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保定訊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柿子溝80後青年張賀,將夢想紮根在家鄉的土地上,深掘磨盤柿深加工效益,經過不斷探索,成功釀造出柿子酒,把近年來從市場上「隱退」的柿子變成了「致富果」,帶領鄉親幹「柿」業、奔「錢」程。
張賀畢業後在外打拼了數年,回家看到樹上的柿子因滯銷而爛在樹上無人問津,之前養活村民的柿子樹,越來越多的被砍伐、丟棄,生於斯長於斯的張賀,不忍看著一株株曾護佑過村民的柿子樹變成一截截樹樁,不忍心這些曾傳承著農民情懷的柿子樹被遺忘......
當張賀提出回鄉將磨盤柿深加工,創辦一個以柿子為主題的高端特色品牌的想法時,周邊親朋面對不確定的發展前景提出反對,但張賀懷著那份對柿子的感情和對家鄉的熱愛,義無反顧的投身到柿子酒的研發中……
「滿城是國家林業部命名的『中國磨盤柿之鄉』,神星鎮柿子溝為滿城磨盤柿生態旅遊景區。幾萬畝柿樹森林分布於溝內6個村莊周圍,存活有四棵千年古柿樹和大量的百年柿樹。我認為磨盤柿的深加工效益有很大的挖掘潛力。」 張賀說,當時對磨盤柿的深加工太過單一,種植的磨盤柿並沒有帶來多大經濟效益。希望能通過產業升級,讓家鄉的柿樹提升價值,改變長久以來增產不增收的局面,帶動柿農增收致富。
說幹就幹,2010年張賀購買了釀酒設備,在老家開始研發柿子酒。
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研究柿子酒的釀造工藝。張賀請教家鄉的長輩,在全國各地尋找釀酒工藝,請釀酒師傅來指導……第一年試驗失敗,一滴酒都沒有釀出來。
但這沒有讓張賀氣餒,他積極尋找原因、查閱相關資料、和團隊採樣抽檢、諮詢相關技術專家。經過不懈努力,獨創出融古法與現代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新路子,截至2017年,張賀帶領研發團隊歷經七年探索,100個柿子釀一斤酒,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標準,成為中國少有的新型生態酒,一上市就因清香醇厚的口感、別具一格的包裝和吉祥的象徵,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成為代表當地特色產品的一匹黑馬!
回想起家鄉那棵滄桑的柿子樹上掛著由滿城縣人民政府監製的「百年柿樹,重點保護」的牌子時,張賀決定品牌名稱就叫——百柿。
2018年,第二屆保定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滿城召開,滿城區將百柿酒首次作為滿城地方特色旅遊產品推薦給廣大遊客,廣受好評。
目前,百柿公司每年均會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大量收購柿子用於釀酒,周邊的鄉親們還可到該公司上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釀酒成功了,張賀又有了新的目標——把柿子深加工產業做大做強。為此,他特邀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敖常偉作為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專家。
「在日本,以柿子為主要原料或輔助材料的深加工產品及衍生產品達到100多種,柿子深加工技術成熟且產業發達。」張賀介紹,敖常偉副教授有著多年日本求學經歷,對柿子深加工有著深入研究。
2019年,張賀成立河北柿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據國內目前消費市場健康化、時尚化、個性化的需求,研發包括柿子酒、柿子降三高飲料、柿子粉、柿子口香糖、柿子面膜、柿子防曬霜、柿子漆、柿子除味香皂等多品類柿子深加工產品高新技術,努力將百柿打造成為河北首家專業集柿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深加工企業。
談到未來發展規劃,張賀表示,下一步將以磨盤柿深加工為核心,尋找更多的志同道合之人,結合柿子文化旅遊體驗與柿子農副產品商貿於一體,全力打造以柿子文化為主題的產業園區,融生產、休閒、文化、節慶策劃於一體,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全柿子產業鏈,打造全國磨盤柿全產業鏈生產示範區、模化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創意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先行區,將小柿子做成大產業。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百柿酒會變成廣大消費者佐餐必備的美酒,百柿集團的各種柿子深加工產品將走進千家萬戶。滿城磨盤柿的深加工任重而道遠,但張賀和他的合作夥伴們堅信,磨盤柿會再次回到「鐵桿莊稼」的位置……
以後再去柿子溝,人們就可以品嘗到各類磨盤柿精深加工食品,欣賞到柿子陶瓷工藝品、體驗柿子文化主題餐廳、購買柿子護膚品等各類柿子衍生品,滿城磨盤柿會在柿子市場中闖出一片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