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
臘八是中國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臘八」一詞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日
李先芳
臘日煙光薄,郊園朔氣空。
歲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積雪連長陌,枯桑起大風。
村村聞賽鼓,又了一年中。
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臘節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臘八日雪參議林郎中有詩因次韻
喻良能
玉樹參差見,銀花子細看。
淖糜分臘序,圓炭度朝寒。
冉冉頭新白,匆匆歲又殘。
聊憑一杯醉,忍把兩眉攢。
臘日
陶淵明
風雪送餘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宋代: 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念如今,此意誰同。
溪光不盡,山翠無窮。
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鍾。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陣,曉枕雲峰。
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己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賦
宋代: 虞集
官橋柳外雪飛綿,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曉分驚臘日,獵圍晨出憶殘年。
白頭長與青山對,華屋誰為翠黛憐。
惟有寒梅能老大,獨將清豔向江天。
臘八粥
清代: 王季珠
開鍋便喜百蔬香,差糝清鹽不費糖。
團坐朝陽同一啜,大家存有熱心腸。
臘八日與墨池野酌遲丘月渚
明代: 楊慎
散步謫仙橋,嚴寒酒易消。
雲容將變朔,風信巳鳴條。
只為朋從好,渾忘旅寓遙。
清吟遲月渚,剪燭永今宵。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明代: 顧夢遊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臘八
明代: 釋函可
畏寒誰復睹明星,破寺柴門手自扃。
負屈以來經廿載,任教風雪夜冥冥。
西江月 其三 臘八前二日寫梅,壽內四十八歲
清代: 姚華
雪後苔枝綴玉,春前鐵萼簪紅。
湖雲凍坼水西東。千裡月來催夢。
鄰老心情未艾,如花眉壽堪同。
消寒圖上候東風。長笛一聲初弄。
丙戌臘八阻風策口
明代: 黃衷
江路邅回還策口,簿書傍午且華顛。
光陰流轉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饌玉,挾風殘雪晝飄綿。
土階蓂草孤根老,望斷青陽楚岸邊。
慶清朝慢 壬子臘八同毛大可陸藎思先生沈御泠陸雲士章天節柳靖公吳瑹符諸子宴集
清代: 俞士彪
紅酒催詩,綠波泛斝,千秋空想芳蹤。
誰知今朝歡宴,我輩重逢。
薄暮門前雪霽,小梅枝上月朦朧。
瑤席敞,氍毹座軟,橙橘香濃。
人世上,嘉會少,百年裡多半,紛冗匆匆。
且須相忘少壯,共話情悰。
座上不衣自煖,陽春先到畫堂中。
明朝看,當筵新詠,還是誰工。
臘八日煮粥感賦 其二
清代: 陳曾壽
粥飯家風孰識儂,多生禪味尚沉醲。
迷離煙水藏幽夢,魂返南屏夜半鍾。
臘八日過敘州 其一
清代: 張問陶
風掠晴雲澹不收,夕陽吹影上扁舟。
帖山樓殿平如畫,插水林巒碎欲流。
爆竹聲繁逢臘日,荔枝香冷過戎州。
船窗自擊泥頭酒,味諫軒南為少留。
臘八日過敘州 其二
清代: 張問陶
碧水丹山好畫圖,一江金翠影模糊。
層峰細碎通烏撒,古塔高寒表慶符。
蠻女蹋歌愁欲絕,巴船維纜暮相呼。
題詩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賈胡。
臘八由東陽至金華肩輿值雪,用洛翹贈行詩韻 其一
清代: 許傳霈
車馳一路靜無譁,司馬題橋今莫誇。
天為旅人添好事,雪非詩意不飛花。
空林落寞棲巢鳥,茅屋依稀賣酒家。
嗟我僕夫殊老馬,塗迷日暮悵三叉。
臘八由東陽至金華肩輿值雪,用洛翹贈行詩韻 其二
清代: 許傳霈
漫道輕車似水流,苦行苦若我吟秋。
簾垂終日嘲新婦,玉種千山學臥遊。
憀落荒村無犬吠,弓刀小隊映蝥頭。
閒除篷雪融成水,題句郵亭佳話留。
臘八由東陽至金華肩輿值雪,用洛翹贈行詩韻 其三
清代: 許傳霈
縱橫驛路息吟肩,漫說明朝雪霽天。
倦整行囊衫盡溼,獨醒長夜枕頻遷。
鄰家飯熟饒情話,漁市人歸數酒錢。
贏得竹居今住竹,一編悵觸別時筵。
臘八由東陽至金華肩輿值雪,用洛翹贈行詩韻 其四
清代: 許傳霈
連朝風雪去東陽,徵路爭如雲路長。
池傍堤高迷轍跡,履艱地滑甚冰霜。
重城啟鑰銜枚走,深夜敲門煮酒忙。
同是他鄉行役者,書成寄與雁鴻行。
雪獅兒 臘八日同兒子大儒食粥
清代: 許嗣隆
但糜自可,又何必飲,太邱實錄。
白玉為堂,風味原非粱肉。
清疏不俗。況臘八、果鮮菹熟。
今休羨,党家羊酪,石家豆粥。
只此也堪果腹。快圍爐、分舀小匙相續。
飽暖交加,消受人閒清福。
長安富足。那有此、勻圓嘉穀。
君恩沃。父子同沾天祿。
丙辰臘八夕夢仲弟
清代: 趙崇慶
不成歸計但飄搖,歲月惟應病榻消。
夢裡弟兄餘半面,天涯風雪是今宵。
死生隔絕一官誤,涕淚縱橫萬裡遙。
尚擬手營除夕莫,願君同醉蜀城燒。
臘八日未雪不寒
元代: 方回
寒暖違時節,於民有弗堪。
豈應今臘八,恰似舊春三。
夜□蒸膚汗,朝壺溢唾痰。
