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想帶你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2020-12-11 騰訊網

鄰居家裝修的電鑽聲、馬路上的路怒的滴滴聲、工地上鋼筋和水泥的撞擊聲、無意義的高聲談話、傍晚廣場上的嘈雜和音樂聲…..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好好聽過大自然的聲音了?

葡萄牙詩人與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曾說過『I listen without looking and so see.』。而事實上,無論是平時還是旅行,我們都對大自然的種種聲音關心得太少。

從美國的霍河溫帶雨林到京都的嵯峨野竹林小徑;從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到芬蘭北部的一片秘境森林,我們收集了全球8個秘境之地的最美聲景。鳥聲、蟲鳴、雨的滴答、雷的轟鳴、海浪的拍打、流水的低吟……你聽,大自然的生命之聲其實從沒斷過。

Ready to listen ?

3

2

1

GO!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霍河溫帶雨林 (Hoh Rainforest)

在獲得艾美獎的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心中,這片一平方英寸的周圍有著美國難得保有的自然寂靜。

2005年4月22日地球日,他獨自一人到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霍河雨林,在距離遊客中心大約三英裡的地方,把一塊小紅石放在圓木上,並將那裡命名為『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漢普頓會定期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監測可能入侵的噪音,並記錄下時間、噪音入侵的程度,以及噪音的來源。之後,他會通過電子郵件聯絡製造噪音者,並且隨信附上一張有聲CD。內容包括噪音入侵前的大自然寂靜,以及入侵後的狀況,向對方解保護僅存自然寂靜的重要性,請對方自我約束。

火山噴發時有多少種聲音?

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 Volcano)

火山噴發時你能聽到什麼?這是《紐約時報》的航海家特刊為我們帶來的一段來自夏威夷島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 Volcano)熔巖流出的聲音。除了這幾秒類似玻璃碎掉的聲音,火山噴發的過程中還有很多聲音,甚至可以說地球在更新自己時有一段屬於自己的BGM。

去年9月,《紐約時報》的航海家特刊為了用一種更敘事性的方法來創造故事,便採取了一個創作新形式。這期特刊沒有文字,只有全球各地11個地方的照片和聲音。讀者可以在播客或網站上聽到雜誌記者的解說。比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大地開裂聲、冰島德特福斯瀑布的轟鳴聲、猶他州巨大的白楊林的樹葉被風吹過的聲音,以及印度古巴茲陵墓內的迴響。

作為《紐約時報》選擇的第一站,基拉韋厄火山是目前世界上觀光客流量最大的火山之一。很多人專門來欣賞火山的炙熱熔巖流入大海時驚心動魄的景象。『基拉韋厄』在夏威夷語中的意思是『湧出』或『冒出』,形容這個火山經常湧出巖漿。有數據統計僅在20世紀內,基拉韋厄火山就噴發了52次。

用竹聲詮釋京都綠

嵐山嵯峨野竹林小徑 (Bamboo Path)

整片竹林,除了竹葉在風中發出的沙沙聲,再無半點雜音。這是日本最經典的竹林小徑『嵐山嵯峨野竹林小徑』,小徑中的自然聲音更入選了『日本最值得保留的100種聲音』。

在嵐山小火車站和野宮神社之間有一條300米長的竹林小徑。筆直向上的茂密竹林沿著步道兩側生長,10分鐘的步行路程中有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感。這裡是《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中私人府宅發生殺人事件的地點;也是電影《臥虎藏龍》和《藝伎回憶錄》的取景地。每年12月竹林小徑都會化身花燈之路,屆時整條小道都會亮起點點燈光,光之小路延伸到竹林的深處。

1996年時日本環境廳(現環境省)就開始了『日本音風景100選』項目,公開票選出想保留下來的聲音環境,裡面不僅有京都的竹林聲,還有鄂霍次克海的流冰聲、五浦海岸的海浪聲、位於屋久島的千頭川溪流以及那裡駛過的小礦車等等。

怎麼閃電聽上去也很溫柔

霍河溫帶雨林 (Hoh Rainforest)

