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擔保貸款和優惠的就業創業、培訓政策,讓銅川眾多勞動者實現了就業,在自己的家門口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崗位。
銅川市人社局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小微企業、重點群體創業支持力度,創業創新帶動就業潛力加速釋放,充分彰顯了就業創業服務的「質量」和 「溫度」。
加大投放力度,以創業帶動就業。截止11月,全市共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7億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63億元,直接扶持1040名創業者,帶動3120人實現就業,為75家小微企業辦理貸款貼息1.64億元,穩定就業2625人。創新工作模式,拓寬反擔保面。率先在全省開展「政府+銀行+擔保公司」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模式,與投資擔保公司合作,進一步拓寬創業擔保貸款反擔保面,把符合徵信要求、具備擔保能力的「自然人」納入擔保範圍,辦理過程零費用,解決大部分創業者的擔保難問題;增加經辦銀行,提高辦理效率。增加兩個經辦銀行。在原有兩家合作銀行的基礎上,增加中國銀行銅川分行、耀州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孫塬分社兩家銀行,大大提高了放款效率。個貸經辦時限由不超過15個工作日,縮短至平均不超過10個工作日;針對新冠疫情,建議政府出臺了《關於積極應對疫情進一步促進返鄉人員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全力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等文件,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額度由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超出300萬元部分的貼息資金由市區財政部門承擔;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6月份,省、市領導在返鄉人員創業貸款擔保中心現場指導工作,省人社廳廳長張光進對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支持復工復產做出的成績予以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廣銅川市的這一創業擔保貸款做法;同時,簡化流程,降低辦理門檻。積極推行創業擔保貸款線上線下同時受理,實現了創業擔保貸款業務「最多跑一次」、「經辦機構合署辦公」、 「一廳式辦理」。在即將出臺的《陝西省創業擔保貸款操作辦法》中,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經辦流程、所需資料、辦理時限等經驗做法被借鑑。
與此同時,優惠的創業就業政策也給勞動者就業帶來不少好處。有就業需求的各類人員或有用工需求的單位,都可免費在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或用工登記;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和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按每人5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專及以上學歷,且檔案在銅川市各級人才交流中心存放的統招畢業生,銅川生源或銅川區域的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年度內(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未就業畢業生、銅川市內國家級貧困縣、艱苦邊遠縣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中職(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其他已登記的16-24歲失業青年、見習生到見習單位見習期間(見習期為3-12個月)給予每人每月1200元的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每人每月25元。
銅川人社還在培訓方面為勞動者就業提供優惠服務。他們大力開展線上培訓,助企紓困。疫情發生後,為保居民就業、穩定企業就業崗位,積極部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了「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培訓對象包括企業職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特別是針對防疫物資生產、受疫情衝擊嚴重、大量吸納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三類企業,開展技能提升線上培訓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穩崗、穩就業、復工復產,把在線培訓補貼標準提高30%,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減輕疫情對農民工在內的勞動者就業和收入的影響。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技能培訓3.97萬人,已向企業撥付培訓補貼4727萬元,為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復工復產增強了動力;為有效應對疫情給經濟和就業帶來的影響,進一步穩就業、促就業、防失業,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市人社局全面開展以工代訓,資助以訓穩崗。對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行業的各類企業,可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給予企業培訓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2家企業申報開展以工代訓,17701名企業職工參訓,有效促進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穩定了就業崗位;為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和技能等級,擴大高技能人才存量,市就業促進中心依託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大力開展新型學徒制,採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方式,由企業與院校合作,以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脫產或半脫產培訓等方式共同為企業培養中級工或高級工。今年以來,銅川市欣榮配電有限公司、陝西欣塑建材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共對1322名企業職工開展電工、焊工、鉗工、鑄造等13個工種高級工新型學徒制培訓,推動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充分對接,加快培養滿足企業現實需要的技能人才,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為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圍繞「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利用技工院校培訓資源,發揮校企合作優勢,開展「縣校合作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幫助貧困戶就業,實現脫貧致富,截至目前,195名貧困勞動力經過培訓每人至少掌握了一至兩項就業技能。(席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