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薦書|故宮今年600歲,這部聚焦故宮國寶南遷之旅的青春文學...

2021-01-09 上遊新聞

對故宮來說,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不光是它已經600歲了,同時也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當年那場戰爭,曾如此深刻地影響過故宮及其所藏文物的命運。所以,這也才有了本次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這部長篇小說《守藏》。儘管只是修訂版,但它仍吸引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蕭寒作序點讚。

《守藏》

《守藏》的作者是曾推出過講述古董故事《啞舍》的知名青春文學暢銷書作家玄色。全書的故事背景被設定在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文物「南遷」的指令之後,一群身份各異的「守藏吏」護送國寶專列隨即展開。雖說是真實的歷史背景,但《守藏》依然延續了玄色過往青春文學作品中輕鬆詼諧的文風。13427箱文物這段跨越兩萬裡、十四年光陰,經歷一場戰爭卻無一損毀的南遷傳奇就此躍然紙上。

有心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了,《守藏》的書名其實就源自護送它們的這群人「守藏吏」這個稱呼。詳細來說,故宮的13427箱文物南遷先是分5批運至南京,「七七事變」後又分南、中、北三路輾轉西遷,水陸交通並用,分別在貴州安順、四川樂山和峨眉山「避難」達七八年之久,抗日戰爭勝利後才陸續集中到重慶,1947年「回遷」南京。最終能夠做到無一損毀,「守藏吏」功不可沒。

在給本次修訂再版的《守藏》作序時,《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蕭寒就特別提到,自己在拍完《我在故宮修文物》之後就把目光投向了生活中最草根的手藝。「其實我並非關注手藝,而是想去尋找那些手藝背後的人,想去了解他們的命運,尋找這些個體命運背後文化的依存和家國精神。」而《守藏》中的「守藏吏」就是這樣的一個個繽紛的個體。「比如古董活字典沈君顧能最快辨別古董的真假、古籍專精王景初僅用鼻子聞就能判斷是哪個朝代的書,而『海龜』、土匪、大小姐,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最終都殊途同歸。這是文化的磁力,無關身份地位,卻都在悄無聲息中融於生活。」

在蕭寒看來,《守藏》的出現像是給文物、史界吹來一陣偶像劇新風,「八卦軼事融入真實情節,愛情故事的肌理在增添煙火氣的同時,也把文化史實輻射給了更多的人。」

作者簡介>>

作家玄色(資料圖)

