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數據顯示:入夏45天,杭州人吃掉了42萬份水果切
製圖 焦俊
90後小夥宋俊超,土生土長的杭州人,3月20日在鳳起橋河下開出了一家水果店。和傳統水果店不同,宋俊超創業開出的這家面積不到50平方米的店,主要做的是果切生意,主打線上外賣,僅僅2個月時間,居然已經在杭州開出了6家分店,單點最高日售500單。
創業這件事,講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在宋俊超的果切快速擴張的同時,杭州人也進入了瘋狂吃水果季節。餓了麼數據顯示,入夏以來(4月1日-5月15日)杭州水果銷量同比增長了5%,交易額同比提高了20%。45天時間,杭州一共產生了42萬份水果訂單。
一天20000刀!杭州果切店上演現實版「切水果」
「雖然水果店處處可見,但果切其實是一個新興行業,而且在杭州潛力巨大。」身為本地人,宋俊超說自己非常了解家鄉:對老杭州人來說,杭州是休閒之都,生活安逸;對新杭州人來說,工作節奏太快,不想在瑣事上浪費時間。這兩類人,尤其是後者,恰恰催生了龐大的果切新零售市場。
果切外賣的下單高峰期在11點半到下午3點,他的果切店裡,賣得最好的三樣水果是西瓜、哈密瓜和芒果。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在同一幢寫字樓,不同白領用戶同時下了47個外賣訂單。4月1日試水了線上優惠活動,當天的外賣訂單暴漲到六七百單。
「我們有個店長也是創始人之一,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切2000盒,以每盒10刀計算,就是20000刀!玩現實版切水果遊戲,大概就是這個體驗吧。」宋俊超笑著說。
「每一份水果,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出品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宋俊超說,團隊採用流水作業的方式,每個人負責相應的洗、切、配等環節,規整有序。至於團隊為什麼全是清一色的小哥哥,宋俊超哈哈一笑:「不能亂了軍心啊。」
45天吃掉42萬份!杭州人進入夏日水果季
一邊是日切20000刀的現實版「切水果」,一邊則是杭州人酣暢淋漓的夏日水果季。
杭州人入夏以來在45天內吃掉的42萬份水果訂單中,西瓜果切成為最受歡迎的水果品類,銷量高達50000份,平均每天杭州會賣出1100多份西瓜果切。緊隨其後的則是小番茄、鳳梨果切、小臺芒、惠州香蕉、茂谷柑、智利紅提、泰國龍眼、冰糖蜜梨和新疆蜜瓜,入圍杭州最受歡迎水果品類Top10。
在水果訂單男女比例方面,杭州女性略勝一籌,佔比58%。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拱墅區)、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中沙金座、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這四個地方的人最愛點水果。如果從行政區塊上劃分,江幹區、西湖區、餘杭區在水果訂單量上排名前三。10:00-14:00、17:00-20:00這兩個時間段是杭州人最愛點水果的時間段。至於杭州人中愛吃水果的典範,一名杭州用戶最多45天下了77單水果外賣!另一名杭州用戶45天內消費了5782元!
杭州水果店線上增長10倍!果蔬生鮮是未來電商新藍海
「愛吃水果,但是懶得弄。以前在家都是媽媽削好了切塊送到嘴邊才吃。現在一個人在杭州工作,就叫個外賣買個果切,也是媽媽的味道。」「新杭州人」王小姐說,外賣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日常,加一份果切是像她這樣的城市「外賣一族」,對健康飲食的一份嚮往。
據餓了麼新零售負責人透露,果切行業去年開始發展迅猛。從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杭州水果店線上數量增長了10倍,包括鮮豐水果、葉氏兄弟、舒婷果業等杭州本土發展起來的知名連鎖品牌,線上銷售額平均增長300%左右。而像宋俊超「果哥在線」這樣的創業品牌,也有四五十家。
「過去大家到水果店,看到切盒水果往往覺得不夠新鮮,但現在平臺是30分鐘即時送達的,商戶可以接單後現切,小哥可以用冷熱雙溫箱保冷配送,用戶對於果切外賣的習慣程度也越來越高。」餓了麼新零售負責人說,對於商戶來說,也可以利用外賣平臺大數據分析出大家的消費喜好,再進貨備貨,形成良性循環。
在宋俊超看來,杭州是各大網商聚集地,信息化程度高,未來自己的規劃是藉助線上平臺深耕新零售市場。「馬雲說過,果蔬生鮮是未來電商新藍海,對我來說,『果』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