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文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時而夾雜的普通話也十分地標準,要不是她自己的訴說與耳朵上的人工耳蝸,聲活君也很難想像她是一位聽障者,而就是戴著人工耳蝸的這位姑娘,卻成為了一檔炙手可熱的旅遊節目主持人,紅遍寶島臺灣。12月25日聖誕節,這是聲活君想要傳達給你的今日正能量,跟我一起看看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吧~(視頻來自快點TV)
鄭雅文因天生重度聽損,於兩歲半時接受人工耳蝸植入,並開始接受康復訓練。後以優秀的成績從高中畢業並赴澳洲攻讀學士學位。現為旅遊節目「愛遊臺灣Follow Alana」的主持人。
鄭雅文雖然正值芳華,但在她出生的年代還沒有聽力篩查這一說,直到快一歲的時候才被確診患有聽力障礙。在醫生的眼裡,她的聽力甚至嚴重到「無藥可救」,即便是現在的醫學對於天生極重度聽損的康復治療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鄭雅文卻做到了,成為了這個再鏡頭前也自信陽光的主持人。
▲鄭雅文生活照
很多聽障兒童在學生時期都會被同學排擠甚至歧視,鄭雅文從小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想要跟人做朋友,卻總是被拒絕。她堅持不懈地想要知道原因,但沒有人正面回答,只有一味地拒絕。
▲鄭雅文兒時照片
而她媽媽教她的應對方式簡直堪稱教科書級別,沒有像很多家長一樣編制善意的謊言,或者去怪罪任何人。只有簡單的一句「那又怎樣?!」。「他們不跟你交朋友那又怎樣?」、「他們不跟你交朋友,你去找別的朋友就好了啊!」
鄭雅文說這樣的回答和態度,讓她印象深刻,聲活君看來應該也十分受用,因為第二天她就在學校交到了其他的朋友。
▲幼時的鄭雅文與她的媽媽
除此之外,鄭雅文的媽媽生前也一再囑咐,「如果想跟同學、老師聊天,你必須勇敢告訴別人你聽不見」;爸爸也不斷激勵「不用因聽損而感到丟臉」,而這也為鄭雅文的主持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外景主持人這個行業,即便是對普通人來說每天都面臨著諸多未知的挑戰,對於鄭雅文這樣一位聽障者自然是難上加難。嘈雜的環境、不同語言的採訪對象、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著挑戰。
▲鄭雅文在節目中的片段
為此,鄭雅文在每次出發前都會做足準備,包括當地環境、地理位置、活動情況等等,這樣即便是在她無法聽請對方在說什麼,她還是能向觀眾傳達旅遊地或者活動的精彩之處。而除了主持,唱歌、彈琴、跳舞、衝浪都難不倒她,每一點一滴都在詮釋著自己的可能。
▲鄭雅文
鄭雅文是先天聽力受損,醫生都不抱任何希望,考慮到最壞的可能也不過是同樣聽不見,她的父母堅持讓女兒在2歲的時候佩戴了人工耳蝸。而她的母親是一位精通7種以上語言的美國人,為她塑造了很好的語言環境,加上英文字口音相較於中文字更明確,在康復訓練的幫助下,鄭雅文逐漸「能說會道」。
▲幼時的鄭雅文與她的媽媽
鄭雅文的媽媽喬安娜於1996年成立了以自己女兒命名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希望能幫助更多像雅文一樣的聽障兒童實現聽說的願望。基金會初期就分別在臺北及高雄設立了教學中心,三十多位專業的教師、一流的聽力設備及試聽口語教學設施,目前已經造福了數以千計的臺灣聽障兒童。
▲雅文基金會的聽力師正在為聽障兒童的媽媽解說情況
▲鄭雅文
現在的鄭雅文除了擔任自己節目的主持人,作為「勵志偶像」還經常會到各地進行演講、參加公益活動,活成了最好的自己。這一切離不開她良好的家庭環境與教育,更離不開的是她在面對如此「逆境」的時候,依然能微笑面對,堅持不斷學習與進步。
今天是聖誕夜,不管你過不過這個節,就像鄭雅文這積極向上的人生一樣,希望大家相聚的愉快氛圍能夠給予你力量!也希望你不管在哪裡,與何人在一起,務必要勇敢地去生活!如果有空,留言我們聊一聊也不錯哦~
他們還看了:
我 要 上 封 面
歡迎推薦和自薦,一張照片+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話,發送到郵箱1933474302@qq.com(請同時提供姓名、職業、簡介、聯繫方式方便聯繫),你就有可能成為聲活官方微信《活出自己的聲音》的封面人物哦。
聲活——國內首個聽障群體的垂直社交資訊分享平臺。聲活APP是一個幫助聽障人群與健聽人群進行實時交流以及溝通分享的載體,不僅能令更多人主動關注聽障群體,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聽力障礙人群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展示他們自身的才華及亮點,改善聽障人群的溝通及社交,促進社會進步,聾健共融。
服務號: 聲活APP | 訂閱號: 聲活
www.deafli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