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君主病逝後的帖木兒帝國:無力東徵明朝,王族被土庫曼人殺死

2020-12-12 騰訊網

公元1405年的2月18日,「瘸狼」帖木兒的生命在這一天走向了盡頭,這位大名鼎鼎的中亞之王病逝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的訛答剌城,他東徵明朝的野心也在這一刻終結。

帖木兒東徵明朝

帖木兒在去世之前,曾指定皮爾·馬黑麻為繼承人,皮爾·馬黑麻是當時帖木兒孫子輩中最年長的一個。但是由於皮爾·馬黑麻正駐守在坎大哈,未能參加帖木兒發動的西徵,因此當帖木兒去世之後,他的另一個孫子哈利勒便捷足先登,跑回撒馬爾罕宣布繼承王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帖木兒帝國陷入了一場王族奪權的內戰,此時的帖木兒帝國已經無力遠徵明朝。帖木兒的子孫們都不願意繼續東徵明朝,甚至還各自寫信給明成祖朱棣,希望朱棣能夠幫助他們奪取王位。

這場內戰不但使帖木兒帝國陷入了混亂,還使帝國的西部出現了新的威脅,當年被帖木兒擊敗的黑羊王朝在卡拉·優素福的帶領下捲土重來,佔據了帖木兒帝國的西部領土。

帖木兒

黑羊王朝是遊牧的土庫曼人在亞塞拜然和伊朗西北部建立的一個王國,而黑羊王朝曾臣服於伊爾汗國分裂出的札剌亦兒王朝,後來隨著札剌亦兒王朝的衰落,黑羊王朝開始獨立,並且佔據了伊朗西北部的重鎮大不裡士。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公元1400年,帖木兒率領大軍西徵,當時的帖木兒帝國軍隊,是中亞和西亞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而當時並不算強大的的黑羊王朝自然不是帖木兒的對手,黑羊王朝未能阻擋住帖木兒的軍隊,其君主卡拉·優素福也被迫逃到埃及避難。

卡拉·優素福在埃及流亡了大約兩年,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蘇丹十分忌憚帖木兒,為了不惹怒帖木兒,馬穆魯克人決定將卡拉·優素福囚禁在城堡之中。

土庫曼人

當帖木兒病逝的消息傳到埃及後,馬穆魯克王朝的蘇丹決定放虎歸山,馬穆魯克人想要讓卡拉·優素福給帖木兒帝國製造些麻煩,以此來報復帖木兒四年前對馬穆魯克人發動的戰爭。

而和卡拉·優素福一起回到東方的,還有札剌亦兒王朝的末代君主艾哈邁德,他們兩人都曾在帖木兒那裡飽嘗失敗之苦,雖然兩人之前曾發生過矛盾,但是一起在馬穆魯克王朝避難的時光似乎讓他們恢復了友誼。

按照卡拉·優素福和艾哈邁德之間的協議,卡拉·優素福將佔領亞塞拜然和大不裡士城,而艾哈邁德則可以得到巴格達城以及附近的土地。但是兩人的聯盟很快就破裂了,艾哈邁德違背了諾言,攻陷了原本屬於卡拉·優素福的大不裡士城,但是艾哈邁德不久後便被帖木兒的三兒子米蘭沙擊敗,帖木兒帝國重新奪回了大不裡士城。

卡拉·優素福和黑羊王朝的軍隊

帖木兒活著的時候,曾將伊朗西北部的土地賜給三子米蘭沙,但是後來由於米蘭沙在一次墜馬事故中患上精神病,這塊土地則被帖木兒轉交給了米蘭沙的兒子們。

由於米蘭沙的兩個哥哥都早已去世,因此他原本應該成為王位的繼承人,但是由於病情經常發作,帖木兒決定禁止米蘭沙繼承王位。當卡拉·優素福回到亞塞拜然之後,米蘭沙家族成為了他最大的對手。

到了公元1406年,卡拉·優素福率領土庫曼騎兵和米蘭沙家族爆發了一場大戰,決戰的地點位於納希切萬附近,結果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遭到了重創,獲勝後的卡拉·優素福立即乘勝追擊,攻陷了大不裡士城。

黑羊王朝時期的戰盔

失去開國君主之後的帖木兒帝國,居然被曾經的手下敗將重創,這也讓帖木兒的後代們感到非常恥辱。因此在納希切萬之戰結束僅僅兩年之後,為了向土庫曼人復仇,米蘭沙和其子阿布·巴克爾決定率領兩萬多名士兵遠徵大不裡士城。

當米蘭沙率領軍隊抵達大不裡士南部的薩爾德魯德鎮之後,便和黑羊王朝的軍隊爆發了激戰,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再次被土庫曼人擊敗。

在這場戰役中,米蘭沙和往常一樣親自加入了戰鬥,但是肥胖的米蘭沙很快便被一位土庫曼酋長擊倒了,這位土庫曼酋長未能認出被擊倒的人正是帖木兒帝國的王族,他在搶走米蘭沙的衣服和武器後便離開了。

