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純正」的寺廟,每年秋季僧團都要出門行腳、乞食,不收金錢
寺廟建築在我國非常多,每一個省份中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寺廟建築,特別是對一些歷史發展比較悠久的寺廟,在其境內所擁有的寺廟文化內涵則更豐富的了,而且這也會起到比較強的社會價值作用,進而會獲得更多遊客的稱讚和欣賞,但在對一些很低調的寺廟來說,它們一般也具有很獨特的特色文化,讓遊客感到很與眾不同。
這座很純正的寺廟就是大悲寺。說到大悲寺,很多人都會感覺不是其中某一座寺廟,確實,在我國很多城市中的寺廟都叫這個名字,但這座大悲寺卻在遼寧的海城市毛祁鎮,它實際上是在一個山坳中,周圍四面都是蜿蜒環山環顧其中,所以它在我國其實是更容易就被忽視的寺廟了,但卻是很值得被介紹的寺廟。
與很多寺廟管理方式不同的是,這座寺廟卻有自己的獨特管理方式,雖然它始建年代不詳,但卻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在後來的發展中也在不斷修復其寺廟建築,從而在如今留存下來的建築景觀則就更多的了,可見,對於這座寺廟的歷史發展上說,曲折總會伴隨,但結果卻是令人高興,也是它如今得以快速發展的基礎。
在對這座寺廟看來,它所擁有的旅遊欣賞價值也很高,如今也已建成了七佛殿、大悲殿、藥師殿、藏經樓、法堂、禪堂、念佛堂、雲水堂和僧寮等各式建築分布其中,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旅遊業發展,而同時也讓不少遊客感到非常有旅遊魅力的,但這還不是其寺廟全部的價值,它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修行。
作為一座我國「純正」的寺廟,它在每年秋季僧團都要出門行腳、乞食,而在這個過程中,是不允許受惠金錢等財物的,而這也被看成是一種修行,所以不受金錢的管理方式,也形成了比較強的吸引力,值得一說的是,在這座寺廟內,管理方式也很嚴格,它的僧眾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這與全國很多寺廟截然相反。
所以說它被很多遊客認為是很「純正」的寺廟,同時,在其寺廟中,它的建築物布局也很樸素,顏色是以灰色調為主,青磚灰瓦為輔,所以沒有絢麗的色彩,顯得威嚴莊重,這對很多遊客來說,它也具備了比較強的社會旅遊魅力,更是值得一看的旅遊寺廟,而且它也得到了當地城市大力的保護,建築物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