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最遠那一戶⑦」群山之上,夫妻倆操辦起500畝山地豬場

2020-12-15 華聲在線

【編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習近平

他們是村裡最遠的那一戶,交通更不便,信息更閉塞,機會更稀缺,脫貧的任務更艱辛,脫貧的期盼更迫切。

最偏遠的那戶人家,繫著最深切的牽掛。黨和政府的關懷從未缺位,精準幫扶的努力從未鬆懈,邁向小康的腳步從未停歇。

我們從湖南14個市州各選一個村,聚焦每個村最遠的那一戶。14路記者跋山涉水,走進村裡最偏僻的角落,記錄最動人的脫貧故事,以此致敬扶貧這項千秋德政,致敬這個偉大徵程中行走的人們。

村裡最遠那一戶| 群山之上,夫妻倆操辦起500畝山地豬場

文丨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趙雨杉 王銘俊 視頻丨周林熙 視覺丨周子茜

7月15日,到達吳美容家位於山頂的豬場時,一群小香豬輕快地從我們身旁跑過。靠這些香豬,吳美容一家今年收入已達14萬元。豬場還剩160頭豬,整年收入預計超過 30萬元。吳美容和丈夫羅五成笑得一臉燦爛。

(7月15日,在老宅談及今年的收成,吳美容和丈夫笑得一臉燦爛。)

到達豬場並非易事,它不遠處便是耒陽的最高峰元明坳,海拔838米。一路上,記者行經了吳美容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個地理坐標。最下方是位於耒陽市東北方與郴州安仁縣交界的導子鎮集鎮。汽車沿著山腰線一路向上,彎彎繞繞14公裡到了沙明村村委會,吳美容家異地搬遷到了這裡。從沙明村村委會再次出發,在群山中上上下下,繞過30餘道大急彎,便到了吳美容家的老屋。

老屋以紅磚、土瓦建成,鋼筋大都露了出來。堂屋也沒有門,赤裸裸地向外敞開著。住在這裡,最怕的是下雨天,「天上下雨,屋裡也下雨,一不小心被褥就溼了。」

吳美容一家在這裡一住就是22年。她從山中採來筍、蕨曬乾,製成山貨。拿不出到導子鎮趕大集需要的7元路費,她就和丈夫背著擔子,沿著古老的石梯一級一級往下,耗時1個半小時趕到村委會參加小集賣山貨。

2017年夏,由耒陽市紀委牽頭,負責沙明村的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聽聞扶貧隊來村組走訪摸底,已經「山窮水盡」的羅五成掏出三本證件找到了扶貧隊隊長雷秀明,「隊長,能給咱家評個貧困戶嗎?」三本證件都是殘疾人證。小兒一級殘疾,智力缺損且有聽覺障礙;妻子吳美容二級殘疾,是精神障礙病患;大兒三級殘疾,患有手殘。

「一家四口,三個殘疾。這樣的人不評貧困戶沒有道理!」雷秀明花了一周時間,給吳美容一家解決了低保、醫保,落實了殘疾人政策,並送來了產業扶貧「大禮包」。「不只是脫貧,還要讓他們『鹹魚翻身』當老闆。讓每個人掌握一門技能、一項支撐自己發展的產業實體。」

扶貧隊鼓勵吳美容一家依靠勤勞脫貧致富,隊員徵求吳美容的意見,是養豬、養雞還是養牛?「養豬!我在娘家就養過,有經驗!」扶貧隊給吳美容送來了10頭白豬,更從牧場購買了8頭肉質好、重量小的香豬送來。

「你對豬好,它給你帶來票子;你對它不好,它馬上死給你看。」吳美容記下了扶貧隊隊長的話,她和丈夫在老屋旁的山頂上圍好數公裡長的竹製護欄,圈起了500畝豬場。散養的豬吃著山裡的竹筍、野菜、竹根歡快得很,夫妻倆仍每天走過滿是沙和石的小路,趕到豬場給豬餵2次食、3次水,「方便豬找到回家的路,不然對主人沒有親切感。」

