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侵權官司 將不再有商標使用權力

2020-12-24 中華建材網

【中華建材網】「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起訴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將賠償原告62萬人民幣。

最近幾年的日式簡約風非常風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一定少不了「無印良品」,這個1980年誕生於日本的雜貨品牌在今天已經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但最近一場頗為引人注意的官司卻為其帶來麻煩,「無印良品」這個名字恐怕以後不會出現在中國了。

「無印良品MUJI」店面

一家名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的家居用品企業起訴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據了解,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將賠償原告62萬人民幣,但更為嚴重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將不再有使用「無印良品」商標的權利,以後在中國,你或許只能看到「MUJI」或者「無印良品」了。

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

這家「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無印良品」品牌確實有家實體店,就在位於北京市望京南的「方恆購物中心」一層,新浪家居記者也特地來到這家「無印良品」店鋪。而在高德地圖上,其實並不能搜到這家店,這家店鋪並沒有顯示為「無印良品」,而是被標註為「棉田」。

高德地圖上的標註為「棉田」

這家店遠遠看去,似乎與我們熟悉的MUJI店鋪並無兩樣,只不過我們常見的「無印良品」使用了繁體寫法,而這家則直接使用簡體「無印良品」而且並沒有MUJI的英文標識。

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無印良品」位於北京的店面

進入店鋪內,撲面而來的MUJI風還真能夠令人恍惚,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許多MUJI經典設計的類似產品,比如這款「MUJI香薰機」、頸部靠枕等,這些熟悉的產品都出現在這家消費者口中的「山寨無印良品」店內。而仔細看則很容易看出與MUJI產品的不同之處,價格上也有所差距。

店內許多產品與MUJI的相似

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顧客,大家都表示住在這附近,一直都知道這是一家「山寨店」。幾位年輕的顧客這樣說:「我不會在這裡消費,其實一眼就可以看出都是山寨貨,但是這家店一直都在,也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幾位中年消費者則表示:「知道這裡不是那個日本的無印良品,但是其實質量還可以,外觀也一樣,價格稍微便宜點,其實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正品。」

位於北京大望路華貿中心3層的「正版」無印良品店內標識


據了解,這家消費者眼中所謂的山寨版「無印良品」恰恰是擁有正規商標註冊版權的。根據新浪家居記者在工商局、中國商標網等相關部門官方網站上查詢了解到,「無印良品」這個商標早在2000年就已經被「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正式註冊,類別為「布料床上用品」。而在2001年,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就以侵犯商標智慧財產權的罪名對「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提出訴訟,但很遺憾,這次訴訟日方以敗訴告終。

雙方曾多次就「商標使用權」進行訴訟


而在之後的幾年中,雙方又多次因為商標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對簿公堂,但每次的結果皆以日方敗訴而終,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前些天的商標侵權案,而這次,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將徹底失去在中國的使用權。

關於搶註,MUJI不是最委屈的

關於搶註商標這件事,其實這次無印良品不是最荒唐,也不是最委屈的。早在2016年,中國人民大學就差點失去了校徽使用權。

2016年10月,一則關於「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被搶註」的新聞迅速佔據了各大新聞平臺的頭版,最早這條新聞是源於一個叫做「莊學恩」的微博帳號,帳號內容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微博


微博內容對於人大校徽被搶註這件事情進行了調侃。

人大的校徽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間在中國頗具影響力的高等學府也一直是莘莘學子們的理想大學,而人大是在2002年10月1日正式啟用新校徽,該校徽是中國著名設計專家張葉青歷時7年設計,在2004年,也在《中國青年報》的一次評選中被評為「公眾最喜愛的大學校徽」。  

如此眾所周知的商標怎麼會被剝奪使用權?其實當時是一家叫做「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法人在2016年搶註了人大校徽的商標,而之所以被鑽空子,居然是因為人大的商標註冊到期未及時續展。

極具諷刺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是中國唯一全部參加智慧財產權法律立法的學術團隊。而被搶註商標這件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無獨有偶,大家熟悉的聯想,其實在最初的英文名並不是「Lenovo」,而是「Legend」,在2000年前後,聯想準備大規模擴大品牌影響力,卻發現有來自全球的一百多家公司在不同國家地區註冊了該英文商標,聯想曾試圖聯繫幾家企業想要買回使用權,卻遭到阻撓,後來不得不花費巨資將其改為今天我們熟悉的「Lenovo」。

「無印良品MUJI」真的委屈嗎?

