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我們都知道,他是明朝中後期有數的名將。在他所處的那個年代,他的威名比戚繼光還要高。在邊備鬆弛的年代裡,他獨自震懾遼東三十年,使得北方各部族戰戰兢兢。連清朝人寫的《明史》裡面也不得不承認李成梁的能力十分出眾「然邊帥武功之盛,明兩百年之未有」。李成梁不僅自己能力出眾,他的兒子李如松作為將門虎子,其能力也非常的突出。
在萬曆皇帝的時候,明朝一共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歷史上把這三次戰爭稱之為「萬曆三大徵」。李如松作為將門虎子參與了其中兩場。他先是在寧夏之役中威震西北地區。此後日本在豐臣秀吉的帶領下入侵朝鮮,他們想要先徵服朝鮮再入侵中國,從而達到稱霸亞洲的目的。作為朝鮮宗主國以及亞洲地區霸主的明朝自然不能容忍日本人侵略朝鮮。因此萬曆皇帝決心派兵入朝抗擊倭寇。李如松就這樣開始轉戰朝鮮。
豐臣秀吉為了攻佔朝鮮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而援朝的明軍初期只有四萬人,在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因此入朝以後明軍並沒有勢如破竹。反而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祖承訓帶領的一支三千人的大軍遭遇日本的偷襲導致全軍覆沒。
祖承訓的兵敗使得李如松大為光火。他親自帶領明軍主力向平壤進發。與駐守在朝鮮的日寇展開了一場盛大的鏖戰。這一戰,李如松出動了上百門火炮對日本陣地進行瘋狂的轟擊。使得日寇被炸得人仰馬翻,甚至於連主將的旗幟都被炸沒了。
炮火過後,在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發動了瘋狂的進攻。為保證能一舉突破日寇的防線,李如松下達了殘酷的軍令。他要求明軍在中午前攻下平壤城,如果沒有做到的話,就把前鋒營全體斬首,並頒下命令,如果誰能夠第一個登上城樓的話就獎勵五千兩白銀。在他的殘酷的軍令下,明軍卯足了勁對日寇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瘋狂的進攻。
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李如松親臨前線。甚至於他所騎的戰馬都被日寇射殺。但是他沒有畏懼。在戰馬死後又換了一匹馬繼續在炮火中督戰。李如松的做法贏得了廣大官兵們的尊敬。戰爭更加的殘酷了。不久之後在明軍瘋狂進攻下日本人再也抵不住了。全線崩潰。
平壤城一戰使得守城日寇損失超過三分之二。一萬八千多人的軍隊只剩下了六千多人。而明軍陣亡人數七百九十六人。受傷一千多人。中日之間傷亡比例約為1:15。這一戰過後,日寇再也提不起勇氣同明軍作戰。一戰潰退四百餘裡。使得明軍得以長驅直入。這一戰使得豐臣秀吉妄圖稱霸亞洲的夢想被捏碎。
李如松在入朝作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幫助朝鮮收復五百裡的失地。明軍在李如松的指揮下兵鋒直指日本在朝鮮的根據之地漢城。而李如松憑藉著平壤一戰,使得明日朝三國深深的記住了這個將門虎子。
如果你想要更系統、更全面的了解明朝歷史,可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右吳晗經典著作的正版的大明王朝三百年。這本書從明朝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社會生活等全視角解讀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深度剖析了王朝興衰背後的歷史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