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窮」寺廟:僧人穿破爛衣服化緣,卻謝絕旅遊、禁止放錢!
現在賺錢的機會有很多,有人曾對我國「最賺錢」的3個地方做過總結。出乎人意料的是,寺廟就是其中一個。現在的很多寺廟都沒有我們從書本和電視上看到的那麼寧靜了。現在的旅遊業那麼發達,寺廟似乎也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寺廟在旅遊旺季的時候,甚至有大把遊客排隊等著捐錢。在生活中,也不乏能看到一些僧人坐頭等艙開豪車的畫面。
但凡事總有例外,位於遼寧海城山裡的大悲寺可以說是眾多被商業化寺廟中的一股清流了。它被很多人稱為是我國「最窮」的一處寺廟,至今沒有被商業化,禁止旅遊。不僅沒有設立功德箱,還在多處地方打出禁止放錢的標語。這裡的僧人不會私藏錢財,所有生活物品都是由上面統一分配的。
這裡沒有其他寺廟裡富麗堂皇的裝飾,只有色調質樸的青磚灰瓦。圍繞著青山的它,沒有人來人往的遊客,只有前行向佛的人民。這是一座真正為了修行而建立的寺廟。很多信徒為了表達自己的虔誠之心,會直接讓寺廟中投放金錢,但大悲寺卻表示,永遠不接受金錢的供養。
沒有了功德箱和香火錢,這座寺廟的貧窮程度顯而易見。和尚有時候會自稱「貧僧」,本是一種自謙的稱呼。但對於海城大悲寺的僧人而言,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貧僧了。不允許私藏和儲備金錢,甚至摸錢都是不被允許的,更別提可以使用金錢了。
不知道是苦修還是貧窮導致,這座寺廟中的僧人們一天只吃一頓飯,真正的過午不時。中午過後,不僅不能吃飯,就連茶水和水果這些東西都不可再吃。再細細看看僧人們所穿的衣袍,仿佛又回到了那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縫縫補補又一年的生活。他們的衣服上全是補丁,都是壞了自己修補後又繼續穿的。除了在大悲寺能夠見到這些僧人,在外面行走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偶遇他們。
早在2016年在網絡上,就有一張僧人行腳乞食的照片十分火爆。其中有一組照片就是拍攝海城大悲寺僧團所得。行腳就是雲遊四方的意思,是出家人自我修行的一種做法。海城大悲寺的行腳文話到現在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行腳過程中只接受食物,不觸碰金錢是它們的底線。
不知道對於這樣的一座寺廟和裡面的僧人,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