玄色,青春文學作家。2007年開始寫作,代表作有《啞舍》系列、《守藏》、《昊天紀》等。曾六次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作品暢銷逾千萬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聚焦」展
    近日,為期三個月的「國寶聚焦」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拉開序幕,宋代蔡襄《書尺牘》冊和梁楷《潑墨仙人》冊在此展出。「國寶聚焦」展每期僅展兩件書畫巨作,數量儘管不是很多,但都是美術史中聲名赫赫著作。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文物,根據藝術性的高下,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為了呈現推動古物分級的成果,從2020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選定正館107陳列室規劃為「國寶聚焦」專室,每次選展二組件國寶級書畫,展期以三個月為原則,定期更換展件。若屬「七十件限展書畫精華」,展期則以42天為上限。
  • 陳東升: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講個關於故宮國寶的小故事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作者丨陳東升(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來源 | 嘉泰先生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泰康保險集團資助了「中國明清史國際學術論壇」和「故宮博物院夜間照明工程」兩個項目。
  • 陳東升:紀念紫禁城建城600年,講個跟故宮國寶的小故事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10月12日,「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國明清史國際學術論壇」在京召開,故宮博物院邀請我出席,我在致辭中分享了跟故宮的小故事。
  • Read一周丨3米長書為故宮600歲慶生,關於故宮,這張精華書單請收藏
    明清兩代,這裡曾住過24個皇帝,1925年闢為「故宮博物院」。今年,是故宮600周年。《打開故宮》立體書故宮是歷史與藝術的聖殿,作為博物館,它收藏了眾多藝術瑰寶,同時它本身又是一座藝術瑰寶。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眾籌了一個項目:《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
  • 臺北故宮「國寶聚焦」展朱熹《易繫辭》、唐寅《採蓮圖》
    澎湃新聞獲悉,從昨天起,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聚焦」展,該展每期僅展兩件書畫巨作,雖然數量不多,但均為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此次將展出宋朱熹 《易繫辭》冊和明唐寅 《採蓮圖》卷。展期為三個月。唐寅《採蓮圖》卷局部唐寅《採蓮圖》卷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文物,依藝術性之高下,區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為了展示其推動古物分級的成果,從2020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選定正館107陳列室規劃為「國寶聚焦」專室,每次選展二組件國寶級書畫,展期以三個月為原則,定期更換展件。若屬「七十件限展書畫精華」,展期則以42天為上限。
  • 專訪《國寶奇旅》作者章劍華 故宮國寶再現文物南遷
    原標題:專訪《國寶奇旅》作者章劍華 故宮國寶再現文物南遷   朝天宮地下庫房深藏的 2000箱故宮國寶「刺激」了他   記者專訪《國寶奇旅》作者章劍華,再現那場史詩般的文物南遷   隨著故宮熱、文物熱
  • 上遊薦書|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到底什麼樣?這部《太和殿...
    《太和殿》如果要問剛剛度過了自己600歲「生日」故宮裡是誰一直站在「C位」,相信很多粉絲都會脫口而出「太和殿」。但如果真要問起這座「巨無霸」的前世今生,「身高」「三圍」,能回答清楚了就屈指可數了。別急,北京世紀文景新出的這部《太和殿》,這就把它「拆開」來給你看個究竟。
  • 600歲,世界矚目,這樣故宮究竟有多美?
    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故宮95周年。600年的風風雨雨,究竟有多美?故宮館藏幾百萬件文物,淡季門票只要40元,即便是旺季也才60元而已。如果不想花錢,不進故宮,拍拍建築也會非常美。一年四季,一天24小時,故宮的美各不相同。
  • 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200多幅手繪稿、36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大多數人在遊覽故宮的時候,把精力放在欣賞建築上,很少有人專門去關注故宮裡收藏的國寶。 2020年是故宮600年生日,故宮博物院也展出了難得一見的國家珍貴文物。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見證六百個歲月流轉,沉澱六百個寒來暑往。  紀念故宮600年,跟大家隆重推薦這一套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包括《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和《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把紫禁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收進書中,可以「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今天是紫禁城600歲生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
    600年後的今天,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這一天,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一口氣出了3本新書。新作分為《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
  • 上遊新聞帶你看故宮600年大展
    今年,這座恢宏的宮殿群已整整600周歲。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看這個展就對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號稱「錯過再等一百年」的展覽,再現了紫禁城600年風雨歷程,不少珍貴文物為首展。這樣的故宮,堪稱一生僅一次。11月15日是展覽最後一天。還沒來得及去看?那就再等100年?等等,還有一個辦法——跟隨上遊新聞記者的鏡頭前去探秘吧!
  • 故宮600歲,打卡好時機!獨家攻略,長假把故宮逛出花兒
    如果你從沒到過故宮,2020年適逢故宮600歲,是個打卡的好時機。如果你曾打卡故宮,但已經過去5年以上,不妨重遊一次。2020年適逢故宮600歲,因為疫情限流措施,想要錯峰去打卡難度一下子降下來,但很可能要拼手速哦。另外還有一個大難題,是沒有閉館日特權和年票加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把偌大故宮實地逛個明白不容易。為此我們專門研究了一番,打造了這份獨家攻略,懷揣年票想提升遊故宮的質量和樂趣的也適用哦。
  • 玄色長篇小說《守藏》最新修訂出版,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傳奇
    2020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600年,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在這個重要的年份,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由青春文學暢銷書作家玄色最新修訂、《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作序的長篇小說《守藏》。這是與故宮、與故宮文物南遷、與抗日戰爭密切相關的一部作品,也是玄色繼《啞舍》(精裝)系列之後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再度合作。《守藏》講述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南遷」,一群身份各異的「守藏吏」護送國寶專列的故事。
  • 《了不起的故宮》:600歲的紫禁城,原來這麼有趣
    為什麼遊故宮會這麼「急匆匆」呢?地方大,房子多呀!自1406年朱棣帝指揮修建這座偉大的宮殿開始,歷經14年,一座名叫紫禁城的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群拔地而起。600個春秋,72萬平方米的廣闊空間,大大小小近9000間房子,180餘萬件館藏文物。
  • 故宮600年必看大展 · 一生僅一次
    "空"的歷史文化///珍藏的國寶|少見的展品|有趣的史料地址: 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時」就是「永葆故宮青春」的意思,也剛好符合故宮工作團隊「把壯美的故宮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的宗旨。以600年時間軸中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為基點講述這裡的故事,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是首次展出,這樣的故宮,一生僅一次。
  • 品讀|故宮神獸的文學追問——讀蔣藍《故宮神獸》有感
    目前紫禁城早已更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為了更好地向遊客介紹故宮,2019年10月,故宮出版社出版了掌上故宮系列圖書。圖書共四本:《巧遊故宮》《故宮神獸》《暢遊故宮》和《故宮百問》。
  • 故宮六百年,這些書為你慶生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曹紅寶)12月8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介紹他最新編著的三本新書。今年以來,已有多部與「故宮」相關的書籍上市,從不同角度講述這一歷經六百年風霜、依舊熠熠生輝的文化瑰寶。
  • 故宮600年專題 | 祝勇:我像是從故宮的天際線上划過的飛鳥
    從明清兩代的皇室宮殿,到今天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古老的紫禁城,今年600歲了。從昔日的皇家禁地,到人人都可以走進去的公共文化空間,這裡有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群,也收藏著多達180餘萬件(套)藏品。每個人都可以帶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踏入這個巨大的歷史現場。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 《上新了·故宮》講述600歲故宮的「新創」故事
    工人日報客戶端10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本季節目用生動鮮活的電視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故宮文化的與時俱進,讓故宮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