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賦能智慧資管之路,平安基金用科技擁抱下一個十年
1月7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基金」)迎來十周年生日。作為國內第63家獲批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平安基金用了十年的時間,實現了各項業務跨越式發展,從公募基金行業新兵邁入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行列,管理規模排名行業前20位,是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
平安基金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極擁抱科技,通過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投資管理業績、客戶服務水平、風險控制能力,致力於成為科技賦能型智慧資產管理公司。
十年一點一滴,平安一心一意。一點一滴積累科技成果,一心一意邁向智慧資管之路,平安基金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和案例,給出了一個示範性的答案。
平安基金的科技「基因」
「作為平安集團旗下一員,平安基金的基因裡一直刻有科技二字。」平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林婉文表示。
平安基金所屬的中國平安集團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金融科技的戰略布局,從「科技引領金融」,到2017年形成「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布局,再到2019年將「科技型」寫入集團戰略定位,即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為2億個人客戶和5.16億網際網路用戶提供金融生活產品及服務。
如今的中國平安,已經擁有了一支國內頂尖的科技人才隊伍,在「金融+科技」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和實踐。截至2019年末,平安集團科技業務從業人員近11萬人,研發人員3.5萬人,科學家2600人,專利申請數累計達21383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核心領域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平安集團不斷將科技能力賦能到旗下各個專業子公司,其中就包括平安基金。
除了依託平安集團科技力量和成果外,平安基金近年來一直在IT方面進行持續投入,夯實科技基礎設施、儲備金融科技人才。林婉文介紹稱,公司每年在IT方面的投入超過1億元,這在公募基金公司中屬於比較少見的。此外,平安基金IT人員數量接近100人,佔員工人數比例超過20%。「無科技無未來」,林婉文表示,堅定方向、敢于堅持,這樣高投入的魄力充分彰顯著平安基金打造科技賦能型智慧資產管理公司的信心與決心。
科技聚焦三大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
「平安基金的主業是資產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最重要的三個領域是『投資業績、客戶體驗和風險控制』。」林婉文表示,在打造科技賦能型智慧資產管理公司道路上,平安基金始終圍繞上述三個領域,通過科技手段提升投資業績、優化客戶體驗、強化風險控制能力。
智能投研實現投資管理的「先知、先決、先行」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投資決策更是比拼信息收集、信息處理的效率,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投資管理「先知、先決、先行」。「先知」即對整個宏觀經濟的狀況、市場的狀況,要能夠有事先的判斷;「先決」即有這個判斷以後能夠快速做出正確決策;「先行」,即行動力快於市場,在投資機會還沒有被市場普遍認知的情況下就已經參與其中,這樣才能獲得超越市場的平均收益。
為了做到「先人一步」,平安基金的科技團隊與公司四大核心投資部門——權益、固收、資產配置、ETF投研人員深度合作,針對不同投資板塊對信息收集與處理的差異與痛點,針對性給出技術解決方案,通過技術真正地幫助投資做到「先知、先決、先行」。
權益投資領域,平安基金權益投資理念是相信技術進步和優秀企業家創造價值的能力,積極、深入、前瞻、客觀地分析企業中長期基本面,從產業投資者角度,對盈利模式、產業趨勢和公司質地進行深度研究,挑選優質公司。結合平安基金權益投資理念,科技賦能需要著重發力在產業鏈研究領域,擴大產業鏈研究覆蓋廣度、提升研究分析的及時性和前瞻性,打通研究和投資部門的溝通橋梁,將研究結論迅速轉化為投資成果,這一切的基礎離不開平安集團在大數據領域豐富、準確的數據資源以及對專業公司的賦能。平安集團經過多年的積累,在市場數據、行業數據和企業數據質量和規模均在行業領先。企業大數據方面,目前已覆蓋3000萬家企業,擁有20個維度的企業大數據;市場數據方面,包括10年進出口數據、約2.24萬條法律數據、輿情爬蟲數據3萬條/天,並通過多數據源對比保障數據準確性。將這些大數據運用到不同產業鏈分析框架中,能夠提前預測行業基本面變化情況,為研究員節約了大量數據收集與研究分析時間。此外,平安基金科技團隊還開發了投資池管理平臺,優化了股票入庫流程,大幅縮短了投資標的從研究員發起流程到基金經理可投資的時間,入庫效率提升近10倍,每天減少人工操作300次以上,通過技術有效提升的投研生產力。
平安基金固收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並已進入行業頭部行列,支撐債券管理規模增長的背後,得益於債券交易效率的不斷提升。固收投資與權益投資最大的不同是債券詢價、交易多以場外市場為主,場外市場很多詢價和交易的產生都是通過QQ這類即時通訊軟體完成,溝通鏈條繁瑣且操作耗時長。針對固收業務的痛點,平安基金自主研發了固收智能交易決策支持系統,實現智能識別交易指令、高效下單,精準預測組合頭寸等功能。這套系統的上線極大提升了固收投資的效率,投資指令的處理時長從2小時縮短到5分鐘,下單誤差率從5%下降至0,單日組合頭寸預測準確率高達99.9%,整體交易效率提高20倍,人均資產管理規模擴大10倍。
