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人社:為勞動者就業提供全方位幫助

2020-12-24 騰訊網

創業擔保貸款和優惠的就業創業、培訓政策,讓銅川眾多勞動者實現了就業,在自己的家門口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崗位。

銅川市人社局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小微企業、重點群體創業支持力度,創業創新帶動就業潛力加速釋放,充分彰顯了就業創業服務的「質量」和 「溫度」。

加大投放力度,以創業帶動就業。截止11月,全市共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7億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63億元,直接扶持1040名創業者,帶動3120人實現就業,為75家小微企業辦理貸款貼息1.64億元,穩定就業2625人。創新工作模式,拓寬反擔保面。率先在全省開展「政府+銀行+擔保公司」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模式,與投資擔保公司合作,進一步拓寬創業擔保貸款反擔保面,把符合徵信要求、具備擔保能力的「自然人」納入擔保範圍,辦理過程零費用,解決大部分創業者的擔保難問題;增加經辦銀行,提高辦理效率。增加兩個經辦銀行。在原有兩家合作銀行的基礎上,增加中國銀行銅川分行、耀州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孫塬分社兩家銀行,大大提高了放款效率。個貸經辦時限由不超過15個工作日,縮短至平均不超過10個工作日;針對新冠疫情,建議政府出臺了《關於積極應對疫情進一步促進返鄉人員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全力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等文件,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額度由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超出300萬元部分的貼息資金由市區財政部門承擔;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6月份,省、市領導在返鄉人員創業貸款擔保中心現場指導工作,省人社廳廳長張光進對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支持復工復產做出的成績予以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廣銅川市的這一創業擔保貸款做法;同時,簡化流程,降低辦理門檻。積極推行創業擔保貸款線上線下同時受理,實現了創業擔保貸款業務「最多跑一次」、「經辦機構合署辦公」、 「一廳式辦理」。在即將出臺的《陝西省創業擔保貸款操作辦法》中,銅川市創業擔保貸款經辦流程、所需資料、辦理時限等經驗做法被借鑑。

與此同時,優惠的創業就業政策也給勞動者就業帶來不少好處。有就業需求的各類人員或有用工需求的單位,都可免費在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或用工登記;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和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按每人5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專及以上學歷,且檔案在銅川市各級人才交流中心存放的統招畢業生,銅川生源或銅川區域的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年度內(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未就業畢業生、銅川市內國家級貧困縣、艱苦邊遠縣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中職(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其他已登記的16-24歲失業青年、見習生到見習單位見習期間(見習期為3-12個月)給予每人每月1200元的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每人每月25元。

銅川人社還在培訓方面為勞動者就業提供優惠服務。他們大力開展線上培訓,助企紓困。疫情發生後,為保居民就業、穩定企業就業崗位,積極部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了「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培訓對象包括企業職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特別是針對防疫物資生產、受疫情衝擊嚴重、大量吸納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三類企業,開展技能提升線上培訓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穩崗、穩就業、復工復產,把在線培訓補貼標準提高30%,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減輕疫情對農民工在內的勞動者就業和收入的影響。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技能培訓3.97萬人,已向企業撥付培訓補貼4727萬元,為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復工復產增強了動力;為有效應對疫情給經濟和就業帶來的影響,進一步穩就業、促就業、防失業,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市人社局全面開展以工代訓,資助以訓穩崗。對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行業的各類企業,可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給予企業培訓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2家企業申報開展以工代訓,17701名企業職工參訓,有效促進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穩定了就業崗位;為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和技能等級,擴大高技能人才存量,市就業促進中心依託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大力開展新型學徒制,採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方式,由企業與院校合作,以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脫產或半脫產培訓等方式共同為企業培養中級工或高級工。今年以來,銅川市欣榮配電有限公司、陝西欣塑建材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共對1322名企業職工開展電工、焊工、鉗工、鑄造等13個工種高級工新型學徒制培訓,推動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充分對接,加快培養滿足企業現實需要的技能人才,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為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圍繞「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利用技工院校培訓資源,發揮校企合作優勢,開展「縣校合作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幫助貧困戶就業,實現脫貧致富,截至目前,195名貧困勞動力經過培訓每人至少掌握了一至兩項就業技能。(席選民)

