有效減輕殺傷。為了對盟軍戰機造成殺傷,防空高塔內部裝備了大量128毫米高射炮和37毫米口徑機關炮,其中128毫米的高射炮有效攻擊距離甚至達到一萬兩千米,當時沒有多少飛機可以在這樣的高射炮攻擊下存活。
除了優秀的防空能力,防空高塔的內部空間也非常大,分為地上六層和地下一層,每一層的高度都比民居高得多,普遍高度超過了七十米。位於柏林的一座高塔,據資料統計可以容納一萬五千多人,並且在底下還擁有交通補給線。而對於其防禦性能,德國的軍官曾坦言,如果各種戰略物資一直充足的話,即便整個城市完全被攻佔,身處其中的德國人也能堅守一年以上。不僅如此,高塔內還能隨時廣播希特勒等人的講話,提升德國軍隊的士氣。
德國許多城市建好這種防空高塔後,讓盟軍大量戰機極為忌憚,沒有飛行員敢於私自靠近防空高塔駐守的區域。而在柏林,希特勒下令在整個城市三個方位都建造防空高塔,希望阻止美國空軍進行轟炸,當時也確實對盟軍空軍造成很大威脅。
然而到了戰爭末期,德軍在盟軍海陸空三軍圍攻之下,什麼防禦工事都形同虛設,根本難以阻擋盟軍大部隊持續向柏林推進。最終,發起不義戰爭的德國終究難逃失敗,宣布投降。即便如此,防空高塔優秀的防守能力仍然讓盟軍大開眼界,在德國戰敗後,蘇聯士兵曾用203mm的榴彈炮向高塔進攻,但卻發現完全突破不了其防禦。當時,進入柏林的盟軍士兵一心想要將這種防空高塔拆除,為此動用了各種炸藥,甚至發動了戰機轟炸,在最後一次爆破行動中塞了足足三十五噸炸藥,終於在幾個月後才將柏林的一座防空塔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