聽!這是一段來自錄音師Irv Teibel在曼哈頓公寓樓錄的雷雨聲。『With a flip of the disc, you can change the weather.』這是一個樂評人這首曲子的評價。

和大多數『垮掉的一代』一樣,1938年出生的Irv Teibel在他20多歲的時候也不太確定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於是他先學習科學和藝術,在美國軍隊服役,最後定居紐約。在紐約,他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出版、攝影和設計。一次,在幫別人創作電影配樂時,Irv Teibel發現自己在海灘上錄製的海浪撞擊聲是如此的好聽,仿佛它們是有史以來最令人難以抗拒的流行歌曲。

於是,Irv Teibel在1969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開始發行《Environments》系列唱片。唱片裡有賓夕法尼亞東部偏遠森林裡溫暖的夏夜,有加勒比海的瀉湖,有黎明時分群鳥的合唱,有鬱郁林海中微風的低吟,還有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裡鳥兒的振翅和啁啾。《Environments》大受歡迎,最終由大西洋唱片公司發行。Irv Teibel也許並沒有想過要用《Environments》來保護自然,然而,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它做到了。Teibel第一次記錄下海洋聲的科尼島受到『桑迪』颶風的摧毀,布朗克斯動物園的鳥舍也在1995年的一場暴風雪後倒塌了。在《Environments》系列唱片裡的許多聲音已經永遠地消失了。

一個會吟詩的綠色生物

拉普蘭的森林 (Auttikongas)

在拉普蘭羅瓦涅米的Auttikongas森林裡,草葉樹木在腳下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鳥兒在樹梢自由清唱,還有遠處傳來的隱隱約約的瀑布聲,這塊接近北極圈的森林深處就像是一個會呼吸的綠色生物。

森林可以說是芬蘭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芬蘭全國約有65%的面積都為森林所覆蓋,如同水域一樣,森林在芬蘭隨處可見。即便是在像首都赫爾辛基那樣的大城市,也有相當大的森林地帶,有些還是指定的自然保護區。芬蘭人喜歡去森林裡:夏天徒步,冬天越野滑雪,閒時散步,採一採漿果和野菇......這些都是芬蘭人喜愛的林中休閒活動。

作為一種塑造芬蘭品牌的有趣新方式,今年芬蘭旅遊局攜手拉普蘭營銷傳播公司—House of Lapland聯合推出了『Sound of Lapland』音樂視頻項目。從風吹過樹葉和松針的沙沙聲,到隆冬時分的森林小屋之旅,再到在羅瓦涅米的叢林中採摘漿果,『Sound of Lapland』會帶你踏上一場貼近自然的聽覺奇妙之旅,向尚未來過拉普蘭的人們分享這種純粹乾淨的自然體驗。

斐濟清晨的露珠和鳥鳴

科洛伊蘇瓦森林公園(Cola-I-Suva)

在哪裡可以找到斐濟最純粹的聲音?成立於1872年的Cola-I-Suva森林公園,是斐濟最好的森林公園之一,整個公園的狀態非常原始。一個清晨,Marc Anderson在在公園後找到了一個安靜隱蔽的山谷,記錄下了清晨的露珠和鳥鳴聲。

像這樣的錄音作業已經成了Marc Anderson的日常。從2011年起,Marc Anderson已經出版了32張關於自然聲景的專輯,並且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錄音師合作,一起開發了一個叫作『nature sound map』的網站。在上面,你可以通過搜索並點擊相應位置,探索世界各地的蟲鳴鳥叫。

Marc 說自己一旦找到一個好的錄音地點,通常會在幾天內錄製20到50個小時的音頻,選擇最具節奏感、有趣或令人放鬆的部分,並把它們編入專輯。他還會在專輯描述中加入了注釋,講述了這個地方的故事和尋找聲音的旅程,並給出了可以聽到的物種的詳細信息。比如在上面斐濟的這段錄音中,Marc就在網站錄音下備註道:『第23秒這裡的咳嗽聲聽起來有點像狗叫,其實是由一隻金色的鴿子發出的』;『第45秒是島上畫眉鳥飛過時發出尖銳的哨聲』。

