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武曉莉)「我自己都是後來看APP才注意到,看完病居然自動理賠了。」北京的黨先生對記者說,他單位給投保了中國人壽的醫療補充險。以前因為理賠需要提供很多票證等嫌麻煩,數額不大就懶得去理賠了。沒想到這次剛看完病,保險賠付就自動到帳了。
黨先生的經歷不過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人壽」)數字賦能給予保險客戶的一個驚喜。
日前,中國人壽麵向投資者、分析師及媒體舉辦了2020年開放日活動。「去年初,中國人壽新一屆董事會和管理層提出了『重振國壽』戰略部署。一年多來,中國人壽在重振道路上拼搏進取,各領域發生了明顯改變,取得了矚目成效。」中國人壽總裁蘇恆軒說。
在疫情影響下,中國人壽今年的業績仍大幅攀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總保費、新業務價值、首年期交保費等指標均實現穩步增長。這些與中國人壽一年來大力推進改革、深化變革轉型密不可分。而在5G方興未艾、數字賦能千行百業的大背景下,科技國壽作為「重振國壽」戰略的重要抓手,正為傳統壽險行業走出一條智慧保險的未來之路。
科技助力改革戰略落地
在蘇恆軒看來,對中國人壽來說,今年以來面臨的重要改革議題是如何以大量的單來取代過去的大單。
而無論是對業務拓展還是隊伍發展擴張、提質擴量,無論是如何接觸客戶、獲取客戶還是提升服務客戶感知等,這些新命題的解決都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國壽科技立足於眾智、敏捷、迭代,助力公司戰略快速落地。」中國人壽副總裁阮琦說。科技賦能銷售隊伍就是通過國壽e店和雲助理來實現的。
以用戶為中心的科技產品負責制,是國壽科技運作機制的核心內容,中國人壽全面實施研發運營一體化(DevOps),實現科技與業務的高度融合。建立平臺化業務能力是國壽科技最重要的著力點,中國人壽用數位化平臺達成生態化資源匯聚,個性化消費者連接,實現公司的商業價值。
中國人壽通過網際網路自動接入、智能化感知和數位化呈現,將全國3萬個職場打造為公司重要的線下流量入口。融合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技術,以「大後臺 + 小前端」模式構建國壽物聯網,全面連接整合前後端計算資源,為數位化平臺提供強大算力支撐,全方位多渠道觸達用戶。
智能運營促服務不斷升級
不用提供繁瑣的單據、不用跑路排隊,直接在醫院辦理理賠並抵扣醫療費。入院即報案,出院即結算,黨先生感受到的,就是中國人壽深化科技賦能,創新服務方式,全方位提升理賠服務品質的理賠直付創新服務。客戶免報案、免申請、免資料、免臨櫃、免等待,全流程自動完成。該項服務已覆蓋地市162個,覆蓋醫療機構1.9萬家,服務客戶超160萬人次,賠付金額超12億元。
持續推進智慧理賠,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理賠模型,實現理賠案件全流程智能化處理,效率大幅提升。上半年,中國人壽全流程智能化服務處理賠案超440萬件,全流程智能通過率達67%;小額理賠時效提速至0.13天;理賠平均時效0.37天,同比提速36%。
無接觸服務是今年最火的一個方式,中國人壽通過壽險APP、國壽e店等線上理賠服務,為超過418萬名客戶提供了跨越時空、跨越場景的無接觸服務,其中個人理賠e化率提升至93.87%,較2019年提升了近26個百分點。
據阮琦介紹,中國人壽推進「空中客服、移動櫃面」等工具,加速服務線上化和智能化,提升服務效率。通過「理賠直付」「重疾一日賠」等服務模式,迅速幫助客戶渡過難關。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保全自動審核通過率達99.06%,理賠申請支付時效同比提升9.07%。
APP辦業務雲支撐臨櫃感
記者在現場體驗了掃碼投保短期險的便利:掃碼-閱讀合同-填資料-投保成功。其他產品也可以通過國壽APP實現在線投保。據了解,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個人客戶無紙化投保率達到99.85%。
據現場的中國人壽技術支撐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虛擬化技術,中國人壽實現從後臺處理到前端交付的全面虛擬化。客戶可通過壽險APP一鍵視頻連通櫃面人員,遠程盡享臨櫃服務。
在後臺,中國人壽構建軟體定義多活數據中心,實現計算資源的自動調配。在前端,中國人壽虛擬雲桌面為公司14萬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即時可用、移動便捷的遠程辦公服務;e 職場、空中簽名等服務為銷售人員與客戶架起跨時空的橋梁。
長期歷史數據積澱和網際網路連接效應使公司匯聚大量的數據資源,為智能化打下堅實基礎。人工智慧技術全面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各環節,AI智能銷售訓練、核保智能審核、AI 實時業績播報等應用,有力促進業務發展、提升運營效率、防範經營風險。
遍布職場的高速網絡接入,為中國人壽全方位可視化管理創造了條件,運用雲視頻、大數據、多屏互動技術,將2.6萬個作戰單元、3600餘個指揮中心,構建成扁平高效、整體統一的作戰體系,實現公司經營管理動和銷售活動態可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