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老宅的芭樂樹下,有我們難忘的童年記憶

2020-12-23 廈門日報

芭樂樹下歡樂多

作者 / 周慧端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趁著假期,我們一群姐弟相約回海滄東孚老宅團聚。漫步老宅,發現牆角的那棵老芭樂樹,枝幹錯落有致,嫩枝上還開著幾朵米白色的花。這是阿公在我出生前就種下的一棵紅心土芭樂樹,果實成熟時只有桌球大小,黃色的果皮包裹著紅色的果肉,果肉裡鑲嵌著金色的果籽,特別惹人喜愛。

當我七八歲時,它已經長成一棵大樹,花開時節總是招來三五成群的蜜蜂。開花時我們期盼它結果,果子還未成熟,我們就迫不及待拿著自製的帶彎鉤的竹竿去鉤。此時的芭樂苦中帶澀,難以下咽!當果子長到淺綠色時,口感已變得酸甜清脆,長到黃中透亮時才最為香甜。這時的竹竿已顯得不夠長,機敏的姐姐連忙搬來高凳,一躍而上,接過竹竿專注地鉤選,我們在樹下左躲右閃,很是歡喜。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下雨的午後,大家坐在廳堂前的石坎上玩拍手遊戲,看著風中搖曳的枝葉,聽著雨將果子打落的譁譁聲響,心中多了幾分期許。驟雨初歇,我們急切地走到樹下,只見樹葉上的雨滴晶瑩剔透,而樹下星星點點的金黃色果子半躺在泥沙裡。有的果子因太過成熟已經裂開,香氣四溢,無奈沾滿了泥土,只能捨棄。

面對清洗乾淨的成堆芭樂,我們樂開了花,圍坐在小桌前大快朵頤。吃剩的芭樂切成片,趁著大太陽曬乾後裝進玻璃瓶裡,等到芭樂季節過後當零嘴。

有一天,叔叔突然宣布,要把芭樂樹挖掉蓋豬圈,我們急得直跺腳。他看出了我們的不舍,特意繞開了芭樂樹,於是,芭樂樹和豬圈「相安無事」,彼此守望。很快又到採摘季,當我們鉤選得正歡時,堂妹喊道:「芭樂掉進豬圈裡啦!」一隻母豬聽到「咚咚咚」的聲響後,飛快地跑出來,緊接著跳出成群的小豬仔,一股腦兒把果實舔進了嘴裡。

看著可愛的小豬們,我們又氣又無奈。小弟在旁支招:「我們在彎鉤下做個網兜如何?」這可真是一個好主意。從此,豬兒「守株待果」的機會少了許多。有時看著小豬們饞得很,我們也會與它們分享。當小豬們爭搶得正歡時,母豬就在一旁默默守護,這場景特別溫馨。就這樣,我們在芭樂樹下度過許多歡樂時光!

如今,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都已長大成人,豬圈移除建了庭院,泥沙地也成了水泥地。而那棵倚靠在牆角的老芭樂樹,寄託了我們對阿公的懷念,也是姐弟們回憶童年時光、永不過時的話題,期待下次芭樂結果時再聚首。

作者

周慧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喜歡回味兒時的快樂點滴,隨筆記錄抒發情感,偶遇《廈門日報》心懷感恩,希望能與廣大讀者分享更多點滴趣事。

朗讀者

紀鷺薇,廈門演藝職業學院戲劇與音樂劇系副主任、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講師。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黃曉青 許夢潔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千庫網

