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在蒙古語中為「聖主陵園」之意,因其境內有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園而得名。
從地圖上看,伊金霍洛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心腹地帶,因其豐富的煤炭資源儲備,被稱為「地下煤海」。
當工業發展為城市建設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後,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了當務之急,如何才能讓城市擁有「智慧」並帶給居民「滿格的幸福」?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選擇了緊跟時代潮流與大數據產業同行,繪就出一張「數字伊金霍洛」新藍圖,走出了一條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信息化發展之路。
建立暢通無阻的「供血體系」
智慧城市建設,硬體投入是先決條件。
據了解,近年來伊金霍洛旗採取自建、與通信運營商聯合共建等模式,建設弱電管道437公裡,打通斷頭管網30餘處,建成自治區首個政務城域網,覆蓋範圍可達全旗;修建主幹光纜環網11條,敷設光纜1343公裡,光纜敷設的距離相當於從伊金霍洛旗到青島。
「全旗政務城域網的建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署了城市『血管』,實現了政府對信息高速通道的自控,也實現了資源的最優化利用。」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發展局智慧城市負責人蘭飛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通過實行集約化統一管理,每年可節約財政網絡租費約450萬元。
數據儲存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蘭飛介紹,現有「伊金霍洛旗政務雲」平臺的視頻專網存儲租賃規模達22PB,基本滿足政府各部門對視頻數據進行集中存儲的需求。
針對手機信號較差且常住人口超過20戶的自然村,伊金霍洛旗政府採用政府補貼、運營商共同承建的方式,新建了一批基站,解決了移動通信不暢的問題。「手機信號滿格了,我們的幸福感也滿格了。」一度受制於網絡條件無法開展電商業務的牧民達西,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讓城市擁有智慧大腦
每當夜幕降臨,城市逐漸開始變得燈火輝煌,那些照亮大街小巷的燈光,讓城市顯得無比溫情。
但「溫情」的背後,卻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傳統高壓鈉燈的實際功率普遍要比標識功率高很多,資源消耗大、照明效果差、使用壽命短,且無法實現智能化操控。」說起改造前路燈系統的缺點,伊金霍洛旗公用事業管理服務中心路燈所所長鄔耀平直搖頭,「費電不說,故障率也很高,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查線和換燈的路上。」
鄔耀平的煩惱隨著伊金霍洛旗市政公用事業管理服務中心打造的智慧照明平臺阿爾斯倫(「雄獅之眼」)的正式上線徹底被解決了。「平臺具有遠程監測及智能控制的功能,可根據道路環境、人車流量和時間天氣等因素,自主設定路燈的開關及照明強度,實現單燈控制。同時,平臺可以監測路燈運行數據,通過分析處理,對故障及時定位,提高檢修效率。」鄔耀平介紹,智慧照明平臺啟用後,節能效率將達到60%,每年可節省約1315萬千瓦的電量,可直接節約電費約835萬元。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布滿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這個攝像頭是治安的,這個攝像頭是交管的,這個攝像頭是城管的……」伊金霍洛旗政府一位熟悉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這些攝像頭分屬不同的管理者,難以實現數據資源的有效對接和運用,造成了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九龍治水,不如攥指成拳。伊金霍洛旗通過「平安伊金霍洛」建設開始了資源整合,實現了公安、城管、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共享同一攝像頭,打破了信息孤島。「整合之後,我們的公安視頻監控系統搭建了多引擎人臉識別分析平臺、車輛二次識別分析平臺、視頻圖像偵控作戰平臺、超級地圖等15個子平臺,極大提升了多警種合作水平和辦案效率。」伊金霍洛旗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說。
讓智慧城市建設惠及市民
人民城市為人民。伊金霍洛旗智慧城市的建設,帶給這裡的人們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伊金霍洛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上,記者可以直觀看到全旗的醫療資源統計數據及分布等基本情況,比如各鄉鎮的常住人口數、醫療衛生機構及衛生人員數量、當日實時業務信息、基本醫療衛生數據及基本公共衛生數據等信息。患者還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等自助終端便捷就醫;而醫生可以通過調取居民健康檔案,準確了解患者基礎病史及用藥禁忌。
「健康畫像(人形)的紅點處就是患者的病症處,這裡還能看到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隨訪結果,方便醫生掌握患者一段時間內的健康指徵。」在該旗人民醫院,一位醫生指著電腦屏幕對記者說。
民以食為天。為了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伊金霍洛旗市場監督管理局打造了食品追溯平臺(360度全方位監管+360度全流程溯源),構築起「四位一體」動態監管體系,打造了從種養殖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追溯食品來源、查詢價格等信息,同時消費者對消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直接通過平臺進行投訴舉報,監管人員也可以通過移動端執法檢查,生成商戶電子檔案,規範行政執法全過程。」據該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平臺已入駐商戶3549家,伊金霍洛旗市場監管局10所兩分局均已實現線上執法辦公。
「從今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停水問題了。」參觀完智慧水務控管一體化平臺中管控KPI(關鍵性數據)展示後,市民李強一臉開心地說,「以前哪個地方停水了?為什麼停水?水壓足不足?水質好不好?都是筆糊塗帳,如今終於能明白了。」
「有了智慧水務管理系統,整個城市的供水情況一目了然,發現問題就能夠及時處理。」伊金霍洛旗自來水公司網絡管理員王浩東介紹,單是跑冒漏滴這一項,啟動「智慧水務」項目後保守估計可將漏失率降低至10%以內,「如果發生漏損,藉助管網GIS關聯到導航地圖發現故障點,運維效率得到了保障。」
智慧城市建設,在帶給這座城市平安與幸福的同時,也逐漸成了這裡經濟發展的推手。伊金霍洛旗聖圓能源集團打造的易能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上線後通過競價等交易模式,累計為煤礦銷售溢價1.21億元,新增稅收4598萬元,解決了長期以來產地煤炭大宗商品產業鏈上的「痛點」。2017年,該平臺獲得了國家工信部評選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試點示範項目的殊榮。
在伊金霍洛旗採訪期間,記者深刻感受到這座西部煤城對於「智慧城市」的青睞,也看到了這裡正在發生的變化。「讓大數據產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從而實現優化區域經濟發展結構和提升政府服務能力的目標,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伊金霍洛旗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他們將緊緊圍繞新時代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高質量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以數據資源採集和開放共享為重點,抓好數據資源的深度整合與開發利用,突出改善民生,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著力打造西北地區縣域領域新型智慧城市的典範。(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