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窮的寺廟:謝絕旅遊、禁止捐錢,僧人穿破爛衣服乞食!

2020-12-26 華山旅遊

影視劇中的寺廟給人一種非常淳樸和厚重的感覺,而現實生活中大多寺廟都給人一種非常濃鬱的商業氣息,進門需要花錢買門票,上香需要花錢燒香,求籤也要花錢,總之好像在寺廟做任何事情都要花錢,而僧人做頭等艙、開豪車等現象更是讓人對寺廟以及僧人印象大大降低。

然而事情總有極個別不同,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我國最窮的寺廟:謝絕旅遊、禁止放錢,僧人穿破爛衣服乞食!這座寺廟叫做遼寧海城大悲寺,可能近年來很多人也聽說過這座寺廟的名字,大悲寺沒有任何絢麗的色彩,沉穩莊重,為修行而建,體現修行原則。

院裡的各種設備更是讓許多遊客驚嘆不止,比如這裡謝絕旅遊,不想因為遊客打擾到修行,而就算有信佛之人到寺廟中投放金錢也會被寺院僧人禁止,後來還設立「禁止放錢」的牌子,像功德箱這種在任何寺廟都非常常見的物品,在大悲寺卻是一個都沒有!

任何時代的僧人都需要金錢供養,然而大悲寺卻是與之相反,之前更是有網友曬出大悲寺僧人穿破爛衣服乞食的視頻,這件事情也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都說這才是真正的寺廟和僧人,請大家不要隨意打擾,讓這最後一份淨土流傳下去。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窮」寺廟:僧人穿破爛衣服化緣,卻謝絕旅遊、禁止放錢!
    我國「最窮」寺廟:僧人穿破爛衣服化緣,卻謝絕旅遊、禁止放錢!現在賺錢的機會有很多,有人曾對我國「最賺錢」的3個地方做過總結。出乎人意料的是,寺廟就是其中一個。現在的很多寺廟都沒有我們從書本和電視上看到的那麼寧靜了。
  • 中國「最窮」寺廟,僧人一天一頓飯,衣服滿是補丁還禁止遊客捐錢
    如今的寺廟早已不像一個佛家的修行場所,而是充滿商業化氣息的名利場。但是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寺廟,卻成了與眾不同的一股清流,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寺廟在我國遼寧省,它身體力行的告訴大家寺廟該有的樣子。這裡沒有功德箱,不搞買賣,也不發展旅遊,寺廟裡的僧人堅守戒律,絕不商業化。
  • 中國最「純淨」的寺廟,禁止遊客捐錢,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說到寺廟風情,相信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近些我國人民對佛教寺廟的熱愛,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寺廟也已經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很多的寺廟還被評為了5A景區,不僅要門票,有些還要香火錢等等,去寺廟一趟,比去一些別的旅遊景點都要費錢。導致現在很多人對佛教寺廟都沒有好感,認為失去了佛家應該有的樣子。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人稱國內最純淨的寺廟。
  •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是人盡皆知的一個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寺廟開始逐漸走向商業化,除了設立功德箱外很多寺廟還會收取門票,甚至就連上香都是非常的昂貴,對於這樣的現象很多人也早就已經熟悉了,因為在很多人認為花一定的錢保佑平安是非常值得。
  • 遼寧大悲寺:不設置功德箱,禁止捐錢,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現代社會太過於複雜,追名逐利的世界讓很多人難以呼吸,所以很多人選擇去寺廟清淨,讓自己可以樂享悠然。  來到寺廟,必不可少的就是準備香火錢,而位於遼寧海城的大悲寺卻不走尋常路,禁止香客捐錢!非但如此,這裡的僧人也要辛苦得多,每天睡4個小時也就算了,還只吃一頓飯。
  • 中國「最單純」的寺廟,禁止遊客捐錢,自食其力維持寺廟運行
    在如今我國的很多景區內遼寧有一座寺廟就明確地在寺廟內寫著「禁止捐錢」的標識,並且它還從自身點點滴滴的生活狀態方面都按照佛家的最基本要求來約束自己,自食其力地維持寺廟的運行,它就是被網友稱為中國「最單純」的寺廟——遼寧海城的大悲寺。
  • 中國只有這座寺廟沒有功德箱,僧人衣衫襤褸,經常徒步乞食
    每逢節日,許多善良的男女總是可以聚集在寺廟裡祈禱,祈求他們的願望。應該不難發現,每個寺廟都有一個小小的功德盒,裡面裝著善良男女捐贈的錢,一個是供養寺廟裡的僧人,一個是表達虔誠的心意。捐錢給功德盒已經成為一種默認的習慣,但是中國有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海城大背寺是一座建於近代的寺廟,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寺廟四面環山,環境幽靜。
  • 我國最良心的寺廟:不設功德箱甚至不給捐錢,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旅遊業發展至今,已經帶動了不少的省份城市的發展,就拿貴州來說,曾經的貴州就是我國最貧困的省份,但如今憑藉旅遊業,貴州也都已經慢慢開始脫離貧困了,但是隨著旅遊業的越加興盛,不少的景區也都開始變得過度的商業化,成為了不少遊客的詬病。
  • 僧人穿的衣服及顏色有什麼講究?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根據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 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 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 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 三衣總稱為袈裟。
