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在德國幼兒園玩什麼?沒有聲光電,但有老師自製的小教具

2020-12-12 小湯圓在德國

12月1日,終於盼到了老二薑餅入園的日子!

眼看解放在即,那天一大早,老母親興奮地起了個大早,把必帶的尿布、衣服等再次確認下,準時在幼兒園門口等待黎貝卡老師把我領進去。

現在疫情期間,全部家長止步於幼兒園門口,每個班的老師會輪流出來把小朋友接進去。

負責薑餅的幼兒園老師,是當初負責老大湯圓的黎貝卡。我在半年前寫了黎貝卡老師記錄湯圓在0-3歲小班的成長記錄,當時厚厚的一本手冊讓我發現幼兒園老師除了白天帶娃,還得為每一個小朋友寫階段性生長發育報告,工作量好大!

當時在手冊裡記錄了2歲的湯圓的興趣愛好,比如她愛角色扮演(穿Elsa裙子),大運動發育超出平均水平和喜歡手工畫畫這三大興趣特長,至今仍非常突出!

真的應了我們中國的老話「三歲看到老」。

因為湯圓特別喜歡這位老師,所以我在提交入園申請後,特地私下和黎貝卡交流,希望老二繼續能由她帶。果不其然,老二的託管老師也是黎貝卡,湯圓比我還開心!

這次趁著老二入園有長達四周的適應期,前幾周我得在班上陪著,讓老二適應新的環境,信任新的老師。在這慢慢脫手的過程中,我還可以和黎貝卡敘敘舊,一舉兩得!

以下圖片均為湯圓媽第一手資料,徵得老師同意所拍攝。

和湯圓之前一樣,薑餅的班級仍然是10個小朋友,配備兩位全職的老師。每個老師各自負責5位固定的小朋友。

另外有個實習老師,只在周二、周三來,完成學業中的實踐部分,很大程度上也緩解了幼兒園師資短缺的問題。

入園後,我輕車熟路給薑餅脫下了外套,進入教室,已經有四五個小朋友在忙手工了。

和教室內的其他老師、小朋友打完招呼後,黎貝卡示意我,一起和薑餅坐在地上,然後看他對新的環境的反應。

一開始,薑餅在我懷裡很羞澀,面對黎貝卡遞來的各種小玩具,不為所動,兩隻小手拽著我的毛衣緊緊的。

與此同時,黎貝卡和我一直聊著天,聊著過去一年來大家的情況和幼兒園的動態。

在我們熱絡的聊天中,老二也放開了緊張,大約半個小時後,這個四腳獸爬向了身邊的玩具,終於整個人從我的身上下來了。

黎貝卡和我使了個顏色,我知道這是個很好的開始,雖然薑餅就在我身邊不到半米遠,但代表著寶寶對周圍的環境慢慢產生了信任。

然後我才有空打量起闊別兩年多的小班教室來。畢竟因為疫情,我們也快一年不能進入幼兒園了。

這是個以功能劃分的,約60平方米的房間。

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張大大的矮方桌,平時小朋友吃飯、畫畫、做手工都在上面,四周的櫥櫃都放著和吃飯相關的餐具紙巾、垃圾桶等用品。

餐桌旁邊是小朋友的活動區。

一排是迷你小廚房,煮飯用的各式鍋、鏟子、調味料等烹飪用具都齊全;

0-3歲班級的迷你廚房

一排是換裝區,掛著一些衣服和不同風格的挎包、手提袋。

鄰近牆上就有一塊穿衣鏡,另外還擺著一些布娃娃。喜歡角色扮演的小朋友換好衣服,可以直接拿娃娃為道具,扮演不同的角色;

遠離門的斜對角屬於主題玩具區,我還特別仔細觀察了下,都沒有聲光電類玩具。這點和湯圓之前待的天媽家的環境一模一樣。

的確如此,對於0-3歲的低幼寶寶,一閃一閃的燈光對眼睛的發育很不友好,音樂、聲響或者燈光,雖然能夠一時吸引住寶寶的興趣,但是對專注力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

幼兒園為0-3歲寶寶布置的玩具有

Lego大積木(小件的容易入口有噎住風險);大塊積木;各種仿真動物模型;汽車軌道;每個主題玩具,都單獨裝在獨立的抽屜裡,帶有滑輪,放在地上。

小朋友完全可以自主遊玩,輕鬆拉開,自己伸手取用。

0-3歲班級的主題玩具區:lego大積木和

玩具區對角是一個很低的大沙發,也是對低幼寶寶的友好高度,那個是班級的讀書角。

或者作為寶寶的臨時休息區。

有次湯圓生病,我去接她,老師就讓她在沙發上躺著休息。

0-3歲寶寶班上的讀書角

讀書角一邊的牆上還掛有每個寶寶的成長照片簿,寶寶們可以看著照片,為大家介紹照片裡的人物和故事。

在我臥底期間,見到過另一位老師給好幾個小朋友讀書,手上拿的就是湯圓翻爛了的《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讀過的媽媽都知道這個是經典書籍,巧妙地把數數、認識星期,顏色和日常食物的認知結合在一起了。