(7月15日,扶貧隊隊長雷秀明給吳美容夫婦送來最新的養殖技術和市場信息。)

第一年,將長大的白豬賣掉,吳美容賺了5萬元。香豬培育成了種豬,生出更多的香豬,2018年賺了10萬元,2019年賺了20萬元。今年8月,通過申報批准,吳美容註冊了「耒陽市沙嶺種養殖家庭農場」。

在豬場的油茶樹旁,吳美容和記者說起了心裡話。她自小愛讀書,成績也優異,可家裡窮,供不起她上初中,自己愈發自卑自閉,整個人抑鬱了起來,而後生了小兒,精神更加萎靡。

「都過去了!搭幫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一家。」吳美容由哭轉笑,她和丈夫熱情地邀請記者回到村委會,去他們的新家看看。異地安置點裡,4棟大樓房安置了28戶貧困戶共109人。吳美容家100平米的房子分為三室一廳一廚一衛,各個房間都安上了木門、窗簾,鋪上了地磚。

(正前方大樓2樓左側的房屋便是吳美容的新家。)

今年5月24日,沙明村舉行插秧節,迎來了近千位賓朋。吳美容主動找到村委會,「雷隊長,這麼大的活動,我贊助一頭香豬。」雷秀明為之動容,「這一頭香豬有百來斤,要三四千塊呢。」不僅如此,家裡的豬仔市場價1200元一頭,賣給貧困戶,吳美容只收800元,還免費提供技術指導。