對於惡意搶註這件事,早已屢見不鮮,在搜尋引擎上搜「商標搶註」都會赫然出現相關服務網頁,可見,商標搶註早已成為一條產業鏈。知名品牌被「截斷後路」的例子也數不勝數,而此次「無印良品MUJI」被訴失敗則給所有品牌特別是想要打造原創的設計師提個醒: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容忽視。就算是中國人民大學這樣的專業團隊也依舊有疏忽的時候。

「無印良品」通用標誌

 「無印良品」在最初進入中國的時候一直都想走精品化路線,也並沒有肆意擴張,而MUJI近幾年被大肆山寨,有部分專家指出正是與其擴張節奏太慢有直接關係。但其實這也並非是全部原因,「無印良品」的產品質量無疑是上乘的,而前些年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罕見的日式簡約風家居品牌著實令消費者眼前一亮,但後來,「無印良品」的高品牌溢價以及類似「miniso」等其他相似風格的品牌開始崛起後,MUJI逐漸失去了部分市場,擴張更無從談起。

當簡約風開始大肆佔領市場之後,消費者更願意選擇一些性價比高的品牌,而MUJI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態度和品牌溢價,看似堅挺其實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在最近兩年,MUJI的營業額都趨於下滑,再加上2017年央視315曝光了其部分食品來源於日本核汙染地區,一直以來辛苦經營的口碑也受到重擊,而此次的商標使用權敗訴更是為其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增加了絆腳石,MUJI在中國的這條「品牌之路」走得異常艱難。

新浪家居記者聯絡良品計劃中國總部,但相關部門並未作出回應,目前也沒有任何公開聲明表示對該事件作出處理,不知以後的「無印良品」是不是要真的被改做「MUJI」了。

對於希望在中國打出一片天地的國外品牌來說,「打造品牌」一直都不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層面,要通過法律途徑建立起堅不可摧的「品牌保障」,而對于堅持原創的中國設計師來說,打擊山寨從來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中國,打假以及打擊投機依舊任重道遠。

(文章來源:新浪家居-公眾號,侵刪)

