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呼倫貝爾市召開生態文明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副市長任宇江介紹了呼倫貝爾市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同志圍繞呼倫貝爾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價值研究、自然保護區建設、已墾林地草原退耕還林還草試點等工作開展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任宇江介紹,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用最嚴的制度、最硬的措施、最大的力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認真落實「三區三線」硬約束,嚴格按照生態功能定位,落實產業準入負面清單,主動調整產業發展定位。加強項目審批管理,堅決禁止高汙染、高排放建設項目。同時,頒布實施多項地方法規,逐步構建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二是加強生態系統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系統治理,認真落實國家天然林保護、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等政策措施,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退牧還草、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52.3%增長到現在的52.6%,草原植被蓋度由2016年的70.1%,提高到2019年的73.72%,位列全區第一。落實河長、湖長制要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積極穩妥開展呼倫湖生態與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呼倫湖水量持續穩定在合理區間、水質保持了穩中向好態勢、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治理成效得到有效鞏固。積極申報設立呼倫貝爾國家公園,探索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保護地體系。三是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深入開展燃煤汙染綜合治理、淘汰小鍋爐、工業企業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及提標改造、鄉鎮蘇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和規範化建設、重點行業企業土壤環境監管和工業固廢處置管理等。今年以來,全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100%,與2016年同期相比提高2.8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19微克/立方米,與同期相比下降36.7%。列入考核的17個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0.6%,劣V類水體比例為5.9%,與同期相比保持穩定。
發布會上,市林業草原局副局長李鐵群、馬奎興分別從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價值、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特別是對已墾林地草原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重點介紹。2020年,按照自治區統一部署,呼倫貝爾市全力落實大興安嶺及周邊地區已墾林地草原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還林還草任務11萬畝,完成總任務的55.5%。具體工作中,呼倫貝爾市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了「春季全面退耕、雨季造林種草、九月底前完成」的實施計劃,工作中注重把群眾工作貫穿試點任務落實始終,按照「橫到地頭、豎到戶頭」的工作要求,廣泛宣傳自治區退耕試點政策,確保試點任務高標準、高質量落實落細。對於近日有關媒體就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進行的報導,呼倫貝爾市開展了全面調查核實,並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深入整改。同時,按照避免浪費、妥善利用、顆粒歸倉原則,統籌試點任務要求及作物生長情況,依法依規啟動了作物收割處置工作,並將充分利用當前雨季有限時間,切實加大工作調度力度,強化施工組織實施,確保按既定目標完成退耕還林還草試點任務,為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呼倫貝爾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