讓我讚賞的一點,教室裡還有老師們舊物利用,發揮自己創意做的小道具。

比如感官教具之聲音小瓶,讓寶寶體驗不同物品形態和聲音;

老師自製的聲音認知小瓶

比如考驗寶寶手眼協調,最初級的邏輯啟蒙,塞瓶蓋。

把我們平時喝礦泉水的蓋子留下來,在廢舊的大罐的蓋子開個剛好合適的洞,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老師自製的形狀配對罐子

這個足以替代大名鼎鼎美國費雪牌子,裡面經典的形狀配對玩具。

再比如,感官教具之顏色認知小瓶,帶寶寶認知不同顏色,和物體在水裡狀態的認知小瓶。

也是用廢舊小瓶,裡面裝上水,加上不同的顏料,有的還加入不同的材質物品,比如橡皮圈或著玻璃球、小珠子等。

在寶寶顛來倒去玩這些瓶子時,不同材質的物品在水中也有不同的運動狀態,這個足以讓0-3歲寶寶好奇半天了。

老師自製的顏色認知小瓶

被湯圓念念不忘的這位黎貝卡老師,才20出頭,帶起娃來,一點都不輸資歷老的其他老師。

她有著洞察小朋友心理的同理心,又擁有活潑愛笑的性格,然後又綁著一手好髮型,深得小朋友,尤其是小女孩的心。不光是我們家湯圓喜歡她,其他小孩也一樣,之前能入園接送娃,我還曾經看到過班上女孩們為了黎貝卡互相吃醋的小情緒。

一直很想寫下這位深得小朋友喜歡的老師,正好趁著這次四周時間,可以近距離觀察老師如何帶娃,和幼兒園老師偷師育兒技巧。

喜歡順手給我點讚在看,幼兒園臥底系列還會繼續!