編輯:陳少英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閩南夜話|果樹下的童年
    果樹下的童年作者/陳忠義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清明節前,妻子買了幾顆芭樂,個大渾圓、賣相好。可惜,十四歲的大兒子和五歲的小女兒啃了一口,都說沒味道,不愛吃。我嘗了一口,淡淡的口感,還有點乾澀,徒有其表而已。剩下的兩個芭樂只好放著,這讓我想起老家的芭樂樹。
  • 梧桐樹,柿子樹,橘子樹,桃子樹,桑葚樹—家鄉院子裡的那些樹
    梅姐問大家說,有沒有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過?感恩自己的童年,有花草樹木,陪伴著自己見證春夏秋冬季節的轉換……老家的房子最早都是泥牆,就是沒有磚塊,整棟房子都是用泥土蓋的,用我們本地話叫做「泥牆屋」。臺階也是木頭的臺階。那時候,家裡有大大的菜園子。種了很多樹。
  • 我記憶的童年瑣事
    [原創]我童年在池塘玩耍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之中,尤其是在池塘邊小夥伴們之間那充滿童心與歡樂的事,最使我難忘。當感到累時,便躺在池塘邊的大樹下向上望。望著那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遠處那連綿起伏的群山。風,柔極了,像媽媽的手撫摸在我的身上,還有那燕子的呢喃。感受著這一切,簡直就像喝了媽媽給我的紅糖水一樣,心裡又暖又甜。
  • 齊齊哈爾路上,有我的老宅和我的童年
    祖母離世後,我已經三十多年未再去過老宅,聽堂弟說,如今他是那座老宅的主人,伯父今年過世後,老宅便劃到了他的名下。老宅坐落在滬上東北角的齊齊哈爾路上,它是祖母和父輩兄弟姐妹們含辛茹苦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湊錢構建的一座兩層樓房,同沿街人家一樣,坐北朝南,底層有前堂、中房和灶頭間,樓上依次是前寢室,中寢室和亭子間,雖不寬敞,但還算規整體面。早先,祖父在上海灘上名聞遐邇的滄州飯店謀事當大堂總管,因故身遭不幸,祖母便帶八個子女,將此處老宅改做醬鋪,撐起一家子生計。
  • 童年記憶:難忘六十年前的金鄉縣葛山
    隔山隔水隔不斷我們心心相連,友誼友情常青。你們每次發來信息,我收到信息都第一時間忙放下手中的活及時接收觀看,感覺特別的溫暖和親切。又好像看到了五十年前的身影,熟悉的話語,那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都展現在我眼前。現如今相隔百裡之外,我們夕陽下的老人情意深深,愈加濃鬱。真讓我時時刻刻在腦海迴蕩,使我終生難忘。
  • 童心記憶:那年我們在戀戀豆子樹下扔沙包……
    童心記憶:那年我們在戀戀豆子樹下扔沙包......編輯:瓜哥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童年的記憶裡,我們有很多令人記憶尤深的時刻,那時候的時光總是那麼的悠閒,陽光總是那麼的明媚和溫暖,那時候的我們好像總也長不大,那時候的爸媽好像永遠都是那麼的年輕。
  • 老庭院青石路……手繪作品受熱捧 嗅到童年味道
    而它的作者就是土生土長、人見人愛的憨厚男孩「南京阿槑」,南京的老街老宅、小吃、方言、童年記憶都在他筆下「活」了下來,他的理想就是當南京的代言人。  《老城南》:點點滴滴洋溢老南京文化  這組《老城南》一共由五幅畫組成,包括城南老巷、老房子、院子冬日景、夏日景以及夫子廟東市,簡簡單單的場景展現出最樸實、最生活、最親切的老南京。
  • 你的童年時光裡陪伴你的零食是什麼?網友:一樣的記憶
    說起童年,真的是非常讓人難忘的,除了無憂無慮的和玩伴一起玩遊戲之外,最讓我們懷念的應該是童年時候吃的一些難以忘記的美食了,很多美食現在都已經停產了。在我們的童年時候,零食真的是非常的匱乏的,所以對於自己吃過的零食,真的是難以忘記的。你童年時吃過哪些記憶深刻的美食呢?
  • 泉州「80後」分享古城故事:難忘老街 童年樂園
    最難忘童年 流連神奇雜貨鋪  茹茹出生於1981年。她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聚寶街繁華的烙印還保留一些。沿街本來就有商鋪,攤販也喜歡到這裡做生意。整條街人聲鼎沸,賣什麼的都有,生活氣息滿滿。  那時候沒有手機遊戲、電腦網路,閒時小夥伴們就到家門口玩耍。
  • 散文天地|​難忘童年捕蟬猴 文/廖俊凱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夏季,正是捉知了猴的大好時節,夏天的每個傍晚時分,我和小夥伴們一個個不約而同地走出家門,每人手裡拿著手電筒和一把小鏟子,背上斜跨一個帶蓋的類似桶狀的鐵質容器(用來放知了猴),來到小樹林裡,先是用鏟子在樹下的地面上開展地毯式的一點點來回翻土搜尋,若發現一個小窟窿,就用小鏟沿四周小心翼翼挖幾下,一個知了猴就這樣被乖乖活捉出來了,這樣一直持續到天黑,有時一個晚上就能捉到上百隻呢,特別是在雨後
