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

2020-12-15 臆說歷史

嶽飛背上「精忠報國」四字,竟被誤讀了800年,至今還有人會讀錯

中國的歷史上充滿了保家衛國的傳奇故事,要說到這方面的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嶽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嶽飛,都曾聽過他的故事。嶽飛是一代忠臣良將,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為了國家安危,為了黎民百姓能安穩生活,拼盡了自己全部的力氣,但是最後卻遭奸人所害,實在令人惋惜。

後人為了紀念嶽飛,在杭州的西湖畔建立了一座嶽飛廟。多少年來嶽飛廟前還跪拜著奸臣秦檜的銅像,百姓們讓這個禍國殃民的小人一直給大英雄下跪,讓他為自己生前禍害忠良的罪行贖罪。如果你去過嶽飛廟,就會發現這裡牆壁上題著四個大字「盡忠報國」。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不是「精忠報國」呢,嶽飛的背後不是寫的「精」字嗎?

其實,這裡工作人員的安排並沒有錯,嶽母給嶽飛後背紋的就是「盡忠報國」。反而是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誤讀了,而且估計到現在還有人讀錯。之所以人們常說的是「精忠」是因為這兩個字大有來頭。有史料記載,由於嶽飛在戰場上的表現異常英勇,率領宋朝官兵打了很多勝仗。於是宋高宗對嶽飛的戰績十分肯定,專門找人為他製作了一面威武的旗幟,上面繡有「精忠嶽飛」四個大字。因此,人們提到嶽飛就會用上皇帝給他的稱呼,使用「精忠」二字。

並且,「精」和「盡」的意思相似,都有盡己所能,專心致志的意思,因此後人就習慣用「精忠報國」來形容嶽飛。除此之外,在後代人編輯的書籍中,也記錄的就是這個「精」字。後人在對嶽飛的事跡進行歌頌和傳說的時候,也會樂意用「精忠報國」這幾個字。其實對於後人來說,不論是哪個字,都是對嶽飛功績的肯定,對嶽飛身上愛國精神的肯定。

如果不說的話,您是否留意過這幾個字呢?畢竟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多字在發音和意思上都十分相似。像是中國安徽的六安,也一直被人讀作liu音,實際上這個字取的是陸的發音。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但是多了解一些歷史總歸是好的。如果我們早就知道嶽母給嶽飛紋的是「盡忠報國」,那麼人們還會誤讀800年嗎?今天知道了這個成語的由來,你會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嗎

