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兒油爆蝦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朱榮富老先生的執拗和嚴苛。
帶著五張桌子起家
去杭州遊玩的時候,易姐必去一家餐館,老頭兒油爆蝦,哪怕是等上幾個小時,也是值得。實在是對那種獨特的爆汁蝦味念念不忘。若是你也喜歡,何不和易姐一起來看看這家老字號是如何起家的?
朱榮富小時候家中並不富裕,父母早早就將他送去學廚。在那六年的時間裡,他跟在大廚師後面,吃苦耐勞,穩紮穩打,學到杭幫菜的精髓。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朱榮富很快就在杭州當上了主廚。
那個年代,廚師還不算是個『正經行業』,為了娶妻生子,朱榮富隨波逐流去做了鉗工。工人的薪水雖然比廚師要高出很多倍,但是車間裡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內容,讓朱榮富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嚮往的是起早貪黑,挑選食材,就為了食客們的一句稱讚和認可。
1987年,朱榮富不顧親朋好友勸阻,毅然決然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而且這次他還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自己創業,他的想法很簡單:打造一個杭州老味道的小餐館。
有了這一念想,朱榮富立馬落實行動,在當時並不繁榮的街巷裡,租了一間破舊門店,擺上5張圓木桌子,開始風風火火的幹了起來。萬事總是開頭難。最初的幾個月裡,只能用無人問津,生意慘澹來形容當時的情景。
朱榮富卻並沒有放棄,精心專研杭幫菜的菜式以及菜品。他深諳好的品質才能留住食客的胃。在他不斷的努力下,小店終於有了起色。漸漸地,他也發現了食客們總是對他的一道菜讚不絕口,這道菜就是油爆蝦。
食客們的親切稱呼
很快,原先空空的5張桌子就坐滿了顧客,後來門店外更是大排長龍。有些人仗著是他的親戚想要加塞,耿直的朱榮富一點兒沒顧及情面,還將那人呵斥一頓。
更加有名的是,朱榮富竟然對自己的食客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不要浪費,點的菜必須全部吃完或者打包。
這種約束消費者的行為完全不是商人的做法,簡直就像生活中的『嚴父』。知道朱榮富此舉是愛惜食物的意思後,當地人也親切換他一聲『老頭兒』,調侃他的執拗和正直。那年朱榮富不到40歲。
後來在開新店的時候,朱榮富就將這個親暱的稱號和那道頗受歡迎的菜式合在一起,起了『老頭兒油爆蝦』的名字。
功成名退,外甥接管
老頭兒油爆蝦的名聲越來越大,餐館的生意更是一天比一天的火爆,朱榮富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可是上了年紀後,體力大大不如從前。因為擔心會影響到油爆蝦的品質,朱榮富在餐館剛剛風生水起的時候,宣布退居二線,交由外甥趙劍全權負責。
趙劍當時已經是著名知味觀的廚師,小有名氣。受到長輩的青睞,他不負厚望,挑起了大梁。年少有為的趙劍也是有自己的野心,他了解到舅舅的這家店多是老一輩的顧客,他希望能讓這個老字號的口碑推向了年輕人的消費市場。
一向敢闖敢衝的趙劍和舅舅朱榮富一樣,踏實肯幹,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綿薄的,所以就找來了在餐飲界有名的廚師好友,三人一起開始了老頭兒油爆蝦的轉型之路。
他們跳脫出了價格競爭的商圈,走起了小眾路線,將餐館的風格變成特色化,以求的同行中脫穎而出。顯然,他們的想法和時下年輕人的小資觀念相契合。獨特的環境設計讓很多新生一代的顧客走進了這家老字號門店。
除此之外,趙劍時刻謹記舅舅的教誨,著眼於對菜品的打造,更是解決了油爆蝦的時令問題。他從上百種蝦類中,選擇了明蝦和沼蝦作為淡季的替代。同時,在烹飪手法方面更是極其嚴苛,把關好每一個步驟的操作,精益求精。
在三位主廚的認真和執著下,老頭兒油爆蝦走向了另一個高度,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杭州老味道特色餐館。
溫馨的『大家庭』
「所有廚師必須在晚上八點下班,不得加班!」這是創始人朱榮富老先生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朱榮富老先生深知錢是賺不完的,但是身體是重要的。廚師每日消耗的體力是遠遠高於常人的,更何況油爆蝦的這道菜又是屬於高溫烹製,稍稍不注意就會被熱油濺傷。
趙劍也把舅舅的溫馨理念融入到了企業管理中,每年更是為老員工辦理國外家庭遊,讓他們在休息之餘,能夠好好的陪伴家人。
老頭兒油爆蝦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餐館,發展到現在,已經開了25家分店。火了32年的油爆蝦見證了兩代人的艱辛和四位廚師的執著。未來也許他們還有很多難關要闖,但是只要致力於品質和特色,這個老字號就會一直火爆下去。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有去過老頭兒油爆蝦嗎?歡迎你們和易姐一起來討論一下對於這家老字號的看法。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們在百忙之中還能抽空欣賞易姐的文章,也歡迎大家拍磚指正不對之處。動動小手關注易姐,點讚評論轉發都是易姐堅持更文的動力~