渾疑北風雪,不肯到江南。
臘八前四日
宋代: 俞桂
天氣晴和又作陰,老來畏冷自難禁。
餘霙待伴留痕在,殊動騷人訪戴心。
臘八日雪
清代: 弘曆
一夜同雲布,凌晨散玉花。
最宜逢臘日,頓覺助年華。
麥壟從添潤,梅村欲放葩。
所欣佔歲稔,不為藉烹茶。
臘八日早漫成
宋代: 張即之
簿書方應接一身,減卻新計上筆尖。
愧我世無分雨補,為農憂有歲時佔。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間飲水甜。
昨夜一番鄉屋夢,寒梅香處短筇拈。
唐辰臘八日大雪二首(其一)
宋代: 張耒
平生臘八日,借缽受齋糜。
客路歲將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從破律,遣興自吟詩。
何日依禪宿,鍾魚自有時。
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宋代: 趙萬年
襄陽城外漲胡塵,矢石叢中未死身。
不為主人供粥餉,爭知臘八是今辰。
臘八日懷聖僕
明代: 葛一龍
懷君八日語,五見十年中。
險阻貧兼病,西南北又東。
兩鄉侈各健,一粥喜遙同。
木末臨清曉,應披看雪紅。
臘八日發桐城
明代: 陶安
邑人生悵怏,送別郭東門。
凍木知春早,晴風卷霧昏。
石橋分古道,野燒露新痕。
行處山農說,留聲到子孫。
臘八日訪武夷杜先生時平章多通遣使致太傅丞相命求所著書因感今歲兩見先生矣
元代: 黃鎮成
柳條風動早春初,曾向山中覓隱居。
梅片雪飛殘臘後,又從川上讀遺書。
詢求近致師臣幣,繕寫猶淹聘使車。
君相只知崇正學,不將封禪問相如。
波羅嶺早行
清代: 金玉麟
夾道危巖壁立懸,青餘一線望中天。
鐙隨斜月光無定,鈴颭乾風響不圓。
千裡馳驅經絕塞,五更雨雪逼殘年。
歸期準與寒梅約,粥鼓香花臘八前。
殘歲即事 其二
明代: 王彥泓
雪霽寒新臘八天,侍兒擎燭過妝前。
肉糜舊話重拈起,引得紅腮一笑嫣。
和吏部黃尚書喜雪二首
明代: 陳璉
臘八才過後,同雲暗碧空。
玄冥司令肅,三白報年豐。
道蘊詩方就,袁安睡政濃。
何如黃冢宰,高詠畫堂中。
臘日宣詔幸上苑 / 催花詩
唐代: 武則天
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甲辰臘日遣興
宋代: 蔣恢
臘裡春前日日陰,西疇彌覺水雲深。
梅邊句好無人覓,竹外煙輕有鳥吟。
發興合窮千裡目,著書聊寄百年心。
翻雲覆雨誰能問,納納乾坤古復今。
臘日龍沙會絕句
唐代: 權德輿
簾外寒江千裡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寧知臘日龍沙會,卻勝重陽落帽時。
進臘日詩 其一
明代: 唐文鳳
大蜡逢嘉節,陽和暖欲回。
人間恩惠溥,天上早春來。
臘意風催柳,寒香雪沁梅。
梁園應預宴,授簡效鄒枚。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
唐代: 劉禹錫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
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旆搖。
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
瘴雲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餘鵠血,鞍傍見雉翹。
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臘日獵
唐代: 姚合
健夫結束執旌旗,曉度長江自合圍。
野外狐狸搜得盡,天邊鴻雁射來稀。
蒼鷹落日飢唯急,白馬平川走似飛。
蠟節畋遊非為己,莫驚刺史夜深歸。
朝中措(臘日·三之三)
宋代: 張綱
休驚初臘凍全消。旬日是春朝。
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
風光如許,那知太守,老去無聊。
乘興方思把箋,歸心已逐輕橈。
西江月(和張文伯臘日席上)
宋代: 王之道
北陸藏冰欲竟,東風解凍非遙。
一時芳意巧相撩。入眼綠嬌紅小。
柳色輕搖弱線,梅英紛綴枯梢。
觥籌醉裡賴君饒。歸去斜陽尚早。
驀山溪(臘日遊堯山)
宋代: 黃裳
春前信息,到處歡聲滿。
旌旆出西郊,擁笙歌、嬋娟兩畔。
東巡事往,空有雪中山,
仙馭悄,古風間,謾動吟人嘆。
天邊身世,況值重華旦。
擊壞訪遺民,想如雲、望中不斷。
功名休論,齊楚共唐虞,
開口笑,插花歸,更候清秋晚。
和臘日
宋代: 梅堯臣
獵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憐風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問祠黃石,休從擊皂雕。
楚郊梅萼未,壠麥已多苗。
臘日謝仰上人惠蘭
宋代: 曹勳
未覺光風轉朔雲,深窗乍見意增新。
欲先楚客傳清些,未放江梅佔早春。
自許幽午傳窈窕,更煩白足下嶙峋。
為君拌擻煩襟看,要是都無一點塵。
臘日晚過楊村寫望
宋代: 汪莘
萬裡溪光一望穿,潛魚世界白鷗天。
若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齋相對眠。
臘日
元代: 郭奎
臘日三年為異客,今年霜雪未全饒。
風塵暗滿淮南路,霧雨寒生江上潮。
鄉夢有時逢骨肉,此身何處託漁樵。
共來吳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臘日
清代: 陳肇興
臘日渾如夏,單衣不用棉。
鳥啼山更寂,花落樹猶妍。
報國唯憑膽,書空不問天。
終朝林箐裡,誰識赤心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