  • 有關童年時光的句子,童年的小人書還在,可我們已經長大了
    那時候,知了會聲聲叫著夏天,河水也清澈的多,一切都充滿著天真和情趣,美好的記憶總是讓人回味無窮。4、小時候,我總想長大,仿佛大人有種巨大的能量。可是當自己真正長大了之後,我卻無比的懷念自己的童年,那是美好人生的開端,是最幸福的階段。5、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充滿了樂趣的,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煩惱是什麼,也不知道人生除了甜味也會有苦味。
  • 番石榴和芭樂
    海南人喜歡叫內地人為大陸人,這種稱呼裡稍有敵意,大陸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充滿未知和恐懼,他們覺得大陸人具有侵略性,特別是大陸的漂亮姑娘。當年成堆的大陸人去海南做房地產,泡沫幻滅後揚長而去,留下成片的爛尾樓、和萎靡不振的海南經濟,這是二十年多前的海口。番石榴代表海南人民,表達了對大陸人的不友好,和自身的不可被冒犯。
  • 寶豐楊莊鎮僅存兩處老宅,為清代建築,那孩童的記憶還剩下多少?
    我的朋友小蘇,家中有一座老宅,他唯一喜悅的就是假期時候能回家小住幾天,面對城市的千面一律,面對城市的生活壓力,面對城市房價的飆升,面對人情的冷暖,面對記憶的消失,他只有在自己的老宅裡,才能得到寧靜,才能一覺睡到自然醒,才能讓孩童的記憶得到回放。
  • 童年的記憶,當年桑葚熟,如今滿樹枯
    傍著這條小溪有幾棵桃樹、梨樹、櫻桃樹、橘子樹……桑葚樹種的最多,也長得最好,用我們的方言叫就是「馬桑」。後來村子裡整改土地,搬遷了許多人家,溪邊的桃樹、梨樹都被砍了,只剩了外公家門外的一棵桑葚樹。桑葚樹總是綠油油的,葉子長得密密匝匝,每當風吹過時,碧綠的葉子就往窗裡探一探,調皮的很。我讀小學時,學校門口經常有婦人來賣蠶。
  • 智慧樹上的智慧果實和智慧樹樹下的紅果果綠色泡泡不僅結婚
    把智慧果實放在智慧樹上,智慧樹放下來,你和我,智慧樹玩遊戲前,開心你和我。多少人難忘的童年記憶?我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電視機前看智慧樹,學著和紅果果和裡面的綠色泡泡跳舞,然後看小古董覺得好可愛。現在想想,當時CP這個詞沒有出現,紅果果和綠泡應該是第一對粉絲CP!
  • 《情感文學》24期初選|翁衡臨:苦楝樹下憶童年
    苦楝樹生命力旺盛,只要有一片土壤、幾滴水分,它便能生根發芽,漸漸長成參天大樹。有的枝繁葉茂、楝果纍纍,有的幾乎一枝聳天,只在高處長出細小分枝。苦楝樹各有特徵,但又有一個共同點:結滿了供我們玩耍的苦楝果。  在兒時眾多的遊戲中,玩苦楝果佔有重要的位置。換句話說,童年有很多時光是圍繞苦楝樹和苦楝果度過的。如今走在苦楝樹下,總會憶起童年的往事。
  • 西安有座百年老宅,曾是戰爭時期的避難所,如今將被拆除
    來到千年古城西安,總要去古城牆上轉轉,傾聽古城牆訴說那歷朝歷代的風雲變幻、潮起潮落,在古城牆邊上可以租賃單車,在落日的餘暉下,騎著單車遊走於古城牆上,有種誤入古代的錯覺。在這座老宅裡,已經居住過6代人,現在的所有者是第六代子孫李婷。今天我之所以介紹這座老宅,是因為這座老宅有其獨特之處,它有一條避難的密道。
  • 夜讀|又到番薯飄香時
    我看著那照片,一些遠去的記憶又回到眼前,番薯的清香仿佛在鼻尖蕩漾。網絡圖老家永泰大渭村,家家戶戶都種番薯。俗話說:「一季番薯,半年口糧。」在童年的記憶裡,每年開春後,父親就忙著培育番薯苗:選一塊地肥土厚的菜地,掏出一個個「池子」,把番薯種整齊地排列在「池子」裡,然後覆上一層鬆土,再蓋上一層稀薄的腐稻草,等著出苗。
  • 行走在蘇馬蕩的那些老宅,驚豔了一城時光
    老宅是飄著清香的童年記憶;老宅是青蔥歲月中不可磨滅的印記;老宅是午夜夢醒時分常念叨著的鄉愁;老宅是成長後最有回味的一杯香茗;老宅是一起走過的那些美好時光。蘇馬蕩這個土苗聚居的地方,在群山之間散落著無數的老宅子,燦若繁星。有土家風格的吊腳樓、有純木頭建造的木房子、還有土房子、更有用青石建造的石房子,形式多樣,各具風情。
  • 這些童年記憶中的四川路邊美食,你吃過幾樣呢
    四川人的童年裡,一碗爽辣的小面是不可磨滅的記憶。家家戶戶味道都不同的一碗小面,紅油響亮,麵條爽辣。一碗吃不膩的小面,是一段說不盡的鄉愁。2、蘿蔔餅、蘿蔔餃、蘿蔔糕。很多地方都有做蘿蔔餅的路邊攤。油炸的蘿蔔餅外殼金黃焦脆,裡面的蘿蔔絲脆爽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