相關焦點

  • 聚合力增動力添活力——陝西銅川拓寬渠道穩就業保民生
    市縣兩級成立穩就業工作專班;開啟「雲服務」;多渠道累計徵集發布4萬餘個崗位信息,全市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115場次……2020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影響,陝西省銅川市人社部門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穩就業存量、擴就業增量,為就業注入活力,讓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 鎮遠縣人社局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服務效果好
    內容提要: 根據《鎮遠縣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建設推進工作方案》要求,鎮遠縣人社局工會委員會積極組織建設 根據《鎮遠縣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建設推進工作方案》要求,鎮遠縣人社局工會委員會積極組織建設,於今年10月份完成標準型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1個。
  • 泰山區人社局打造掌上平臺線上助力就業
    為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各類用人單位和廣大勞動者的求職需求,泰山區人社局認真落實上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決策部署,積極做好穩定就業工作。緊扣「春風送真情 就業暖民心」這一主題,迅速行動、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創新企業招聘方式,啟動實施了2020年春風行動「掌上」招聘服務月活動,搜集整理一批企業用工信息,通過「泰山人社」、「泰山集結號」 等微信公眾號和山東公共招聘網、泰安招聘網等網絡平臺進行集中發布。
  • 全市人社部門為53家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101萬元
    記者 王雨苗報導:為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切實幫助企業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市人社局積極貫徹落實各項穩就業政策,快速兌付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截至目前,全市人社部門已為53家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101萬元,惠及員工802人。
  • 花都區人社局多舉措開展就業創業惠民惠企政策宣傳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六穩」「六保」中「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援企穩崗,努力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根據市人社局關於《開展穩就業保就業專題宣傳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6月17至6月23日,區人社局採用分片集中的模式,覆蓋我區10個鎮街、3個管委,面向全區企業、村居(社區)宣講人社就業創業「惠企惠民」政策,共惠及2000餘家企業、村居(社區)。
  • 青島市市南區人社局「落實三子」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為應對「最難畢業季」,青島市市南區人社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決策部署,護航「六穩」落實「六保」,始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從政策支持、雙選招聘到見習就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服務,全方位助力賦能青年人才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 洛陽市多措並舉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近日,洛陽市政府收到一封來自省人社廳的感謝信:在剛剛結束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由航空工業空空飛彈研究院及空導院技工學校培養的選手,參加製造團隊挑戰賽項目、數控銑項目,勇奪2項金牌,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特此感謝。
  • 濟南市人社局:疫情防控「不見面」,人社服務「不降溫」
    市人社部門經辦窗口全面推行「網上服務」「自助服務」「幫辦代辦服務」等新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人群聚集傳播風險,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人社服務兩手抓、兩不誤。截至2月底,通過「不見面」方式辦理人社公共服務147萬人次,其中,通過市人社局網站諮詢辦理業務41萬人次,手機APP諮詢辦理47萬人次,微信(支付寶、網銀)辦理6.4萬人次;通過人社業務電話諮詢辦理51.6萬人次,通過12345市民熱線辦理8300多件。
  • 聚焦「三民」活動丨青島市人社局:穩就業保民生攬人才 強化人才...
    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截至11月底,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城鎮登記失業率3.02%,控制在4%以內;社保參保人數和待遇實現雙提升,社保費減免緩政策惠及廣大市場主體;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吸引雙一流高校畢業生3316名,預計全年引進聚集各類人才25萬人;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2.5萬名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3.2億元;暢通民聲傾聽渠道,12333民生服務熱線人工接聽受理
  • 吉林省人社廳發布重要通知!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及勞務經紀人組織湖北籍勞動者開展跨區域有組織勞務輸出,且籤訂勞動合同、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次性就業創業服務補助。補助標準為:推薦成功上崗人數為30人的,補助1萬元;推薦成功上崗人數為30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補助200元,每戶企業只能申請一次,最高補助不超過8萬元。