相關焦點

  • 被判商標侵權!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的店裡賣的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都打著無印良品的招牌,但是這些品類的「無印良品」商標,卻在棉田公司和北京無印手裡。2015年,這兩家公司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用的就是上面這一枚「無印良品」商標。
  • 「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商標侵權標準是什麼
    國產無印良品商標的註冊時間在2001年,當時日本無印良品並沒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也沒有在中國大陸進行過廣告宣傳,難以說在中國大陸市場有何影響力。事實上,直到4年後的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才在上海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相反,根據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原告在獲得涉案商標權後,一直處於正常經營狀態,並多次獲得行業內獎項,可以說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正是這家似乎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國產無印良品商標於2001年4月28日被核准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經續展,有效期至2021年4月27日。該商標的原始註冊人為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表示上述授權屬於排他性的授權,棉田公司在給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授權後,自己仍在使用涉案商標,授權書中表示為獨家使用系棉田公司對相關法律規定不甚理解,將「排他」敘述為「獨家」所致。上述事實,有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提交的證據1-10,證據21至證據25、證據29及庭審筆錄等在案佐證。
  • 最前線|MUJI打輸商標官司,無印良品不完整了
    在國內的商標問題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了漫長的糾紛中: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於2000年在第24類商品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後於2004年被轉至此次相關訴訟的原告方——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北京棉田又在2011年授權北京無印有限公司,在中國獨家使用該有關商標,而棉田也正是該公司的投資方。
  • 無印良品在杭州涉嫌商標侵權 曾與香港企業爭奪商標
    無印良品是什麼?一直以來,這個來自日本的雜貨品牌,玩的是「沒有品牌」的品牌策略,因為強調素樸、簡約,其一系列商品上連商標也被省而略之。不過時至今日,隨著其在國內市場的不斷拓展,如此「另類」的表現也似乎越來越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它惹來眾多的死忠粉絲,另一方面也將其屢屢推上商標侵權的風口浪尖。
  • 「無印良品」中日商標之爭二審宣判 日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賠償超60萬
    「無印良品」中日商標之爭二審宣判 日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賠償超60萬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11日 消息: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近日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再掀波瀾 北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日方獲賠...
    因文某商店所售商品系北京「無印良品」生產,且該店是北京「無印良品」的加盟商,其在店鋪中的宣傳、裝潢等顯然是經過北京「無印良品」授意的,故日本「無印良品」將文某和北京「無印良品」告上法庭,認為二被告行為已構成共同侵權,要求停止對原告相關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行為,停止使用相關店招和原木色裝修風格,並要求兩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21萬元。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有那麼誇張
    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這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未來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或只能標示「MUJI」。
  • 正版輸了,日本無印良品遭「國內山寨」告侵權!判賠62萬+刪商標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近日針對「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最終審判,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上海無印良品必須立刻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另外,還要在天貓「無印良品 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的實體門市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再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62.6萬多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我們國家將將商品和服務分成45個大類,其中1到34類為商品類,35到45類為服務類,不同類之間的商標使用不構成侵權。事實上,不同類型商品擁有相同的商標名稱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比如 「長城」潤滑油、「長城」葡萄酒等。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那麼誇張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無印良品敗訴怎麼回事?無印良品打什麼官司為什麼敗訴了原因曝光
    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了。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判決書稱,「無印良品」商標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並在2004年7月21日轉讓給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而北京無印於2011年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權北京無印在中國獨家使用有關商標,涉案商標經過長期宣傳和使用已具備極高的知名度。
  • 搶註有理?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事情的緣由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2017 年 12 月,法院審判要求MUJI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超過 40 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國內各地出現「無印良品」高仿店無印良品,告日本無印良品侵權竟...
    「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店舖內寫著「無印良品 國民價格 國民品牌 國民生活 國民設計」。   此外,北京棉田及旗下「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曾將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指日本無印良品侵犯其用於紡織品的商標權,相關兩宗案件同在2016年9月28日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審,原告分別求償260萬元(人民幣,下同)及80萬元。
  • 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落幕 北京棉田勝訴!
    南都記者注意到,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目前已發布聲明稱,將進行整改。   然而,面對棉田公司的控告,日本無印良品方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已有註冊商標,故對該商品使用「無印良品」字樣系合理行為,並不構成商標侵權。
  • 無印良品商標爭奪戰,日本無印良品敗了,判賠60萬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樁案子,案件涉及「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最終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涉案被告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立即停止對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中國無印良品)註冊商標權的侵權行為。
  • 商標糾紛17年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官司沒打完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日本「無印良品」稱官司還要打下去 北京棉田稱「無印良品」品牌創立與日本無關  MUJI聲明  商標訴訟仍未結束  針對日前有報導稱,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只能叫「MUJI」的情況,11月1日,日本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計畫」)發表聲明稱,不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臨平歡樂城的店經營的名為「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綜合性店鋪,銷售與日本公司類似的產品,在店鋪門頭、牆面、廣告等多處顯著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標識,銷售的產品上也多處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無印工坊」標識,並且店鋪裝潢也與日本公司十分相似,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混淆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