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區域協同融合發展關鍵時期,《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
這是著眼大局、匯聚智慧、凝聚共識、破解難題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貴安新區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的一件大事,必將為貴安新區奮力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注入強大動力。
《意見》出臺後,貴陽市、貴安新區認真傳達、深刻領會,幹部職工一致認為,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這一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安新區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體現,讓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倍添動力。
依託「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工作主線,貴陽市、貴安新區將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的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全力培育貴州發展戰略支撐和重要增長極,切實肩負起黔中城市群核心區建設重任,加快構建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圈,奮力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搭平臺、抓機遇,使出開放發展「關鍵一招」
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意,更是貴安新區跨越趕超的必由之路。
地處連接成渝、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區和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十字交通中樞,貴安新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確定的重點經濟區。作為貴州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貴安新區堅定不移將對外開放根植於開發建設的沃土中。
放眼國際,建強平臺,為開放發展豎起強勁撐杆,朋友圈越來越大。
去年4月,中日青年企業家(貴州)項目對接洽談會暨籤約儀式在貴安新區舉行,為中日青年企業家搭建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臺。藉助該活動,貴安新區規劃建設了中日產業園,引入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日本企業和項目資源。
去年7月,2019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在貴安新區如期舉行。這是自2008年以來,貴州成功舉辦的第十二個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依託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高校教育、人才資源優勢,藉助每年舉辦的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活動,貴安新區大力培育跨境文化、教育服務。
去年12月,貴安綜保區(電子園)和貴陽綜合保稅區首次攜手合作,分別與馬來西亞馬中「一帶一路」全球採購中心亞太區總部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馬中「一帶一路」全球採購中心中國區總部還與落戶在貴安新區的貴州南衢達貿易有限公司籤署2020年度採購意向協議書,涉及金額30億美元,與中投國融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籤署一千萬噸馬來西亞河沙進口訂單。
有國際開放的大視野,更有區域合作的大舉措。
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共同打造黔中經濟區和黔中城市群,貴安新區積極促進區域聯動發展,通過加強與貴陽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聯動,著力推進「六網會戰」,軌道S1號線、貴陽市域快鐵西南環線等重大項目加速推進,一小時交通圈正加快形成。
截至目前,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及華為、騰訊、蘋果等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的數據中心已入駐貴安新區。
走出去、引進來,注入招商引資源頭活水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龍頭」牽引。
近年來,貴安新區作為貴州省「1+8」國家級重點開放平臺中的「1」,不斷搭建開放平臺、擴大開放範圍,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主動的姿態擁抱世界。
「貴陽、貴安的發展有目共睹,經濟增長強勁,市場空間廣闊,是企業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我對在貴陽、貴安發展充滿信心。」去年底,世界500強企業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與貴陽和貴安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時,董事局主席張勁這樣表述他選擇這裡的原因。
「我們將把貴陽市、貴安新區作為企業發展重要戰略區域,布局建設西南總部基地、產業供應鏈、新材料、大健康等項目。」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對自己的選擇信心滿滿。
不得不承認,作為貴州一片難得的「平原地帶」和黔中經濟區核心區,貴安新區擁有全省地勢最平坦開闊、用地條件最好、開發建設成本較低的突出優勢。
依託這一優勢,貴安新區將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明確以高新產業為主、實體經濟為主、利用外資為主、高稅企業為主、龍頭企業產業鏈招商為主的思路,圍繞招商轉、圍繞項目幹、圍繞企業做,引進一批創新性、引領性、標杆性的「龍頭」項目。
去年5月,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貴安分會場上,現場籤約項目31個,預計總投資金額716.41億元,其中大數據項目25個、大健康項目5個、物流項目1個。
當年9月,在2019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投資貿易洽談會貴安產業對接會上,貴安新區與8家企業集中簽署合作協議,金額126.4億元。
為了「龍頭」企業的入駐,貴安新區按不同類別進行分工,成立了8個重點行業招商辦公室,設立北京、青島、上海等駐外招商辦,制定招商工作方案,圍繞重點產業突出精準招商,成效斐然。
縱觀這一路的發展歷程,貴安新區將招商引資工作融入國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陸港復興」、新一輪區域產業體系重構等重大歷史性機遇中,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招商引資工作體制機制,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的建設作出了有力支撐。
強服務、促保障,厚植企業發展壯大沃土
不但要讓企業落地生根,更要讓企業開花結果。
如何將招商成果轉化並擴大?貴安新區將目光聚焦到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將營商環境作為招商引資吸引力、競爭力、生產力,對標世界標準,全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以創新促發展。
2017年,貴安新區率先探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新模式,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網上查詢、網上申報、手機在線申報、網上審批、手機籤批、網上通知辦理結果、審批效能監察等多項功能,一舉獲得當年的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實踐「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獎。
2018年,貴安新區發出全省首張「一證經營」許可,創造性地將多個許可集中到一張證上,探索實施政務服務定製套餐打包辦理模式。
2019年,貴安新區率先謀劃「一窗通辦」,開啟了群眾辦事由「一對多」向「多對一」轉變,真正實現進一扇窗辦所有事。
一系列的先行先試,讓貴安新區下好了「簡政放權」這一「先手棋」。
以精簡促活力。
貴安新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審批局,全區95%行政許可集中劃轉至行政審批局,採用取消、備案、下放等「物理壓縮」方式,大力精簡審批環節,將保留的268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為98項,「審批局外無審批、行政審批一枚章」的工作模式逐漸構建。
放權不放手,監管不缺位。
「我局對羅某某申請醫師執業註冊資格一事,已經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審批手續,請貴單位做好後續監管工作。」伴著消息提醒聲,貴安新區審管互動平臺上,一條來自行政審批局的推送消息彈出,工作人員吳麗麗熟練地點擊了認領按鈕。
「這就表明行政審批局已經按照相關規範完成了該申請事項的審批流程,接下來,我們將移交衛生和人口計生局進行後期監督管理。」吳麗麗一邊查看電腦信息,一邊向記者解釋道,「這個要求我們必須在5天內完成認領,否則會收到系統內部的紅牌提醒!」
這是貴安新區實施「審管分離」後,審批部門與業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信息共享、實現工作聯動的一幕。
監管有成效,服務展實力。
「審批時間短、流程簡化但不粗糙,跑一次就能把事情辦妥,效率真高!」
「在這裡第一次感受到了超級好的服務態度和超級高的服務效率,值得點讚。」
「只用20分鐘,就在手機微信上提交完資料,兩天就取到了營業執照,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
翻開貴安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留言簿,眾多「五星好評」折射出辦事群眾和企業對貴安新區營商環境提升的高度肯定與讚譽。
水深則魚悅,賈興則城強。
以權力「減法」、服務「加法」,激發出市場「乘法」。貴安新區堅定不移把「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推進,增加了市場主體的滿意度,為新區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凝聚起了強大動力。
這個春天,註定綠意盎然生機勃發!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貴安新區正抓緊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全力以赴將《意見》轉化為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金鑰匙」,力爭在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交出一張耀眼的成績單。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