  • 高臺:「培訓+就業 」助推貧困戶穩增收
    通訊員 李海英  高臺縣人社局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當前首要任務,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技能培訓各項措施
  • 「柔性調解」為勞動者解憂
    在上海楊浦區,就有這樣一個在全市首創的勞動保障聯合接待窗口,勞動監察部門通過引入工會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律師等專業力量,不僅提供現場諮詢,還負責受理勞動者維權化解申請,化「剛性執法」為「柔性調解」,取得了較好效果。記者近日從楊浦區人社局了解到,一年多的時間裡,窗口共接待來訪群眾955人次,化解糾紛112件,涉及154人次金額204.93萬元。
  • 亳州:「招聘夜市」搭起就業平臺
    近日,市人社局在市區建安文化廣場一角設立了「招聘夜市」,每到夜晚華燈初上,便有大批市民駐足諮詢臺前,諮詢企業招聘事宜。「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更好服務穩就業大局」,立在「招聘夜市」門前的對聯告訴人們,這裡是為促進就業而建。
  •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人社部組織開展「築夢未來 與你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助推政策落實,持續開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就業服務周、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集中開展就業指導,為畢業生提供便捷、精準、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八、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增長,進一步完善城鄉統籌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2018年3月至4月,人社部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我有話想說」活動,面向社會徵集對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意見建議。同期,就促會組織專家和一線工作者對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行專題研究,提出重要建議。
  • 社會項目Singha Park為泰國北部的農業勞動者提供幫助
    Singha Park董事總經理Pongrat Luangthamrongcharoen表示,Singha Park在過去五年的發展是Singha為當地社區提供支持的努力的一部分。 Pongrat先生說:「我們的目標是奉獻;奉獻於當地社區。讓社區有機會獲益於Singha集團的商業成功。」
  • 立山區人社局、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在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就業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支持企業順利復工復產的重要作用,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立山區人社局、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積極貫徹落實2020年市委、區委一號工程「春風行動」,由人社局局長牽頭成立了三個調研工作組,分別帶政策下企業,幫扶企業共度疫情難關。
  • 「智慧人社」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9日消息(新疆臺記者董智勇、通訊員熱米拉):眼下,我區打造集窗口經辦、電話諮詢、移動服務等於一體的「智慧人社」服務平臺,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這兩天,烏魯木齊市民古力尼歌·艾合買提患上了感冒,她通過「新疆智慧人社」手機APP申領到的電子社保卡,在藥店成功掃碼購買到了感冒藥。
  • 人社部最新回應
    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在其官網首頁專門發布這樣信息:「想對和吳桂春一樣的勞動者說,各地人社部門將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在求職就業路上,助你們一臂之力。」很多企業紛紛聯繫東莞圖書館想為吳桂春提供幫助。6月25日下午,東莞市人社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詳細了解了吳桂春關於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工資待遇等具體要求,開展「一對一」就業推薦,最終為其對接了東莞市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6月26日,吳桂春順利通過面試,他將在離東莞圖書館不遠的光大景湖花園小區從事綠化養護工作。
  • 市北區人社局落實就業創業政策 助力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信網1月10日訊市北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2019年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持續優化具有市北特色的就業創業生態,引進更加優質的人才資源,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全力推進公共服務上臺階、上水平,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貢獻了人社力量
  • 武陵源區:「四建」「四送」全面推進就業扶貧
    10月23日,武陵源區人社局、區就業局以「就業扶貧 幫困脫貧」為主題,以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為主體,搭建「四個平臺」、開展「四送」活動深入推進扶貧工作,不斷夯實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送信息,搭建用工對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