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是二戰勝利暨日本投降75周年紀念日,值此富有紀念意義的一天,我前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紀念。
小貼士: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位於地鐵2號線錦繡路站,從機場/火車站均可通過軌道交通快速到達。
來到地鐵二號口,出口的門楣上就清晰地寫著紀念館的名稱,順著出口走出地鐵,就可以很方便的到達。
錦繡路地鐵2號口
由於目前處於疫情期間,參觀展館需要提前預約,可以選擇關注微信公眾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預約,也可以選擇現場預約(不推薦,當人流量較大的情況下,可能無法預約成功)。沿著1號門進入展館大院後繼續前行,會在安檢口對隨身行李進行檢查,並查驗預約記錄(刷身份證即可)。經過安檢口後不久,路邊有為大屠殺遇難者捐款處,不限捐款金額,就可以領取菊花,用於悼念遇害同胞。
眼前出現了一座大廣場,在廣場的左側有一尊巨大的十字,十字後面寫著「遇難者300000」的字樣;在靠近正中的地方,則立著「國家公祭鼎」。而整座廣場上,鋪滿了拳頭大小的石子,不禁讓人想到了累累白骨,莊嚴肅穆。
公祭廣場
小貼士:南京夏季氣溫較高,特別在中午前後,太陽直射時廣場的溫度很高,老人、小孩及體弱者要注意安全,謹防中暑。
展館位於廣場東側,進入展館,一股涼氣撲面而來,下了扶梯之後,首先是一座空曠的大廳,大廳三面掛滿了遇難者生前照片,另一面則是象徵著南京的幾座城門,「城門」正中鑲嵌著城牆磚。大廳頂棚則亮滿了藍色的星點,象徵著繁星,與三面照亮的泛黃照片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安詳的氣氛,但願這些逝者的在天之靈能夠安息。大廳正中同樣立著「遇難者300000」的石碑。
逝者安息,歷史永存
走出大廳,則開始了對事件的介紹,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上海淪陷,日軍就不斷向南京逼近,同時開始了對南京的轟炸。
日軍轟炸南京模擬
由於在之前的上海保衛戰中損失慘重,國軍無力固守南京,於是一方面任命唐生智守衛南京,一方面宣布遷都重慶,但由於中日軍力差距懸殊,儘管有守軍頑強抵抗,南京終在12月13日陷落。
這一天對日本法西斯政府來說,欣喜若狂,但對普通的南京市民來說,則是恐怖的開始。在其後的兩個月間,日軍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屠城行動,燒殺搶奸,無惡不作,南京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日軍幾乎在城內外每一處地方都展開了屠殺行動,犯下的滔天罪孽,罄竹難書,令每一個參觀的人都感到無比憤慨。
每一個「彈坑」代表著一個屠殺地點
小貼士:疫情期間,館內所有的放映廳都暫未開放
除了中國人的記敘,館方還拿出大量日軍和第三方(國際友人)的日記、報導等資料,證實了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內容詳實,從多個角度記述了日軍的累累罪行。
儘管城市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但還是有地方散發出人性的光輝,由於日本尚未和歐美宣戰,因而居住在南京的部分西方人勇敢的站了出來,在南京城中劃定了「安全區」,收容中國難民,最高峰時曾收容了約25萬人,他們的正義之舉應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部分在南京出手相助的國際友人
儘管在南京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但日本人還是有羞恥心的,他們也知道自己的罪惡,於是在接下來的新聞中大量禁用南京的真實圖片,轉而發出了大量擺拍的照片,宣傳「中日親善」。但他們的虛假宣傳也掩蓋不了做下的罪惡,隨著二戰勝利及隨後的南京審判,日軍犯下的惡行終於完全公之於眾,而首奸大惡也終於受到了正義的制裁。
展館二層則是「和平手繪畫」臨展。走出歷史展廳,到「三個必勝」主題展要走過一條長長的通道,中間還有座小的臨展館。「三個必勝」主題展館則講述了從東北抗聯開始,中華兒女的抗戰過程,其規模要比大屠殺紀念館大上很多,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詳細參觀。
「三個必勝」主題展
「三個必勝」主題展
小貼士:從「三個必勝」展館出來後,面對的江汊路距離地鐵站較遠,最近的地鐵站為雲錦路,需要步行約750米。您也可以選擇前往距離展館出口約400米的「裕華名居」公交站,乘坐19路車直接前往南京南站,也可以選擇乘坐其他公交車到達地鐵站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