可以只聽聲音的電視劇

草原的聲音

如果說地球上有一個地方,那裡仍然處於生命的最初階段,龐大的獸群自由奔馳,這個地方就會是廣袤而原始的草原。這是一段來自英國BBC 廣播公司2017年在YouTube 上推出的《10 Hours Of Relaxing Planet Earth II》中『草原的聲音』片段。

2017年,英國BBC 廣播公司在YouTube 上推出了5 部10 小時的『慢電視』劇集《10 Hours Of Relaxing Planet Earth II》。這50個小時的影片總共被分成5段:『山的聲音』、『叢林的聲音』、『島嶼的聲音』、『沙漠的聲音』,和『草原的聲音』,每一段各有10個小時的長度。

你可以說這就是一部超高質量的大自然解壓音樂電影。在這50個小時的節目中,沒有旁白、沒有配樂、沒有情節、沒有人,只有高畫質攝影機拍攝的各種地球自然奇觀和大自然純粹的聲音。從高空俯瞰山巒,穿過雲霧到達叢林深處,飛往島嶼探索秘境奇景,來到沙漠與草原近距離接觸各種動植物。攝影機緩慢地將聲音和畫面一同呈現給我們的感官。BBC說這是為地球留下的『Visual Soundscape』。

墜入大海的冰川

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

2013年7月,作家Hank Lentfer把船停在了幾噸重的碎冰前。層層疊疊的碎冰像搖搖欲墜的巖石一樣,紛紛墜入大海。面前幾千隻黑腳三趾鷗早已習了慣翻滾的冰山和刺骨的寒風,他們尖銳而堅定的聲音在茫茫冰原上反而成了一絲溫暖。

5,000 平方公裡的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位於阿拉斯加州的南端,坐落在太平洋和加拿大之間,一直是冒險者的心頭愛。這裡有 175 座高山、 762 條湖泊、 25 條冰川。但因氣候變暖,冰川不斷消融,預計將在 2030 年消融殆盡。

於是,阿拉斯加冰川國家公園便開始了冰川灣聲景工程。冰川碎裂後墜入大海的轟鳴,座頭鯨的召喚,棕熊抖動毛髮時的水滴,岸上螃蟹在潮汐和巨石之間的混戰......他們想盡力把北美大地上最原始的自然合唱保留下來,給每一個還未曾來過的人。