帖木兒家族的陵墓

米蘭沙死在亂軍之中後,他的兒子阿布·巴克爾逃離了戰場,後來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卡拉·優素福發現了米蘭沙遺體,他下令砍下米蘭沙的首級,然後插在矛頭上向大不裡士城的居民示威。

後來當米蘭沙的四弟沙哈魯在王位爭奪戰中勝出後,卡拉·優素福才決定將米蘭沙的遺體送到撒馬爾罕,而米蘭沙最終被葬在了父親的身邊,也就是位於撒馬爾罕的古爾·埃米爾陵園。

而米蘭沙的陣亡則標誌著帖木兒帝國已經失去伊朗西北部的土地,黑羊王朝也開始崛起,到了1420年的秋天,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沙哈魯為了給兄長報仇,便率領大軍遠徵黑羊王朝,但是在決戰之前,一代雄主·卡拉優素福卻病逝了。

參考資料:《亞塞拜然的歷史》《帖木兒帝國:布哇著》《伊朗通史》

相關焦點

  • 【蒙古帝國君王譜】帖木兒帝國(六):皮兒 馬黑麻
    1405年帖木兒死後子孫等相繼爭位,太孫皮兒·馬黑麻遭到暗殺,沙哈魯因此登上帖木兒帝國皇帝寶座,立赫拉特為國都。 沙哈魯悉心建設赫拉特,使它成為一個美麗的城市。此外他派人積極尋找、搜羅已散失數十年的歐亞史百科史集的抄本。在他治下,出現了帖木兒王朝波斯-突厥文藝復興。
  • 戰無不勝的帖木兒大帝,為何終身對明朝稱臣?
    宴會結束後的第二年,帖木兒便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遠徵明朝,但是帖木兒出徵後不久便在訛答剌城病逝,這場帖木兒帝國和明朝之間的大戰也只能不了了之。帖木兒是一位野心極大的君主,他是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向明朝稱臣的,他所謂的向明朝稱臣,只是他的外交謀略而已。
  • 明朝時中國在亞洲綜合實力強?並不是,有一個王朝比明朝更勝一籌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從1368年到1644年共建國276年,被至今的許多人頂禮膜拜,作為一位長期學習明朝的後學者,也對其尊敬有加,但作為現代人,如果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的身上,顯然視野狹窄了。
  • 大明帝國與帖木兒帝國相似的趣事兒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帝國,結束了蒙古貴族對中原的統治。次年,在明朝的西邊,一個叫帖木兒的人採取更簡單、更直接的辦法,弒君篡位,殺死西察合臺汗國領導人忽辛,取而代之建立帖木兒帝國。1360年,東察合臺汗國君主、成吉思汗第七代孫禿黑魯·帖木兒控制了原察合臺汗國大部分地區,任命帖木爾為參贊。帖木爾卻選擇效忠勢力軟弱的西察合臺汗國,並與西察合臺王族忽辛聯合,於1362年舉起了反抗禿黑魯統治的旗幟。在與蒙古人作戰時,右腿被打瘸,因而得了個「跛子」的綽號,被稱為跛子帖木兒。
  •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給後世的內陸帝國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不稱汗的帝國 從蒙古帝國衍生的國家和政權,各式各樣。例如,14世紀下半葉以河中地為大本營出現的帖木兒及其後繼者的政權,是完全可以稱為「帝國」的。帖木兒帝國處在後蒙古時代的開端,放射出異樣的光輝。其後,西方和北方的領土已無法維持而逐漸萎縮,而且多呈現為缺乏統一的狀況。
  • 土耳其人為何有大國心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確給了他們輝煌過去
    一、開國君主奧斯曼的貢獻 奧斯曼突厥人最初起源於中亞,後來在不斷西遷的過程當中,他們在信仰上皈依了伊斯蘭教。大約在13至14世紀,奧斯曼突厥人曾在戰鬥中幫助了當時的西亞霸主塞爾柱突厥人,就被塞爾柱突厥人分封到了一塊臨近拜佔庭帝國的土地上放牧。 從塞爾柱突厥人手中獲得的土地其實並不富饒,所以奧斯曼突厥人只得一邊放牧,一邊對拜佔庭帝國進行掠奪式的騷擾和進攻。但即便如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力量也並不強大。
  • 土耳其、土庫曼與突厥之三:塞爾柱與奧斯曼
    最早在安納託利亞建立殖民點的是希臘人,隨後波斯人又佔據了整個區域。亞歷山大是從這裡開始徵服世界的旅程一路向東到達印度河畔。後來的羅馬人又沿著他的足跡擴張了帝國的版圖,羅馬帝國分裂後,這裡成為東羅馬帝國與薩珊波斯王朝爭霸的戰場。到了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又把這裡作為跳板,第一次試圖徵服君士坦丁堡。
  • 西漢開國八王與明朝開國六王下場分別如何,不比不知道
    1、開平王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3、東甌王湯和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漢族,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國公。1385(明洪武十七年),巡視海防。
  • 為什麼歐洲君主的頭銜很多而中華帝國君主只用皇帝一個頭銜?
    大家讀歷史就會發現歐洲君主的頭銜特別多,比如法國皇帝拿破崙的正式頭銜:託上帝與共和國憲法鴻福、法國人的皇帝、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及法蘭克福大公國保護人、赫爾維蒂聯邦協調人。中華帝國的君主只需要「皇帝」一個頭銜就能證明自己統治帝國的合法性,無須其他頭銜。例如漢朝只使用皇帝一個頭銜。
