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記者傅大偉)5月6日,記者從永豐源獲悉,日本陶瓷界泰鬥級人物德田八十吉和吉田美統先生的作品將在09年文博會上展出。這是兩位大師的作品首次聯手在中國展出。展出地點為文博會1號館寶安區展臺。
據悉,兩位大師都是日本「九穀燒」的代表人物。德田八十吉先生在釉彩方面當為泰鬥人物,在日本陶瓷界享有盛譽,產品被世界各國大博物館收藏並進行多方巡展,1997年他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彩釉瓷器保持者(即人間國寶)的最高稱號。
釉彩是將九穀的傳統顏色紅、綠、黃、紫、深藍色的釉料,好像施釉一樣全面塗刷作品表面而形成的圖案。通過兩種以上釉彩的重疊塗抹經高溫下反應而表現出一些微妙的變化。德田八十吉大師的釉彩色調在傳統九穀瓷的黃、綠、深藍和紫色的基礎上,飛躍式地增加到了70種。這些多彩的釉彩經過1000℃以上高溫燒制,產生出一種透明的美感。其作品並不是將具體圖案描繪到瓷器表面,而是利用釉彩無限變化的色調來形成作品。
吉田美統先生則在釉裡金彩方面數首屈一指的大師。相對於在釉面上面貼金,釉裡金彩是在金箔或金粉的上面塗抹透明的釉料再經過燒制而形成的圖案。釉裡金彩通過透明釉面,讓人感到金色在向上浮起,並有一種深厚的光澤。為了本次文博會,兩位大師精心準備了19件代表作,這些作品將在寶安區展臺的深圳永豐源區域展出。
據了解,「九穀燒」有日本「景德鎮」之稱,因發祥地在日本九穀而得名,距今有350年的歷史。明末,中國彩繪瓷器傳入日本後迅速發展,在眾多流派中,古九穀彩繪廣泛吸收了中國及日本彩繪的精華而最富魅力。當時,高檔九穀燒製品常被本藩作為對外交往中贈送的禮品。即使是當今日本,九穀燒依然是皇家和上流社會家庭必備的用品。
九穀燒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興衰,九穀燒屬彩繪瓷器(「燒」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發祥地在日本九穀陶藝村而得名,距今有350年的歷史。明末,中國彩繪瓷器傳入日本後迅速發展,在眾多流派中,古九穀彩繪廣泛吸收了中國及日本彩繪的精華而最富魅力。當時,高檔九穀燒製品常被本藩作為對外交往中贈送的禮品。
九穀燒經過採石、粉碎、篩籮、沉澱、成形、烘烤、素燒、繪畫、施釉、燒制、彩繪後再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完成。古九穀燒瓷質溫潤,配色強烈,運用紅、黃、綠、紫、青等五種顏色,大膽構圖,線條自然流暢有力,形成豪放秀麗的風格。然而在公元1700年,古九穀燒突然銷聲匿跡。直至80年後,隨春日山窯的建成而開始了「九穀燒復興」時期。明治年間,九穀莊三創立了自己的風格而成為當時的主流。現代的九穀燒在燒制工藝和裝飾手法上繼承發展了古九穀燒的傳統手繪風格,精益求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輝煌時期。
現代九穀燒大多體現色彩華麗明快,構圖疏密相間極富個性,風格高雅,技藝獨特,整個瓷器讓人賞心悅目,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據悉,本屆文博會永豐源陶瓷展區還將舉辦瓷樂演奏會、模特展示陶瓷、永豐源設計師現場表演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