知恩更感恩,吳美容一家從物質上、精神上徹底脫貧,在山高處闖出了致富路、幸福路。

相關焦點

  • 村裡最遠那一戶⑩丨嫁到山窩窩,也當金鳳凰
    ——習近平他們是村裡最遠的那一戶,交通更不便,信息更閉塞,機會更稀缺,脫貧的任務更艱辛,脫貧的期盼更迫切。 最偏遠的那戶人家,繫著最深切的牽掛。黨和政府的關懷從未缺位,精準幫扶的努力從未鬆懈,邁向小康的腳步從未停歇。
  • 【村裡最遠那一戶⑤】山裡山外,一家人
    ——習近平 他們是村裡最遠的那一戶,交通更不便,信息更閉塞,機會更稀缺,脫貧的任務更艱辛,脫貧的期盼更迫切。 最偏遠的那戶人家,繫著最深切的牽掛。黨和政府的關懷從未缺位,精準幫扶的努力從未鬆懈,邁向小康的腳步從未停歇。 我們從湖南省14個市州各選一個村,聚焦每個村最遠的那一戶。
  • 【村裡最遠那一戶⑫】壺瓶山上,一個倔強又聰明的「豬老倌」
    ——習近平 他們是村裡最遠的那一戶,交通更不便,信息更閉塞,機會更稀缺,脫貧的任務更艱辛,脫貧的期盼更迫切。 最偏遠的那戶人家,繫著最深切的牽掛。黨和政府的關懷從未缺位,精準幫扶的努力從未鬆懈,邁向小康的腳步從未停歇。 我們從湖南省14個市州各選一個村,聚焦每個村最遠的那一戶。
  • 「柚」緣夫妻:奮鬥是我倆的「共同語言」
    曾健、肖穎是初中同學,又因沙田柚喜結良緣,是一對「柚」緣夫妻。他們曾在廣州打拼十年,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效,各地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經營。2015年,嗅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風效應」, 曾健夫妻倆毅然攜手回鄉種柚。同心協力種好柚子,成了曾健夫妻倆的「共同語言」。
  • 農業部技術指南:500頭生豬存欄豬場需113.6畝地 配套糞肥全部就地...
    看看你得豬場達標了嗎?1月22日,農業部公布《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按照最新規定計算,500頭存欄豬場糞肥全部就地利用需要113.6畝水稻田(或104.1畝小麥田)消納!今年還能不能養豬,看這裡!
  • 那「比宇宙還遠的地方」在哪裡?「上」
    哪裡才是「比宇宙還遠的地方」?除了南極這一答案外,我想在這套動畫裡,還有兩個看不見的地方也是「比宇宙還遠」,而劇中的主角們都需要花上多餘的勇氣與努力,才能夠踏足其中。這個地方藏於很多人的心底裡,名字叫做「夢想」。《比宇宙還遠的地方》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女主角真理是個平平無奇的高中二年級女生。踏上高中之後,她就立志要「揮灑青春」,做一些以前的自己不會做,亦不敢做的事情。而她想完成的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別偉大的事情,也就不過是想逃逃課,去一趟隨興的旅行而已。
  • 「胖哥倆」又開新店啦!坐標華發商都
    # 胖哥倆來華發了,liu.8zhe #上個月,「胖哥倆」首店在珠海富華裡開業。那場面那傢伙,是相當壯觀!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放眼望去,排隊等待的人像是從富華裡排到了「法國」。2小時起排是常態,遇上節假日周末來,恭喜你即將進入困難模式!沒有3小時的忍耐,你我就無緣嘍!招架不住珠海朋友的熱情,「胖哥倆」又開新店啦,坐標華發商都。1月8日-1月10日,全場菜品liu.8zhe。體驗一把人均50+吃肉蟹的快樂,這幾天衝就對了!其實無論在哪兒,只要「胖哥倆」開新店,全國人民都心甘情願來排隊。誰說胖子沒人喜歡?
  • 「老破小」又怎樣?有趣的人相遇,哪兒都是最酷的婚房
    左右滑動,解鎖更多玩具牆約翰強尼說,「我倆都是做設計的,天生對圖案敏感。字兒書看不下去,只有瞅著畫兒書和玩具才高興。」說奇怪也奇怪,玩具一旦闖入空間之中,過去打造的「美式田園」風格就被消解了。這個家,因為約翰強尼和飛行M的入住,有了全然不同的氣質。
  • 吳起:山地蘋果「敲開」幸福門
    這是李志俊今年最難忘的一件事,豐收的喜悅如今仍未散去。64歲的李志俊是李溝村新莊灣組的一位普通村民,早些年他嚴重的肺病導致家裡欠了一大筆外債,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李志俊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整天萎靡不振。2017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李志俊的情況引起了幫扶幹部的關注。
  • 倆初中生貪玩,燒了村裡10餘畝蘆葦,處理結果讓很多人不滿