相關焦點

  • 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幼兒園老師自製玩具太有才了
    這些都是來自全省一百多家幼兒園老師的創意,今天上午,浙江省幼兒園優質自製教玩具評選活動在杭州舉行。  走進評選大廳,簡直眼花繚亂。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自製的教玩具用的都是身邊常見的廢舊材料、自然材料等,紙板、竹筒、瓶蓋子創意的玩教具隨處可見。偏偏,這些廢舊材料能夠變廢為寶,玉米材料紮成的舞龍憨態可掬,而且不重,小朋友也能拿得動。
  • 德國幼兒園就是森林遊樂場:看似什麼都不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這是德國森林幼兒園裡最常見的情景。   在森林幼兒園裡,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是爬樹,就算是小小的孩子,也能直接爬到樹梢,孩子自己不怕,老師也不阻止。   在這裡,3-6歲的孩子已經把小刀玩得很好了。
  • 為什麼德國人邏輯思維那麼強?看看人家幼兒園3年教什麼就知道了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聖馬丁節,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遊街來紀念這位騎士聖人……3年過去了,孩子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約會,自己制訂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一個6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 涉縣第三幼兒園教育集團舉辦戶外大型自製玩教具及健康領域優質課...
    本網訊(通訊員 趙彥麗)為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本土環境教育資源的能力,使幼兒園的玩具、材料、設施更有利於引發和探索遊戲活動,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活動中的作用,11月19日,涉縣第三幼兒園教育集團在第二實驗小學幼兒園舉辦了
  • 丹麥、瑞士、美國、德國的幼兒園,有什麼特點?真是不比不知道
    因為瑞士的產假為3個月,所以幼兒園會接受4個月到4歲的孩子,4歲以上就可以上免費公立的學前班了。一般4個月到1歲的寶寶上小班,平均一個老師帶兩個寶寶,基本上等同於保姆。會走路以後的寶寶,大概是一個老師帶4個孩子。早上給孩子喝牛奶,上午圍在一起講故事、喝果汁、上廁所、換紙尿褲,然後出去散步、曬太陽。
  • 各國幼兒園學什麼?日本幼兒園重視戶外活動
    美國幼兒園:不能自理會被勸退美國幼兒一般年滿3歲,如果能夠大小便完全自理、自己吃飯,就可以順利入園了,否則會被勸退。3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入託兒所,最小的幾個月就可以入託,但是費用一般都比較高。幼兒園給孩子設置的學習課程不多,大多數是PIay-based(以玩為主),其餘的也以手工和戶外活動居多。
  • 安徽省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覽與評選活動成功舉辦
    5月30日至5月31日,全省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覽與評選活動在合肥市舉行,全省16個市和2個省直管縣參加了展評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相關要求,展示各地自製玩教具成果,促進相互學習交流,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 3歲男童被幼兒園老師夾斷小拇指,校方:是好事,以後能經歷大災難
    家長將孩子送往幼兒園,是想讓孩子學習一些知識和良好的照顧,這就需要一些優良的老師。近日,河南省新鄉市某幼兒園發生一起事故,一3歲男童被幼兒園老師夾斷小拇指,這本來是場意外事故,但幼兒園和涉事老師的行為讓男童家長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 我市20件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作品獲省級獎勵
    近日,四川省第八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結果揭曉,我市選送的20件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作品獲得省級獎勵。其中,1件獲一等獎,11件獲二等獎,7件獲三等獎,1件獲提名獎。本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全市幼兒園及教師積極參與,共有750餘件作品參加區縣現場展評或網絡評審,經過層層推選,我市最終選送20件作品參加省級評選。
  • 幼兒園老師擺攤圖鑑
    >那可非幼兒園老師莫屬了要說最懂得各種繪本故事書的也是非幼兒園老師莫屬啦來老師們的書攤淘一淘孩子家長肯定都會有大大的收穫賣玩具無論是有趣的自製玩教具還是精心挑選的專業玩教具可都是老師們根據孩子的發展認知規律來製作或購買的哦當不知道給自己家的孩子買什麼玩具時不如來諮詢諮詢老師吧
  • 【教育之聲】巧手匠心 創意無限—趙家窪幼兒園
    為深入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教育資源的能力,豐富戶外活動內容,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活動中的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12月4日,趙家窪幼兒園開展了自製體育玩教具評比活動。
  • 3歲寶寶剛送幼兒園,就被園方「勸退」,老師說的理由讓家長羞愧
    大家都知道,幼兒園是對3—6歲的孩子,進行學前教育的機構,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就可以被送去幼兒園了,但事實上,年齡並不是決定孩子「入園」的唯一參數,有時候送得太早或者太晚,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的傷害。
  • 幼兒園老師心聲:家長需配合,莫讓孩子教育,歸為「5+2=0」模式
    導語:幼兒園的老師問家長,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在家長會前確實沒聽過,你知道嗎?上次幼兒園開家長會,老師在開始給我們提了個小問題,問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之前沒聽過。
  • 針對學齡前兒童教育,幼兒園老師常說「5+2=0」,為什麼?
    文|慢媽記得我家樂樂上幼兒園前,老師來家裡家訪,跟我提到一個現象「5+2=0」,說這是她們幼兒園老師嘴裡經常提起的。當時我就很好奇也很納悶,為什麼五加二要等於零呢?原來,孩子們在進了幼兒園之後,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養成定點吃飯、按時入睡、獨立做事等好習慣。總體來說,孩子在幼兒園裡進行的一系列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可以說,一周五天的時間裡,孩子們會在幼兒園規律作息、生活自理、禮貌交友。可到了周末的兩天,如果家長不注意,就會立即「打回原形」。
  • ...深耕幼教—記華信小劍橋幼兒園魚就是魚0-3歲託育專題培訓
    NEWS今日新聞華信小劍橋幼兒園-魚就是魚0-3歲託育專題培訓雷響>創新教育理念的倡導者託育生態模式架構者國際先進教育實踐者教育創新運營模式倡導者2020年10月25日,鄭州雷一教育集團董事長及魚就是魚託育中心創始人雷響女士,受邀來華信小劍橋幼兒園進行0-3歲課程及照護標準進行專題培訓。
  • 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展示評比活動
    玩教具是幼兒建構經驗的重要載體,對幼兒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調動教師設計製作玩教具和運用玩教具開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教學遊戲中的作用。2月28日上午,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了「小製作,大智慧」教師自製玩教具展示評比活動。
  • 森林幼兒園將成為德國下一個出口品牌
    零下28攝氏度也在戶外,篝火滅了孩子們會點燃卡羅鎮的Pankgrafen森林幼兒園現有21個孩子,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晨他們都來到「教室」學習。這一天,北風刺骨,氣溫幾乎跌破零攝氏度,面對明鏡周刊記者的擔心,園長索斯滕·萊內克笑了:「這根本不算什麼,『無論颳風下雨』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即使零下28攝氏度,我們也在室外呆著。孩子們從來沒得過感冒。」
  • 巧手自製、創意無限——大龍港幼兒園開展課程遊戲化戶外自製玩...
    為了深入貫徹《綱要》、《指南》和「課程遊戲化」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環境教育資源的能力,使幼兒園的玩具、材料、設施更有利於引發和探索遊戲活動,2020年1月7日下午,我園開展了教師課程遊戲化戶外自製玩教具評比。老師們開啟頭腦風暴,利用身邊各種廢舊材料將它們變廢為寶,採用各種形式和藝術表現方法,集思廣益、大膽想像、巧妙設計、精心製作,所有的作品匯聚了老師們的智慧與巧思。
  • 溫州一幼自製教玩具獲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一等獎
    溫州一幼自製教玩具獲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一等獎 2014/11/30 00:02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10788
  • 孩子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合適?最好3歲後,過早或過晚對孩子沒好處
    嗯哼4歲的時候,有工作人員問霍思燕嗯哼上幼兒園了沒,霍思燕說還沒有,讓很多人不解。因為,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孩子在2歲或3歲的時候就應該送去幼兒園學習,過了這個階段沒有送孩子去幼兒園,就是耽誤了孩子。對此,杜江解釋說:「晚一年上幼兒園,是給男孩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