相關焦點

  • 這次,我想帶你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鄰居家裝修的電鑽聲、馬路上的路怒的滴滴聲、工地上鋼筋和水泥的撞擊聲、無意義的高聲談話、傍晚廣場上的嘈雜和音樂聲…..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好好聽過大自然的聲音了?
  • 這次,我想帶你聽聽大自然的聲音|基拉韋厄火山|environments|竹林|...
    鄰居家裝修的電鑽聲、馬路上的路怒的滴滴聲、工地上鋼筋和水泥的撞擊聲、無意義的高聲談話、傍晚廣場上的嘈雜和音樂聲…..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好好聽過大自然的聲音了?葡萄牙詩人與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曾說過『I listen without looking and so see.』。而事實上,無論是平時還是旅行,我們都對大自然的種種聲音關心得太少。
  • 這次,我想帶你聽聽大自然的聲音|竹林|火山|基拉韋厄火山|...
    鄰居家裝修的電鑽聲、馬路上的路怒的滴滴聲、工地上鋼筋和水泥的撞擊聲、無意義的高聲談話、傍晚廣場上的嘈雜和音樂聲…..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好好聽過大自然的聲音了?葡萄牙詩人與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曾說過『I listen without looking and so see.』。而事實上,無論是平時還是旅行,我們都對大自然的種種聲音關心得太少。
  •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
    那些歡快的鳥鳴、蟲叫、潺潺流水聲,是不是已經久違了?在城市的鋼筋混泥土叢林裡,悶得喘不過氣來。天氣又炎熱,空調使人難受。高科技沒有帶來清涼,還可能帶來空調病。音樂家們在大自然中採集了原生態的聲音。以美妙的旋律呈現給大家,這是一種聽覺、視覺的享受。我精選的這三首樂曲都非常清新怡人,第一首歡快,第二首浪漫,第三首寧靜清澈。
  • 三年級上7《聽聽,秋的聲音》從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中體會秋天的活力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本文是這學期的第二篇略讀課文,沒有生字需要書寫。詩歌描寫了秋天大自然裡一些特有的聲音——大樹的唰唰聲、蟋蟀的聲、大雁的叮嚀和秋風的歌吟,說明秋的聲音藏在大自然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細細聆聽。詩歌語言精練,表達富有韻味,展現了秋天的生機和活力。詩歌共6小節,第一至五小節分述,最後一小節總結全詩。
  •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
    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風聲、水聲和動物的叫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一、生字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妙、奏、呢、喃、偉、擊、匯、喳。7、淙淙:形容流水的聲音。8、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10、洶湧澎湃:形容水勢很大,波浪互相撞擊,發出巨響,也比喻聲勢浩大。11、波瀾壯闊:形容聲勢雄壯浩大(多用於詩文、群眾運動等)。波瀾,波濤,多用於比喻。12、嘰嘰喳喳:形容雜亂細碎的聲音。三、課文解析1、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
  •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
    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風聲、水聲和動物的叫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一、生字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妙、奏、呢、喃、偉、擊、匯、喳。7、淙淙:形容流水的聲音。8、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10、洶湧澎湃:形容水勢很大,波浪互相撞擊,發出巨響,也比喻聲勢浩大。11、波瀾壯闊:形容聲勢雄壯浩大(多用於詩文、群眾運動等)。波瀾,波濤,多用於比喻。12、嘰嘰喳喳:形容雜亂細碎的聲音。三、課文解析1、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
  • 採訪大自然:我在雁蕩山裡錄下的自然聲音
    買下它本意是想錄一些音樂的,不過忽然有一天想到:網上用來舒眠解壓的「大自然的聲音」很多,我也可以自己去山裡錄一些大自然的聲音來用嘛。因為是自己錄的,肯定會比網上錄的來的親切,因為我親自到過那裡。 那是2015年,彼時我是溫州雁蕩山的粉絲。雁蕩山是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以嚴肅沉著的火山巖和點綴其中的飛泉流瀑著稱。