    倆初中生貪玩,燒了村裡10餘畝蘆葦,處理結果讓很多人不滿現在熊孩子是越來越多了,讓家長或者外人都氣憤不已,孩子小,不能怎麼樣,但是這樣下去真的是個事嗎?29日,甘肅的一個村莊,倆熊孩子把蘆葦田點燃,十餘畝的蘆葦就這麼燒沒了。犯了這麼大的錯,兩個小孩兒的下場引人不滿。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火勢非常大,濃煙滾滾,沖天十幾米。如果繼續燒下去,燒到村莊,家裡的房子都是有可能的。於是,村裡的居委會趕緊給消防隊打電話。消防隊趕到之後,火勢被控制,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 夫妻「臺北交車聚餐驚魂」20分鐘飆下山,建議晚上別開山路
    原PO表示,「我朋友夫妻被我大叫聲嚇了好大一跳,他車子開得更快,不到20分鐘已經開到市區。」原PO表示,高雄朋友2017年來臺北交車,朋友說有活動比較便宜,且夫妻倆順道來臺北辦事,他在對方的提議,一行人到山上聚餐;記得吃完晚餐,他注意到旁邊山坡上有奇怪的東西,「那東西冉冉上升最後站在樹梢」,慢慢朝他們靠近,就像123木頭人一樣,「你一不注意,他就越靠越近。」「我這次清楚看到他的臉,他的眼球似乎只有黑瞳,黑得發亮」。
  • 養豬新模式——樓房養豬,國內首個餘式豬場5.0樓房式豬舍引種投產
    「遠眺大溝頭核心育種場」 在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的情況下,天兆豬業投資建設的首個多層豬場如期竣工投產,這座擁有7層現代化全封閉豬舍的大型豬場,也是第一個以餘式豬場
  • 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百草」助力「一戶一策」開花結果
    這個季節往年是中連川鄉黃蒿灣村農民最忙的時候,但今年這兒的農民清閒了不少:隨著甘肅百草集團萬畝艾草產業園項目的啟動,黃蒿灣村今年第一批3000多畝梯田完成土地流轉籤約,而按照產業園的整體構想,在未來兩年將全面完成萬畝土地的流轉,把黃蒿灣打造成榆中北山第一個以產業園為依託的基地村。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幾年,黃蒿灣村的農民將徹底告別傳統的農耕模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邊當「地主」,一邊當「長工」。
  • 山地種藥材 畝收入4000元
    「我這8分山地種的是黃芩,種黃芩用工和以前種花生玉米差不多,可是每畝收入能達4000元,比以前整整多了2倍多。」4月21日,濟南市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北樓村村民徐西美,在位於九龍藥谷的自家藥材地裡開心地說道。
  • 一座白雪皚皚,勢如劍挺,雄距群山之上山峰,就是喀班巴依峰
    荷蒼口切入精紅色的灰巖之中,狹長如廊,碧水飛花,一橋飛架,曲徑通幽,人稱絕峽谷瀑布過荷蒼大橋,沿荷蒼峽谷盤山公路車行不遠,便來到瀑布穀口。只見幽林密谷之中,懸崖銷壁之上,一流 自空飛落,水簾懸崖,球花四愛,聲震如雷,涼氣侵身,如詩如畫,美妙絕倫。由於天谷內有多種野果山鮮,常有人戲稱為「花果山水府」。若是隆冬季節,飛瀑結冰,冰凌懸掛,如峰如山,飛陽品。
  • 北大夫妻隱居深山11年,用350萬積蓄開墾2500畝荒山,後來怎樣
    「為了呼吸一口新鄉空氣」,為了知行合一,用張梅的話說,「他內心裡總會走到這一步的,」從1994年進山開始,王青松夫妻開始從「文明」走到了「蠻荒」。1994年,王青松夫妻搬到了北京市郊——北京與河北交界的一處山區,張梅父親的老房子裡,租了10畝山地,播種希望,收穫幸福。
  • 自強夫妻的脫貧致富經
    胡玉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李建民    柯正禮、石偉慧是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七裡崗村的一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夫妻,這對夫妻乘著國家精準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改革春風」帶頭富、帶領富,成為陽新縣脫貧致富的模範和標杆。
  • 不讓一戶村民在增收中掉隊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發展高效優質農業  大坪村全村耕地3900多畝,人均不足半畝,以前種植的是抗旱的蕎麥和苞谷,但村裡的林地有8600多畝,荒山、荒地6400多畝。自從2010年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村黨支部充分考慮村裡林地、山地資源多的優勢,重點發展規劃天麻、水果、核桃等符合山區生長的特色經濟作物。
  • 「正能量夫妻」Janet和George維繫感情的3種秘訣
    像是冬日的一抹暖陽,只要有他們在的地方,再冷冽的極地都能被照亮,這對「正能量夫妻」就是Janet謝怡芬與帥氣老公George。1.儘管個性天差地遠,為愛努力磨合過去為《瘋臺灣》主持人的Janet熱愛戶外、瘋狂、毫無設限,更喜歡說走就走的無預警旅行,「冒險」藏在她的DNA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