  • 中國最清貧的寺廟,主持每天只吃一頓飯,僧人視金錢如糞土
    佛教自漢朝傳入我國以來,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佛教仍然是我國信眾最多的宗教。在中國,隨處可見寺廟和僧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近距離的關注到僧人的生活,許多的寺廟往往是金瓦碧牆,佛鍍金身,非常的莊重森嚴氣派。
  • 中國一個最樸素寺廟:禁止香客捐錢,僅靠化緣食物維持修行!
    旅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無數大好河山以及自然風光,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時,看看城市的風景、品嘗一下城市美食,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特別是對於那些吃貨來說,品嘗各地美食將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吧?
  • 我國「純正」的寺廟,每年秋季僧團都要出門行腳、乞食,不收金錢
    我國「純正」的寺廟,每年秋季僧團都要出門行腳、乞食,不收金錢寺廟建築在我國非常多,每一個省份中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寺廟建築,特別是對一些歷史發展比較悠久的寺廟,在其境內所擁有的寺廟文化內涵則更豐富的了,而且這也會起到比較強的社會價值作用,進而會獲得更多遊客的稱讚和欣賞,但在對一些很低調的寺廟來說,它們一般也具有很獨特的特色文化,讓遊客感到很與眾不同。
  • 不同於少林寺的徹底商業化,該寺廟卻「禁止給錢」,僧人很清苦
    很多知名寺廟,都受到了不少遊客追捧。就像安徽九華山,佛教名山地藏王的道場,即便是超度死人的,每年來燒香拜佛的信徒、遊客依舊不曾減少。如今寺廟景區商業化越來越嚴重,進山要錢、燒香要錢、抽籤也要錢。在少林寺中,也同樣如此。網上有很多關於少林寺的負面新聞,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別以為少林寺是習武之地,那裡也能燒香,也能參拜。
  •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集體」在寺廟修行?
    在印度,很多出家人都選擇獨自苦行,認為苦行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不過在中國,和尚一般都選擇寺廟,他們挑水種地,一起勞作,寺廟中還有住持、監寺、菜頭等等管理人員。比如出家的魯智深為了躲避官府逮捕去了東京大相國寺,就被安排當菜頭,負責為寺廟種菜、買菜。不過大多數僧人選擇寺廟是為了修行。
  • 我國最「純粹」寺廟,門票、齋飯、燒香都免費,卻禁止這種人進
    我們國家的旅遊資源很多,我們旅行的過程中去的地方越多,我們就會發現,在我國的許多旅遊景點中,佛教的寺廟和佛像佔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佛教在我國歷史上非常輝煌,但現在也有很多信徒,但隨著旅遊的發展,很多寺廟也被認為遊客非常商業化,我國最純粹的寺廟、門票、齋月和焚香都是免費的,但禁止這種人進入。這座寺廟是江西的東林寺。
  • 遼寧一座寺廟,廟內皆女性,禁止人們捐錢,日睡4小時,日進一餐
    提到寺廟,總有一種神秘感,很多遊客在節假日,喜歡和家人一起去寺廟燒香祈福。在現代人眼中,這逐漸變成了一種潮流。寺廟作為宗教信仰之地,有一種神聖和威嚴在,而如今大部分寺廟已經成為了旅行景點,這種行為早就違背了寺廟存在的初衷。
  • 寺廟中為何禁止拍照?難不成會打擾到神靈,看看寺廟僧人怎麼說
    佛教文化在中國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並且在如今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隨著旅遊行業的發展,佛教文化更是進一步在國內盛行,在小長假的期間,國內的各個寺廟當中都有不少的人前去上香祈福或者是還願。可以說佛教文化在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是佔據一席之地的。
  • 為什麼在很多寺廟裡,志願者都是老人,僧人不用幹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人們的經濟也在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去旅遊,放鬆自己順便漲漲知識,不管是國內遊還是國外遊,只要玩得開心就好。我們國家有很多寺廟,有些寺廟知名度很高,吸引了很多人去旅遊,比如嵩山的少林寺,連外國人都會去旅遊,但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很多寺廟的義工都是老人,和尚都不用幹活?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編。
  • 面對到處圈錢的寺廟,我想說真正的僧人是不需要金錢供養的
    佛教,我國主流宗教,東漢漢明帝時傳入我國,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說是異域文化但如今已融於中華文化之中,對國人的思想影響深遠。現代科技文明的發展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精神層面的需求卻遠遠滿足不了。
  • 中國「清淨」的寺廟,上香免費「禁放錢」,原因讓人深思
    對於去年年末小夥伴們統計的我國目前跨國旅遊行業的狀況之下,也可以看出我國過去目前景區被人們並不接受買帳的現狀,而其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緣故還是和紙巾很多景區商家利益化脫不開關係,甚至對於一些以宗教聞名之地,也免不了俗氣,紛紛和一些商家進行合作,以達到利益的最高化為目前,而在這種現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