  • 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如:走在公園裡,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呢,對你:①「ne」,組詞:人呢(用於疑問句末);②「ní」,組詞:呢喃。課文主題:本文用清新活潑的語調描寫了大自然的風、水,以及動物的聲音,體現了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聲音作文: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聲音作文: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生動悅耳,美妙動聽,我喜歡大自然的聲音,不信你聽!風的聲音風娃娃一蹦一跳的出來了,它調皮得很,把地上的枯枝爛葉捲起來,又重新撒在路邊,給環衛工人增添了麻煩。「呼呼——呼」他還到了森林裡,它把大樹吹的東倒西歪,有的安然無恙,有的被風娃娃吹彎了腰,還有的被調皮的風娃娃吹倒了。它看到一座小房子,想搞一個惡作劇,把門吹得「嘎吱嘎吱」地響。
  • 三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小練筆
    走進廚房,聽聽水龍頭在歌唱,「譁啦啦,譁啦啦」,那聲音多麼美妙。菜刀擊打著菜板,「噹噹當,噹噹當」,那聲音如此清脆,如此熱鬧。噼裡啪啦的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呢?哦,原來是油點點在熱鍋裡舞蹈呢。一會兒,咕嚕咕嚕的聲音傳來,我定睛一看,奧,原來是電飯煲小姐姐在睡覺,她忙碌了一天了,此刻,一定很累很累。
  • 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一起走進自然,聆聽美妙的聲音
    如:走在公園裡,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呢,對你:①「ne」,組詞:人呢(用於疑問句末);②「ní」,組詞:呢喃。課文主題:本文用清新活潑的語調描寫了大自然的風、水,以及動物的聲音,體現了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聲音作文: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生動悅耳,美妙動聽,我喜歡大自然的聲音,不信你聽!風的聲音風娃娃一蹦一跳的出來了,它調皮得很,把地上的枯枝爛葉捲起來,又重新撒在路邊,給環衛工人增添了麻煩。「呼呼——呼」他還到了森林裡,它把大樹吹的東倒西歪,有的安然無恙,有的被風娃娃吹彎了腰,還有的被調皮的風娃娃吹倒了。它看到一座小房子,想搞一個惡作劇,把門吹得「嘎吱嘎吱」地響。
  • 三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小練筆
    走進廚房,聽聽水龍頭在歌唱,「譁啦啦,譁啦啦」,那聲音多麼美妙。菜刀擊打著菜板,「噹噹當,噹噹當」,那聲音如此清脆,如此熱鬧。噼裡啪啦的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呢?哦,原來是油點點在熱鍋裡舞蹈呢。一會兒,咕嚕咕嚕的聲音傳來,我定睛一看,奧,原來是電飯煲小姐姐在睡覺,她忙碌了一天了,此刻,一定很累很累。
  • 聽聽陳奕迅的聲音
    聽聽陳奕迅的《好久不見》。這是一首有特別味道的歌曲。陳奕迅特別舒緩,看似特別波瀾不驚的聲音出現的時候,你心頭會不會微微一顫?咱們先看看歌詞:『』走過你來時的路,想像著沒我的日子,你是怎樣的孤獨。"是不是有一種蒼白的,空空的心痛?心中應該有怎樣的掛懷,才會去想像一個人在沒有自己的日子裡,是不是孤獨,是不是安好,是不是下雨的日子沒有被淋溼?
  • 《大自然的聲音》——小練筆
    鳥是大自然的歌手,一年四季都能聽到鳥的叫聲。春季,我最愛黃鸝鳥的叫聲了,他的聲音非常輕脆,要不然怎麼會有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還很喜歡喜鵲的叫聲呢,因為聽說如果聽到了喜鵲的叫聲就要有好事來臨了。夏季,最常見的鳥兒是鸚鵡,它的叫聲可以是各種各種的;嗚嗚嗚,呱呱呱,咕嚕咕嚕,喳喳喳 .各種叫聲代表不同意思。
  • 聽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唰唰」,是黃葉道別的話音。聽聽,秋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嚁嚁」,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裡。
  • 方言特輯|快來聽聽有沒有你熟悉的聲音!
    方言特輯|快來聽聽有沒有你熟悉的聲音!這次我們又帶來了新的方言,來聽聽有沒有你們熟悉的聲音吧!先來個熱身,大家猜一猜這是哪裡的方言呢?這段語音是揚州方言哦!
  • 聽聽MAKER訓練營臺灣團隊代表的聲音
    聽聽MAKER訓練營臺灣團隊代表的聲音 2016年07月26日 08:58:00來源:你好臺灣網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大陸之行的感受吧。  來自「你說的都隊」團隊的銘傳大學學生林依蘋說道:「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大陸,我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次MAKER訓練營活動,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創業相關類型的訓練營活動,所以對我來說非常的特別。通過這次兩岸創業創意大賽及訓練營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不僅鍛鍊了我們在臺上的表達能力,也讓我們了解學習了兩岸之間不用的文化差異。」
  • 傾聽大自然詩意的聲音
    批改時我發現學生做得並不好,不少學生完全把這首詩的情感理解錯了。比如:「為我一揮手」的「一揮手」表現出了什麼情感特點?有的說「輕盈」,有的說「蔑視」。更令人費解的是「如聽萬壑松」,有人說描繪了琴聲的悲壯……對這樣淺顯明白的詩句,學生為什麼會不理解或理解錯誤呢?課堂上,我問學生,詩中寫蜀僧為「我」這個聽眾有力的揮手彈琴,如同聽見什麼聲音?他們齊答:「萬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