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自古以來就非常的深厚,我們把兩國的友誼稱為「巴鐵」關係,巴基斯坦更是把維護中巴友誼寫進了自己的憲法和小學教科書,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中巴友誼,但是有些外國人到巴基斯坦去旅遊他們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為什麼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那麼鐵,但是一提到中國巴基斯坦人就搖頭呢?
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那真是沒得說,兩國之間非常的友好,而且兩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一直以來只要有任何一方遇到了困難或者說遇到了事情,另一方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幫助。
就比如08年我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巴基斯坦人站出來說「中國兄弟需要什麼東西,我們就提供什麼什麼東西」,當時,汶川災民比較多,房屋又全部被破壞,所以為了解決災民的臨時居住問題,我國外交發言人連續三次請求國際社會支援帳篷,在得到這一消息後,巴基斯坦政府迅速行動,在全國徵集調運帳篷,總共向中國支援了22260頂帳篷,但是這些帳篷並不是一起過來的,而是分批次,有的時候甚至只有兩位數的頂數或是一位數的頂數被運過來,也就是巴基斯坦為了支援我們動用了國家戰略儲備的所有帳篷,甚至是這個帳篷是一頂一頂的徵集而來的,當然,巴基斯坦也是為我國支援帳篷最多的國家。
當然在那時還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那時巴基斯坦總共才有4架運輸機,2架是作為日常飛行用,2架是作為緊急備用,我國汶川發生地震後,有兩架運輸機就運送了物資來中國,然後為了運輸巴基斯坦的醫療隊來中國巴基斯坦又動用了剩下的兩架,而且當巴基斯坦醫療隊來到中國的時候,我方接待人員說要為他們解決生活安排問題,但是他們的領隊說,不用管他們,他們是來救人的,由此可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真的不一般。
當然,我國在對巴基斯坦的幫助和支持上那也是非常的大方,比如為了幫助巴基斯坦建設核電站,我國足足花費了96億美元,而且在建設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比較大的技術性困難,但是我國都還是一一把它解決了,這裡邊最困難的一個技術叫華龍一號,這個技術的攻克和研發足足花費了中國三十年的努力,當然,在其它各個方面中國都給予了巴基斯坦很大的幫助。
那麼,為什麼既然中巴關係這麼鐵,巴基斯坦人在提到中國的時候會搖頭呢?其實這要歸結於各國文化習俗的不同,在大多數國家的文化習俗中,點頭就是贊成,搖頭就是反對,但是在巴基斯坦的文化習俗中剛好相反,他們點頭表示不贊成,表示反對,搖頭表示贊成,表示稱讚,表示認同。
所以,你懂了嗎?平時我們去某些地方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這個地方的文化習俗和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理解他們的意思而不至於造成一些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