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只需一句話,就把全部情感表達,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20-12-18 巴蜀詩語

對於離情別意,歷代文人都寫過非常精彩的詩句。柳永曾經「多情自古傷離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時候,李白是那樣的依依不捨,李商隱有過「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不管是誰,遇到那一杯酒,都會一飲而盡。高適對董大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

我最為欣賞的送別詩之一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人用40個字,把友人從哪裡走,到哪裡去,兩人相互感情的深度,相互的祝願,離別時的場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其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送別的經典語言,流傳至今。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離別,難免兒女情長,十八裡相送,還會依依不捨,此詩卻不走老路,從敘事開始,進行鋪墊,逐漸展開,然後升華,理性面對離別,認識高度和表達方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一二句敘事,表明場景,在三秦之地長安作別,朋友將到四川去任職。「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之地。所到之處,路途遙遠,蜀道險惡。「風煙」,茫茫然,一個「望」字,不是眺望,是一種過程,近於展望,包括的內容極為豐富,看不到,不了解,相互問長問短,特別關心的意思,都包括在裡面,能夠體現出,他們二人對遙遠的四川「五津」之地的不熟悉,略顯擔心,更加重了此次離別的深意和重要。對仗工整,用詞精煉,發人聯想。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前面兩句寫實,這兩句入虛,不求對仗工整,表達的是意境。都是為了仕途,一樣的命運,同命相連的意思。筆鋒一轉,從遠到近,由敘事到寫人,形成了起伏、跌宕,跳躍,讓人感到變化。

第五、六句,跳出事件的本身,立足高遠看問題,大氣豪邁,給人感覺,放下兒女情長,抬頭看未來的灑脫,不說對未來的期盼和祝福,不說別後的保重,也不說對彼此的約定。為後面結尾也留下伏筆。只要是知己,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在身邊一樣,意指永遠在一起,永遠心靈相通。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也成為分別之時永傳不衰的贈語,佳話!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歧路」岔路口,這裡是指分別的時候,已經不用傷心,不用揮淚,不用「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切都已坦然,愉快上路吧。嘎然而止。

詩人收放自如,拿捏有度,有遠有近,有寫實,有寫虛,有對仗工整,也有跳出格律,表達意境,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本詩的靈魂,世代傳唱不朽!

詩人王勃(650-676),六歲作文,有「神童」之稱,十四歲應舉及第,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被譽為「初唐四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其最為優秀的代表作之一。

相關焦點

  • 送別只需一句話,就把全部情感表達,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我最為欣賞的送別詩之一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人用40個字,把友人從哪裡走,到哪裡去,兩人相互感情的深度,相互的祝願,離別時的場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其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送別的經典語言,流傳至今。
  • 古詩賞析第十三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有《王子安集》,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帝京篇》、《滕王閣序》等。創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時所作。「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少府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寫下了這首詩。
  • 古詩賞析第十三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唐代少府指縣尉。2、之:動詞,到、往。3、蜀州:今四川崇州。4、城闕:即城樓,詩中代指離別出發之地長安。5、輔三秦:輔,護衛。有《王子安集》,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帝京篇》、《滕王閣序》等。創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時所作。「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少府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寫下了這首詩。
  • 瀟灑離別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如何閱讀一首詩》
    瀟灑離別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詩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長安所作的一首贈別詩。這首詩講的是有一位姓杜的少府即將去四川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在臨別之際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那麼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呢?讓我們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 王勃,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別詩中的經典
    王勃最著名的詩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了,這首詩是送別詩的經典,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很感動人,在古代交通不便,很多朋友之間送別更是依依不捨。古代的送別詩有很多,很多都是經典。因為在古代,很多詩人都有另外的一個身份,就是他們也是朝廷的官員,也擔負著治理國家的重任,經常要到各地去任職。
  • 王勃最經典的送別詩之一,堪比《送杜少府》,如今卻鮮為人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提起初唐的送別詩,幾乎人人都會想到王勃的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既表達出身後的友情,又以樂觀豁達的心態勸慰友人,渾然雄闊,風骨凜凜,開唐代闊別詩之先河。王勃能居「初唐四傑」之首,從這首詩便可見其功力。
  • 「古詩學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開啟盛唐氣象的送別名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首聯先指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即將赴任的地方。三秦,指關中之地,即王勃的宦遊地,也是二人告別的地方。五津,指蜀川,杜少府即將去往的地方。而「風煙」二字,既指明了送別時的天氣,也微露傷感之意。頷聯進一步表達送別的情意。
  • 白居易《南浦別》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種送別兩處情懷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淒淒別」,這是怎樣的送別?眼裡盈滿了淚水,心中裝滿了難捨。但卻怕朋友看到了更加難過,不能完全釋放自己的悲傷情緒。但是這種情感實在抑制不住啊!既不能衝過去把他拉住,告訴他別走,也不能抱著他痛哭一場。只能寄託這嫋嫋的秋風泣訴。
  • 唐詩鑑賞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胡婷婷唱古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愛上古詩: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趙世亮講詩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姚陳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代三秦之地,拱護著長安的城郭宮闕。風煙中,依稀可望岷江的五個渡口。✦城闕(què ):皇宮門前的望樓,這裡指唐朝都城長安。✦輔:以……為輔,這裡是拱衛的意思。
  • 詩詞賞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江亭夜月送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很平常,無非是常見的宦遊送別之語。後半段則翻舊題出新意,格局更大,境界更闊。僅就技巧而言,詩歌情感的「翻轉」,和小說情節的「反轉」一樣,很容易出彩,也很討巧。「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如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此,「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如此。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
    譯文: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遙望蜀州,只見風煙迷濛。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就是遠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戀愛中的男女那樣悲傷而淚溼手巾。 難點: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
  • 詩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繫。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 重讀《杜少府之任蜀州》
    ,突然接到一個微信語音,原來是老同事發同步語音給我,跟我探討一下王勃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裡面的第一句話:「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他說,「這一句話是不是王勃在安慰他的朋友杜少府呢?」他還把他的想法和看法分析給我聽。我特別贊同他的看法和想法。還有他讓我特別感動,一個人活到一定的歲數,何況不是教語文的,還在解讀古詩,還在研究古詩裡面還有蘊含的意思。這是難能可貴之處呀。下面,我再次把我讀完之後的想法和看法,表述出來,給大家一起吐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淺析
    在與網友共同賞讀位列「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前,筆者饒有興趣地先告訴大家,此詩是王勃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送別杜姓朋友遠赴四川蜀州(古另稱蜀川)去就任少府官職時,寫下的一首著名送別詩。
  • 早讀10:高考背誦: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①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助記] 首聯從相送地長安寫到目的地蜀州,境界宏闊,為接下來的抒情提供了相應的空間。②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情境默寫】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離別詩為什麼一點也不傷感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朝代】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別詩中的經典
    王勃最著名的詩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了,這首詩是送別詩的經典,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很感動人,在古代交通不便,很多朋友之間送別更是依依不捨。古代的送別詩有很多,很多都是經典。因為在古代,很多詩人都有另外的一個身份,就是他們也是朝廷的官員,也擔負著治理國家的重任,經常要到各地去任職。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窮路』『城闕輔三秦』等作,終篇不著景物,而興象婉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而後人則更為熟知、讚賞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無論如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都在唐詩中樹立了一個供後人仰望的標杆。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