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星洲日報》近日報導,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指出,雖然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17.1%,然而從4月的-28.6%、5月的-19.5%、到了6月則是-3.2%,可見GDP萎縮情況逐步改善。6月進入復原行動管制令期後,馬來西亞經濟成長已強勢回彈。
他發文告說,3月至5月,馬來西亞政府為了應對冠病疫情而實施行動管制令,導致經濟活動大幅停頓,無論是供應還是需求兩方面都深受影響。
「所有主要領域如服務業、製造業、礦產和建築業都因為國際邊境關閉和行動管制令而大受打擊。」
全球超過150國家今年GDP萎縮
他說,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馬來西亞,其他國家的第二季度GDP成長也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超過150個國家今年的GDP都萎縮,不少國家第二季度GDP呈雙位數萎縮。
「其中包括新加坡為-13.2%、菲律賓-16.5%,發達國家中英國則是-21.7%、法國-13.8%、義大利-12.4%和美國-9.5%。」
經濟振興配套奏效
馬財長指出,馬來西亞政府為了紓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推出各項經濟振興配套,包括國家關懷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中小型企業的Prihatin計劃及國家經濟重振計劃,這些總值2950億馬幣的計劃涵蓋超過80項計劃和措施。
他指出,截至7月31日,上述計劃已經支持了超過80萬家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渡過難關。
「其中包括撥款100億馬幣的特別援助計劃、5億馬幣的國民儲蓄銀行(BSN)微型貸款、21億馬幣的PRIHATIN特別撥款、2億馬幣的Tekun融資計劃、10億馬幣的PENJANA旅遊基金、4億馬幣的PENJANA微型融資計劃及10億馬幣的PENJANA產業獎勵。」
其他還包括延長償還貸款6個月,總值1000億馬幣。截至7月31日,已經提供666億馬幣,當中有233億馬幣惠及企業,433億馬幣則是惠及人民。銀行也宣布從10月1日起再度延長還貸及特定銀行提供援助,協助仍面對還貸問題的借貸者。
「相信這些措施有助於繼續協助人民和企業緩解他們所面對的現金流問題,以及協助員工和企業專注於復甦經濟。」
出口與工業生產也回彈
馬財長指出,從5月4日開放經濟領域以來,馬來西亞的經濟逐步復甦,其中出口額從5月的-25.5%後回彈,6月比去年同期回升8.8%;工業生產指數也回彈26.2%,從5月的-21.6%增至6月的-0.4%。
他說,批發和零售6月的銷量也比之前成長21.8%;製造業生產指數從4月的31.3點上升至6月的50點;6月的轎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1%。
信用卡消費從65億增至107億
「消費人的消費意願也改善了,信用卡消費從4月的65億增至6月的107億馬幣。」
他指出,私人界淨融資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7%、商業貸款從首季的3.4%增至次季的3.9%,國家銀行調低隔夜政策利率(OPR)帶來大幅改善。
他說,馬來西亞的失業率則從5月的5.3%降低至6月的4.9%,PRIHATIN和PENJANA措施挽救了280萬份工作,這兩項計劃預計貢獻超過3%的GDP成長,明年的成長預計5.5至8%。
東姑賽夫魯指出,為了應對疫情的經濟衝擊,政府採取「6R」方案,即「解決」(Resolve)、「復原」(Resilience)、「重啟」(Restart)、「恢復」(Recovery),「振興」(Revitalise)和「改革」(Reform),目前進入「振興」的階段。
「政府將會在11月公布2021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各項計劃。」
他指出,外部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和變化,馬來西亞政府保持謹慎樂觀,以及承諾確保充足的財務空間,以便能夠處理未來的挑戰。
來源: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經濟商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