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
烏拉圭全稱:烏拉圭東岸共和國(英語: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西班牙語: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的東岸,北鄰巴西,西接阿根廷,東南瀕大西洋。居民約90%是白人,其餘有8%的印歐混血兒。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首都為蒙得維的亞。1825年8月25日從巴西帝國的統治下獨立。境內大部分地勢平坦,農牧業發達。現為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烏拉圭屬溫帶氣候,以優美自然風光和安定社會環境,獲譽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寶石而又盛產紫晶石,獲譽為"鑽石之國"。
烏拉圭經濟主要是以出口農業為主,早在二十世紀初歐洲爆發戰事時,烏拉圭便大量出口農產品到歐洲等各地,令烏拉圭一度成為南美洲富裕的國家。現時烏拉圭經濟雖然不能與二十紀初相比,烏拉圭仍然是靠出口農業帶動。2000年南美洲爆發經濟危機,巴西和阿根廷率先為重災區,烏拉圭因為有一半出口是輸向巴西和阿根廷,結果也受到牽連,不但出口大跌,失業率還達到雙位數字。烏拉圭乃南美洲區中另一個經濟蕭條的國家,但2004年起,烏拉圭經濟開始隨著巴西、阿根廷復甦,在經濟危機下,烏經濟仍然增長,和旁邊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形成鮮明對比。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積極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烏政府積極應對,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穆希卡政府執政以來,注意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延續性,重視宏觀調控,控制財政支出,加強金融監管,優化債務結構,著力加強服務業,打造物流中心。
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2011年農牧業產值1109.19億比索,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3%。農牧業從業人口16.7萬,約佔總就業人口的10.5%。2009年全國農業用地1486.4萬公頃,其中可耕地面積164萬公頃,固定耕種面積3.3萬公頃,灌溉面積21.8萬公頃。
當地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保守式樣西裝,會政府及私人機構,必須先訂約會。他們喜歡談論體育,特別是足球。商務活動時,持有西班牙文對照的名片。使用有西班牙文對照的商品說明書,將大有助益。銷售姿態宜低,勿圖施加壓力,同其他許多小市場經濟國家一樣,許多進口商經手商品繁雜,以致效益甚差。好的代理、經銷商很難找,因為他們大多要求獨家代理。商界招待、宴請多在夜間在大飯店進行。如應邀到烏拉圭家中做客,可先給女主人送一些花或巧克力。烏拉圭商人和阿根廷商人相近。
民間音樂中主要體裁是歌舞曲,種類很多,有「佩裡孔」、「梅迪亞卡尼亞」、「坎東韋」、「埃斯蒂洛」、「米隆加」和「西夫拉」等,後 3種最為多見。「埃斯蒂洛」的音樂為兩段體:第1段為主題呈示,速度中庸;第二段是快板段,具有主題變奏的性質。歌詞採用「十行詩」形式,由吉他伴奏。「米隆加」是一種歡快粗獷的歌舞曲,大小調式都有,曲調常為下行,音域寬闊。規整進行的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樂句是它的特點。「西夫拉」是由兩位歌手相互應和,自彈自唱,或是由吉他伴奏的獨唱。歌詞有八行詩和十行詩兩種格式。
烏拉圭的民間音樂和專業音樂都曾受歐洲文化的影響。義大利歌劇和西班牙的「託納迪利亞」和「薩蘇埃拉」曾長期在烏拉圭流行。19世紀起本國的專業創作活動開始活躍。T.希裡瓦爾迪於1878年寫了烏拉圭的第 1部歌劇《巴黎婦女》。L.裡韋羅(1854~1931)是國內第1 位交響音樂的作曲家。A.布羅誇(1876~1946)曾久居法國,從師V.丹第。1910年他寫了領唱、女聲合唱與鋼琴表演的樂曲《塔巴來》,是民族主義音樂創作的先行者。其他重要作品還有鋼琴前奏曲《潘帕斯草原》、《g小調鋼琴五重奏》等。E.法維尼被公認是烏拉圭民族樂派最為傑出的作曲家。他曾在布魯塞爾學習音樂,歸國後從事教學、演出和創作。他的作品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代表作有交響詩《古老的祖國》、《田野》和管弦樂曲《木棉樹之島》等。
蒙得維的亞
玫瑰爭妍的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o) 是烏拉圭首都,位於拉普拉塔河下遊,瀕臨南大西洋,與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隔河相望。這裡氣候溫和,常年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素有"南美的瑞士"之稱。蒙得維的亞是南美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市內風景優美,街道清潔,綠樹成蔭。普拉多公園是市內最古老最著名的公園,園內植有800多種玫瑰,使這個城市有"玫瑰之城"的雅稱。
蒙得維的亞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線皆自此通向全國,各地農牧產品(牛、羊肉,皮革,穀物等)多在此集散和加工。集中全國工業的3/4,以肉類冷藏、加工規模最大,其次為紡織、麵粉、製革、化學、石油提煉、造船、水泥;此外還有服裝、制乳、菸酒、造紙、製鞋等。全國對外貿易的90%由此進出,主要輸出羊毛、肉類、皮革等。建於馬蹄形港灣東側的老城以立法宮為中心,房屋建築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風格,街區狹窄,教堂林立。新城與老城緊連,介於其間的獨立廣場為市中心區,匯集全市主要大道,政府宮、議會大廈、市府大廈等都在廣場周圍。七月十八日大街是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大街,整潔寬闊,街道兩側矗立著許多白色的高層建築。
蒙得維的亞是座美麗的城市,城市分新城和舊城兩部分。舊城保留著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風格,以憲法廣場為中心,廣場上有18世紀建造的天主教教堂。新城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獨立廣場上矗立著民族英雄阿蒂加斯將軍騎馬的青銅雕像和他的陵墓。廣場的附近有現代化的薩爾沃大廈和華麗的索立斯劇院,以及1873年創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盛產大理石、紫水晶石、瑪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鐵、錳等礦藏。林業和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黃魚、魷魚和鱈魚。烏拉圭是一個傳統農牧業國家。工業不發達,以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主。經濟依賴出口,主要出口產品有肉類、羊毛、水產品、皮革和稻米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烏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推進傳統產業的同時更注重非傳統產業的發展,積極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受阿根廷、巴西經濟復甦的影響,烏經濟於2003年出現復甦並在2004年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