  • 秦穆公英明一世,臨終卻下令三人陪葬,導致秦國260年無力東徵
    前來救援的人並非秦軍將士,而是一群農民。原來這些農民是前來報恩的。公元前642年,秦穆公在外出打獵的時候,丟失了一匹好馬。這匹好馬恰巧被岐山附近的三百多位農民捉住,並分著給吃了。當時秦朝官員要法辦這些農民,秦穆公卻說:牲畜怎麼能與人的性命相提並論呢?食用馬肉後必須飲酒,不然會傷身。
  • 帖木兒在安卡拉之戰中重創奧斯曼帝國使東羅馬苟延殘喘半世紀
    1369年,帖木兒殺死西察合臺汗海珊,自立為汗,帖木兒帝國建立。帖木兒的第一個遠徵方向是向西——徵服波斯,1393年,帖木兒徵服波斯地區的白羊王朝,將波斯納入了帝國版圖。 佔領波斯之後,帖木兒的在西方面對的便是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 1400年,帖木兒在敘利亞打敗馬穆魯克王朝。
  • 大韓帝國開國皇帝,是日本傀儡,穿明朝衣服,公主長得甜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失去了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日本將朝鮮一步步變為殖民地。在日本的扶植下,李熙登基稱帝,成為大韓帝國開國皇帝,實際上是日本的兒皇帝而已。朝鮮一直奉明朝為正朔,對內紀年仍用崇禎年號,所以官服也都是明代樣式。
  • 物是人非:希臘羅馬世界與東亞帝國的互動(下)
    其使節向東抵達開封,既有商貿拜會之意,也有宣揚本國君主武德的需要。 面對這群新來的拂菻人,北宋並無覺得有何不妥。由於中原和傳統的拜佔庭-敘利亞文化隔絕已久,便只是簡單記錄了對方口述的民風習俗。其君主的纏頭習俗和境內盛產駱駝的情況,無疑和之前的拜佔庭希臘化國家有很大不同。
  • 曇花一現的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為何迅速毀滅
    公元前336年,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被擁立為王,一年多以後,即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親率大軍開始了著名的十年東徵,東徵結束後,他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的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然而,僅僅一年後,亞歷山大大帝溘然長逝,帝國隨之分崩離析。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帝國的迅速毀滅呢?
  • 今天的土耳其人為何仍有大國心理?
    那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人有一種大國心理和驕傲,也就並不為奇了。一、開國君主奧斯曼的貢獻奧斯曼突厥人最初起源於中亞,後來在不斷西遷的過程當中,他們在信仰上皈依了伊斯蘭教。
  • 帝國末代皇后:她被表哥無情拋棄,婉容唯一女兒被丈夫殺死
    王朝末年,帝後之命運不一,有些得以善終,有些下場則相當悲慘,甚至被槍殺而亡。1.奧匈帝國:齊塔·瑪麗亞(1892年-1989年),奧地利公主,天生麗質,面容精緻,有種東方女性之美感。1916年,齊塔嫁給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作為世界大國的皇后,齊塔相當自豪。
  • 開國君主和肱骨勳貴們,共患難之後能否共富貴?取決於時間
    開國君主大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這種人順應歷史大趨勢而生,身邊會雲集一幫能人、賢人、狠人,從而建立一番赫赫功業。那麼功成名就之後,這些雄才大略的開國君王們,如何與幫助他打天下的肱骨之臣相處?殺戮還是共享榮華?就成了大歷史天空下一道絢麗的風景。01 殺戮與否?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希臘聯軍在此戰中被徹底擊敗,此役後再也沒有軍隊可以阻止馬其頓軍隊的腳步,底比斯隨後投降,並淪為馬其頓的附庸。公元前337年,科林斯同盟成立,除斯巴達以外的所有希臘城邦都參與進來,同盟推舉腓力二世為全希臘統帥,率領希臘人與波斯人作戰。然而,在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卻意外遇刺身亡,這場組織了一半的遠徵暫時中止了。關於他的死因,後人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馬其頓的守舊貴族不滿腓力改革;有人認為是波斯國王要以此阻止腓力二世東徵;還有人認為是亞歷山大母親奧林匹婭斯為了亞歷山大的王位繼承權派刺客殺死腓力二世。
  • 中亞歷史上後四大帝國!
    戰後,阿拉伯朝廷濫殺無辜,連殺格邏斯戰役有功的兩員大將,其中一人是呼羅珊(伊朗、阿富汗、土庫曼三交界)地區投誠的總督。此事引發新近歸附的鄰居地區呼羅珊人的叛亂,阿拉伯人只好再去平叛,更無暇顧及圖謀唐朝了。綜合評價,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是靠了兩把劍。一把,是宗教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