相關焦點

  • 嶽飛背上的字不是精忠報國,我們誤讀幾百年
    嶽飛是歷史上著名的將領,他是南宋最傑出的將領,也是影響中國歷史的民族英雄。從20歲開始,嶽飛四次從軍,參加戰爭上百次,最終成為南宋最傑出的將領,成為我國歷史上抗金的民族英雄。但對於嶽飛的結局,後人是痛心的。1142年1月,因為秦檜的誣告,嶽飛以某一罪名枉死,但有人說,除了秦檜的誣告,嶽飛的死還有一個最大的幕後推手。
  • 嶽飛後背刺「精忠報國」,其實不是這四個字,我們讀錯900年
    ——科林伍德(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90,閱讀約2分鐘公元1103年,在宋代象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嶽家莊的一個農民家裡,一個小男孩出生了。這孩子叫什麼名字?就在男孩父母尷尬的時候,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
  • 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下四個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飛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從小就知道「嶽母刺字」的故事。然而,百年之後,這樣的故事仍被後人傳唱。然而,在嶽飛背後的四個字其實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我們一起去看看。 靖康年間,金人滅遼後,開始南侵,嶽飛也未能倖免。嶽母飽受戰爭之苦,不忍心看到更多的人流離失所。於是她告訴嶽飛她沒事,讓嶽飛報國,就在嶽飛背上 刺了四個大字。
  • 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文/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還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 嶽飛背上雕刻的並非是「精忠報國」,這4個字被大家念錯了100年
    嶽飛背上雕刻的並非是「精忠報國」,這4個字被大家念錯了100年。提起宋朝的將軍誰最有名?那還用說,肯定是嶽飛啊。而說起嶽飛將軍最有名的事件,除了取得的軍事成就,那當然是「嶽媽媽刺字」事件了。說起這刺的字,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學過,嶽飛將軍背上的四個大字是「精忠報國」啊。
  • 嶽飛背上的字不是精忠報國,我們念錯了幾百年
    公元1142年1月,因為秦檜的誣告,嶽飛以某須有的罪名枉死,但也有人說,嶽飛的死除了秦檜的誣告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幕後推手。此人就是宋高宗趙構,為何宋高宗會讓一個抗金名將枉死,還是跟他想儘快跟金國議和,做一個享樂皇帝有關。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宋高宗的默認下,嶽飛成了金國和宋朝議和的交易。
  • 嶽飛最感人的事跡,卻是清朝人偽造,至今大家仍深信不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精忠報國」的來歷非常清楚,即:嶽母刺字,在嶽飛後背之上,刺了這四個大字!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這四個字,已經被人們誤會誤讀了800年,和真相僅一字之差!《宋史本傳》,書云:「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注意,這裡是「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
  •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宋朝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檜把持著朝政,皇帝昏庸無能,相信秦檜的讒言,親小人,遠賢臣。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愛國大將軍嶽飛。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嶽飛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他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嶽飛小時候,宋朝綜合實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他看到百姓生活的如此痛苦,小小的他心裡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使百姓們安居樂業。
  • 嶽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字,為何「國」字少了一點?
    然而,並不是宋朝的每個人都像他們的皇帝一樣膽怯和恐懼,很快宋朝人民組織了義軍與金軍作鬥爭。最著名的是一位年輕的將軍嶽飛。嶽家軍從南打到北,令金兵膽顫不已。然而,在嶽飛正努力帶領宋軍取得勝利的時候,南方朝廷裡的秦檜卻在不斷的給他栽贓。
  • 參觀西湖之嶽王廟,發現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我們搞錯了
    導讀:西湖邊的小眾景點嶽王廟,嶽飛背上所刺四字搞錯了?非精忠報國乾隆六下江南,定是這蘇杭美景太過迷人杭州毫不意外地成了乾隆祖孫最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西湖。嶽王廟始建於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間改成「忠烈廟」,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保存到現在,是歷代紀念嶽飛的重要場所。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拜讀過很多關於嶽王爺的小說,對於他的忠肝義膽和赫赫戰功自然是心中還略存一二。年少時,我們喜歡看書中精彩的戰爭場面;成年時,我們更加看重嶽王爺的一心報國的品行。
  • 嶽飛背上刻的4個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後人被騙數900年!