平安基金在資產配置投資領域擁有一支王牌戰隊,成員來自全球頂尖資產管理公司、國內權威基金評價機構、原平安集團旗下平安道遠投資管理公司(原「平安羅素」)及平安人壽對外委託投資團隊等,是一支中西合璧、買方賣方交互融合的投研團隊,具備豐富的大類資產配置經驗和基金研究經驗。資產配置團隊日常投研工作主要聚焦在兩個層面:一方面通過對宏觀經濟以及資本市場各類資產風險收益特徵的分析,研判各類資產未來價格走勢,設置不同類別資產的投資比例;二是對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對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形成全方位的畫像。根據資產配置業務的投資邏輯,平安基金搭建了一套智能資產配置投資管理系統——KYMF(Know Your Managers and Funds)系統。該系統蓋了宏觀、行業、基金、經理等7大資料庫,市場、資產、經理人3大資產配置模型,實現了智能市場分析、組合構建、組合管理、風控歸因等4大管理模塊。其中,基金資料庫覆蓋超4000隻公募基金產品、超3萬隻私募基金產品,經理資料庫覆蓋超1000位公募基金經理和超2500位私募基金經理。在投資上,該系統結合「路、車、人」的聯動思路,有效提升了投資的整體業績。路,即宏觀環境,通過量化建模為專業人員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對市場、基金經理人的變化迅速作出客觀分析;車,即各類資產,可動態掌握各類資產在宏觀環境下的風險收益比;人,即分析優秀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最終幫助投資決策人員實現投資目標。KYMF系統強有力地支撐起平安基金資產配置團隊超600億元的管理規模和業內領先的投資業績。
依託平安集團「金融+科技」及綜合金融的優勢,平安基金致力於成為業內領先的智能指數投資專家。經過多年發展,平安基金ETF覆蓋寬基指數、債券指數、主題指數、策略指數、境外指數和貨幣基金六大產品線,在產品研發與指數編制方面創下多個國內第一。ETF作為被動指數投資,投資目標是追求標的指數跟蹤誤差最小化,對產品精細化程度要求非常高。對此,平安基金科技團隊自主開發覆蓋ETF全流程投資管理的綜合系統平臺Oceanus海神系統,依靠全流程、24小時監控的ETF指數投資輔助系統實現投資、風控、績效、研究一體化,提升投資效率、降低運作風險。在海神系統的助力下,平安基金旗下多隻ETF今年以來跟蹤誤差排名同類型基金前列,該系統也榮獲2018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優秀獎。
智能銷售以提升客戶獲得感為中心優化客戶投資體驗
過去兩年,在A股市場呈現出顯著的結構性行業特徵下,公募基金行業的賺錢效應使得「炒股不如買基金」成為很多投資者的共識。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規模達到18.7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1日,主動權益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達到了41.2%。然而,基金的投資收益並不等同於基金投資者的收益,很多投資者的獲得感並不強。
如何優化客戶投資體驗、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是平安基金的重要使命。對於這個以人為本的環節,科技究竟該如何賦能?平安基金給出了自己探索出的答案:通過智能銷售平臺更好更精準地服務客戶,實現千人千面、精準營銷,充分提升客戶的感受。
平安基金開發並上線了智能銷售平臺,該系統可以從產品維度、渠道維度、銷售機構分支行維度,分析機構客戶持有基金產品的平均收益情況。銷售團隊會從客戶投資收益角度出發,通過橫向比較,即不同產品之間、不同銷售渠道之間客戶平均收益情況;以及縱向比較,同一產品、同一銷售渠道在不同時間段的客戶平均收益情況,為客戶經理提供更精準的銷售建議。
智慧風控以科技手段提升風險控制能力
與此同時,貫穿於公司整個業務體系的背後還有看不見的手——風控。「風控是基金公司的底線,我們要善用科技力量提升風控能力」,林婉文表示,平安基金始終秉承這樣的「底線」思維,通過科技賦能風控,將智慧風控的理念貫徹到經營的每一個環節,為公司業務保駕護航。
作為中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平安集團高度重視旗下機構的風險控制和管理。平安基金作為獨立運作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時作為平安集團旗下成員,一方面接受證監會的行政監管及基金行業的自律管理,另一方面又在平安集團的指導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獨立運作、分業監管、集團監督」的「行業+1」風控體系與實踐。
在「行業+1」風控體系下,平安基金藉助平安集團搭建的「徵信系統」、「信用評級系統」以及「輿情監測系統」等智能系統,可全方位監測重大投資標的、重要交易對手的風險指標變化,並且更高效的根據風險指標變化情況進行負面清單管理。平安基金可以利用這些系統和信息指導投資管理與風險控制,實現事前、事中、事後的全周期覆蓋。「行業+1」風控體系有助確保更有效防範和管理公司運作風險與基金投資風險,充分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確保公司穩健經營和長遠發展。
林婉文表示,過去十年科技賦能的積澱主要在於業務層面的系統開發,下一步平安基金科技團隊將更聚焦於整合,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數據管理系統,打通各個科技平臺的成果。未來,平安基金也將以十周年為新起點,秉承為投資者服務的初心,以科技賦能各個業務環節,持續提升投資管理能力、提高客戶服務能力、加強風險控制能力,銳意進取,突破創新,朝向智慧資管的夢想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