    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澱之中,''民族英雄''已經成為一個我們熟悉的詞語。而在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之中,嶽飛大抵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人們關注他的戰績,關注他坎坷的仕途,也關注到他背上的那四字。只是,我們所熟悉的''精忠報國'',其實算是一種誤傳。嶽飛背上刻的4個字,其實不是「精忠報國」,後人被騙數900年!
  • 嶽母刺字的故事是如何來的,嶽飛背上真的有精忠報國四個字嗎
    嶽飛的之孫嶽珂曾經一邊從政,一邊搜集整理嶽飛遺文遺事,編撰了長達二十八卷的《金佗粹編》,該書記錄了嶽飛的生平、思想及軍事策略等內容,但也沒有嶽母刺字這個情節。第一次出現嶽飛身上的刺字是元朝丞相脫脫主持編寫的正史《宋史本傳》,裡面提到:「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講的是嶽飛下獄時,秦檜先命何鑄審理此案,何鑄見嶽飛凜然正氣,並見其當庭袒示後背,所剌「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深深刻在皮膚之中。但也沒有交待何人所刺、何時所刺。
  • 嶽飛在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們念錯了900年!總算知道...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愛國將領,但讓人們覺得死的最冤的便是嶽飛。嶽飛是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首,一生對朝廷忠心耿耿。 只是,我們所熟悉的"精忠報國",其實算是一種誤傳。無論是在秦腔劇目還是河北梆子,豫劇還是歌仔戲,嶽飛都是一個經典形象。
  • 精忠報國和盡忠報國,嶽飛背上的是哪4個字?分別是什麼意思?
    說到嶽飛,我們都知道嶽母刺字的故事,但卻流傳著兩種說法,有的說刻在嶽飛背上的是「精忠報國」,也有的說是「盡忠報國」,那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他小時候就十分刻苦好學,喜歡研究兵法,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周同,周同教他騎馬射箭等,使嶽飛的本領越來越強。儘管嶽飛戰功赫赫,但還是冤死,很多人說嶽飛是愚忠,但其實,嶽飛是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選擇了後者。
  • 嶽母刺字是假,何談「精忠報國」四字?揭秘嶽飛刺字的歷史真相!
    文丨曹鏡明題丨嶽母刺字是假,何談「精忠報國」四字?揭秘嶽飛刺字的歷史真相!嶽母刺字是假,精忠報國也是假,那嶽飛身上究竟刺的什麼字?近些年來,嶽飛、魯迅、朱自清並稱科教界三大疑雲。什麼意思?《說嶽全傳》節選:「(嶽飛)就將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嶽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事實上,嶽母刺字本是一則故事,只是太過深入人心,被許多人信以為真而已!
  • 嶽飛背上刻的不是「精忠報國」,嶽母刺字也不存在,我們都被誤導
    說起嶽飛,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名字在可以說是狠毒小孩子聽著長大的,小學的課本裡面就有嶽飛「精忠報國」的是事情,被每一個人所傳唱。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嶽母倒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他毅然決然的讓嶽飛上戰場,並且拿出家裡的刺刀,在嶽飛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也正是這四個字,成就了嶽飛的一生。但實際上,嶽飛背後並沒有刻「精忠報國」四個字,而是「盡忠報國」,兩個詞只有一字之差。
  • 嶽飛背後的四個大字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在戰爭中也是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出色的將領,南宋嶽飛便是歷史上民族戰爭中有名的將領,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一直被後世所傳頌。歷史上也因為嶽飛誕生了一個成語,那便是「精忠報國」,一說起這個成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嶽飛。進而聯想到嶽飛的母親為了讓嶽飛從小就要時刻牢記要為國效力,報效國家,便在嶽飛的後背刺下四個字。
  • 嶽飛母親在他身上刺的四個字,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念錯了數百年
    人們關注他的戰績,關注他坎坷的仕途,也關注到他背上的那四字。只是,我們所熟悉的"精忠報國",其實算是一種誤傳。 在浙江杭州嶽王廟裡,四個大字「盡忠報國」分外醒目,這讓一些遊客感到很迷惑:從小就知道嶽飛「精忠報國」,怎麼這裡變成「盡忠」了?難不成是錯別字?
  • 嶽飛背刺「精忠報國」4字,其實我們都念錯了?歷史真相是什麼?
    說到嶽飛我們就會想到精忠報國,但是也有人說,嶽飛母親刺的字根本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那為什麼大家會以為是精忠報國呢?原因是宋高宗御賜嶽飛「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很多人就以為嶽飛背上刺的是精忠報國。
  • 一代精忠名將「嶽飛」 精忠報國的故事
    尋夢起步,追夢開始,大家好嶽飛,因其忠肝義膽,抗金報國的英雄事跡而被家喻戶曉,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他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話說嶽飛小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好,他但他不僅用功讀書,還精修兵法、苦練武藝,這樣也讓他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金兵常常攻打中原,嶽母為了鼓勵兒子報效國家,在其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